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弯道超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堆积扇,淤积范围,泥石流峰值流量,过流断面流深
弯道超高论文文献综述
刘清华,唐川,余斌[1](2018)在《基于流深和弯道超高的泥石流淤积范围划分》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缺乏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历史灾害资料记录的地区,提出一种沟谷型泥石流淤积范围划分新方法。方法假定峰值流量时泥石流形成最大淤积范围,泥石流纵向淤积远端为堆积扇前缘。泥石流沟口过流断面最大平均流深(h0)被假定为堆积扇上其他过流断面的特定流深,h_0由峰值流量和沟口断面参数估算得到。利用堆积扇地形图,在相邻两条等高线间获得由h0确定的泥石流特征过流断面的位置和宽度,并对弯道处的特征过流断面宽度进行弯道超高修正。根据堆积扇上特征过流断面的分布确定泥石流淤积范围。3条泥石流案例用于方法验证,结果表明方法划定的淤积范围与实际淤积范围较一致,堆积扇上房屋的阻挡和局部相对平坦的地形是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客观、可重复的特点。(本文来源于《山地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李龙[2](2017)在《泥石流弯道超高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泥石流是一种典型的山区地质灾害,破坏性强。泥石流形成过程复杂,爆发突然,流速快,运动惯性大,直进性强,因此在泥石流通过弯道时,弯道凹岸泥深增大,冲刷作用强,容易在弯道处出现较大的超高并产生巨大的破坏。当弯道沟岸有足够的超高时,泥石流可能会有强烈的冲刷作用或截弯取直,破坏弯道上的防护建筑物及弯道附近的建筑物(公路、铁路、居民建筑等)。因此,研究泥石流弯道超高规律及最大超高位置对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前人对泥石流的弯道超高研究,针对泥石流流速与弯道曲率半径的研究较多,对泥石流性质以及泥石流超高位置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影响因素分析并简化出影响泥石流弯道超高的几个重要因素,如泥石流流速、弯道曲率半径、泥石流性质(屈服应力和密度),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不同因素对泥石流超高及泥石流最大超高位置的影响。然后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得到计算模型并通过野外验证,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多组不同清水流速及不同曲率弯道半径实验,经数据分析,得出了清水弯道超高公式h = (BV2)/(Rg),与前人理论推导公式吻合,验证了实验方法的可靠性。(2)通过影响因素分析,并结合前人研究确定了泥石流弯道超高的影响因素:泥石流流速、弯道曲率半径、弯道宽度,而泥石流性质对弯道超高也有很大影响,其中屈服应力对其影响最大,容重和弯道宽度对其也有一定影响,无量纲化的的屈服应力(由屈服应力、弯道宽度、容重和重力加速度计算得到)与超高成正比。经过多组不同流速、不同弯道曲率半径、不同屈服应力的泥石流实验,得到了泥石流弯道超高计算公式K=4.3×(τ/(ρgB))0.2,经野外数据验证,适用性较好。(3)通过多组不同清水流速及不同曲率弯道半径实验,得到了清水最大弯道超高位置公式:θ = 90×(V2)/(Rg),并经前人实验数据验证,吻合度较高。验证了实验方法的可靠性。(4)通过影响因素分析,确定了泥石流最大弯道超高位置的影响因素:泥石流流速、弯道曲率半径、弯道宽度,而泥石流性质对最大弯道超高位置也有很大影响,其中屈服应力对其影响最大,密度和弯道宽度对其也有一定影响,无量纲的屈服应力与泥石流最大弯道超高位置成正比。通过多组不同流速、不同弯道曲率半径、不同屈服应力的泥石流实验,得到了泥石流最大弯道超高位置的计算θ=20+AV2/Rg=20+56×V2/Rge80τ/(ρgB),经野外数据验证,适用性较好。本文通过研究泥石流弯道超高及最大超高位置与泥石流流速、弯道曲率半径、泥石流性质(屈服应力和密度)之间的规律,从而为现实生活中的工程建筑、公路铁路选址、排导槽修建等提供参考依据,以达到减轻或避免由于泥石流灾害造成的损失。(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7-04-01)
包国涛[3](2015)在《高速公路弯道超高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多车道为主的高速公路超高和加宽的形成路段的分析,探讨建立一种多车道高速公路的超高与加宽的计算图式,并介绍其计算方法。同时,分析多车道高速公路超高形成对排水的影响及采取的措施(本文来源于《科技展望》期刊2015年31期)
宋书志,佘敏龙[4](2015)在《弯道超高法在猴子岩电站江口泥石流沟治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水电工程大部分集中在西部山区,泥石流灾害在这些地区较为突出。由于泥石流暴发的突然性和不可复制性,对泥石流原型进行野外观测和室内实验测量都存在很大的困难。泥石流流速是研究泥石流的主要运动学参数,是确定流量、冲击力、爬高及冲淤特征的基础参数,是泥石流治理工程设计必备的核心参数,因此选取合适的方法确定泥石流流速是治理工程成败的关键。鉴于泥石流为复杂的多相非牛顿体,怎样精确的计算泥石流的流速始终是一个科学难题。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泥石流流速计算的基础上,以猴子岩水电站库区江口沟泥石流治理工程为例,通过对江口泥石流沟的形态勘测,根据泥石流弯道超高计算泥石流流速,为该沟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水电站设计》期刊2015年02期)
赵晋恒,胡凯衡,唐金波,李浦[5](2015)在《考虑爬高效应的泥石流弯道超高公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弯道超高是泥石流运动的显着特征。以往研究认为弯道超高完全是由于泥石流的离心运动造成的,未考虑泥石流在弯道运动时的冲起爬高效应。本文假设弯道超高和爬高分别由泥石流沿弯道的切向和法向速度引起,根据弯道处速度矢量叁角形和圆弧叁角形的几何相似关系,推导了考虑爬高效应的泥石流弯道超高公式。该公式依赖于弯道的内外曲率半径比、泥石流速度和沟壁倾角,适用于弯道圆心角小于60°和沟道较宽的情形。经云南东川蒋家沟的野外实际调查数据以及其他文献中的数据验证,与实测值误差较小,可用于泥石流弯道爬高的实际计算中。(本文来源于《水利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程世洋,李研[6](2013)在《关于城市道路弯道超高灵活性设计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理解我国现行《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的基础上,分析了超高横坡度的计算方式和计算参数的确定,并结合工程实例对城市道路弯道超高灵活性设计加以分析运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城市道桥与防洪》期刊2013年09期)
王晓云[7](2010)在《高速公路弯道超高排水设计的优化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公路的排水设计系统对于保障高速公路道路安全,预防相关交通事故,降低高速公路损耗率和提高使用水平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弯道超高排水设计作为排水系统的组成部分,作用至关重要,文章结合这一设计在实际中应注意的问题,提供了针对性的优化措施。(本文来源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期刊2010年34期)
薛成[8](2009)在《山区高速公路长大纵坡、弯道、超高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层施工应用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山区高速长大纵坡、弯道、超高水泥混凝土桥面上铺筑沥青混凝土,其成型后的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在高温、多雨、超载、温度应力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其质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特别是在弯道处沥青混合料受到的车载而产生向心力作用,高温状态对路面的剪切破坏严重,本文通过实践应用采取有效措施,实施对桥面沥青混合料铺装层进行质量控制。(本文来源于《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期刊2009-09-08)
陈宁生,杨成林,李战鲁,何杰[9](2009)在《泥石流弯道超高与流速计算关系的研究——以巴塘通戈顶沟地震次生泥石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山区尤其是地震山区暴发众多的泥石流,泥石流的流速计算始终是一个科学难题。对于在弯道运动的泥石流,假设凹凸两岸角速度相等,可以利用动能与势能的平衡及速度关系,计算泥石流的流速。据观测,在泥石流的弯道运动中,凹凸两岸的角速度并不相等,所以利用角速度相等得出的流速与真实情况有一定的误差。在角速度不等的基础上,依据流体力学基本方程和泥石流的弯道运动的基本特征,推导泥石流弯道运动超高现象与流速关系的基本方程,利用实地调查的泥深及弯道断面特征计算弯道泥石流流速,并对弯道角速度相等或不等的流速计算方法和结果进行比较,得出采用用角速度假设计算更为合理的结论。同时,还提出了根据泥石流弯道流速推算沟床糙率的计算方法,并将该计算糙率应用与直道流速计算,以验证泥石流沟道的整体流速计算的合理性。将本方程应用于川藏公路四川段通戈顶地震次生泥石流沟,分析结果证明按沟道凹凸两岸角速度不等计算,流速沿沟床断面并非直线分布,泥深为一条近似的抛物线分布,而且流速计算数值较角速度相等情况下偏小,这与野外观测的泥石流弯道运动的特征更为接近。(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期刊2009年03期)
肖兴强,张立宏,艾长发,邱延峻[10](2008)在《弯道超高路段沥青路面的力学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车辆在弯道超高路段行驶时会受到离心力作用,而现行路面设计方法未考虑离心力的影响。工程实践发现,在沥青路面弯道超高路段病害较多。就这分析了路面超高路段的力学特征,推导出离心力导致轮载不平衡的计算公式。利用有限元软件,以高速公路典型沥青路面结构为例,定量分析了离心力对路面力学响应的影响。计算表明:考虑离心力后路面的力学响应均大于不考虑离心力的情况,且速度越高影响程度越大。可见离心力的存在和现行设计方法的不足是导致路面弯道薄弱环节的原因。(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1期)
弯道超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泥石流是一种典型的山区地质灾害,破坏性强。泥石流形成过程复杂,爆发突然,流速快,运动惯性大,直进性强,因此在泥石流通过弯道时,弯道凹岸泥深增大,冲刷作用强,容易在弯道处出现较大的超高并产生巨大的破坏。当弯道沟岸有足够的超高时,泥石流可能会有强烈的冲刷作用或截弯取直,破坏弯道上的防护建筑物及弯道附近的建筑物(公路、铁路、居民建筑等)。因此,研究泥石流弯道超高规律及最大超高位置对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前人对泥石流的弯道超高研究,针对泥石流流速与弯道曲率半径的研究较多,对泥石流性质以及泥石流超高位置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影响因素分析并简化出影响泥石流弯道超高的几个重要因素,如泥石流流速、弯道曲率半径、泥石流性质(屈服应力和密度),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不同因素对泥石流超高及泥石流最大超高位置的影响。然后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得到计算模型并通过野外验证,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多组不同清水流速及不同曲率弯道半径实验,经数据分析,得出了清水弯道超高公式h = (BV2)/(Rg),与前人理论推导公式吻合,验证了实验方法的可靠性。(2)通过影响因素分析,并结合前人研究确定了泥石流弯道超高的影响因素:泥石流流速、弯道曲率半径、弯道宽度,而泥石流性质对弯道超高也有很大影响,其中屈服应力对其影响最大,容重和弯道宽度对其也有一定影响,无量纲化的的屈服应力(由屈服应力、弯道宽度、容重和重力加速度计算得到)与超高成正比。经过多组不同流速、不同弯道曲率半径、不同屈服应力的泥石流实验,得到了泥石流弯道超高计算公式K=4.3×(τ/(ρgB))0.2,经野外数据验证,适用性较好。(3)通过多组不同清水流速及不同曲率弯道半径实验,得到了清水最大弯道超高位置公式:θ = 90×(V2)/(Rg),并经前人实验数据验证,吻合度较高。验证了实验方法的可靠性。(4)通过影响因素分析,确定了泥石流最大弯道超高位置的影响因素:泥石流流速、弯道曲率半径、弯道宽度,而泥石流性质对最大弯道超高位置也有很大影响,其中屈服应力对其影响最大,密度和弯道宽度对其也有一定影响,无量纲的屈服应力与泥石流最大弯道超高位置成正比。通过多组不同流速、不同弯道曲率半径、不同屈服应力的泥石流实验,得到了泥石流最大弯道超高位置的计算θ=20+AV2/Rg=20+56×V2/Rge80τ/(ρgB),经野外数据验证,适用性较好。本文通过研究泥石流弯道超高及最大超高位置与泥石流流速、弯道曲率半径、泥石流性质(屈服应力和密度)之间的规律,从而为现实生活中的工程建筑、公路铁路选址、排导槽修建等提供参考依据,以达到减轻或避免由于泥石流灾害造成的损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弯道超高论文参考文献
[1].刘清华,唐川,余斌.基于流深和弯道超高的泥石流淤积范围划分[J].山地学报.2018
[2].李龙.泥石流弯道超高实验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7
[3].包国涛.高速公路弯道超高设计研究[J].科技展望.2015
[4].宋书志,佘敏龙.弯道超高法在猴子岩电站江口泥石流沟治理中的应用[J].水电站设计.2015
[5].赵晋恒,胡凯衡,唐金波,李浦.考虑爬高效应的泥石流弯道超高公式[J].水利学报.2015
[6].程世洋,李研.关于城市道路弯道超高灵活性设计运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
[7].王晓云.高速公路弯道超高排水设计的优化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
[8].薛成.山区高速公路长大纵坡、弯道、超高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层施工应用技术[C].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2009
[9].陈宁生,杨成林,李战鲁,何杰.泥石流弯道超高与流速计算关系的研究——以巴塘通戈顶沟地震次生泥石流为例[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9
[10].肖兴强,张立宏,艾长发,邱延峻.弯道超高路段沥青路面的力学响应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