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替诺福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富马酸替诺福韦片,粉末直压,溶出曲线
替诺福韦论文文献综述
梁雷,丁军露,殷学治[1](2019)在《浅析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制备工艺改进可行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富马酸替诺福韦片制备工艺改进可行性。方法:采用粉末直压工艺制备富马酸替诺福韦片,以中间体物料流动性及自制片与原研片溶出曲线比对为指标。结果:粉末直压工艺中间体物料流动性良好,自制片与原研片在各介质中溶出曲线相似因子大于50%。结论:粉末直压法制备富马酸替诺福韦片工艺可行。(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9年22期)
姚慧娟,王德志,李裕海,姚昆[2](2019)在《耐药复发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替诺福韦进行挽救治疗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临床治疗中予以耐药复发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替诺福韦的应用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耐药复发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87例设为观察对象,开展临床对比研究。根据患者药物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研究组43例。对照组接受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治疗,研究组接受替诺福韦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肝脏功能指标复常情况,治疗后各阶段HBV-DNA水平变化情况及乙肝病毒累积转阴率。结果:经治疗12个月后,两组肝脏功能较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复常,但研究组复常幅度更为显着(P<0.05);两组治疗期间HBV-DNA水平均呈稳步下降趋势,组间对比结果虽无明显差异(P>0.05),但研究组下降水平略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经治疗12个月后乙肝病毒累积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中予以耐药复发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替诺福韦治疗方案,可在有效控制、降低患者体内乙肝病毒水平的同时,实现对其肝脏功能的有效提升,且应用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医学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22期)
马丽英,沈利娟[3](2019)在《妊娠后期应用替诺福韦治疗血清HBV高载量孕妇阻断HBV母婴传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在妊娠后期应用替诺福韦抗病毒治疗阻断HBV高载量孕妇HBV母婴传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15年3月~2017年9月我院诊治的HBV高载量孕妇83例,其中56例在妊娠28周接受替诺福韦口服抗病毒药物至分娩结束,另27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两组新生儿在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肝疫苗,在婴儿出生12个月时检测血清HBV DNA、HBeAg和HBsAg水平,判断感染阻断情况。结果在分娩时,接受抗病毒治疗妇女血清HBV DNA水平为(3.9±0.7) lg IU/ml,显着低于未抗病毒组[(7.6±0.5)lg IU/ml,P<0.05],血清HBsAg水平为(674.3±301.9) IU/ml,显着低于未抗病毒组[(1104.1±401.2) IU/ml,P<0.05],血清HBeAg水平为(2059.8±996.4) s/co,显着低于对照组[(3479.4±1287.6) s/co,P<0.05];抗病毒组HBV母婴传播阻断率为100.0%,显着高于未抗病毒组的81.5%(P<0.05);抗病毒孕妇均未出现因药物治疗而引起的不良反应,两组新生儿出生时各项生长发育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后期应用替诺福韦抗病毒治疗HBV高载量孕妇对阻断HBV母婴传播效果好,安全性高。(本文来源于《实用肝脏病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周丹[4](2019)在《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 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替诺福韦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HBV-DNA阴转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BV-DNA水平为(0.93±0.75)IgIU/ml,低于对照组的(1.27±0.67)Ig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BV-DNA阴转率为92.00%(46/50),高于对照组的76.00%(3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替诺福韦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提升患者的肝功能,抑制患者体内的HBV,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着较高的治疗安全性,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期刊2019年21期)
包翠芹[5](2019)在《替诺福韦酯治疗妊娠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及母婴阻断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替诺福韦酯治疗妊娠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的疗效及母婴阻断效果。方法 90例妊娠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实施替诺福韦酯治疗。对比两组服药前、服药第5周、分娩前的谷丙转氨酶(ALT)、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婴儿在出生时、出生7个月、出生12个月的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HBV-DNA≥100 IU/ml情况。结果服药前,两组ALT、HBV-DNA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5周及分娩前,两组ALT、HBV-DNA水平均较本组服药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婴儿出生时、出生7个月、出生12个月的血清HBsAg(+)例数分别为1例(2.22%)、0例(0)、0例(0);出生时、出生7个月、出生12个月的HBV-DNA≥100 IU/ml例数分别为0例(0)、0例(0)、0例(0)。对照组婴儿出生时、出生7个月、出生12个月的血清HBsAg(+)例数分别为6例(13.33%)、6例(13.33%)、6例(13.33%);出生时、出生7个月、出生12个月的HBV-DNA≥100 IU/ml例数分别为7例(15.56%)、5例(11.11%)、5例(11.11%)。观察组的母婴传播阻断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替诺福韦酯治疗妊娠慢性乙肝患者效果良好,可以较好阻断母婴传播,降低婴儿乙肝病毒感染率,安全可靠。(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期刊2019年21期)
潘承恩,孟现民,姚晓英[6](2019)在《终止替诺福韦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复发率及其预测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停止替诺福韦(TDF)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复发率和预测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9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ox模型分析影响患者96周病毒学复发的因素,最佳截断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结果 19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eAg阳性61例,HBsAg阴性136例,两组患者年龄、HBV DNA、HBV基因型、基线HBsAg、治疗时间、治疗12个月时HBsAg、治疗结束时HBsAg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性别、基线ALT水平、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1例HBeAg阳性患者12、24、48、72、96周时病毒复发率分别为26.23%(16/61)、45.90%(28/61)、55.74%(34/61)、57.38%(35/61)、72.13(44/61),临床复发率分别为13.11%(8/61)、27.87%(17/61)、40.98%(25/61)、44.26%(27/61)、57.38%(35/61)。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结束时HBsAg水平是TDF停药96周内病毒学复发的风险因素。136例HBeAg阴性患者12、24、48、72、96周时病毒复发率分别为18.38%(25/136)、43.38%(59/136)、61.03%(83/136)、67.65%(92/136)、72.06%(98/136),临床复发率分别为11.03%(15/136)、27.94%(38/136)、40.44%(55/136)、53.68%(73/136)、58.09%(79/136)。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结束时HBsAg水平是TDF停药96周内病毒学复发的风险因素。ROC显示,治疗结束时HBsAg预测病毒学复发的最佳截断值为92 IU/mL。结论 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停止TDF治疗后48周内复发率较高,治疗结束时HBsAg水平与病毒复发率相关,有可能是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DF治疗后复发的有效因子。(本文来源于《肝脏》期刊2019年10期)
袁元,李静[7](2019)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替诺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替诺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替诺福韦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持续治疗48周。观察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检测血清乙肝标志物相关指标,记录2组乙肝病毒基因(HBV-DNA)转阴、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 ALT复常情况,检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水平。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和ALT复常率均显着升高(P<0.05),ALT、AST、TBil、GGT水平显着降低(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够显着改善患者肝功能,安全性较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来源于《中成药》期刊2019年10期)
张敏[8](2019)在《替诺福韦酯单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替诺福韦酯单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密集抽样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单药治疗,研究组给予替诺福韦酯单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12个月时,研究组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68.75%、93.75%,均高于对照组的40.63%、5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107、12.000,P=0.023、0.000)。治疗6、12个月时,研究组ALT复常率分别为71.88%、96.88%,均高于对照组的43.75%、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189、11.680,P=0.022、0.000)。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379,P=0.020)。结论:慢性乙型肝炎采用替诺福韦酯单药治疗效果显着,可提升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改善肾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外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29期)
郑俐婷[9](2019)在《替诺福韦酯对核苷(酸)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伴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替诺福韦酯对核苷(酸)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伴肝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对核苷(酸)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伴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治疗前后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肝脏生化指标[总胆红素(TBIL)、总胆固醇(TC)、白蛋白(ALB)]、HBV-DNA载量及病死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HBV-DNA转阴率为50.00%(15/30),高于对照组的13.33%(4/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INR、TBIL、TC、ALB以及HBV-DNA载量分别为(2.4±1.0)、(90.9±10.0)μmol/L、(2.8±1.3)mmol/L、(25.5±7.6)g/L、(4.0±0.3)×103 copies/ml,对照组患者INR、TBIL、TC、ALB以及HBV-DNA载量分别为(2.6±0.7)、(252.6±10.8)μmol/L、(2.6±0.9)mmol/L、(24.6±6.8)g/L、(9.2±1.8)×103 copies/ml;观察组患者的TBIL和HBV-DNA载量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TBIL和HBV-DNA载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INR低于对照组, TC、ALB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病死率为3.3%,对照组患者病死率为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核苷(酸)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伴肝衰竭患者使用替诺福韦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肝脏功能恢复速度,有着极好的病毒学和生化学应答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9年28期)
马欢,周臻,方百欢,李周,葛庆华[10](2019)在《人血浆中替诺福韦的LC-MS/MS测定法及其药动学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的替诺福韦浓度。以氘代替诺福韦为内标,采用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MRM)进行定量分析。替诺福韦在4~1 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回收率为103.0%~111.4%,批内RSD≤15.10%,批间RSD≤9.67%。正常血浆无明显基质效应;并且,分别在正常血浆中添加2%全血配制成模拟溶血血浆基质;添加脂肪乳剂配制成模拟的高脂血浆基质,用于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溶血和高脂基质不影响测定准确性。本方法经验证后应用于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健康受试者空腹和餐后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餐后给药与空腹给药相比,替诺福韦的c_(max)和t_(1/2)无显着差异(P>0.05),但t_(max)延长、AUC_(0→t),提高(P<0.05),表明食物会造成替诺福韦的吸收延长。(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工业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替诺福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临床治疗中予以耐药复发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替诺福韦的应用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耐药复发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87例设为观察对象,开展临床对比研究。根据患者药物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研究组43例。对照组接受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治疗,研究组接受替诺福韦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肝脏功能指标复常情况,治疗后各阶段HBV-DNA水平变化情况及乙肝病毒累积转阴率。结果:经治疗12个月后,两组肝脏功能较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复常,但研究组复常幅度更为显着(P<0.05);两组治疗期间HBV-DNA水平均呈稳步下降趋势,组间对比结果虽无明显差异(P>0.05),但研究组下降水平略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经治疗12个月后乙肝病毒累积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中予以耐药复发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替诺福韦治疗方案,可在有效控制、降低患者体内乙肝病毒水平的同时,实现对其肝脏功能的有效提升,且应用效果显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替诺福韦论文参考文献
[1].梁雷,丁军露,殷学治.浅析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制备工艺改进可行性[J].广东化工.2019
[2].姚慧娟,王德志,李裕海,姚昆.耐药复发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替诺福韦进行挽救治疗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
[3].马丽英,沈利娟.妊娠后期应用替诺福韦治疗血清HBV高载量孕妇阻断HBV母婴传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9
[4].周丹.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
[5].包翠芹.替诺福韦酯治疗妊娠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及母婴阻断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
[6].潘承恩,孟现民,姚晓英.终止替诺福韦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复发率及其预测因素[J].肝脏.2019
[7].袁元,李静.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替诺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成药.2019
[8].张敏.替诺福韦酯单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9
[9].郑俐婷.替诺福韦酯对核苷(酸)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伴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9
[10].马欢,周臻,方百欢,李周,葛庆华.人血浆中替诺福韦的LC-MS/MS测定法及其药动学应用[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