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热环境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预测模型,贝叶斯理论,PMV-PPD模型,调研实测
热环境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刘永鑫,金虹,罗鹏[1](2019)在《基于贝叶斯理论的热环境不满意率预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热环境舒适性是环境健康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热环境满意率预测是热舒适评价的重要指标。通过预先测得的环境和人体参数,利用PMV-PPD模型形成热环境预测不满意率的先验分布。结合不满意率现场调研结果,应用贝叶斯公式和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方法计算不满意率的后验分布。算例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研究表明,不满意率先验分布方差和调研样本数量均会影响预测结果;随着样本数量的增加,先验分布对预测结果的影响会逐渐减小。该模型考虑了主、客观因素作用,适用于建筑热环境设计与分析。(本文来源于《暖通空调》期刊2019年08期)
陈瑾[2](2019)在《人体热调节模型的改进及其在矿井热环境评价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矿井热害严重影响着矿工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对矿井热环境进行全面而准确地评价对于创造良好的矿内工作环境以及保障矿工的安全和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热环境对人体的作用这一角度出发,建立适合矿工的Gagge二节点人体热调节模型,并选取合理的评价指标对回坡底煤矿的热环境进行了评价。首先,将广泛用于地面建筑室内热环境的Gagge二节点模型引入矿井热环境中,并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改进:服装热阻、服装湿阻、对流换热系数、蒸发换热系数、呼吸散热量及对流和辐射换热量的简化计算。由此得出了适合矿工的Gagge二节点模型,并对改进后的该模型编制了MATLAB计算程序。其次,现有研究把热环境评价指标分为叁类,将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卡他度、湿球黑球温度归为直接指标,将操作温度、热应力指数、等效温度归为理论指标,将综合温度、合成温度、结果温度、有效温度、新有效温度、标准有效温度、预测平均值和预测不满意度归为实验经验指标。本文根据指标来源不同,对部分指标的分类进行重新调整划分,并对易混淆的等效温度和有效温度,有效温度、新有效温度和标准有效温度两组概念进行了区分与界定。再次,利用SPSS软件对预测平均值PMV、合成温度t_B、综合温度t_z、有效温度t_(eff)和标准有效温度SET这5个矿井热环境评价指标与相关变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结果表明,SET指标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970,可决系数为0.883,在5个评价指标中均为最高值,能正确预测实际热感觉。因此,SET指标的可靠性高,可用于矿井热环境评价。最后,利用改进后的Gagge二节点模型和SET指标对回坡底煤矿热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皮肤温度与新陈代谢率呈正相关关系,皮肤温度的变化与空气干湿球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矿工感觉舒适的临界皮肤温度范围为31.2~31.9℃;同一地点,不同新陈代谢率的矿工,其热感觉不同;由SET值的计算结果可知,回采工作面的热环境整体好于掘进工作面。因此,改进后的Gagge二节点模型及SET指标可以合理评估矿井热环境的实际情况,这为矿井热环境的评价提供了新方法。(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何朗杰[3](2019)在《基于CTTC模型的居住小区热环境评价研究——以亚运城小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热环境中的下垫面表面温度是影响城市热岛强度及建筑能耗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介绍CTTC模拟预测小区室外热环境的评价方法,根据《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JGJ 286—2013)中提出的指标审核评价和热岛模拟评价相结合的居住区热环境评价方法,以广州亚运城小区为案例,利用CTTC模型对小区内的热环境进行预测和评价,其结果可指导住区室外环境设计及规划。(本文来源于《智能城市》期刊2019年07期)
何成,何欢,王陶,裴锦华[4](2018)在《考虑不确定性因素的热环境下有限元模型修正与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常的模型修正是在确定性的框架内进行,修正后模型只能重现某次特定情形下的试验结果,而无法对其他工作情况下的结果做出准确预报。然而,实际环境中不确定性因素对结构动特性的影响普遍存在,且在热环境下这种影响更为显着,因此,热环境下的动态模型修正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提出了一种利用分层策略的热效应和不确定性的有限元模型更新方法,并从引入RBF模型推导了热结构不确定参数均值及其协方差矩阵的修正迭代方程。在数值算例中,考虑热物性参数与材料参数的温变特性,修正与热结构动响应预测结果表明了该修正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振动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粟斯尧,石义雷,肖雨,柳森[5](2018)在《高温气体模型对气动热环境预测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热环境精确预测问题,发展了通用可变组分、热化学模型、输运特性模型的高温非平衡条流场及气动热计算方法与程序,建立了化学反应动力学数据、热力学函数拟合参数、分子振动松弛模型参数、碰撞截面、粘性系数拟合参数等高温气体模型参数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5/7/11组分空气化学模型,单温度/双温度热力学模型对ELECTRE标模和返回舱再入典型工况气动热环境进行了对比计算,分析了不同高温气体模型气动热计算的差异及其物理机制。结果表明:高温气体模型对气动热预测影响显着,采用Park化学反应模型参数和Gupta输运特性模型时预测结果更符合飞行试验,建议优先使用;第二宇宙速度再入条件下电子及离子相关反应对流场温度及气动加热影响显着,应采用11组分空气化学反应模型;相同化学模型条件下,不同热力学模型预测的返回舱大底热环境差异较小,热力学非平衡效应对热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弱。(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0-25)
沈才福,刘江伟,夏亮,是文辉,董翔[6](2018)在《沙漠干热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猪模型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沙漠干热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THS)猪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10的变化特点。方法健康长白仔猪40只,随机分为常温假手术组(NS组)、常温创伤失血性休克组(NTHS组)、干热假手术组(DS组)、干热创伤失血性休克组(DTHS组),每组10只。DTNS组和DS组在干热环境(温度40.5±0.5℃,湿度10%±2%)下、NTHS组和NS组在常温环境(温度25.0±0.5℃,湿度35%±5%)下暴露3h后建立脾切除和部分肝脏切除的THS模型,NS组和DS组于相应环境暴露后仅行剖腹术后观察。分别于暴露后及休克后0、1、2、3、8(其中TNF-α为6h)、10h抽取颈静脉血,检测各时间点血清TNF-α、IL-1β、IL-6、IL-10水平,比较各组炎症因子的变化特点。结果干热环境暴露后,实验猪血清TNF-α、IL-6、IL-10水平均较常温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S建模成功后,实验猪血清炎症因子均呈上升趋势,尤以TNF-α上升的速度最快、峰值出现最早,DTHS组在1h左右达峰值,且明显高于NTHS组及DS组(P<0.05),而NTHS组在休克后6h才达到峰值;继TNF-α之后促炎因子IL-1β出现峰值时间最早,DTHS组在2h左右即达峰值,且明显高于NTHS组及DS组(P<0.05),NTHS组则在休克后8h才达到峰值;IL-6呈进行性上升趋势,DTHS组自干热环境暴露后即明显高于NTHS组(P<0.05),且一直持续至动物死亡。抗炎因子IL-10水平在DTHS组于1h左右即达峰值,且明显高于NTHS组及DS组(P<0.05),随后逐渐降低,而在NTHS组则一直呈进行性升高,从休克后2h即明显高于NS组(P<0.05)。结论在沙漠干热环境下,THS模型猪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IL-10水平升高出现时间早、增长速度快,可能在沙漠干热环境下TH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解放军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7期)
梁颢严[7](2018)在《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热环境影响因子及评价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逐年加快,同时伴生了较为普遍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其中,城市热岛改变了城市热量环境,影响区域气候、空气质量、城市土壤理化性质、城市生物的分布与行为以及诸多城市生态过程,是引发出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之一。至19世纪初,英国气候学家Luke Howard在《伦敦的气候》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热岛效应”概念后,国内外众多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然而,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城市热岛现状、危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将热岛与城市规划结合,在城市建设的初期就对热岛进行预测和控制的研究相对不足。近年出现的一些将规划与热岛结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用WRF、MM5等模型对大尺度城市总体规划热岛效应的研究,以及运用CFD等模型对小尺度修建性详细规划热岛效应的研究,对处于中尺度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热岛效应的研究较少。本研究综合运用RS(Remote Sensing,遥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计算流体力学)等技术方法,将遥感反演、地面实测和流体模拟相结合,研究不同尺度规划设计指标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建立基于CTTC(Cluster Thermal Time Constant,热时间常数)模型的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热环境模拟与评估方法,提出控规与CTTC模型的结合途径。1、采用夏季、秋季、冬季叁期Landsat5卫星影像数据,分析了广州中心城区的热岛情况,认为:(1)城市热岛分布有明显的季节差异;(2)夏季,二类居住用地的热岛贡献率最大10.3%,其次为工业用地、道路用地约8%;(3)工业用地M在叁个季节都是主要的热岛贡献源,贡献率为8%-10%之间;(4)水域E1和林地E4是最重要的冷源,贡献了冷量的20%-40%,其次是公园绿地在夏季贡献了4.1%,秋冬两季降低为3%左右。2、提取广州中心城区2954块现状建设用地的地表温度,研究城市尺度热环境的影响因子。(1)在夏季,周边环境对地块热环境的影响大于自身建设的影响;(2)在秋冬两季,热环境影响因子相似,周边环境指标和自身建设指标对热环境影响程度相近;(3)单因子回归分析表明,平面(建筑密度、冷源距离和比例等)指标主要影响夏季热环境,立体指标(容积率、高度标准差等)主要影响秋冬热环境;(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夏季热环境的主要影响因子是E1234G1_100,秋季主因子是PR_100,冬季主因子是Hstd;(5)100m网格受周边环境影响大于自身建设影响,网格尺度≥200m周边指标的权重逐渐减小;(6)当网格尺度≥200m时,PR_0、E1_0、E1234G1_0叁个指标在回归方程中的权重最大,且随着网格尺度的增加权重增加。3、对广州大学城64公顷的叁个测区进行的气温实测,研究街区尺度热环境的影响因子。(1)测温点100m范围的城市建设指标对气温的影响较大;(2)测温点周边SVF、场地比例、混凝土比例、乔木覆盖率、草地覆盖率、容积率六个指标对热岛的解释度较大;(3)提出“气地比”指标,将测温点分为叁类,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得出不同系列测点的判别方法;(4)构建了气温和地温的回归模型,回归方程的调整R方为0.8894,标准估计误差为0.7951,准确度较高。4、基于CTTC模型构建面向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热环境评估模型。(1)提出通过“网格化”进行控规热环境模拟的思路和方法;(2)提出面向控规的天空可视因子SVF、逐时阴影率、太阳辐射吸收系数、热时间常数、遮阳、蒸发等关键网格化指标的计算方法;(3)提出考虑周边环境影响的网格“风速比”简化计算模型,模型的预测准确度较高;(4)对模型进行实测检验,全天均值误差基本在±0.5℃以内,误差率约2.5%,最高约4%;白天均值误差基本在±1℃以内,误差率约4%,最高约7.5%。5、控规与CTTC模型的结合途径研究。(1)总结出层高、水面率、硬质地表比例、硬质地表中沥青材质比例、硬质地表中透水地表比例、构筑物遮阳覆盖率、每100㎡绿地乔木数量、可绿化屋顶比例、屋顶绿化比例等9项控规新增热环境控制指标;(2)结合现状用地指标分析,现行政策文件、标准、规范的相关要求,提出各用地类型热环境指标的控规缺省值和建议值。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从地块自身、周边环境、与冷热源的距离叁个方面构建城市尺度热环境影响因子指标体系,并采用大样本的城市建设用地分析夏、秋、冬叁个季节的热环境特征及影响因子。(2)从建筑、场地、材质、绿化四个方面构建街区尺度热环境影响因子指标体系,对比了“同心圆”和“圆环”两种指标计算方法,并提出“气地比”指标。(3)基于CTTC模型提出面向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热环境评估模型和方法,并提出控规与CTTC模型的结合途径。(4)提出考虑上风向影响的网格风速比预测模型。(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8-07-02)
康燕,沈才福,刘江伟,是文辉,夏亮[8](2018)在《沙漠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猪模型的氧代谢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沙漠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猪的氧代谢特点。方法:选择长白仔猪40头,随机分为四组:常温假手术组(NS)、常温创伤失血性休克组(NTHS)、干热假手术组(DS)、干热创伤失血性休克组(DTHS),分别置于相应的环境暴露3小时后,进行麻醉,动静脉置管,NTHS组和DTHS组分别自剖腹术后,行左下叶1/4肝脏切除及脾切除术后,再快速放血至平均动脉压(MAP)降至45±5mmHg;NS组和DS组仅行腹中线剖腹术。持续检测计算动脉、混合静脉氧饱和度、氧含量及氧输送(DO_2)、氧耗(VO_2)、氧摄取率(O_2ER)和动脉血乳酸(Lac)。结果:整个病程中,各组动脉氧饱和度均无显着变化。DTHS组混合静脉氧饱和度和氧含量均较相同时间点的其他各组低,DO_2、VO_2、O_2ER均显着高于常温环境组(P<0.05)。模型成功后,NTHS组和DTHS组DO_2均经历"下降-代偿-稳定"的过程,但DTHS组短暂稳定后立即呈进行性快速下降至到动物死亡。在实验过程中,DTHS组各时间点氧摄取率(O_2ER)均高于相同时间点的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THS组和DTHS组氧O_2ER均在休克后0 h出现明显变化,而动脉血乳酸(Lac)在休克后1.5 h才出现明显变化,但DTHS组动脉Lac增高较NTHS组升高更加明显(P<0.05),且进展迅速。结论:(1)沙漠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较高的氧代谢,是机体代偿能力弱、病程变化快的重要原因之一;(2)VO_2、O_2ER等直接氧代谢指标可作为早期评估监测机体氧代谢的敏感指标;(3)血Lac浓度可能是反映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8年07期)
杨玉锦[9](2018)在《绿化对室外热环境影响的理论模型与分析工具》一文中研究指出绿化对室外热环境既有积极作用,也可能带来不利影响,设计中有必要对其影响做具体分析。本文概述了绿化对室外热环境影响的理论模型,介绍了能量平衡方程模型、绿色CTTC模型和湍流模型的基本原理和特点;介绍了国内外目前基于不同模型用于分析绿化对热环境影响的主要模拟工具,说明了其主要功能特点和适用性相关软件的模拟结果表明,乔木对建筑热环境和风环境均有着草地、灌木无法取代的影响,而利用相关理论、工具来模拟分析绿化具体影响,对科学配置绿化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2018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期刊2018-04-02)
卫玮,康燕,刘江伟,钱奎国,沈才福[10](2018)在《姜黄素预处理对沙漠干热环境猪腹部枪弹伤模型生存时间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姜黄素预处理对沙漠干热环境腹部枪弹伤动物模型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将24头长白仔猪随机分为2组(n=12):姜黄素预处理组和对照组。姜黄素预处理组给予长白仔猪姜黄素100 mg/kg拌料饲养,每天1次,连续7天,对照组给予常规饲料喂养。第8天,将两组猪放入西北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内,设置环境温度(40.5±0.5)℃,相对湿度(10±2)%,禁食水,放置3小时后建立腹部枪弹伤模型,模型成功后继续放在沙漠干热环境中,每10分钟检测体温变化,并计算长白仔猪的存活时间。结果:姜黄素预处理组平均存活时间为(85.27±2.39)min,对照组的动物模型平均生存时间为(60.10±3.25)min,姜黄素预处理组的生存时间平均比对照组延长约25 min,两组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经Log Rank检验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建立腹部枪弹伤模型后,在相应时间点,姜黄素预处理组的体温明显低于未处理组(P<0.01),姜黄素预处理组70 min时的体温与对照组50 min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预处理可明显提高干热环境下猪腹部枪弹伤模型的生存时间,体温升高可能是反映干热环境腹部枪弹伤后病程进展的重要指标。(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8年05期)
热环境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矿井热害严重影响着矿工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对矿井热环境进行全面而准确地评价对于创造良好的矿内工作环境以及保障矿工的安全和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热环境对人体的作用这一角度出发,建立适合矿工的Gagge二节点人体热调节模型,并选取合理的评价指标对回坡底煤矿的热环境进行了评价。首先,将广泛用于地面建筑室内热环境的Gagge二节点模型引入矿井热环境中,并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改进:服装热阻、服装湿阻、对流换热系数、蒸发换热系数、呼吸散热量及对流和辐射换热量的简化计算。由此得出了适合矿工的Gagge二节点模型,并对改进后的该模型编制了MATLAB计算程序。其次,现有研究把热环境评价指标分为叁类,将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卡他度、湿球黑球温度归为直接指标,将操作温度、热应力指数、等效温度归为理论指标,将综合温度、合成温度、结果温度、有效温度、新有效温度、标准有效温度、预测平均值和预测不满意度归为实验经验指标。本文根据指标来源不同,对部分指标的分类进行重新调整划分,并对易混淆的等效温度和有效温度,有效温度、新有效温度和标准有效温度两组概念进行了区分与界定。再次,利用SPSS软件对预测平均值PMV、合成温度t_B、综合温度t_z、有效温度t_(eff)和标准有效温度SET这5个矿井热环境评价指标与相关变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结果表明,SET指标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970,可决系数为0.883,在5个评价指标中均为最高值,能正确预测实际热感觉。因此,SET指标的可靠性高,可用于矿井热环境评价。最后,利用改进后的Gagge二节点模型和SET指标对回坡底煤矿热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皮肤温度与新陈代谢率呈正相关关系,皮肤温度的变化与空气干湿球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矿工感觉舒适的临界皮肤温度范围为31.2~31.9℃;同一地点,不同新陈代谢率的矿工,其热感觉不同;由SET值的计算结果可知,回采工作面的热环境整体好于掘进工作面。因此,改进后的Gagge二节点模型及SET指标可以合理评估矿井热环境的实际情况,这为矿井热环境的评价提供了新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环境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刘永鑫,金虹,罗鹏.基于贝叶斯理论的热环境不满意率预测模型[J].暖通空调.2019
[2].陈瑾.人体热调节模型的改进及其在矿井热环境评价中的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19
[3].何朗杰.基于CTTC模型的居住小区热环境评价研究——以亚运城小区为例[J].智能城市.2019
[4].何成,何欢,王陶,裴锦华.考虑不确定性因素的热环境下有限元模型修正与预测[J].振动工程学报.2018
[5].粟斯尧,石义雷,肖雨,柳森.高温气体模型对气动热环境预测影响[C].第十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8
[6].沈才福,刘江伟,夏亮,是文辉,董翔.沙漠干热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猪模型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特点[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8
[7].梁颢严.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热环境影响因子及评价模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8].康燕,沈才福,刘江伟,是文辉,夏亮.沙漠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猪模型的氧代谢特点[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8
[9].杨玉锦.绿化对室外热环境影响的理论模型与分析工具[C].2018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2018
[10].卫玮,康燕,刘江伟,钱奎国,沈才福.姜黄素预处理对沙漠干热环境猪腹部枪弹伤模型生存时间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