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战国末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楚辞,道家思想,屈原,黄老思想
战国末期论文文献综述
陈雨冬[1](2017)在《楚辞与道家思想在战国末期至西汉中叶的传播》一文中研究指出“楚辞”本是一种在楚地民歌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带有楚国地方特色的诗歌形式,到了西汉末年,刘向整理典籍,辑录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成《楚辞》一书。楚辞也因此具有了诗歌总集的含义。《楚辞》中《远游》、《卜居》、《渔父》叁篇表现出了明显的道家思想,关于这叁篇的着作权问题,后代莫衷一是。本文拟兼从道家思想在楚国传播的角度看《远游》、《卜居》、《渔父》的作者问题。楚国从公元前278年迁都陈城到公元前223年被秦灭国,楚王室由汉水流域迁至江淮流域,迁都陈国叁十七年,后迁都寿春共十八年,期间所处时间长达50余年,而老子的故居苦县,庄子的故里商丘或者蒙城,离当时的楚都都不远。在这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足以让楚辞与道家思想融合。楚辞和道家思想这两个文化品种和产物本来没有必然的关系。但是因为楚国后期将都城迁徙到陈国后来又到寿春,这一带临近于老子、庄子故里,因此楚辞与道家结下了关系。一个文学,一个是思想。这就结成了文学思想的关系。屈原后学以道家思想反观屈原、抒发自身情感时,从而产生了《远游》、《卜居》、《渔父》等带有道家思想的文章。楚辞与道家思想的结合,又使汉初骚体赋和道家思想颇为流行,这背后就是楚文化在起作用。从而构成了汉初文化的特点。(本文来源于《湖北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方殿春[2](2015)在《《汉书·礼乐志》载《安世房中歌》第五章乐辞的新释——兼论考古学中战国末期燕国贵族葬制剧变的社会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前汉书》卷二二《礼乐志》载《安世房中歌》共十七章,其第五章四言八句。其辞曰:"海内有奸,纷乱东北。诏抚成师,武臣承德。行乐交逆,箫、勺群慝。肃为济哉,盖定燕国。"唐·颜师古对"海内有奸,纷乱东北"、"肃为济哉,盖定燕国"注释为:"谓匈奴"、"匈奴服从,则燕国安静无寇难也"。尤其时至清代,如沈钦韩(1775-1831):《两汉书疏证》、王先谦(1842-1917):《汉书补注》等,已有多位学者作了不同观点的诠释。今王子今的《秦汉边疆与民族问题》书中,则特立一节,又颇详论述~1。王子今教授(本文来源于《辽宁省博物馆馆刊》期刊2015年00期)
陈林,刘冬庆[3](2015)在《中国产业政策为何选择非均衡与直接干预的模式——基于战国末期经济史的考察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般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产业政策体系学自二战后的日本。但事实上,中国的产业政策虽然与日本一样具有"非均衡"特征,但选择了与日本截然相反的"直接干预"模式。一国产业政策的制度形成与其经济史及其路径依赖效应密切相关。中国产业政策的历史溯源分析发现:非均衡与直接干预的产业政策模式形成于战国末期的秦国,对后世中国的经济政策模式、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研究还表明,在非均衡的"重农抑商"产业政策作用下,古代商业经济受到政府的严格规制,产业结构因而在政府直接干预下长久保持"一、二、叁"形态,而工业的产业组织则以一定程度的"官进民退(国有化)"与行政垄断为特征。结合产业经济学和经济史维度的考察与思想提炼,为当前迫在眉睫的产业政策调整与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思想参考。(本文来源于《产经评论》期刊2015年01期)
郝晓晓,田剑波[4](2013)在《王坡战国末期墓葬的分期及相关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王坡墓地战国末期墓葬随葬品的组合及典型器物演变规律,将这批墓葬在时间上分为四段;并结合对王坡战国末期墓葬文化内涵的分析,从丧葬习俗的角度分辨出秦人和楚人的墓葬,揭示出此时秦楚二元对立的文化格局和秦楚之变的历史进程。(本文来源于《珞珈史苑》期刊2013年00期)
史春燕[5](2013)在《春秋战国末期儒法合流的必然性、必要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矛盾突显,许多学派阐述各自的治国思想,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和法家,儒家主张"礼治",法家主张"法治",两家针锋相对,在长期的论争中,为了能使自己的理论适应现实需求,儒法开始互相借鉴,从而逐步走向融合和统一。(本文来源于《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朱鸿杰[6](2013)在《穿越到战国末期》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去歪歪博士家做客,歪歪博士有急事临时外出,让我在家等他。我闲得没事,独自参观了他的实验室。我看到一座奇怪的圆形小屋,想也没想就进去了,没想到小屋的门自动关了。我急得到处摸索,无意中碰到了一个红色按钮,轰轰轰……机器竟然启动了!瞬间,我到了荒山里,只见四人抬着一顶轿子健步如飞。我用眼角一扫,见草丛中有几个蒙面大汉手拿大刀,(本文来源于《雪花》期刊2013年03期)
黄霄龙[7](2012)在《论日本战国末期茶道的政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战国时代末期(又称安土桃山时代或者织丰时期)是日本中世到近世的过渡期。在这个时期,织田信长与丰臣秀吉把茶道多方面地运用在政治与外交中,以千利休为代表的茶人们也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千利休的剖腹自杀也直接受丰臣政权的局势的影响。茶道作为国家级别的仪式,代表着该时代新兴的艺术文化。在新政权确立的过程中,当权者对茶道的掌控意味着其文化权威的确立。(本文来源于《玉林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8](2011)在《战国末期属辽东郡故地 清朝末年属金州厅复州庄河厅领地 八十年代初属旅大市域地 大连的历史演进及在东北亚影响力使其地名熠熠生辉》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大连"地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认为,"大连"源于俄语"达里尼"的音转,为"远处"之意。大连沦为俄国租借地以后,根据沙皇尼古拉之令将此地命名为"达里尼",同时作为自由贸易港开放;一说认为,大连名称,源于大连湾,始于近代。清光绪六年(1880年),北洋大臣李鸿(本文来源于《中国地名》期刊2011年12期)
徐汉峰[9](2010)在《荀子《非相》篇对战国末期财计文化建设的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荀子在《非相》篇集中反映了莫肯不隧,式居屡骄;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经国定分,言之成理;辩而无用,不为纲纪;兼利天下,通达之属;信信信也,疑疑亦信;富则施广,贫则用节;平则虑险,安则虑危的思想。对战国末期财计文化建设的贡献在于加强修养、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廉洁奉公、办事公道、服务民众、奉献社会、注重诚信、客观公正、体察民情、倾听呼声、关注民生、协调利益、把握规律、把握机遇、深化改革、统筹兼顾、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陈洁[10](2009)在《里耶“户籍简”与战国末期的基层社会》一文中研究指出里耶"户籍简"当为秦人侵吞楚国"青阳以西"之地后的产物,其编录年代或可定为战国末叶。"户籍简"中的"南阳",为迁陵里邑之名,其上级行政单位或为设置在迁陵之都乡。南阳里大致有编户民20余户,涉及姓氏多达七八个,呈异姓杂居之状。编户民的家庭类型有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叁类,但以前两者为主,联合家庭只是个别现象,大致可视为一种暂时性的过渡形态或贫困及其他原因导致的个例。家庭奴仆乃编户民的附属人口,他们与主家的人身隶属关系已得到法律的承认,而女性奴仆则可以通过婚姻或生育达到提高社会与家庭地位的目的。这些与基层社会形态相关的诸多特征,可以看成战国末期楚、秦两国基层社会的共性之所在。里中居民行编伍之制,但这可能属于秦文化因素,非荆楚旧有。(本文来源于《历史研究》期刊2009年05期)
战国末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前汉书》卷二二《礼乐志》载《安世房中歌》共十七章,其第五章四言八句。其辞曰:"海内有奸,纷乱东北。诏抚成师,武臣承德。行乐交逆,箫、勺群慝。肃为济哉,盖定燕国。"唐·颜师古对"海内有奸,纷乱东北"、"肃为济哉,盖定燕国"注释为:"谓匈奴"、"匈奴服从,则燕国安静无寇难也"。尤其时至清代,如沈钦韩(1775-1831):《两汉书疏证》、王先谦(1842-1917):《汉书补注》等,已有多位学者作了不同观点的诠释。今王子今的《秦汉边疆与民族问题》书中,则特立一节,又颇详论述~1。王子今教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战国末期论文参考文献
[1].陈雨冬.楚辞与道家思想在战国末期至西汉中叶的传播[D].湖北师范大学.2017
[2].方殿春.《汉书·礼乐志》载《安世房中歌》第五章乐辞的新释——兼论考古学中战国末期燕国贵族葬制剧变的社会因素[J].辽宁省博物馆馆刊.2015
[3].陈林,刘冬庆.中国产业政策为何选择非均衡与直接干预的模式——基于战国末期经济史的考察与分析[J].产经评论.2015
[4].郝晓晓,田剑波.王坡战国末期墓葬的分期及相关问题研究[J].珞珈史苑.2013
[5].史春燕.春秋战国末期儒法合流的必然性、必要性[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
[6].朱鸿杰.穿越到战国末期[J].雪花.2013
[7].黄霄龙.论日本战国末期茶道的政治性[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2
[8]..战国末期属辽东郡故地清朝末年属金州厅复州庄河厅领地八十年代初属旅大市域地大连的历史演进及在东北亚影响力使其地名熠熠生辉[J].中国地名.2011
[9].徐汉峰.荀子《非相》篇对战国末期财计文化建设的贡献[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10].陈洁.里耶“户籍简”与战国末期的基层社会[J].历史研究.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