导读:本文包含了植被覆盖状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植被覆盖,归一化植被指数,区域差异,京津风沙源区
植被覆盖状况论文文献综述
李庆旭,张彪,王爽,谢高地[1](2018)在《京津风沙源区2000—2015年植被覆盖状况的区域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植被覆盖状况是监测与表征区域生态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以往研究注重区域植被覆盖状况的整体变化分析,对长时期区域内部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差异研究较少。文中基于京津风沙源区遥感影像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重点评估了2000—2015年植被覆盖度的年际变化及其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5年京津风沙源区植被覆盖度变化为35%~45%,且随年份变化呈波动增加趋势,年均增速为0.4%(P<0.05),生态治理取得明显植被恢复成效。8个治理分区植被覆盖均有所增加,但区域差异明显,晋北山地丘陵亚区和燕山丘陵山地水源保护亚区植被覆盖度年均增速超过0.6%,浑善达克沙地亚区与荒漠草原亚区植被覆盖度年均增速不及0.2%,这与区域地表组成和气候背景有关。从地市来看,北京、天津和承德植被覆盖度较高,但朔州和张家口植被覆盖度增速明显,而乌兰察布和包头植被覆盖度年均增速低于0.1%。相比2000年,2015年京津风沙源区有51%的区域植被覆盖度增加,49%区域植被覆盖度未变或降低,主要集中在京津风沙源区的中部和西部县市(旗),未来生态治理过程中应加以重点关注。(本文来源于《地学前缘》期刊2018年05期)
张翀,王静,雷田旺,马玲,宋佃星[2](2018)在《退耕还林工程以来黄土高原植被覆盖与地表湿润状况时空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00—2014年的MODIS数据和Landsat数据,利用温度植被干旱指数反映地表湿润状况,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以来黄土高原地表湿润状况与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1)2001—2014年黄土高原归一化植被指数增速为6.3%·(10a)~(-1),温度植被干旱指数降速为-4.5%·(10a)~(-1),植被覆盖与地表湿润状况均呈增加趋势,分布呈"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大体上可以看出两者具有正的空间相关性。(2)从TVDI和NDVI的变化趋势来看,黄土高原植被覆盖与地表湿润状况整体上呈现出增加趋势。空间分布上反映出,植被覆盖变化基本上与地表湿润状况变化分布一致,但是仍然存在区域性差异。(3)从相关系数来看,黄土高原植被覆盖与地表湿润状况呈现出正相关。从变化趋势对应关系来看,14 a间黄土高原东北—西南一线山地地区植被覆盖与地表湿润状况变化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人类活动强烈的平原地带极不利于生态环境改善。值得注意的是,退耕还林重点区是未来生态环境变化监测和管理的重点区域,以免引起再次退化。(本文来源于《干旱区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张鹏飞[3](2016)在《基于3S技术的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及植被覆盖度变化与气候状况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状况密切相关,如土地利用变化和植被变化等都影响资源型城市可持续状况。研究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已成为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热点问题。本文应用3S技术,利用2000-2013年的遥感数据和SPOT VEGETATION NDVI多时间序列遥感数据研究了鄂尔多斯市土地利用变化和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并分析不同植被类型的NDVI变化特点,同时采用气候数据探讨了温度和降雨量对植被NDVI变化的影响,最后通过分析城镇化水平与植被变化特征的关系,寻找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为推进地区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建议。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方面,2000-2013年间研究区城镇用地和工业用地增加较明显,其中城镇用地面积从91 km2增加到310 km2,变化率达261%;工业用地从379 km2增加到1152 km2,2013年工业用地面积是2000年工业占地面积的3倍。植被覆盖(林地、灌木、草地)整体呈增长趋势,分别从1069 km2、22225 km2、30769 km2增加到1071 km、27477 km2、25504 km2,并呈现从研究区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分布规律。2、植被覆盖变化方面,2000-2013年间鄂尔多斯市植被覆盖度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分布规律,植被归一化指数主要分布在0.1-0.78范围内,其中,植被覆盖度较高的区域集中在东胜、准格尔旗和伊金霍洛旗等中东部区。14年间研究区60.8%面积植被盖度有所增加,植被退化区域占全市面积的4%左右,主要以轻微退化和中度退化为主。3、2000-2013年间,研究区气温变化较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增幅不大;降水量具有东高西低分布规律。气温与NDVI相关性不显着;而降水量与NDVI显着相关性,不同植被类型NDVI与气候相关性大小顺序为:灌木>中覆盖草地>高覆盖草地>低覆盖草地>耕地。4、鄂尔多斯市城镇化水平2000-2010年间呈稳步增长趋势,2010年后城镇化水平有所回落,但是降幅不大,各区旗城镇化水平差距不断缩小;各旗县的空间集聚差异不显着,主要表现为“低-高”关系或“高-低”关系。各区旗城镇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而言,第二产业(工矿资源开发)对城镇发展的影响呈先增后减趋势,而第一产业(主要是畜牧业)呈稳定增长趋势。地方经济发展状况与植被覆盖有显着正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6-06-01)
童桂凤,陈志芳,范莹,王炎[4](2012)在《应用遥感监测技术分析扬州市五年植被覆盖状况》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扬州市2006—2010年间卫星遥感数据,对扬州市植被覆盖状况进行了研究。首先对遥感影像进行几何校正,其次对遥感影像进行解译,提取植被覆盖信息,计算扬州市植被覆盖指数,同时对扬州市近5年植被覆盖进行了动态变化分析。研究表明,扬州市近5年林地面积大幅度提高,植被覆盖指数逐年增加,生态环境状况逐年好转。(本文来源于《环境监控与预警》期刊2012年02期)
王斌,姜琦刚,孟翔冲,吴阳春,杨佳佳[5](2012)在《东北叁省城市扩展及植被覆盖状况》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叁期遥感影像数据(MSS、ETM、CBERS)对城市建成区的面积进行了调查,研究30多年来东北叁省城市的扩展情况,并且结合NDVI数据,对研究区范围内的植被覆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76—2000年、2000—2007年两个阶段,城市建成区的面积持续增加,年均扩展率由5.10%增加至6.32%,扩展强度比较显着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哈大交通经济带上;研究区范围内东部的植被覆盖情况明显好于西部,NDVI均值随与城市距离的增加而提高。(本文来源于《世界地质》期刊2012年01期)
李旭春[6](2011)在《半干旱地区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水分变化状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水分在黄土丘陵区具有特殊的生态学意义。本文通过具体的观测数据对定西市安家沟流域5中不同的土地利用/植被覆盖类型的土壤水分及水平衡状况进行了分析,在长达16年的观测记录里,仅出现少数的土壤贮水量达到或略高于临界有效贮水量,充分说明了甘肃定西市安家沟流域土壤水分亏缺状况较为严重。(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11年28期)
李营,张峰,王桥[7](2010)在《呼伦贝尔盟草原植被覆盖状况时空演变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呼伦贝尔盟草原为研究对象,基于1998~2008年4~10月的SPOT_VGT数据、2000年土地利用数据,利用时间序列植被指数(NDVI)动态变化监测方法,分析了研究区植被覆盖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98至2008年期间,呼伦贝尔盟草原以草地为主的地区、草地-耕地过渡区、草地-林地过渡区的草地覆盖状况呈现先减后增趋势,但草地-耕地、草地-林地过渡区的林地覆盖状况变化不大,研究区2008年植被覆盖要小于1998年;同时,低植被覆盖区域面积不断扩大。说明研究区存在大范围、严重的退化现象,尤以西部的新巴尔虎右旗、新巴尔虎左旗最为严重,研究区沙化面积增大,生态系统恶化,生态系统脆弱性更加突出。(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10年06期)
杨续超,张镱锂,丁明军,刘林山,王兆锋[8](2010)在《植被覆盖状况影响中国地表气温变化的观测事实》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NOAA/AVHRR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及观测气温与再分析地表气温的差值(Observation MinusReanalysis,OMR)分析了植被覆盖状况对中国地表气温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表气温OMR趋势值与NDVI在空间上呈现出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植被覆盖状况差(NDVI小于0.1)的区域地表升温较为显着,气温OMR趋势值超过0.2℃/10a,而植被覆盖度高(NDVI大于0.5)的区域气温OMR趋势值则变化不大,甚至出现降温.气温OMR趋势值对植被的季节变化还有着敏感的响应.不同区域植被覆盖状况的差异可能导致中国地表气温变化对全球变暖的响应不同,预测中国未来气候变化需要考虑植被覆盖状况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马世斌,李得林[9](2009)在《基于NDVI的“叁江源区”植被覆盖及分布状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叁江源"地区为研究对象,对该区遥感影像NDVI指数的提取,对植被盖度多级灰度分割,并通过野外的查证,对"叁江源区"植被覆盖及其分布状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为以后"叁江源区"的草地分布状况以及其变化趋势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来源于《青海国土经略》期刊2009年04期)
谢晋,高晓佳,马喆[10](2009)在《天津盘山风景名胜区植被覆盖状况》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天津国家级盘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区,利用2004-2007年覆盖天津国家级盘山风景区的中巴资源卫星数据,用主成分变换方法,对原始CCD影像进行提取,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相结合,进行土地利用/土地覆盖(LULC)的提取。通过研究发现,2007年6月项目区植被面积为85 km2,9月为97 km2,与2004、2005年同期植被面积相比均有较大变化。(本文来源于《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期刊2009年01期)
植被覆盖状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2000—2014年的MODIS数据和Landsat数据,利用温度植被干旱指数反映地表湿润状况,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以来黄土高原地表湿润状况与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1)2001—2014年黄土高原归一化植被指数增速为6.3%·(10a)~(-1),温度植被干旱指数降速为-4.5%·(10a)~(-1),植被覆盖与地表湿润状况均呈增加趋势,分布呈"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大体上可以看出两者具有正的空间相关性。(2)从TVDI和NDVI的变化趋势来看,黄土高原植被覆盖与地表湿润状况整体上呈现出增加趋势。空间分布上反映出,植被覆盖变化基本上与地表湿润状况变化分布一致,但是仍然存在区域性差异。(3)从相关系数来看,黄土高原植被覆盖与地表湿润状况呈现出正相关。从变化趋势对应关系来看,14 a间黄土高原东北—西南一线山地地区植被覆盖与地表湿润状况变化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人类活动强烈的平原地带极不利于生态环境改善。值得注意的是,退耕还林重点区是未来生态环境变化监测和管理的重点区域,以免引起再次退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植被覆盖状况论文参考文献
[1].李庆旭,张彪,王爽,谢高地.京津风沙源区2000—2015年植被覆盖状况的区域差异研究[J].地学前缘.2018
[2].张翀,王静,雷田旺,马玲,宋佃星.退耕还林工程以来黄土高原植被覆盖与地表湿润状况时空演变[J].干旱区研究.2018
[3].张鹏飞.基于3S技术的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及植被覆盖度变化与气候状况相关性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
[4].童桂凤,陈志芳,范莹,王炎.应用遥感监测技术分析扬州市五年植被覆盖状况[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2
[5].王斌,姜琦刚,孟翔冲,吴阳春,杨佳佳.东北叁省城市扩展及植被覆盖状况[J].世界地质.2012
[6].李旭春.半干旱地区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水分变化状况分析[J].科技资讯.2011
[7].李营,张峰,王桥.呼伦贝尔盟草原植被覆盖状况时空演变特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
[8].杨续超,张镱锂,丁明军,刘林山,王兆锋.植被覆盖状况影响中国地表气温变化的观测事实[J].地球物理学报.2010
[9].马世斌,李得林.基于NDVI的“叁江源区”植被覆盖及分布状况分析[J].青海国土经略.2009
[10].谢晋,高晓佳,马喆.天津盘山风景名胜区植被覆盖状况[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