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体叙事论文-伍莉

书信体叙事论文-伍莉

导读:本文包含了书信体叙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克拉丽莎》,叙事策略,书信体

书信体叙事论文文献综述

伍莉[1](2019)在《《克拉丽莎》书信体叙事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塞缪尔·理查逊(1689-1761)是英国18世纪着名的小说家和保守派作家,他继承和发扬了书信体小说的优点,使书信体小说艺术达到了巅峰。《克拉丽莎》是理查逊创作的第二部书信体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了美丽纯洁的女主人公克拉丽莎试图摆脱家庭包办婚姻却不幸落入了浪荡子拉夫雷斯的圈套,最终悲愤而死的故事。《克拉丽莎》自出版就受到了社会及文学界的青睐,相关研究专着、论文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国内外的文学批评家大部分是从小说悲剧根源、女性主义批评、书信体特征等角度来研究探讨该作品,基于叙事学理论对该作品的相关研究比较少。近年来,从叙事理论出发分析文学作品已成为文学批评领域重要的研究方法。文学创作中的“叙事策略”是指为了达到某种预先设定的文本效果而采用的叙事方法或艺术。它对作品能否达到理想的效果至关重要。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用热奈特的叙事话语理论、查特曼的显性叙事者理论和张鹤的叙事结构理论,从叙事者策略、聚焦策略、叙事结构策略以及叙事时间策略四个方面入手分析《克拉丽莎》中书信体叙事策略,探索作者是如何运用书信体这一形式深化小说主题,刻画人物以及渲染小说的悲剧色彩。本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引言部分。在简要介绍理查逊的生平及作品的同时阐述运用叙事理论研究《克拉丽莎》的意义,交代本论文的框架。第二章梳理了国内外研究者对《克拉丽莎》的研究,以及叙事学的定义和发展及其在文学批评中的运用。第叁章是本论文的理论阐述部分。第四章为本论文的中心部分,重点分析叙事理论视角下《克拉丽莎》采用的叙事策略,主要包括:叙事者策略、聚焦策略、叙事结构策略和叙事时间策略,详细讨论这些策略是如何辅助叙事顺利进行,展现文本主题,从而引起读者的反应,达到加深文本理解的目的。第五章则对全文进行归纳和总结,理查逊通过各种叙事策略的运用,使读者深刻体会到其书信体写作的魅力。通过对《克拉丽莎》叙事策略的讨论,希望帮助读者能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阅读本作品,挖掘出作者的内在意识状态,同时能为读者欣赏其他文学作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来源于《南昌航空大学》期刊2019-06-04)

梁洪兰[2](2016)在《析艾丽丝·沃克《紫色》书信体叙事技巧》一文中研究指出《紫色》是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一部长篇书信体小说,被誉为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小说运用书信体叙事策略,赋予一位受尽压迫摧残的黑人女性以声音,突出女性主义主题思想。本研究从两个方面探讨《紫色》的书信体叙事技巧艺术,一是多重人称叙述视角,主要包括女主人公西丽亚的第一人称自述为主,第二人称和第叁人称交互叙述。二是叙事角度双重性,主要通过双重人物关系、双重人物性格、双重叙事语言和双重叙事主题等方面来探讨《紫色》的书信体叙事风格特色。(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黄平,兰玉俊[3](2016)在《试析书信体小说《锦绣》的叙事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锦绣》是日本作家宫本辉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采用书信体形式,全书由14封书信构成。作者宫本辉采用书信体的叙事形式,经过巧妙构思,在他营造的浪漫世界中充分展开故事,宫本辉省略了一般第叁人称小说的描写和说明,仅靠信件构筑并展开了故事。从叙事学这一视角出发,分别从双视角叙事视点、回顾式叙事时间及嵌套式叙事结构叁个方面分析《锦绣》的书信体风格,探讨这部作品所表达的生与死主题的真正涵义。(本文来源于《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李亚莉[4](2016)在《论《紫色》中的书信体叙事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小说《紫色》是着名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经典之作,讲述了一个黑人女性由顺从走向独立的精神成长历程,采用书信体叙事策略,由九十二封信件构成。本文将从人称视角变化、双重叙事结构和书信语言叁个方面分析《紫色》中书信体叙事结构对小说主题表达的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唐山文学》期刊2016年02期)

朱战炜[5](2015)在《论英国书信体文学的叙事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18世纪上半期,迪福和斯威夫特的回忆体小说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英国小说也在其努力下取得了长足发展。18世纪中期,塞缪尔·理查逊推出了书信体小说,书信体小说并不是理查逊最早创作的,早在15世纪西班牙已经有书信体小说。理查逊连续推出的叁部书信体小说《帕梅拉》《克拉丽莎》和《格兰狄森》在英国引起了极大反响。书信体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其私密性、即时性和对话性等基本特征,与英国当时的社会、历史、政治、文化和经济状况息息相关,并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书信体小说在经历了18世纪的繁荣之后日渐沉寂。(本文来源于《语文建设》期刊2015年29期)

周荻[6](2015)在《书信体文学《克拉丽莎》叙事语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克拉丽莎》作为书信体小说的典范,小说由一系列书信构成,在看似零散的形式下饱含了深刻的情节。作者通过书信形式将主人公的复杂情感展现出来。由于书信体小说本身存在文本内部、文本外部两种阅读进程,这种表述充满了不确定性。本文将会对小说中"密码"的含义与思想进行阐述。(本文来源于《语文建设》期刊2015年23期)

雷唯蔚[7](2015)在《浅析书信体小说《紫色》的双重性叙事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书信体小说《紫色》是爱丽丝·沃克的代表作品,小说以双重性的叙事方式,讲述了在生活中饱受歧视与欺凌的黑人女性西丽从麻木到觉醒和抗争并最终独立的过程。本文将以《紫色》为例,对书信体小说中出现的双重性叙事艺术,做简单的讨论。(本文来源于《艺术科技》期刊2015年04期)

张艳敏[8](2014)在《独白中对话》一文中研究指出书信体小说,是二十年代被作家们广泛使用的文学体裁,其中由女性作家创作的书信体小说数量达到一半以上。本文受西方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的启发,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为时间框架,以冰心、庐隐、冯沅君、石评梅的书信体小说创作为切入口,采用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分析二十年代女性书信体小说特有的话语特征。一方面,女性作家借书信体这一文学载体进行内心独白:传达创作主体隐蔽的内心世界,表达创作者的主观情感;另一方面,书信体小说具有典型的对话性,创作主体在文本中处处彰显着与他人、社会、文化、历史的对话。本文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从叁个方面展开论述:一、书信体小说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着重探讨在时代语境下,西方文学对我国书信体小说产生的影响;二、上世纪二十年代,作家们普遍采用适合宣泄情感、传达内心独白的书信体小说。与男性作家不同的是,由于女性作家自身经验与既存话语间的缝隙、冲突与游离,女性作家们在解读自我内心之际遭遇着话语困境,在文本中体现为多处的语言空缺;叁、对话性是书信体小说的显着特征,笔者从文本内对话和文本外对话展开论述。女性作家在文本内与他人话语进行对话交流,分享自身关于社会、历史、文化的见解。同时在文本外,女性话语与主流话语间进行交流、妥协和对抗,表现为潜在的主流话语和显性的女性话语。(本文来源于《四川外国语大学》期刊2014-04-01)

李徽[9](2014)在《《紫色》的书信体叙事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紫色》是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采用书信体形式,作者运用娴熟的现代叙述技巧,采用第一人称作为叙述人称的主线,但又不局限于第一人称,并从人物的视角进行叙述。本文从《紫色》的叙述技巧和主人公个性的成长两个方面分析《紫色》的书信体风格及其产生的艺术效果。(本文来源于《语文建设》期刊2014年08期)

靳沁方[10](2013)在《拜厄特《占有》中书信体叙事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当代小说家A.S.拜厄特的长篇巨着《占有》一经问世,即引起巨大反响,并于1990年荣膺布克奖。这部鸿篇巨着中各种体裁纷乱杂陈,包括神话史诗、童话传说、书信日记、人物传记、学术演讲以及临终遗书,形成错综复杂的文本碎片。读者在为其丰富博杂的思想主题所倾倒之余,亦迷恋其繁复多彩的叙述技巧;有人就其神话原型进行评述,也有人对作品中的历史观进行分析,但少有人对其中大量使用的书信和日记叙事技巧进行解读,不足以破解拜厄特精心构筑的文学之谜。《占有》的成功与作者采用18世纪在欧洲大陆风行一时的文学样式—书信体小说密不可分。其中吐露心扉、记录隐私的日记,互诉衷肠、倾吐情愫的书信,不仅将远去的维多利亚历史与当代学者研究联系在一起,使小说情节的建构独具匠心,别具一格,而且通过文本碎片设置悬念,叙事角度的转换也为读者解读作品提供更全面、深刻的见解。书信体小说在西方文学史上以写信人亲切的口吻和私密化的情感建立起一个记录个人内心活动的叙事模式,这种文体使作者更方便地表现自我。女性艺术家在维多利亚时期尚未得到社会的认可,即使满腹诗书,地位也不能与男性同日而语,她们便从探究自己内心、关注身边活动来反映周围现状。书信体小说中大量的笔墨用于描述人物的意识流动、记录情感变化和思想轨迹,重在揭示人物的心理世界和性格特征,这也促使书信和日记成为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和工具,从中也可以看到不同人物个性的压制、觉醒和反抗。本论文意在从书信体小说叙事角度对拜厄特的《占有》进行解读。第一部分介绍国内外对拜厄特文学成就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动机、研究目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及论文的整体结构;第二部分将介绍书信体小说的历史、叙事特征及在《占有》中的适用性;第叁部分从小说结构安排上分析书信体叙事在情节的发展、悬念的制造和揭示、丰富的多重叙事角度来分析其在作品中的应用;第四部分从女性心理角度揭示拜厄特笔下的维多利亚女性在追求理性独立的道路上困难重重:割舍爱情,舍弃亲情,事业夭折。从兰蒙特才华横溢的创作,炽热真挚的情感到最终陷入生活事业困境;从布兰奇穷困潦倒的生活,对同性恋情的失落到极端的自杀;从爱伦最初的艺术追求,婚后的隐忍直至沦为父权社会压制下的牺牲品;从萨宾思想的觉悟,反抗到回归家庭,书信体叙事将四位女性分散的信件和日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维多利亚时期女艺术家的生存境遇,也成为探索人物心理世界的完美途径,因此,拜厄特将书信和日记拼贴的尝试也促成了这部伟大作品的成功。(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期刊2013-05-01)

书信体叙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紫色》是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一部长篇书信体小说,被誉为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小说运用书信体叙事策略,赋予一位受尽压迫摧残的黑人女性以声音,突出女性主义主题思想。本研究从两个方面探讨《紫色》的书信体叙事技巧艺术,一是多重人称叙述视角,主要包括女主人公西丽亚的第一人称自述为主,第二人称和第叁人称交互叙述。二是叙事角度双重性,主要通过双重人物关系、双重人物性格、双重叙事语言和双重叙事主题等方面来探讨《紫色》的书信体叙事风格特色。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书信体叙事论文参考文献

[1].伍莉.《克拉丽莎》书信体叙事策略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9

[2].梁洪兰.析艾丽丝·沃克《紫色》书信体叙事技巧[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3].黄平,兰玉俊.试析书信体小说《锦绣》的叙事特征[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

[4].李亚莉.论《紫色》中的书信体叙事策略[J].唐山文学.2016

[5].朱战炜.论英国书信体文学的叙事模式[J].语文建设.2015

[6].周荻.书信体文学《克拉丽莎》叙事语言研究[J].语文建设.2015

[7].雷唯蔚.浅析书信体小说《紫色》的双重性叙事艺术[J].艺术科技.2015

[8].张艳敏.独白中对话[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

[9].李徽.《紫色》的书信体叙事策略[J].语文建设.2014

[10].靳沁方.拜厄特《占有》中书信体叙事策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

标签:;  ;  ;  

书信体叙事论文-伍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