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风速,海温,年际变化,北方农牧交错带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论文文献综述
胡毅鸿,龚道溢,毛睿,石晓雪[1](2019)在《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春季风速的年际变化与冬季海温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1979—2016年64个气象台站的逐日风速资料、ERSST海温数据以及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探讨了前期冬季海温与北方农牧交错带春季风速年际变化的关系。研究表明,北方农牧交错带春季的风速存在强烈的逐年波动,年际方差占总方差的比例为36%。影响农牧交错带春季风速年际变化的前期冬季海温在北大西洋20°N~65°N区域呈现"负、正、负"的异常分布,在北太平洋10°N~55°N、130°W~180°区域呈现"负、正"的异常分布。冬季的海温异常与研究区春季风速年际变化联系的桥梁是北半球大尺度大气环流的异常。当北大西洋海温从高纬至低纬呈现"负、正、负"的异常分布时,从北大西洋至东亚位势高度呈明显的"正、负、正、负"的波列特征;当北太平洋海温从高纬至低纬呈现"负、正"的异常分布时,从北太平洋至东亚位势高度呈"负、正、负、正、负、正"的叁波型分布。二者均能影响东亚地区春季大气环流的变化,导致东亚地区上空产生一个异常的气旋性环流,该气旋性环流在对流层中层与低层均存在,是造成研究区风速变化的直接原因。冬季海温与研究区春季风速的显着相关,说明冬季海温对农牧交错带春季风速的年际变化具有超前指示意义。利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海温异常中心区的冬季海温作为预报因子,建立春季风速预报模型,可以解释风速年际变化的32%,回报交叉验证结果表明,海温与风速的时间滞后关系是显着和稳健的。(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进展》期刊2019年05期)
王国玲,苏志珠,毛丽,张秋华,马义娟[2](2019)在《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鄂尔多斯高原段土壤表层粒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粒度是描述土壤性质的重要参数,研究农牧交错带土壤表层粒度对土壤质量和沙化程度评价具有科学意义。对不同沉积物类型及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表层(0~5 cm深度)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沙黄土、覆沙黄土残积物、风化残积物中粉粒最多,其次为极细砂和细砂,这3个粒级含量之和表现为沙黄土(96.51%)>覆沙黄土残积物(88.29%)>风化残积物(77.58%);风成沙土壤表层以细砂(53.85%)和中砂(26.13%)为主。(2)平均粒径由小到大依次为沙黄土(4.78Φ)、覆沙黄土残积物(4.62Φ)、风化残积物(3.80Φ)、风成沙(2.46Φ);分选性由差到好依次为风化残积物、覆沙黄土残积物、沙黄土、风成沙;偏度呈现为正偏或极正偏;峰值表明风成沙(2.30)粒径分布最为集中。(3)同一地表沉积物中,砾石和极粗砂等粗颗粒在农田较多,粉粒在草地较多,极细砂在林地较多;风成沙中,粉粒在固定沙丘略多,细砂在半固定沙丘较多,砾石、极粗砂等粗颗粒仅在流动沙丘地中分布。(4)土壤颗粒分形维数表现为沙黄土(2.5242)>覆沙黄土残积物(2.4373)>风化残积物(2.3554)>风成沙(2.2815);地表沉积物类型不同,表层土壤分形维数与粒级含量相关性有着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沙漠》期刊2019年03期)
刘贤赵,张勇,宿庆,李振国,冯腾[3](2018)在《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草本植物δ~(15)N梯度变化及其对环境信息的指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氮同位素组成(δ~(15)N)是气候环境变化和生态系统氮循环的综合结果,开展典型区域植物δ~(15)N的研究可以指示气候环境的变化。沿400 mm等降水量线测定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草本植物和土壤的δ~(15)N值,并将δ~(15)N值与气候环境因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样带草本植物δ~(15)N值分布在-5. 5‰~15. 3‰之间(平均值4. 02‰),其中,C3草本植物的δ~(15)N值范围(-5. 5‰~15. 0‰)比C4植物(-2. 85‰~15. 3‰)宽,但平均值显着低于C4植物;土壤δ~(15)N值范围为1. 42‰~9. 11‰,平均值为4. 74‰; 2) C3、C4草本植物整体以及2种广适性草本植物的δ~(15)N值与经纬度均呈显着正相关性(C4草本植物δ~(15)N值与经度关系不显着除外),但与海拔关系微弱; 3)植物/土壤的δ~(15)N值均随温度升高呈显着偏负趋势,其中C3、C4草本植物的温度系数分别为-0. 41‰/℃和-0. 39‰/℃,但植物δ~(15)N值随降水增加呈微弱偏负趋势; 4)偏相关分析显示,在控制降水变化后,草本植物δ~(15)N值与年平均温度的相关性更加显着,而在控制温度变化后,植物δ~(15)N值与年平均降水量的关系更加微弱。研究表明在水分变化相对较小的条件下,温度可能是控制本样带植物δ~(15)N值变化的关键因子,意味着植物δ~(15)N信息可以指示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温度的变化。(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李旭亮,杨礼箫,田伟,胥学峰,贺缠生[4](2018)在《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是人类活动行为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互作用最为直接的表现形式.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日益加剧使区域生态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作为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区和生态环境敏感区,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热点区域".本综述基于众多学者对于北方农牧交错带LUCC的研究成果,梳理了关于北方农牧交错带范围界定的进展,总结了当前有关本地区LUCC的研究手段、研究内容以及环境效应与应对措施等方面的最新进展,最后指出了本地区LUCC研究中存在的综合性模拟研究较少、生态环境效应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了未来研究中应多手段、多学科、多尺度研究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任强,何春阳,黄庆旭,刘志锋,李经纬[5](2018)在《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贫困动态——基于贫困距离指数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准确地评估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贫困动态对该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采用贫困距离指数,在整体、局部和旗县叁个尺度上分析了该区2000—2014年的贫困动态。结果表明,在县域尺度,2000—2014年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所有贫困县均脱贫。全区贫困县减少了167个,贫困县人口减少了4569.76万。贫困缓解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其中,公共财政收入与脱贫县贫困距离指数相关性最大(R=-0.51,P<0.01)。在快速脱贫过程中,该区居民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加剧。脱贫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增长了2.11倍,脱贫地区旗县间人均收入的变异系数增长了41.67%。因此,建议在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进一步精准扶贫时,应该注意收入分配公平问题,减少贫富差距,从而实现区域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资源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赵威,韦志刚,郑志远,董文杰[6](2016)在《1964-2013年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温度和降水时空演变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中国气象局1964-2013年温度和降水格点观测数据,利用旋转经验正交分解对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进行了气候分区,并分析研究了该地区近50年的温度和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共可分西区、中区、东区南段、东北段4个区域。(2)整体来看,近50年农牧交错带增暖显着,其中最低温和冬季增温贡献最大;年降水量略有减少(50年减少约13 mm),主要表现为夏季降水减少。(3)分区来看,中区增温最快;西区年降水量是减少的,主要发生在春季;中区与东区南段年降水量也是减少的,主要发生在夏季;而东区北段年降水量是增加的,主要是春季降水的贡献。(4)1998年以来,农牧交错带存在同全球变暖停滞类似的增温停滞现象,且停滞程度更明显。(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2016年04期)
林长存,王堃,孙钰茗[7](2016)在《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中段近60年气温序列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55-2014年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中段10个气象观测站的气温时间序列资料,在分析气温变化结构的基础上运行气候突变检验和小波分析,用以解释气温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的复杂结构,分析不同时间尺度下气候气温变化的突变点和周期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60a来研究区内平均气温呈现普遍升高趋势,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升高趋势更加显着,达到99%置信度,升温速率达到0.45℃·10a-1,高于全国和全球的气温增长率。2008年后区域进入降温过程,冬季降温尤为明显,其原因是全球变化发生停滞;气候突变检验表明区域年平均气温的升温突变发生在1986年,显着升温开始于1991年,冬季升温突变时间最早,发生在1978年,夏季升温突变时间滞后,出现于1991年;周期检验表明区域内气温存在5~10a和30a的多重时间尺度结构的变化特征,预计2008年后年平均气温和季节平均气温增加速度将变缓,甚至可能发生变暖停滞。(本文来源于《草地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王静[8](2015)在《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中国第一、世界四大农牧交错带之一,其生态环境脆弱,贫困与环境恶化的形势不断加剧。本研究基于社会经济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选取了16项指标构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熵值组合赋权法、耦合度模型以及耦合协调度模型,截取了2001、2006、2011年叁个时间断面,对北方农牧交错带26个地级市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北方农牧交错带各个地区的经济社会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发展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都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且在空间分布上不具有对应性,总体上表现为西部及个别东部地区的耦合协调程度高于中部地区,但各个地区的耦合协调度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空间对应关系。(2)北方农牧交错带经济社会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较低,但整体水平有所提升,并且高度协调类地区数量增幅较小,低度协调类地区数量减少,大部分低度协调类地区逐步向中度协调类转变,区域内部差异逐步缩小。(3)针对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发展状况与耦合协调度情况,为使该地区能够协调快速发展,可以提出以下对策:①提高研究区内的整体人口素质,科教兴农;②调整研究区内的产业结构,加快二、叁产业的发展;③加强研究区内的生态环境保护,恢复沙地植被种植;④树立区域共同发展观念,加强区域间合作及协作等。(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何立环,董贵华,王伟民,明珠[9](2014)在《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2000—2010年生态环境状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北方农牧交错带是中国生态环境的一条过渡带,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带,生态环境脆弱,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和敏感性。以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反映区域生态生产力、功能支撑力、制约因子和胁迫因子的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状况评估体系,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土地生态数据、环境数据、气象数据等多源信息综合评估2000—2010年间该地区生态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根据Linear Regression和K-means cluster分析表明,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以"一般"为主,10年间生态环境质量呈现整体"稳中变好"的特征,"良"和"一般"呈增加趋势,16个县生态功能改善,18个县生态生产力呈恢复状态,16个县土地退化程度降低。水分条件和环境负荷是影响农牧交错带的主要限制和胁迫因子,局部地区存在显着生态风险。(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监测》期刊2014年05期)
蒋力,徐霞,刘颖慧,徐粒,田玉强[10](2014)在《基于土地利用—生态系统耦合模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以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利用是人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供巨大的生态服务功能,它的变化也会导致生态服务价值的改变。考虑初级生产、维持CO2和O2平衡、养分循环、涵养水源、土壤侵蚀等主要服务功能,以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个基于土地利用生态系统耦合模型的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方法。估算结果表明,20世纪70年代—2000年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呈先下降后回升趋势,由1 434亿元降低到1 296亿元。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和空间格局对生态服务价值也有较大影响,其中耕地和草地的贡献率最大,2000年分别达31%和44%;林地虽然所占面积小,但其生态服务价值比重也不断上升。总体来看,研究区还需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保护。(本文来源于《天津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01期)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土壤粒度是描述土壤性质的重要参数,研究农牧交错带土壤表层粒度对土壤质量和沙化程度评价具有科学意义。对不同沉积物类型及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表层(0~5 cm深度)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沙黄土、覆沙黄土残积物、风化残积物中粉粒最多,其次为极细砂和细砂,这3个粒级含量之和表现为沙黄土(96.51%)>覆沙黄土残积物(88.29%)>风化残积物(77.58%);风成沙土壤表层以细砂(53.85%)和中砂(26.13%)为主。(2)平均粒径由小到大依次为沙黄土(4.78Φ)、覆沙黄土残积物(4.62Φ)、风化残积物(3.80Φ)、风成沙(2.46Φ);分选性由差到好依次为风化残积物、覆沙黄土残积物、沙黄土、风成沙;偏度呈现为正偏或极正偏;峰值表明风成沙(2.30)粒径分布最为集中。(3)同一地表沉积物中,砾石和极粗砂等粗颗粒在农田较多,粉粒在草地较多,极细砂在林地较多;风成沙中,粉粒在固定沙丘略多,细砂在半固定沙丘较多,砾石、极粗砂等粗颗粒仅在流动沙丘地中分布。(4)土壤颗粒分形维数表现为沙黄土(2.5242)>覆沙黄土残积物(2.4373)>风化残积物(2.3554)>风成沙(2.2815);地表沉积物类型不同,表层土壤分形维数与粒级含量相关性有着明显差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论文参考文献
[1].胡毅鸿,龚道溢,毛睿,石晓雪.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春季风速的年际变化与冬季海温的关系[J].地理科学进展.2019
[2].王国玲,苏志珠,毛丽,张秋华,马义娟.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鄂尔多斯高原段土壤表层粒度特征[J].中国沙漠.2019
[3].刘贤赵,张勇,宿庆,李振国,冯腾.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草本植物δ~(15)N梯度变化及其对环境信息的指示[J].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2018
[4].李旭亮,杨礼箫,田伟,胥学峰,贺缠生.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综述[J].应用生态学报.2018
[5].任强,何春阳,黄庆旭,刘志锋,李经纬.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贫困动态——基于贫困距离指数的分析[J].资源科学.2018
[6].赵威,韦志刚,郑志远,董文杰.1964-2013年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温度和降水时空演变特征[J].高原气象.2016
[7].林长存,王堃,孙钰茗.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中段近60年气温序列变化研究[J].草地学报.2016
[8].王静.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5
[9].何立环,董贵华,王伟民,明珠.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2000—2010年生态环境状况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2014
[10].蒋力,徐霞,刘颖慧,徐粒,田玉强.基于土地利用—生态系统耦合模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以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为例[J].天津农业科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