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海域煤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国海域,新生代,煤层气,煤系气
海域煤层论文文献综述
陈术源[1](2017)在《中国海域煤层生气作用及其对煤系气成藏的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近海海域天然气资源丰富,但长期研究与勘探关注的重点在于常规油气,将煤系地层主要视为烃源岩层系。然而,煤层及煤系致密砂岩同样是良好的油气储层,我国海域天然气主要赋存层系为新生代煤系,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潜力巨大。基于此,本文采用煤系气共生共探共采的前缘思路,首次探讨了我国海域新生界煤系气共生成藏的主要特点和机理,提出了改变天然气勘探的思路和建议。我国海域新生代主聚煤期为始新世~渐新世,均出现在断陷阶段末期。研究发现,东海盆地平湖组聚煤作用优于花港组,西湖凹陷煤系主要形成于滨海叁角洲体系;琼东南盆地崖城组聚煤作用优于陵水组,沉积环境以扇叁角洲-泻湖-潮坪体系为主;珠江口盆地恩平组聚煤作用优于珠海组,以河流-(扇)叁角洲体系沉积为主。在此沉积-构造背景控制下,我国海域新生代煤层发育特点是层数多而厚度薄,与泥岩和砂岩频繁互层,硫含量和灰分产率较高;煤层富镜质组、低壳质组和贫惰质组,以生气为主;煤系烃源岩一般处于成熟阶段,部分达到过成熟~高成熟阶段,东海盆地西湖凹陷煤层生气转化率以及生烃量优于南海琼东南盆地和珠江口盆地。我国海域新生界煤层埋深一般超过3000m,地层压力多处于超压状态,属于典型的深部高压煤储层。针对这一地质特点,考虑煤级、灰分产率等影响因素,基于较高温度压力的等温吸附实验模拟,首次建立了我国海域深部煤层含气量预测模型。结果显示,我国海域盆地深部乃至超深部(埋深4000~5000m)煤层中不同相态气的分配比例随深度而发生变化。埋深增加,吸附气对地层温度和压力的响应减弱,吸附气量在煤层总含气量中占比减小,游离气成为煤层含气量的主要构成。对比研究认为,琼东南盆地崖城地区含煤地层发育特点类似于澳大利亚苏拉特盆地,煤层、泥岩、致密砂岩多而薄且频繁互层,构成吸附气与游离气共生的复合型煤系气藏。频繁互层的煤层和致密砂岩为储层孔缝发育及压裂改造提供了有利的地质基础,频繁互层产出的泥岩层形成了优质的内幕封盖保存条件,煤层生气作用提供了充足的气源。研究提出,我国海域煤系天然气勘探需要采用新的思路,摆脱常规勘探开发的方式方法,平面上寻找互层率和砂地比高的区域,垂向上以煤系气系统为基本的开发地质单元。(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7-06-01)
曹艳玲,田振环,王琳[2](2016)在《海域煤层防水安全煤柱估算方法评述——以山东省黄县煤田梁家煤矿扩大区(西海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山东省黄县煤田梁家煤矿位扩大区位于龙口湾内,水文地质条件与陆地不同,通过海域钻孔资料分析,划分出松散层及煤层和顶底板含隔水层,结合伺服试验结果进行充水因素分析,计算导水裂隙带高度和防水煤柱高度,从而合理留设防水安全煤柱,为安全采煤提供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山东国土资源》期刊2016年02期)
陈连军,王刚[3](2013)在《龙矿北皂海域下煤层合理开采上限的数值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钻探、物探等手段对上覆岩土体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的探测资科基础上,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计算方法,综合考虑工程地质类型和岩土体结构、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开采条件等,推断覆岩变形和破坏状况。针对龙口矿区在渤海下采煤实践,结合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综合评价,确定了海下开采合理的开采上限的建议值。(本文来源于《山东煤炭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煤矿地热防治学术论坛论文集》期刊2013-05-30)
李增学,吕大炜,张功成,林年添,王东东[4](2011)在《海域区古近系含煤地层及煤层组识别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沉积学、测井地质学、数学方法以及地震方法等对含煤地层及煤层组进行识别,总结出4种含煤地层及煤层组识别方法,并利用地震方法对煤层组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逻辑判别法和蜘蛛网图法仍然是较为有效的以定性为基础的半定量化方法,而聚类分析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法则是成功且有效的定量分析方法,但不是通用的模型;对于勘探程度较低的海域区,要综合运用4种方法才能有效地预测含煤地层和识别煤层。地震反演技术与方法对于识别含煤段、判别含煤地层的分布是十分有效的,通过对琼东南盆地多个地震剖面的研究发现叁瞬技术法对于识别较厚煤层交互层(复合层段)是可行的。通过对C-93-79和C-52-79剖面进行各类波阻抗反演,发现基于模型反演和神经网络反演的结果与含煤层段有良好的对应关系,是预测含煤层分布较有效的地震识别方法。(本文来源于《煤炭学报》期刊2011年07期)
王刚,程卫民,苗法田[5](2010)在《北皂矿海域和陆地煤层瓦斯储气条件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述了煤层埋藏深度与围岩的孔隙率的关系,并对陆地施工过程中条件相对较差的北皂煤矿四采区地层与海域地层,从岩性的单轴抗压强度、岩块膨胀率、岩块饱和吸水率、含水量和泊松比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北皂煤矿海域扩大区的地层沉积环境、岩性组合及煤的变质程度等方面与陆地煤层都非常相似,这些不是造成海陆煤层瓦斯变化的主导因素,而海域泥岩层良好的密闭性是决定海域开拓延深过程中瓦斯异常涌出现象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煤炭科学技术》期刊2010年03期)
李文平,李伟,夏洪春[6](2009)在《海域下煤层综放开采留设防水煤岩柱厚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域开采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海域下采煤最大的威胁是因防水煤岩柱留设不足,造成海水溃入井下。而留设防水煤岩柱时,必须考虑断层带附近较正常覆岩破坏高度增大的因素。本文通过实测资料研究了海域下综放开采覆岩破坏规律,提出了海域断层构造条件下留设防水煤岩柱厚度的计算参数。(本文来源于《中国新技术新产品》期刊2009年12期)
别海燕[7](2009)在《海域下煤层瓦斯赋存与涌出规律及防治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煤矿瓦斯事故频发,其发生次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到了煤矿全部事故的60%和65%。随着我国陆地可采煤炭资源的逐年减少,海底采煤成为一个崭新的领域,而保证海下开采的安全性,尤其是防止瓦斯事故的发生就显得十分重要。由于海域煤层的瓦斯赋存情况及涌出规律与陆地有所不同,所以对龙矿集团北皂煤矿海域扩大区煤层瓦斯赋存与涌出规律的研究,可为相关矿井海下采煤提供有效的瓦斯治理理论和预防方法,从而能有效地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实验测试、现场应用相结合的方法,对龙口矿业集团北皂煤矿海域下煤层的瓦斯赋存、涌出规律及防治对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分析了煤层瓦斯赋存的基本形态及影响因素;根据北皂煤矿海域扩大区的实际情况,设计了煤层瓦斯压力测定方案,根据实测数据和朗格缪尔等温吸附公式计算得到了煤层瓦斯含量;通过对瓦斯涌出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得到了瓦斯涌出量的主控因素,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瓦斯涌出量预测数学模型;利用Matlab工具实现了针对瓦斯涌出量的神经网络算法,对H2103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进行了预测与效果评价,表明该预测模型精度较高,可满足综放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的要求;基于采空区内空隙介质的特征、采空区瓦斯运移的数学模型,建立了采场瓦斯运移控制微分方程组,根据相应的边界条件对综放采空区的瓦斯浓度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海域煤层瓦斯储气条件及海域地质构造的分析,得到了海域地质构造带区域的瓦斯涌出规律;最后根据北皂煤矿井下采掘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海域下煤层开采的瓦斯综合治理措施,保证了海域下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本文来源于《山东科技大学》期刊2009-06-01)
常颖,李伟,宋佶和,孟凡和[8](2008)在《海域下叁软煤层综放开采矿压显现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北皂矿H2103工作面的理论分析及实测检验,揭示了叁软煤层采用放顶煤开采条件下的覆岩运动和支承压力分布规律,提出了海域下叁软煤层布置工作面的采场顶板控制技术,为实现北皂矿海域下安全高效开采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新技术新产品》期刊2008年12期)
崔常兴[9](2008)在《海域下煤层综采放顶煤可行性分析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域下煤层采用综放开采在世界海域煤炭开采史上还是首次。从龙口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覆岩破坏"叁带"高度预测和开采设备选型等方面进行了海域开采可行性论证,并对海域首采面综放开采实践情况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煤矿开采》期刊2008年01期)
海域煤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山东省黄县煤田梁家煤矿位扩大区位于龙口湾内,水文地质条件与陆地不同,通过海域钻孔资料分析,划分出松散层及煤层和顶底板含隔水层,结合伺服试验结果进行充水因素分析,计算导水裂隙带高度和防水煤柱高度,从而合理留设防水安全煤柱,为安全采煤提供重要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海域煤层论文参考文献
[1].陈术源.中国海域煤层生气作用及其对煤系气成藏的贡献[D].中国矿业大学.2017
[2].曹艳玲,田振环,王琳.海域煤层防水安全煤柱估算方法评述——以山东省黄县煤田梁家煤矿扩大区(西海域)为例[J].山东国土资源.2016
[3].陈连军,王刚.龙矿北皂海域下煤层合理开采上限的数值计算[C].山东煤炭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煤矿地热防治学术论坛论文集.2013
[4].李增学,吕大炜,张功成,林年添,王东东.海域区古近系含煤地层及煤层组识别方法[J].煤炭学报.2011
[5].王刚,程卫民,苗法田.北皂矿海域和陆地煤层瓦斯储气条件对比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10
[6].李文平,李伟,夏洪春.海域下煤层综放开采留设防水煤岩柱厚度的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
[7].别海燕.海域下煤层瓦斯赋存与涌出规律及防治对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
[8].常颖,李伟,宋佶和,孟凡和.海域下叁软煤层综放开采矿压显现规律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
[9].崔常兴.海域下煤层综采放顶煤可行性分析与实践[J].煤矿开采.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