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特点论文-А·Н·科尔任涅甫斯基,Г·В·库尔古佐夫,В·А·克连达尔,О·М·马莫契金,姚颂平

运动员特点论文-А·Н·科尔任涅甫斯基,Г·В·库尔古佐夫,В·А·克连达尔,О·М·马莫契金,姚颂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运动员特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级拳击运动员,亚高原,平原,训练阶段

运动员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А·Н·科尔任涅甫斯基,Г·В·库尔古佐夫,В·А·克连达尔,О·М·马莫契金,姚颂平[1](2019)在《高级拳击运动员在不同海拔训练时身体运动功能状态变化的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揭示高级拳击运动员在高原训练时身体运动功能状态变化的特点。结果:高级拳击运动员的亚高原训练没有促进机体有氧传输系统指标的提高。高级拳击运动员亚高原训练中完成用于发展耐力的大负荷量训练提高了有氧供能机制的效果,为增加最大供能的可能性提供了有利条件。亚高原训练的有氧-非乳酸训练和在平原地区的有氧-无氧训练都未促进高级拳击运动员机体最大供能可能性的增加。神经-肌肉系统的疲劳和心血管系统的紧张度是影响高级拳击运动员身体工作能力的因素。为了提高高级拳击运动员的亚高原训练效果和平原地区训练效果必须采用不同强度负荷的最佳比例和在大负荷中采用有助于提高高级拳击运动员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的次最大强度区域的负荷(心率超过180次/min)。应有恢复性的休息日,特别是在突击性训练日和参加比赛后的休息日能降低高级拳击运动员机体的疲劳,同时能提高高级拳击运动员的一般身体工作能力和专项身体工作能力。(本文来源于《首都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桂永锋,李欣[2](2019)在《中国运动员“亲情效应”:内容、特点及其与训练比赛满意度和应激应对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为更好地明确心理服务人员在运动员竞技实践中的地位同时提高其服务效果,本研究围绕中国运动员"亲情效应"评价工具的开发、"亲情效应"的特点及其与运动员对自身行为结果的应激反应、认知和评价等进行探讨,旨在全面客观分析亲属及重要他人对运动员竞技实践产生的影响,深入了解不同维度运动员亲情效应的产生机制,结合民族心理和文化特征充分认识"亲情效应"对运动员的参赛心理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明确其与训练比赛满意度和应激应对的关系,为运动员大赛心理调控提供理论支持。研究方法:(1)被试访谈对象: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参加2012年伦敦夏季奥运会的20名中国运动员及其亲友(其中运动员父母10名,兄弟姐妹6人,配偶4名)为访谈对象。主要探讨父母、兄弟姐妹和配偶等在运动员参赛期间表现出来的亲情行为并分析这些行为可能产生的效果或作用。初测被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参加2012年伦敦夏季奥运会、2012年全国农民运动会的150名中国运动员为初始测试被试,涉及乒乓球、游泳、举重和田径等项目。回收有效问卷129份,有效率86.0%,其中男运动员93名,女运动员36名,平均年龄21.4±5.3岁。正式被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参加2012年伦敦夏季奥运会、2012年全国农民运动会和2012年乒乓球全国锦标赛的350名中国运动员为正式测试调查对象,回收有效问卷307份,有效率87.7%。(2)方法与步骤为初步确认运动员亲情效应的内容,编写《中国运动员亲情行为访谈提纲》,包括访谈对象基本情况、运动员主要参赛经历、运动员在近叁次比赛中所感知到的亲情行为(家庭经济和家庭成员结构、每次比赛中的次数、方式、目的和对行为结果的评价)。随后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BEI)收集研究资料,访谈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在不受外界干扰的环境下进行,访谈时间约为每人次在60 min。访谈过程使用索尼ICD-UX523F(4GB)进行记录,并对其进行转录、分析和归类编码,将不符合亲情标准、难以归类的以及出现频次极少的单元删除,将代表同一概念的分析单元归于同一类别之下。最后再次将访谈资料编码结果反馈给访谈对象,征求访谈对象的意见,询问该结果是否能在很大程度反映编码资料的内容。结合BEI结果,编制《中国运动员"亲情效应"评价问卷》(预测问卷),问卷共计17个条目,采用5点计分,由"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别计1到5分。正式测试的工具包括叁部分:自编的《中国运动员"亲情效应"评价问卷》(正式问卷)、《中国运动员应激应对量表》、《训练比赛满意感量表》。所有测试均由1名运动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完成,测试得到了各项目教练员的全力支持,所有运动员被试均自愿参加本次测试。并采用SPSS 21.0统计分析软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Amos 20.0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研究结果:(1)通过对访谈结果进行转录、编码和分析,得出了17条中国运动员"亲情效应"评价的参考指标。对《中国运动员"亲情效应"评价问卷》(预测问卷)收集的129份调查数据进行项目分析,运动员亲情效应预测问卷17个题目的总相关系数介于0.516到0.822之间(P<0.001)。(2)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的3个因子能够解释总变异量的69.84%,保留因子载荷均大于0.45的13个条目,并根据条目内容将3个因子分为命名为"情感支持效应"、"指导和控制效应"和"负性反馈效应",ɑ系数分别为0.91、0.84和0.86,总体ɑ系数为0.91,模型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3)男、女运动员在"亲情效应"的3个维度上的得分差异具有相显着性(P<0.05);不同年龄运动员在情感支持效应、指导和控制效应上的得分差异显着(P<0.05);不同运动年限运动员在情感支持效应和负性反馈效应上的得分差异显着(P<0.05);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员在情感支持效应和负性反馈效应上的得分差异显着。(4)运动员"亲情效应"各维度与训练比赛满意度和应激应对部分相关,控制年龄、性别、运动年限和运动项目等人口学变量后,情感支持效应对训练比赛满意度和应激应对各维度的预测力均在0.01水平上达到显着;指导和控制效应对训练比赛满意度和应激应对各维度的预测力在0.01或0.05水平上达到显着;负性反馈效应对回避应对的预测力在0.05水平上达到显着。研究结论:(1)《中国运动员"亲情效应"评价问卷》分为情感支持效应、指导和控制效应、负性反馈效应3个维度,共计13个条目,可供新时期评价亲情行为对运动员产生的效应所使用;(2)中国运动员"亲情效应"具有典型的人口学特征和社会文化特征,受运动员年龄、性别、家庭社会地位、运动年限和运动项目的影响;(3)中国运动员"亲情效应"与其训练比赛满意度和应激应对之间存在关联。(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吴昊,王会,黎健冰[3](2019)在《国家单板滑雪U型场地队重点运动员赛前阶段机能监控及指标变化特点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单板滑雪U型场地项目作为冬季奥运会项目之一,近年来在我国发展势头良好,已成为冬季奥运会的金牌项目之一。对运动员实施身体机能监控可以使教练员从生理生化角度了解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情况,制定更加科学的训练计划,提高训练效率,为备战冬奥会提供科技助力。本文通过收集分析单板滑雪U型场地项目运动员心率变异性指标和常规血液指标的变化情况,找出运动员在不同训练周的各指标变化的特点以及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究运动负荷安排与生理生化指标之间的规律。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12名中国单板滑雪U型场地国家队运动员。(2)研究方案:通过跟踪观察并记录其在陆地训练阶段不同周训练强度和负荷,并使用Omega Wave机能评价系统和血液仪器进行常规血液指标及心率变异性指标的收集和分析。测试指标:血液指标包括T、C、CK、BU、HB、WBC心率变异性测试指标包括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和时域频域指标HF、LF、TP。研究结果:(1)不同训练阶段生化指标的变化特点在为期五周的训练过程中,无论男女运动员,前两周随着强度的增加,CK、BU均出现升高,增加幅度分别为90%和80%,随后出现下降,身体机能逐渐恢复。(2)不同训练阶段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变化特点不同训练强度周,心率变异性的时域指标的变化没有显着性差异,但男女运动员均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从第叁周开始缓慢升高,且后期升高的幅度逐渐放缓。女运动员的变化幅度更大。(3)生化指标与心率变异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心率变异性的频域指标HF、LF、TP与C存在显着性负相关(P<0.05),HF与BU存在显着负相关(P<0.05),但LF与TP与BU的相关关系不明显(P>0.05)。此外,心率变异性的频域指标HF、LF、TP与CK、WBC、HB、与CK、WBC、HB、虽具有相关关系,但相关关系不明显(P>0.05)。由以上可知,在负荷上升阶段,运动员心率变异性的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与常规血液指标BU存在显着性负相关,与C均呈显着性负相关,PNN50、RMSSD与T呈显着性负相关,(P<0.05)与CK、WBC、HB、虽具有相关关系,但相关关系不明显(P>0.05)。研究结论:(1)在为期五周的训练过程中,随着训练负荷的变化,男女运动员在生化指标及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变化上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趋势,无论男女运动员,前两周随着强度的增加,随后出现下降,身体机能逐渐恢复。且女运动员的变化幅度更大,对训练负荷的变化更为敏感,但没有显着性差异。(2)不同训练强度周,心率变异性的时域指标的变化没有显着性差异,但男女运动员均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女运动员的变化幅度更大。(3)HRV的变化与常规机能状态评价指标的变化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并从众多指标中抽取4个主成分因子,找到其中贡献率较大的指标。提示HRV作为一个无创的指标可以可较准确地反映运动员对训练负荷的适应情况,制定科学而有效的训练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在众多的竞技体育项目中,我国主要的优势项目一直是技巧类项目。因此,单板滑雪U型场地项目是我国继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后又一具有发展潜力的冬季雪上项目。本文通过跟随单板滑雪U型场地国家队进行科研服务,在赛季准备期的体能训练过程中对运动员进行身体机能监控,总结我国优秀单板滑雪U型场地运动员对体能训练负荷的适应,以及总结不同训练负荷下运动员身体机能变化特点,并对其进行分析,探索血液指标与心率变异性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在不影响准确性的基础上,试图寻找一种无创快捷的训练监控手法,更直观和有效的为我国单板滑雪U型场地项目进行科学的体能训练提供参考方向。(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左晓会[4](2019)在《竞走运动员赛前高原训练生化指标变化特点——以2016年锦标赛赛前高原训练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验对象为国家竞走队张阜新组叁名运动员的生化指标变化特点,利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专家访谈法、个例分析法和实验法,对吕秀芝、韩玉成、杨佳玉备战2016年锦标赛赛前训练期间的血红蛋白(HB)、血尿素(BUN)的变化特点展开研究。充分了解到我国优秀竞走运动员在机体承受一定训练负荷时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为教练员制定计划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9年20期)

孙来鑫,王菲菲[5](2019)在《优秀马拉松运动员赛前高原训练血红蛋白变化特点——以2018年亚运会赛前宫丽华高原训练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和实验法,对宫丽华备战2018年亚运会赛前训练期间的血红蛋白(HB)的变化特点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血红蛋白浓度是反映运动员有氧代谢水平的重要指标,运动员宫丽华高原集训期间的血红蛋白平均值为138.9g/L,可发挥较好的有氧水平,且在运动员血红蛋白浓度降低时,可通过营养补充手段有效地提高运动员血红蛋白浓度,掌握运动员血红蛋白浓度变化特点,有效地控制训练强度及营养补充情况,确保运动员有效完成训练安排。(本文来源于《青少年体育》期刊2019年10期)

黄梦楠,蔡可心[6](2019)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青少年运动员年度体能训练特点与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整理近5年吉林省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青少年体校队全年体能训练的训练计划,总结分析该项目青少年训练阶段体能训练的特点与规律,结合全年训练与比赛特征,分析专项体能训练安排的重点,突出力量训练在专项体能训练中的合理比例,把握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青少年运动员全年体能训练的关键时期,依据运动员个体性差异,调整专项体能训练的具体实施方法,希望本研究结果能够为青少年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的专项体能训练计划的制定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当代体育科技》期刊2019年30期)

刘艳艳,张晓伟,李杰,张成明,张禹[7](2019)在《线索一致和冲突下散打运动员返回抑制的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将双线索范式与线索-靶子范式相结合,并引入了散打运动员人群,探讨中央线索与外周线索一致时返回抑制的迭加效应与两线索不一致时不同人群的线索偏向特点。方法:选取北京某高校普通大学生12名(无散打经验、无运动等级)和散打运动员13名(国家二级及以上,运动年限6±1.15);采用2(分组:普通大学生、散打运动员)×4(线索类型:双线索有效、双线索无效、中央线索有效外周线索无效、外周线索有效中央线索无效)混合实验设计,分组为组间自变量,线索类型为组内自变量,因变量为反应时和返回抑制量。结果: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线索的主效应显着,F(3.69)=19.839, P<.001,偏η~2=.463。表明不同线索条件下,参与者的反应时存在显着差异。事后检验发现,双线索有效的反应时高于双线索无效的反应时,产生返回抑制效应(MD=36.319,p<.001)中央线索有效外周线索无效的反应时高于双线索无效的反应时,产生显着的返回抑制效应(MD=-15.833,p=.005)且线索一致的反应时高于中央线索有效外周线索无效的反应时(MD=20.486,p<.001)。分组主效应边缘显着,F(1,23)=3.206,p=.087,偏η~2=.122,表明散打运动员的反应时快于普通大学生。以返回抑制量为因变量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线索主效应显着,F(1,23)=18.151,p<.001,偏η~2=.441,表明两种线索条件下,返回抑制量差异显着,且中央与外周线索均一致有效的返回抑制量大于中央线索有效外周线索无效的返回抑制量。分组的主效应不显着。F(1,23)=.432,p=.518,偏η~2=.018;分组与线索交互作用不显着,F(1,23)=.030,p=.863,偏η~2=.018。结论 (1)散打运动员反应速度快于普通大学生。(2)不同线索条件对返回抑制的影响不同,中央线索与外周线索一致有效时表现出稳定的迭加效应;中央线索与外周线索有效性不一致时,表现出对中央线索的偏向,结果具有部分跨人群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陈敏[8](2019)在《浅谈运动员心理坚韧性特点与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运动员心理坚韧性特点(情绪的调控能力、集体凝聚力、社会的期望、运动能力和意志的行动)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为提高运动员心理坚韧性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运动精品》期刊2019年10期)

张立敏,沈欣,查圣祥[9](2019)在《防守情境中网球运动员眼动特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专家-新手范式,采集他们在防守情境中的反应时、准确率和眼动特征数据,对网球落点预判的眼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专家对落点的预判正确率更高,反应时更短;专家和新手在不同击球时机的预判反应时没有显着差异,正确率有显着差异,对手击球后是运动员进行信息搜索从而做出预判的最有效时刻;专家和新手同样重视兴趣区,专家更关注对手身体信息,新手更关注球;在防守情境中,专家具备独特、高效的直觉决策模式。(本文来源于《体育成人教育学刊》期刊2019年05期)

陈文翰[10](2019)在《短跑运动员各训练阶段训练负荷安排特点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田径运动在竞技体育中处于重要地位,其中100m短跑更是田径运动中最具看点的运动,纵观世界体坛,我国虽然是体育大国,但是并不是体育强国,其田径运动水平与世界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查阅相关文献报告时,发现由于短跑运动员各训练阶段训练负荷安排特点的研究需要教练员进行总结,因此有关研究成果少之又少,为了促进我国田径运动水平的提高,本文通过文献法、逻辑分析法对短跑运动员各训练阶段训练负荷安排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进行研究。(本文来源于《当代体育科技》期刊2019年28期)

运动员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目的:为更好地明确心理服务人员在运动员竞技实践中的地位同时提高其服务效果,本研究围绕中国运动员"亲情效应"评价工具的开发、"亲情效应"的特点及其与运动员对自身行为结果的应激反应、认知和评价等进行探讨,旨在全面客观分析亲属及重要他人对运动员竞技实践产生的影响,深入了解不同维度运动员亲情效应的产生机制,结合民族心理和文化特征充分认识"亲情效应"对运动员的参赛心理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明确其与训练比赛满意度和应激应对的关系,为运动员大赛心理调控提供理论支持。研究方法:(1)被试访谈对象: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参加2012年伦敦夏季奥运会的20名中国运动员及其亲友(其中运动员父母10名,兄弟姐妹6人,配偶4名)为访谈对象。主要探讨父母、兄弟姐妹和配偶等在运动员参赛期间表现出来的亲情行为并分析这些行为可能产生的效果或作用。初测被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参加2012年伦敦夏季奥运会、2012年全国农民运动会的150名中国运动员为初始测试被试,涉及乒乓球、游泳、举重和田径等项目。回收有效问卷129份,有效率86.0%,其中男运动员93名,女运动员36名,平均年龄21.4±5.3岁。正式被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参加2012年伦敦夏季奥运会、2012年全国农民运动会和2012年乒乓球全国锦标赛的350名中国运动员为正式测试调查对象,回收有效问卷307份,有效率87.7%。(2)方法与步骤为初步确认运动员亲情效应的内容,编写《中国运动员亲情行为访谈提纲》,包括访谈对象基本情况、运动员主要参赛经历、运动员在近叁次比赛中所感知到的亲情行为(家庭经济和家庭成员结构、每次比赛中的次数、方式、目的和对行为结果的评价)。随后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BEI)收集研究资料,访谈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在不受外界干扰的环境下进行,访谈时间约为每人次在60 min。访谈过程使用索尼ICD-UX523F(4GB)进行记录,并对其进行转录、分析和归类编码,将不符合亲情标准、难以归类的以及出现频次极少的单元删除,将代表同一概念的分析单元归于同一类别之下。最后再次将访谈资料编码结果反馈给访谈对象,征求访谈对象的意见,询问该结果是否能在很大程度反映编码资料的内容。结合BEI结果,编制《中国运动员"亲情效应"评价问卷》(预测问卷),问卷共计17个条目,采用5点计分,由"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别计1到5分。正式测试的工具包括叁部分:自编的《中国运动员"亲情效应"评价问卷》(正式问卷)、《中国运动员应激应对量表》、《训练比赛满意感量表》。所有测试均由1名运动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完成,测试得到了各项目教练员的全力支持,所有运动员被试均自愿参加本次测试。并采用SPSS 21.0统计分析软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Amos 20.0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研究结果:(1)通过对访谈结果进行转录、编码和分析,得出了17条中国运动员"亲情效应"评价的参考指标。对《中国运动员"亲情效应"评价问卷》(预测问卷)收集的129份调查数据进行项目分析,运动员亲情效应预测问卷17个题目的总相关系数介于0.516到0.822之间(P<0.001)。(2)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的3个因子能够解释总变异量的69.84%,保留因子载荷均大于0.45的13个条目,并根据条目内容将3个因子分为命名为"情感支持效应"、"指导和控制效应"和"负性反馈效应",ɑ系数分别为0.91、0.84和0.86,总体ɑ系数为0.91,模型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3)男、女运动员在"亲情效应"的3个维度上的得分差异具有相显着性(P<0.05);不同年龄运动员在情感支持效应、指导和控制效应上的得分差异显着(P<0.05);不同运动年限运动员在情感支持效应和负性反馈效应上的得分差异显着(P<0.05);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员在情感支持效应和负性反馈效应上的得分差异显着。(4)运动员"亲情效应"各维度与训练比赛满意度和应激应对部分相关,控制年龄、性别、运动年限和运动项目等人口学变量后,情感支持效应对训练比赛满意度和应激应对各维度的预测力均在0.01水平上达到显着;指导和控制效应对训练比赛满意度和应激应对各维度的预测力在0.01或0.05水平上达到显着;负性反馈效应对回避应对的预测力在0.05水平上达到显着。研究结论:(1)《中国运动员"亲情效应"评价问卷》分为情感支持效应、指导和控制效应、负性反馈效应3个维度,共计13个条目,可供新时期评价亲情行为对运动员产生的效应所使用;(2)中国运动员"亲情效应"具有典型的人口学特征和社会文化特征,受运动员年龄、性别、家庭社会地位、运动年限和运动项目的影响;(3)中国运动员"亲情效应"与其训练比赛满意度和应激应对之间存在关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运动员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1].А·Н·科尔任涅甫斯基,Г·В·库尔古佐夫,В·А·克连达尔,О·М·马莫契金,姚颂平.高级拳击运动员在不同海拔训练时身体运动功能状态变化的特点[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

[2].桂永锋,李欣.中国运动员“亲情效应”:内容、特点及其与训练比赛满意度和应激应对的关系[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3].吴昊,王会,黎健冰.国家单板滑雪U型场地队重点运动员赛前阶段机能监控及指标变化特点的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4].左晓会.竞走运动员赛前高原训练生化指标变化特点——以2016年锦标赛赛前高原训练为例[J].现代交际.2019

[5].孙来鑫,王菲菲.优秀马拉松运动员赛前高原训练血红蛋白变化特点——以2018年亚运会赛前宫丽华高原训练为例[J].青少年体育.2019

[6].黄梦楠,蔡可心.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青少年运动员年度体能训练特点与方法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

[7].刘艳艳,张晓伟,李杰,张成明,张禹.线索一致和冲突下散打运动员返回抑制的特点[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8].陈敏.浅谈运动员心理坚韧性特点与策略[J].运动精品.2019

[9].张立敏,沈欣,查圣祥.防守情境中网球运动员眼动特点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9

[10].陈文翰.短跑运动员各训练阶段训练负荷安排特点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

标签:;  ;  ;  ;  

运动员特点论文-А·Н·科尔任涅甫斯基,Г·В·库尔古佐夫,В·А·克连达尔,О·М·马莫契金,姚颂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