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房颤动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房颤动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张海光(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人民医院内二科028300)

【摘要】临床上,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症状。这种症状的发病率较高且患者死亡率也非常高,因此而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对患者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其在转复和维持房颤患者窦性心律等方面的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对患者采用肺静脉消融治疗等取得一定进展,但是对于多数患者来说,采用药物治疗则显得十分重要。由于非药物治疗的费用高且发生的并发症较多,因此应该并不广泛。因此,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AAD)对患者治疗则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对心房颤动患者治疗的主要药物为: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药物主要为I类以及III类抗心律失常药;允许患者存在心房颤动,则通过减慢患者房室结传导来控制患者心室率则药物主要为II类和IV类以及洋地黄类药物。

【关键词】抗心律失常;心房颤动;药物;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A【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2-0276-01

本位对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房颤动的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对一些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以下详细介绍,如下综述。

1心房颤动临床分类

主要分为:阵发性心房颤动、持续性心房颤动、永久性心房颤动[1]。

2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临床上,对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恢复患者窦性心律,避免患者发生心房颤动复发以及控制患者的心室率[2]。

2.1转律药物主要有I类和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3]。

Ia类药物:奎尼丁,这种药物则主要是作用在患者的心房肌,延长患者传导和不应期,能够有效地转复患者心房颤动,并降低患者复发情况[4]。然而这种药物所发生的不良反应则主要是导致患者发生扭转性实性心动过速[5]。因此,对于存在严重性心衰和低钾低镁类的患者不能使用[6]。

Ic类药物:普罗帕酮,这种药物是一种很强的钠通道阻断剂,其能够明显地减慢传导[7]。采用静脉注射或者口服制剂则能够有效地转复患者心房颤动。这种药物发生的不良反应较少。但是对于严重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以及急性心肌缺血患者不能使用。

III类药物:胺碘酮、索他洛尔。这类的药物主要是对患者钾离子通道产生抑制,进而使得患者心房不应期得到延长[8]。

胺碘酮:这种药物具有一种强有力的抗心律失常特点,当采用其他药物治疗无效时,采用胺碘酮治疗则可能会有效[9]。但是采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不良效果比较多,常见性不良反应主要为甲状腺功能失调以及肺间质纤维化等。

索他洛尔:这种药物具有II类和III类抗心律失常电生理特点[10]。在维持患者窦性心律和心房颤动转律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这种药物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尖端扭转性室速和负性肌力以及气道痉挛。

2.2控制心室率药物

洋地黄类:临床上,采用洋地黄类药物治疗,则能够有效地减慢患者心率,同时还能够正性患者肌力[11]。对于心脏出现明显扩大或者存在心力衰竭的患者则可以选择这类药物进行治疗[12]。但是对于存在交感神经高张力状态,比如运动和发热以及感染等患者采用洋地黄类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这类药物主要为地高辛。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是临床上预防心肌梗死的关键性药物,其在治疗心力衰竭方面有一定的效果[13]。所以,对于心肌梗死或者扩张型心肌疾病患者所发生的永久性心房颤动来说,一般首选β受体阻滞剂,此外,还可以联合洋地黄类药物进行治疗。

Ca2+通道阻滞剂:临床上采用此类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其能够有效地减慢患者静息状态,同时还可以减慢患者运动状态时的快速心室率,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运动耐量。这类药物主要为:维拉帕米、地尔硫卓[14]。

3药物研究进展

对于心房选择性AAD,Ikur以及乙酰胆碱调节内向钾通道(Ikch)则是患者心房肌的主要钾通道[15]。然而心室肌的这两种通道则表达较少。所以,选择性作用在Ikur、Ikch通道的药物则对患者心室肌作用不明显。同时也不会产生扭转性心动过速类而引起的心律失常等副作用。这类药物对患者心房肌组织的重构有一定的帮助,并且没有明显性的毒副作用。

Vernakalant则是一种心房相对选择性的AAD。这种药物主要是用于转复房颤的新型药物[16]。目前,这种药物还处于3期临床试验阶段。其主要是能够有效地阻断Ikur、IKACh、Ikr、Ito。然而对Ikur的阻滞作用要明显大于对Ito、Ikr的作用。它的Ito阻滞作用存在明显性的频率以及电压依赖性[17]。当患者心率加快时,Ito的阻滞作用就会加强。经过电生理研究发现,Vernakalant则能够有效地减慢患者心房以及房室结组织传导,延长患者不应期,但是对于心房的传导性以及应期则不会有明显的影响。在2007年末时,FDA顾问委员会以多票通过建议FDA批准Vernakalant的静脉剂型(Kynapid)用于急性房颤的转律[18]。但是在2008年,由于对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考虑,FDA则没有通过静脉Vernakalant的临床应用[19]。

Tertiapin-Q、JTV-519、NIP-142等几种IKACh抑制剂目前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可有效地转复房颤或减少房颤的诱发且对心室无明显的促心律失常作用。另一类心房选择性AAD是细胞缝隙连接Connexin40功能调节剂,多肽类药物rotigaptide目前处于动物研究阶段[20]。

4结论

近年来,随着对心房颤动机制的理解和认识以及临床实践地不断深入研究,对心房颤动的治疗方法也呈现为多元化。但是,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这些药物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治疗心房颤动中还面临着非常大的困难。对患者采用药物治疗,主要是有效地恢复和维持患者窦性心律以及室率控制。然而目前对患者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还存在非常多的局限性。近年来经过相关研究,已经研制出较多的新型药物,但是还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但是还是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1]李素花.电复律转复房颤伴长RR间期病例分析[J].河北医药,2011,12:1841-1842.

[2]季小波,薛勇,高永兴.VVI起搏器结合药物治疗房颤伴长间歇20例观察[J].华夏医学,2011,03:306-307.

[3]李建美,郑甲林,陶四明,郭涛.导管消融持续性房颤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11,24:3750-3753.

[4]季中华,王云.手术直视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疗效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2,05:499-501.

[5]陈运华.对抗心律失常药物房颤患者的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6:236-237.

[6]李新立,顾凯.非瓣膜性房颤的规范化药物治疗[J].世界临床药物,2012,06:321-324.

[7]郑刚.房颤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策略的选择[J].世界临床药物,2012,06:325-329+350.

[8]刘英,杨勇,刘惠亮,杨胜利,罗建平,马东星,韩玮.伊布利特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2,03:306-308.

[9]王会永,李广平,许纲,陈欣,叶岚,徐延敏.环肺静脉隔离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房颤的对比研究[J].天津医药,2012,08:780-783.

[10]吴海霞,冯雪影,王成全,白焱,邓立菊.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伊布利特治疗房颤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2,11:93-94.

[12]朱旭林.胺碘酮治疗重度左心衰并房颤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3,05:149-151.

[13]戴文漪,翟虎.120例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01:102-103.

[14]陈正奕,沈世峰.抗心律失常新药维纳卡兰在房颤治疗中的应用[J].世界临床药物,2012,12:760-762+766.

[15]王燕萍.房颤伴长RR间期与睡眠的相关性分析[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3,04:274-275.

[16]夏宗玲,韩学诚,王明丽,邹颖.新发房颤快速复律药物新选择——维那卡兰[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3,09:688-692.

[17]吴瑛,蒋文,况扶华,华潞,田蕾,黄一玲,蒋娟娟,李一石.静脉注射伊布利特对中国健康受试者及房颤与房扑患者心电图QTc间期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0,07:488-494.

[18]袁志敏.阿托伐他汀对经电复律纠律后的持续性房颤者相关疗效评价[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10,02:92.

[19]陈锡栋.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倍他洛克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0,06:76-77.

[20]周淑新.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三十二)——阵发性房颤患者抗心律失常药物与射频导管消融疗法对照:随机对照试验[J].中国全科医学,2010,34:3912.

标签:;  ;  ;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房颤动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