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酿酒酵母细胞抗体论文-王志远,李可,庞楠楠,张瑞

抗酿酒酵母细胞抗体论文-王志远,李可,庞楠楠,张瑞

导读:本文包含了抗酿酒酵母细胞抗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克罗恩病,白介素-6,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酿酒酵母抗体

抗酿酒酵母细胞抗体论文文献综述

王志远,李可,庞楠楠,张瑞[1](2016)在《白介素-6、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与抗酿酒酵母抗体在克罗恩病中的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白介素-6(IL-6)、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 ANCA)与抗酿酒酵母抗体(ASCA)在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共有CD患者67例,健康对照者30名。分别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测定p ANC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IL-6和ASCA,计算各项指标在CD及其亚型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D活动期患者血清IL-6水平显着高于缓解期及健康对照组,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 ANCA在CD组与健康对照组中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CA、ASCA Ig A和ASCA Ig G在两组中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58、5.69、14.09,P均<0.05),单项检测ASCA Ig A、ASCA Ig G,两种方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IL-6、p ANCA和ASCA可以提高CD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对阳性率影响不大。CD各亚型中p ANCA、ASCA灵敏度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抗体与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结论促炎因子IL-6与CD病情进展相关,对CD的诊断和临床评估具有重要意义。ASCA可以作为CD诊断的一个重要血清学指标,而p ANCA对CD的诊断价值相对较小。(本文来源于《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期刊2016年04期)

游欣[2](2015)在《抗中性粒细胞抗体、抗酿酒酵母抗体与炎症性肠病诊断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抗中性粒细胞抗体、抗酿酒酵母细胞抗体对成人IBD亚组的诊断及组间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国内外各大数据库检索ANCA、ASCA与成人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关系的文献,采用QUADAS-2量表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利用metadisc计算异质性及合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诊断比值比,并绘制受试者工作者曲线,检测有无发表偏倚。结果: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共有13项独立研究入选本次meta分析,用meta-disc1.4软件合并ANCA诊断溃疡性结肠炎、ASCA诊断克罗恩病的总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比值比、AUC分别为0.51、0.92、6.06、0.53、12.56、0.79及0.56、0.92、5.13、0.57、10.33、0.8169。结论:ANCA、ASCA有利于IBD亚组诊断及组间相互鉴别,临床表现疑似的首诊患者可先行该检查,血清标志物阳性者早期治疗,后续或再完善结肠镜检及其他诊断手段,此思路对增加依从性、疾病的预后具备重要意义。该结论仍需更多双盲、前瞻性、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15-05-01)

游欣,刘畅,姜政[3](2015)在《抗中性粒细胞抗体和抗酿酒酵母细胞抗体对成人炎症性肠病亚组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抗酿酒酵母细胞抗体(ASCA)对成人炎症性肠病(IBD)亚组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国内外各大数据库检索ANCA、抗ASCA与成人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CD)相关的文献,采用QUADAS-2量表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利用meta-disc计算异质性及合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诊断比值比,并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结果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共有13项独立研究入选meta分析,用metadisc1.4软件联合ANCA诊断溃疡性结肠炎、ASCA诊断克罗恩病的总敏感度、特异度、阳性拟然比、阴性拟然比、诊断比值比、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1、0.92、6.06、0.53、12.56、0.79、0.56、0.92、5.13、0.57、10.33、0.82。结论 ANCA、ASCA有利于IBD亚组的诊断,临床表现疑似的首诊患者可先行该检查,血清标志物阳性者给予早期治疗,阴性后再完善结肠镜检。该思路对增加依从性、疾病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现代医药卫生》期刊2015年07期)

杨梅,许翠萍,李倩[4](2014)在《抗中性粒细胞和酿酒酵母细胞抗体测定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抗体(ANCA)、抗酿酒酵母抗体(ASCA)在炎症性肠病(IBD)诊断、鉴别诊断中的意义,分析其与病变程度及范围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36例UC、20例CD、25例疾病对照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ASCA-IgA、ASCA-IgG和ANCA水平。结果36例UC组血清ANCA水平和阳性率显着高于CD组、疾病对照组、健康对照组[ANCA水平:(24.43±34.24)×10-3U/L比(4.53±2.46)、(2.84±1.17)、(2.82±0.71)×10-3U/(L均P<0.01);阳性率:52.8%(19/36)比5.0%(1/20)、8.0%(2/25)和0%(0/30),χ2值分别为12.783、13.104、22.234,均P<0.01]。20例CD患者ASCA水平和阳性率均高于UC组、疾病对照组、健康对照组(均P<0.01)。ANCA和ANCA+/ASCA-诊断UC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52.8%、96.0%和50.0%、97.3%,ASCA+和ASCA+/ANCA-诊断CD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55.0%、94.6%和50.0%、95.6%。ANCA的阳性率高低与UC的严重程度、病变范围无关,ASCA的阳性率高低与CD严重程度无关。结论 ANCA阳性有助于UC的诊断,ASCA阳性有助于CD的诊断,ASCA/ANCA联合检测有助于鉴别UC和CD。ANCA与UC患者病变程度及范围均无相关性,ASCA与CD患者临床严重程亦无相关性。(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4年11期)

孟华,刘丽娜,郭世斌,李春艳[5](2010)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及抗酿酒酵母抗体在溃疡性结肠炎诊断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抗酿酒酵母抗体(ASCA)在溃疡性结肠炎(UC)诊断、鉴别诊断中的意义及pANCA与UC活动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pANCA和ASCA水平。结果 pANCA诊断UC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62.5%、96.1%,联合监测pANCA+/ASCA-诊断UC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52.5%、100%。pANCA阳性率高低与UC活动状态、严重程度、病变范围无关。结论 pAN-CA是UC较特异血清抗体,可用于鉴别UC和克罗恩病(CD)。联合监测pANCA/ASCA可进一步提高诊断UC的特异性。但pANCA与UC活动性、病情轻重程度、病变范围无关。(本文来源于《中国误诊学杂志》期刊2010年19期)

顾嫣,王天蓉,沈骏,蔡青,黄美兰[6](2009)在《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和抗酿酒酵母抗体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pANCA)和抗酿酒酵母抗体(ASCA)是一组与炎症性肠病(IBD)密切相关的免疫球蛋白,但对溃疡性结肠炎(UC)、克罗恩病(C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仍有待进一步验证。目的:探讨pANCA和ASCA在UC与CD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64例UC、62例CD和56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pANCA、ASCA水平和阳性率,分析pANCA、ASCA及其组合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结果:UC组血清pANCA水平[(584.22±347.70)pg/ml对(304.99±211.10)pg/ml和(390.92±82.82)pg/ml,P<0.01]和阳性率(50.0%对14.5%和14.3%,P<0.01)显着高于CD组和健康对照组,叁组间血清ASCA水平和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ANCA~+和pANCA~+/ASCA-诊断UC的敏感性、特异性、PPV和NPV分别为50.0%、85.7%、80.0%、60.0%和42.2%、89.3%、81.8%、57.5%,ASCA~+和ASCA~+/pANCA~-诊断CD的敏感性、特异性、PPV和NPV分别为8.1%、87.5%、41.7%、46.2%和3.2%、91.1%、28.6%、45.9%。结论:pANCA阳性有利于UC的诊断。pANCA/ASCA联合检测有助于鉴别UC,但对CD诊断价值不高。(本文来源于《胃肠病学》期刊2009年11期)

王志红,赵晓军,韩英[7](2008)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和抗酿酒酵母抗体表达在炎症性肠病诊断中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回顾性分析血清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pANCA)和抗酿酒酵母抗体(ASCA)的表达在炎症性肠病(IBD)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间接免疫荧光生物薄片(IIFT)法检测97例IBD患者血清pANCA、ASCA表达,其中86例溃疡性结直肠炎(UC)列入UC组,11例克罗恩病(CD)列入CD组,另设36例结肠镜检查正常者为对照组。结果pANCA在UC、CD和对照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7.9%、0%和0%,UC组显着高于其他两组(P<0.01);ASCA在CD、UC和对照组的阳性率分别为36.4%、4.7%和0%,CD组显着高于其他两组(P<0.01)。86例UC患者中,重度UC 23例(26.7%),其中pANCA+6例(26.1%),ASCA+2例(8.7%),pANCA+/ASCA+1例(4.4%);轻、中度UC 63例(73.3%),其中pANCA+18例(28.6%)。重度与轻、中度UC患者pAN-CA表达情况无显着差异(P>0.05)。11例CD患者中,重度CD 4例(36.4%),其中ASCA+3例(75.0%);轻、中度CD 7例(63.6%),其中ASCA+1例(14.3%)。重度CD患者ASCA阳性率明显高于轻、中度CD患者(P<0.05)。结论ASCA、pANCA两种血清标志物对诊断UC和CD具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解放军医学杂志》期刊2008年10期)

王志红,赵晓军,韩英[8](2008)在《下消化道疾病患者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和抗酿酒酵母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回顾性分析血清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erinuclear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pANCA)和抗酿酒酵母抗体(anti-saccharomces cerevisiae antibody,ASCA)的表达在以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为主的下消化道疾病中的临床意义。用间接免疫荧光生物薄片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IIF)检测179例下消化道疾病患者,包括86例溃疡性结直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11例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27例肠炎,55例结直肠肿瘤和36例结肠镜检查正常对照者的血清pANCA、ASCA表达。结果表明,pANCA在UC、肠炎、结直肠肿瘤、CD和正常对照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7.91%、3.70%、1.82%、0%、0%,UC组显着高于其他四组(p<0.01),而其他四组间比较均无差别(p>0.05)。ASCA在CD、UC、肠炎、结直肠肿瘤和正常对照组的阳性率分别为:36.36%、4.65%、0%、0%、0%,CD组显着高于其他四组(p<0.01),而其他四组间比较均无差别(p>0.05)。pANCA+/ASCA-诊断UC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是27.91%、100%、100%,ASCA+/pANCA-诊断CD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是36.36%、100%、100%。UC组出现1例pANCA、ASCA双阳性者,占总数的1.16%。结论尽管ASCA、pANCA敏感性不高,但特异性较好,两种血清标志物对于UC和CD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08年11期)

张蜀澜,李永哲,佟大伟,胡朝军,何纯[9](2008)在《联合检测抗酿酒酵母细胞抗体和抗中性粒细胞抗体》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联合检测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血清中抗酿酒酵母细胞抗体(ASCA)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的水平,探讨它们在IBD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分别测定159例炎症性肠病(IBD,UC 97例,CD 62例)患者,167例主诉为腹痛、腹泻并除外IBD的患者及25名健康对照者血清中ASCA- IgG、ASCA-IgA和pANCA水平。结果ASCA-IgA/IgG在CD组、UC组、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3.5%、14.4%、29.3%和0,在CD组中的阳性率显着高于UC组、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01,p=0.042,p<0.001);pANCA在以上各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1%、56.7%、4.8%和0,且阳性率在UC组与CD组、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中存在显着差异(p<0.001,p<0.001,p<0.001);ASCA+/pANCA -组合诊断CD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分别是40.3%,93.8%和80.6%;而ANCA+/ASCA-组合诊断UC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是48.5%,98.4%和97.9%:ASCA阳性在CD病人中与发病年龄,受累部位以及是否合并狭窄与穿孔未发现相关性,但与是否采取手术治疗呈显着相关(p=0.03)。而pANCA阳性在UC病人中与病变范围及是否采取手术治疗均未发现关联。结论单独检测ASCA或ANCA不能有效的筛选IBD患者,但两个指标的联合应用有助于对UC和CD的鉴别诊断。同时检测IgA型和IgG型的ASCA可更有效的筛选CD病人。中国人群中ASCA阳性可能与手术治疗相关.但还未发现与发病年龄、病变累及的部位以及是否合狭窄和穿孔的相关性,而pANCA阳性对UC病人的病变范围及是否采取手术治疗均未发现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期刊2008-05-01)

张蜀澜,李永哲,佟大伟,胡朝军,何纯[10](2008)在《联合检测抗酿酒酵母细胞抗体和抗中性粒细胞抗体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联合检测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血清中抗酿酒酵母细胞抗体(ASCA)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的水平,探讨它们在IBD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分别测定159例炎症性肠病(IBD,UC 97例,CD 62例1患者,167例主诉为腹痛、腹泻并除外IBD的患者及25名健康对照者血清中ASCA-IgG、ASCA-IgA和pANCA水平。结果ASCA-IgA/IgG在CD组、UC组、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3.5%、14.4%、29.3%和0,在CD组中的阳性率显着高于UC组、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01,p= 0.042,p<0.001);pANCA在以上各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1%、56.7%、4.8%和0,且阳性率在UC组与CD组、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中存在显着差异(p<0.001,p<0.001,p<0.001);ASCA+/ pANCA-组合诊断CD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分别是40.3%.93.8%和80.6%;而ANCA+/ASCA-组合诊断UC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是48.5%,98.4%和97.9%;ASCA阳性在CD病人中与发病年龄.受累部位以及是否合并狭窄与穿孔未发现相关性,但与是否采取手术治疗呈显着相关(p=0.03)。而pANCA阳性在UC病人中与病变范围及是否采取手术治疗均未发现关联。结论单独检测ASCA或ANCA不能有效的筛选IBD患者。但两个指标的联合应用有助于对UC和CD的鉴别诊断。同时检测IgA型和IgG型的ASCA可更有效的筛选CD病人。中国人群中ASCA阳性可能与手术治疗相关,但还未发现与发病年龄、病变累及的部位以及是否合狭窄和穿孔的相关性,而pANCA阳性对UC病人的病变范围及是否采取手术治疗均未发现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期刊2008-05-01)

抗酿酒酵母细胞抗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抗中性粒细胞抗体、抗酿酒酵母细胞抗体对成人IBD亚组的诊断及组间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国内外各大数据库检索ANCA、ASCA与成人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关系的文献,采用QUADAS-2量表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利用metadisc计算异质性及合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诊断比值比,并绘制受试者工作者曲线,检测有无发表偏倚。结果: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共有13项独立研究入选本次meta分析,用meta-disc1.4软件合并ANCA诊断溃疡性结肠炎、ASCA诊断克罗恩病的总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比值比、AUC分别为0.51、0.92、6.06、0.53、12.56、0.79及0.56、0.92、5.13、0.57、10.33、0.8169。结论:ANCA、ASCA有利于IBD亚组诊断及组间相互鉴别,临床表现疑似的首诊患者可先行该检查,血清标志物阳性者早期治疗,后续或再完善结肠镜检及其他诊断手段,此思路对增加依从性、疾病的预后具备重要意义。该结论仍需更多双盲、前瞻性、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酿酒酵母细胞抗体论文参考文献

[1].王志远,李可,庞楠楠,张瑞.白介素-6、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与抗酿酒酵母抗体在克罗恩病中的临床价值[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6

[2].游欣.抗中性粒细胞抗体、抗酿酒酵母抗体与炎症性肠病诊断meta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5

[3].游欣,刘畅,姜政.抗中性粒细胞抗体和抗酿酒酵母细胞抗体对成人炎症性肠病亚组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5

[4].杨梅,许翠萍,李倩.抗中性粒细胞和酿酒酵母细胞抗体测定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4

[5].孟华,刘丽娜,郭世斌,李春艳.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及抗酿酒酵母抗体在溃疡性结肠炎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

[6].顾嫣,王天蓉,沈骏,蔡青,黄美兰.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和抗酿酒酵母抗体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临床意义[J].胃肠病学.2009

[7].王志红,赵晓军,韩英.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和抗酿酒酵母抗体表达在炎症性肠病诊断中的意义[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8

[8].王志红,赵晓军,韩英.下消化道疾病患者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和抗酿酒酵母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

[9].张蜀澜,李永哲,佟大伟,胡朝军,何纯.联合检测抗酿酒酵母细胞抗体和抗中性粒细胞抗体[C].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2008

[10].张蜀澜,李永哲,佟大伟,胡朝军,何纯.联合检测抗酿酒酵母细胞抗体和抗中性粒细胞抗体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临床意义[C].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2008

标签:;  ;  ;  ;  

抗酿酒酵母细胞抗体论文-王志远,李可,庞楠楠,张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