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知觉建构论文-葛嘉许

视知觉建构论文-葛嘉许

导读:本文包含了视知觉建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视知觉,建构理论,立面深度

视知觉建构论文文献综述

葛嘉许[1](2019)在《基于视知觉与建构理论的近现代建筑沿街的立面深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近现代建筑沿街立面作为城市街道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旧对比的矛盾变得越来越明显,其风貌营造对于城市和谐形象塑造的重要性也被人们广泛认识。在各个城市的近现代建筑沿街立面的改造实践中,虽然整洁性和统一性都有所改善,但“看起来不像”这个问题常常引起诟病。近现代建筑与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不同的建构方式使得其立面上的复杂和多变有了可能。本文从视知觉审美角度出发,结合建构对立面形成的影响,得到决定立面风貌的控制因素与建构关系,来认识与评价近现代建筑沿街面改造方法和最终结果。本文第二章对近现代商业建筑发展进行了历史性背景研究,并将商业建筑分为了普通商业建筑和骑楼两种类型。结合立面组成要素的变化,总结出了关于普通商业建筑与骑楼的立面各种类型。本文第叁章对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建立视知觉理论与建筑沿街立面的联系。本文第四章讨论中国传统“屋檐界面”和西方传统砖石立面基于材料不同所引发的建构逻辑上的不同,并最终影响立面形式呈现。其次对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立面的设计手法做了一个总结,其对叁维元素的二维化组合使得建筑师及民众在解释立面构成时忽视了背后的建构理论。接着介绍了建筑评价理论在19世纪的发展以及其对当时建筑和当今建筑评价的影响。并从视知觉和建构角度建立了近现代沿街商业建筑立面的两部分体系。第五章以上述两个体系为研究对象,梳理了梁、柱、墙叁者之间的建构逻辑关系,以及其他建筑部件在立面上的交接情况。引入砖和单手举高的模数,用模度制讨论各部件之间由建构逻辑决定的得到良好视知觉体验的立面模度关系。第六章分析结合一正一反两个改造案例,一方面验证上述结论成果,另一方面强调形式背后建构理念的重要性。本文正文共约50767字,图表74幅(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8-25)

王令中[2](2005)在《论互动的艺术效应建构过程——关于美术形式效应的视知觉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艺术效应的产生,从视觉主体来看,是由过去的生活积淀、视觉经验同视觉所见共同整合而成的,是所知与所见相交融的结果;从视觉对象方面来看,形式效应产生于相互对比关系的变化之中,具有互动性、可变性。由于视觉主体与视觉对象这两组关系之间的互动,才有被我们的视知觉所把握的形式效应。正确认识形式的视觉效应的本质,对指导形式创造与设计意义重大。(本文来源于《河南社会科学》期刊2005年04期)

马晨燕,刘耀林,邹辉东[3](2005)在《基于视知觉的多维地图符号美感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更具美感特征的多维地图符号的关键在于:摆脱前观念的影响,在创作的理念上融入心理学的内容,将视知觉规律巧妙合理地运用于设计中,才能充分发挥人的视觉功能,达到最佳视觉效果。(本文来源于《测绘通报》期刊2005年01期)

何明[4](1994)在《视知觉在美感建构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科学家霭理士曾说过:“在人类演化的过程里,视觉已经渐渐的取其他觉而代之,而终于成为我们接受外来印象的第一孔道”①。在人类的美感建构中,视知觉也是“第一孔道”,不仅关于视觉艺术、自然、社会的美感建构主要凭借视知觉,而且音乐和文学鉴赏中音乐形象和文学形象(本文来源于《民族艺术研究》期刊1994年03期)

刘颂[5](1991)在《博物馆视知觉与格式塔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一般人的观念中,博物馆是一个展示着各种具有社会、历史、教育、审美价值的人工或自然器物和标本供公众观赏的社会文化场所,人们去博物馆的目的既简单又明确就是“看展览”。如果不错的话,看是观众在博物馆内的一种最古老、最基本的行为方式,即便是在自本世纪初以来发生了博物馆社会文化中心化功能性革命的现代西方国家也无例外。因此,有人把博物馆的历史直喻(本文来源于《文博》期刊1991年03期)

视知觉建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艺术效应的产生,从视觉主体来看,是由过去的生活积淀、视觉经验同视觉所见共同整合而成的,是所知与所见相交融的结果;从视觉对象方面来看,形式效应产生于相互对比关系的变化之中,具有互动性、可变性。由于视觉主体与视觉对象这两组关系之间的互动,才有被我们的视知觉所把握的形式效应。正确认识形式的视觉效应的本质,对指导形式创造与设计意义重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视知觉建构论文参考文献

[1].葛嘉许.基于视知觉与建构理论的近现代建筑沿街的立面深度研究[D].南京大学.2019

[2].王令中.论互动的艺术效应建构过程——关于美术形式效应的视知觉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5

[3].马晨燕,刘耀林,邹辉东.基于视知觉的多维地图符号美感建构[J].测绘通报.2005

[4].何明.视知觉在美感建构中的作用[J].民族艺术研究.1994

[5].刘颂.博物馆视知觉与格式塔建构[J].文博.1991

标签:;  ;  ;  

视知觉建构论文-葛嘉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