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佛思想论文-张艺

儒道佛思想论文-张艺

导读:本文包含了儒道佛思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儒家,道家,佛家,天人合一

儒道佛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张艺[1](2019)在《儒道佛叁家“天人合一”思想溯源与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天人合一"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代基本宇宙观。先秦时代,儒家提倡人伦主义,孔孟从伦理出发,将仁爱精神添加到"天道"中去,进而将"天人合一"思想道德化;道家以自然主义为原则,用自然的"道"来解释天与人的合一。佛家以"超脱六道轮回,进入极乐世界"为原则通过"戒、定、慧"的修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本文试通过对儒道佛"天人合一"思想的历史考察,来探讨"天人合一"的现代价值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张倩[2](2018)在《何为自爱——儒、道、佛自爱思想解读及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爱是来自生命本源的自我之爱。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有关自爱的思想。文章对儒家、道家与佛家的自爱思想进行了解读,认为自爱是一种积极品质,是个体对自我的主动关注、维护和改善。完整的自爱展现在身、心、社会叁个方面,是生理自爱、心理自爱、社会自爱的综合。并且自爱是爱人的基石,两者相辅相成,和谐统一。明晰自爱的内涵对正确的实施自爱,对人们健康而幸福的生活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本文来源于《青年与社会》期刊2018年34期)

韩书堂[3](2018)在《“观自在”——儒道佛思想对人之存在的美学规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道家与佛教思想对人的存在问题在现象和本质上的规定,于实用理性和社会理性之外,同时具有共同的超越性和审美性导向。在天人合一、心物合一、他我合一的观念基础上,以"观而不观,不观而观""自而无自,不自而自""在而不在,不在而在"的实践理性,真正做到了生命与生活中的自由自在、出入自由,使人哲理地超越于现实之外,审美地享受着生活本身,亦真亦善而美,哲理与诗意并在,从而获得最大的心灵空间,使生命与生活闪耀出最为丰满而灿烂的理性之光。(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刘小明,王绚[4](2018)在《山东博物馆藏铜镜所见儒道佛思想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古代铜镜是我国青铜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发源于铜石并用时代,终于晚清民国。漫漫四千余年历史,铜镜除了照面理容,还是精美的工艺品,反映了历代社会的思想文化。尤须注意的便是铜镜纹饰与我国儒道释各家之间的联系,儒家的忠孝仁义、道家的无为长生、佛教的圆融澄净思想均在铜镜上有所体现。山东自古为礼仪之邦,出土铜镜为数众多,借山东地区铜镜阐发并论述宗教文化对山东铜镜的影响,应是铜镜文化研究中的重要一环。(本文来源于《许昌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佚名[5](2017)在《《菜根谭》:融合了儒、道、佛叁家思想的精髓》一文中研究指出《菜根谭》儒家通俗读物,采儒、道、佛叁家之精髓。一、兢业的心思潇洒的趣味学者有段兢业的心思,又要有段潇洒的趣味。若一味敛束清苦,是有秋杀无春生,何以发育万物。【译文】做学问的人要抱有专心求学的想法,行为谨慎忧勤事业,也要有大度洒脱不受拘束的情怀,这样才能体会到人生的真趣味。(本文来源于《意林文汇》期刊2017年22期)

黄雨婷[6](2016)在《从曹植的乐府诗看其儒道佛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曹子建是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学人论其思想多定格在儒家,而仔细阅读其乐府诗可以发现,曹子建还汲取的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且这两种思想与其儒家入世思想交织在一起。(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上)》期刊2016年09期)

韩竹[7](2016)在《浅谈茶与儒道佛思想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茶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茶文化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的综合演变的成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儒道佛思想主要引导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在与茶道思想的碰撞影响中,丰富了彼此的内容,赋予了彼此独特的含义,更进一步加强了各自存在的意义。(本文来源于《福建茶叶》期刊2016年08期)

周兵[8](2014)在《儒道佛叁教争立视野下的程朱“格物致知”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时期,是儒、道、佛叁教既相互斗争辩驳又相互吸收借鉴争立时期。面对佛教和道教在思想文化上的挑战,"儒门淡薄,收拾不住,皆归释氏"的情景,以张载、二程和朱熹为代表的一批思想家、学者,出入佛、老,"入其垒,袭其缁,暴其瑕",陶铸古今,融合叁教,不仅将先秦时期的儒家典籍加以重新解读和诠释,而且对佛教和道教思想加以扬弃。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亦是如此,一方面对佛教认识论进行扬弃,另一方面继承发展了程颐的(本文来源于《朱子学刊》期刊2014年00期)

董蓓蓓[9](2015)在《浅析古琴艺术与儒道佛美学思想的融合》一文中研究指出古琴,是一种七弦乐器,又称玉琴、七弦琴,是中国最早的弹拨类乐器,距今至少有3000年历史。为了与中国现代的其他琴类乐器区别,近现代称之为古琴。在中国几千年的华夏文明进程中,古琴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意义的纯正乐器,最初开始在民间广泛使用,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最后成为文人雅士的专属品。古琴的美学表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尤其是体现了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中庸"、"敦厚"思想,道家"无为"、"清淡"、"典雅"思想,佛家"顿悟""禅雅"思想,在古琴艺术中体现为——五音正,清虚淡雅,空灵意透等特有的美学特质。(本文来源于《鸭绿江(下半月版)》期刊2015年04期)

吕少卿[10](2014)在《论渐江思想中的儒道佛因素及对其画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清初画家渐江(1610-1663)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分崩离析、天下大乱的时代。明末崇祯甲申(1644)之变时渐江年方34岁,他的家乡徽州一带仍然是南明疆域,直到第二年顺治二年乙酉九月(1645.9)才成为大清属土。南明各政权从崇祯甲申开始一直持续到清顺治十八年辛丑(1661),最终以失败告终。其间很多遗民或积极参与抗清,或以各种方式表示了不与清人合作的决心。渐江亦于顺治二年乙酉避乱入武夷山,并于其后皈依佛门。晚年更是宗净土宗,发愿往生西方净土世界。应当说,这一朝代的更迭给渐江的人生际遇、思想变化带来了极大(本文来源于《中华书画家》期刊2014年04期)

儒道佛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爱是来自生命本源的自我之爱。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有关自爱的思想。文章对儒家、道家与佛家的自爱思想进行了解读,认为自爱是一种积极品质,是个体对自我的主动关注、维护和改善。完整的自爱展现在身、心、社会叁个方面,是生理自爱、心理自爱、社会自爱的综合。并且自爱是爱人的基石,两者相辅相成,和谐统一。明晰自爱的内涵对正确的实施自爱,对人们健康而幸福的生活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儒道佛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1].张艺.儒道佛叁家“天人合一”思想溯源与对比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9

[2].张倩.何为自爱——儒、道、佛自爱思想解读及思考[J].青年与社会.2018

[3].韩书堂.“观自在”——儒道佛思想对人之存在的美学规定[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4].刘小明,王绚.山东博物馆藏铜镜所见儒道佛思想文化[J].许昌学院学报.2018

[5].佚名.《菜根谭》:融合了儒、道、佛叁家思想的精髓[J].意林文汇.2017

[6].黄雨婷.从曹植的乐府诗看其儒道佛思想[J].文学教育(上).2016

[7].韩竹.浅谈茶与儒道佛思想文化[J].福建茶叶.2016

[8].周兵.儒道佛叁教争立视野下的程朱“格物致知”思想[J].朱子学刊.2014

[9].董蓓蓓.浅析古琴艺术与儒道佛美学思想的融合[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5

[10].吕少卿.论渐江思想中的儒道佛因素及对其画风的影响[J].中华书画家.2014

标签:;  ;  ;  ;  

儒道佛思想论文-张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