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混凝土梁论文-王臻

高性能混凝土梁论文-王臻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性能混凝土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耐久性,耐久性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行业,地下建筑工程,超高层建筑,施工工期,环境条件,柔性防水层

高性能混凝土梁论文文献综述

王臻[1](2019)在《我省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迈向新台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 王臻)12月26日,我省召开《青海省非膨胀自防护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规程》宣贯暨技术交流会。此项技术的完成,改变了原有混凝土耐久性低、成本高的缺陷,以高品质、低成本为我省绿色建筑领域的发展添砖加瓦,标志着我省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迈向新台阶。来自全(本文来源于《青海日报》期刊2019-12-31)

夏中升,沙建芳,刘建忠,郭飞,徐海源[2](2019)在《低收缩高黏结黑色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着色剂、外加剂掺量、配合比参数等对混凝土力学性能、水化产物形成、收缩变形性能、耐磨损能力的影响规律,再通过对既有混凝土界面进行不同的预处理方式,研究了界面粗糙度、干燥状态等对新旧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掺量铁黑降低混凝土力学性能,碳黑与铁黑复配有助于提升力学性能;着色剂粒子的加入有助于氢氧化钙的结晶形成,但对于钙矾石影响较小;混凝土的耐磨损性能与水胶比、含气量等试验参数相关,降低浆体含气量、选取合适的水胶比来获得较高的基体强度,可提升混凝土的耐磨损性能。采用胶材水化温升抑制和收缩补偿复合技术,可实现混凝土分阶段全过程收缩变形调控。较高的界面混凝土强度等级、较大的表面粗糙度以及表面预湿处理,有助于提高新旧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本文来源于《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期刊2019年12期)

郭秋生,陈庆,蒋正武,何倍,徐春普[3](2019)在《纤维对深部隧道用高性能混凝土渗透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不同纤维掺加方式与掺量对深部隧道用C50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抗氯离子侵蚀性能和表面透气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的掺入能显着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当聚丙烯纤维体积掺量为0.6%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最好,28 d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相比于对照组分别提高了9.3%和13.2%,而混杂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都有一定的降低;混杂纤维对提高混凝土抗氯离子性能和降低表面透气性能的作用明显优于单种纤维,混杂纤维混凝土56 d电通量比单掺0.3%的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和单掺0.6%的木质素纤维混凝土分别降低了19.1%和15.5%,56 d表面透气系数则分别降低了42.3%和16.7%;纤维不仅能够填充混凝土内部的孔隙裂缝,还能消除混凝土内部"积水",促进未水化水泥颗粒水化,使混凝土更加密实,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和耐久性。(本文来源于《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期刊2019年12期)

丁新东,曹新明[4](2019)在《基于有限元分析的高性能泵送混凝土框架结构变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当前方法存在单调荷载作用下位移曲线的变化与实际结果吻合度低、在大变形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受力特性较差的问题,提出基于有限元分析的高性能泵送混凝土框架结构变形研究方法。首先,简单介绍了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其次,通过内力来确定混凝土的预应力配筋,获得使用荷载时的性能参数,构建混凝土框架横梁各段曲线方程,当正负等效荷载总和等于零时,可以减小混凝土框架结构梁端反力给柱轴力所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最大裂缝进行计算,能够得到混凝土框架构件的等效应力等条件;最后,利用有限元构建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平衡方程,对高性能泵送混凝土框架结构变形进行分析。最终实现了对高性能泵送混凝土框架结构变形研究。试验结果得到,在对高性能泵送混凝土框架结构变形研究时,提出方法在单调荷载作用下位移曲线的变化更接近实际结果,并且在大变形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受力特性较好,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科技通报》期刊2019年11期)

廖卫东,陈露一,高立强,王敏[5](2019)在《武汉军山长江大桥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桥面改造技术及实施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武汉军山长江大桥桥面铺装层损坏和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开裂的问题,珠京方向半幅桥面改造为钢-超高性能混凝土轻型组合桥面结构,厚55 mm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层采用短栓钉与钢桥面板连接,与上部SMA10沥青混凝土(厚30 mm)采用环氧树脂粘结材料连接。利用ANSYS软件建立局部梁段有限元模型,进行改造前、后的疲劳细节处应力幅对比分析,并基于健康监测系统以及钢箱梁局部应变监测系统,对组合桥面改造后效果进行实时监测。结果表明:UHPC层对面板与U肋连接细节应力影响极为明显,与柔性铺装相比,应力降幅最高为86.4%,可极大降低钢桥面板的开裂风险;桥面改造后,U肋底部、顶板底部、横隔板构造细节处的应力幅值、等效应力均明显降低,可显着提高钢桥面板的疲劳寿命。(本文来源于《世界桥梁》期刊2019年06期)

米少瑄[6](2019)在《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和桥梁中的应用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着建筑和桥梁建设的进步。作为耗时长、任务重、牵渉面广的工程,建筑和桥梁施工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突破原有水平,实现了跨越式转变。但在施工过程中,一些因素的存在制约着建筑和桥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其中,混凝土性能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建设单位需提高混凝土性能,采取措施改善工程建设现状。对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因素及优势进行了概述,提出了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和桥梁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本文来源于《建筑技术开发》期刊2019年22期)

郭步华[7](2019)在《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新建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工程MHTJ-25标段华容河特大桥工程为实例对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配置强度、水胶比、单位用水量、胶凝材料用量、砂率这五个方面的参数选择进行论述。同时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施工中搅拌、振捣、养生工艺,对工程项目干缩性能进行检验。(本文来源于《绿色环保建材》期刊2019年11期)

江帆[8](2019)在《高性能泡沫混凝土匝道路基回填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福州市福湾路提升改造工程中匝道路基泡沫混凝土应用,通过探讨粉煤灰、稳泡剂及早强剂对泡沫混凝土流动性能、抗压强度、吸水性及料浆沉降等性能的影响,优化了配比设计,为工程技术难点提供了解决方案,明显降低了桥头工后沉降,经济效益显着。(本文来源于《福建建设科技》期刊2019年06期)

陈吓敏[9](2019)在《全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环保政策趋严,机制砂成为市场上主要可用的细集料。通过使用机制砂100%替代河砂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研究机制砂对混凝土工作性、抗压强度、干燥收缩、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试验选用优质机制砂、碎石和矿物掺合料,搭配高性能减水剂,配制的全机制砂混凝土满足高性能混凝土要求。(本文来源于《福建建材》期刊2019年11期)

李信,陈露一,黄有强,张志豪,谭洪波[10](2019)在《含粗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胶凝材料用量大、非绿色化、成本高、自收缩大等问题,通过引入5~10 mm粒径的粗骨料,采用普通河砂代替石英砂,并优化钢纤维体积掺量,成功制备出了经济环境效益良好、性能优良的含粗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CA)。研究了粗骨料掺量对UHPC-CA工作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UHPC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UHPC-CA的流动性能相比UHPC有所降低,粗骨料掺量为675 kg/m3的UHPC-CA能保持良好流动性能,但随着粗骨料掺量的增加,流动性降低的十分明显;UHPC-CA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低于UHPC,弹性模量则高于UHPC,不同粗骨料掺量UHPC-CA力学性能变化并不明显;UHPC-CA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冻性能表现良好,但是不如UHPC优异;掺入粗骨料能够改善UHPC-CA的自收缩性能,相比UHPC,其早期自收缩率明显降低。(本文来源于《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期刊2019年11期)

高性能混凝土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着色剂、外加剂掺量、配合比参数等对混凝土力学性能、水化产物形成、收缩变形性能、耐磨损能力的影响规律,再通过对既有混凝土界面进行不同的预处理方式,研究了界面粗糙度、干燥状态等对新旧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掺量铁黑降低混凝土力学性能,碳黑与铁黑复配有助于提升力学性能;着色剂粒子的加入有助于氢氧化钙的结晶形成,但对于钙矾石影响较小;混凝土的耐磨损性能与水胶比、含气量等试验参数相关,降低浆体含气量、选取合适的水胶比来获得较高的基体强度,可提升混凝土的耐磨损性能。采用胶材水化温升抑制和收缩补偿复合技术,可实现混凝土分阶段全过程收缩变形调控。较高的界面混凝土强度等级、较大的表面粗糙度以及表面预湿处理,有助于提高新旧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性能混凝土梁论文参考文献

[1].王臻.我省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迈向新台阶[N].青海日报.2019

[2].夏中升,沙建芳,刘建忠,郭飞,徐海源.低收缩高黏结黑色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试验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9

[3].郭秋生,陈庆,蒋正武,何倍,徐春普.纤维对深部隧道用高性能混凝土渗透性能的影响[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9

[4].丁新东,曹新明.基于有限元分析的高性能泵送混凝土框架结构变形研究[J].科技通报.2019

[5].廖卫东,陈露一,高立强,王敏.武汉军山长江大桥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桥面改造技术及实施效果分析[J].世界桥梁.2019

[6].米少瑄.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和桥梁中的应用探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

[7].郭步华.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

[8].江帆.高性能泡沫混凝土匝道路基回填应用研究[J].福建建设科技.2019

[9].陈吓敏.全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研究[J].福建建材.2019

[10].李信,陈露一,黄有强,张志豪,谭洪波.含粗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9

标签:;  ;  ;  ;  ;  ;  ;  ;  ;  ;  

高性能混凝土梁论文-王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