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零中频接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软件无线电,零中频,配置,性能测试
零中频接收论文文献综述
刘波[1](2014)在《一种宽带零中频接收前端设计与性能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利用软件无线电技术设计一种可重配置宽带零中频接收前端,通过SPI配置寄存器的方式改变接收前端的工作模式,根据具体需求设置工作频点、采样率、带宽和通道增益等参数,最后对该接收前端进行性能测试。首先,分析了接收机基本架构和工作原理,重点讨论了超外差接收机和零中频接收机两种架构的组成、性能和优缺点。接着,详细介绍了零中频接收前端的设计流程。首先介绍宽带零中频接收前端总体结构,然后设计SPI接口程序并完成对单个寄存器的读写,再根据具体需求分模块对接收前端进行配置并设计整个配置程序,最后对接收信号进行IQ解析和功率谱分析证明设计满足要求。最后,对零中频接收前端进行性能测试。需要测试的性能指标分为两类:常规指标和非线性指标,其中非线性指标包括输入叁阶交调截点IIP3、无杂散动态范围SFDR、误差矢量幅度EVM和互补累计分布函数CCDF。每个性能指标测试时首先分析指标的含义,然后给出相应测试方法,最后对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所有指标测试完成后将测试结果与标称值进行对比得出结论。(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4-05-01)
王鹏,刘坤,李民权[2](2012)在《一种915MHz零中频接收电路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与超外差接收电路相比,零中频接收电路结构简单,易于集成实现小型化,无镜频干扰,能省去昂贵且难以集成的镜频抑制滤波器,信道选择在低频进行,只需使用低通滤波器。但直流漂移、本振泄漏、低频噪声这些零中频结构固有的缺陷却使人们实现零中频的尝试不断失败。本文在某915MHz频段移动通信终端接收电路设计中,通过对这些缺陷的分析,提出对零中频结构的两处改进措施,用以抑制直流漂移、本振泄漏和低频噪声,完成了915 MHz零中频移动通信终端接收机的仿真设计。通过仿真软件ADIsimRF和ADS的计算与仿真,理论上验证了其可行性和科学性。(本文来源于《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2期)
王善进,陈坤良,赖颖昕,宋跃[3](2010)在《基于零中频接收技术的RFID阅读器射频电路单元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利用射频电磁波信号,通过电磁耦合原理对目标实现远距离自动识别的技术,该技术的优点在于不需要与被识别目标进行近距离的直接接触;一套射频自动识别系统一般由天线(可能不止一副)、阅读器和电子标签3部分构成;对RFID阅读器中基于多通道零中频解调技术的射频电路单元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并设计制作了工作频率为915MHz、射频输出功率为30dBm的实际射频电路,电路的性能指标完全符合设计的要求,工作良好。(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期刊2010年03期)
陈德华[4](2005)在《零中频接收技术在RFID读卡机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RFID(射频识别)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本文主要分析零中频接收和IQ解调技术在UHF RFID读卡机设计中的应用,并研制出了一套射频自动识别系统。(本文来源于《电子产品世界》期刊2005年01期)
强刚,刘乃安,刘增基[5](2002)在《高速突发通信零中频接收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零中频接收技术 ,其特点是接收本振不需锁相 ,比较适合高速突发通信 .分析指出接收机同相和正交两支路的不平衡及收发频差等因素会恶化接收机的解调性能 .给出了零中频接收机射频前端、正交变频和基带处理的实现方法 ,其中正交 90°移相的准确性和正交两路输出放大器增益的一致性是关键 .(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02年02期)
零中频接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与超外差接收电路相比,零中频接收电路结构简单,易于集成实现小型化,无镜频干扰,能省去昂贵且难以集成的镜频抑制滤波器,信道选择在低频进行,只需使用低通滤波器。但直流漂移、本振泄漏、低频噪声这些零中频结构固有的缺陷却使人们实现零中频的尝试不断失败。本文在某915MHz频段移动通信终端接收电路设计中,通过对这些缺陷的分析,提出对零中频结构的两处改进措施,用以抑制直流漂移、本振泄漏和低频噪声,完成了915 MHz零中频移动通信终端接收机的仿真设计。通过仿真软件ADIsimRF和ADS的计算与仿真,理论上验证了其可行性和科学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零中频接收论文参考文献
[1].刘波.一种宽带零中频接收前端设计与性能测试[D].华中科技大学.2014
[2].王鹏,刘坤,李民权.一种915MHz零中频接收电路设计[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3].王善进,陈坤良,赖颖昕,宋跃.基于零中频接收技术的RFID阅读器射频电路单元的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0
[4].陈德华.零中频接收技术在RFID读卡机中的应用[J].电子产品世界.2005
[5].强刚,刘乃安,刘增基.高速突发通信零中频接收技术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