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苗因素论文-董韩

成苗因素论文-董韩

导读:本文包含了成苗因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甘蓝,小孢子培养,出胚率,褪黑素

成苗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董韩[1](2015)在《甘蓝小孢子出胚与成苗主要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展甘蓝游离小孢子出胚与成苗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提高胚状体发生率和质量,加速直接成苗过程,改善愈伤发生途径,进一步完善游离小孢子技术体系。本试验主要研究了甘蓝杂交种、DH系、早代自交系和高代自交系4种类型材料、供体植株不同窖藏方式、热激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NaCl和褪黑素等对胚状体诱导的影响;并观察了胚状体再生植株成苗过程及探讨褪黑素对胚状体成苗影响。主要获得以下结论:1.甘蓝不同类型材料其出胚存在差异,杂交种材料出胚率为高为6.5胚/蕾,早代自交系出胚最低为1.4胚/蕾;DH系材料出胚最早,培养14d可见胚状体,高代自交系材料出胚最迟,培养27d可见胚状体。2.高山窖藏越冬有利于甘蓝DH131、DH132和E01叁份材料小孢子培养出胚,平均出胚率为1.9胚/蕾;单一材料分析DH132材料塑料大棚越冬其小孢子培养出胚率高于高山窖藏越冬,越冬方式对不同材料出胚影响效果不一致。3.热激培养添加150~200mg/L NaCl可显着提高甘蓝小孢子膨大比率、出胚率和胚状体质量。4.低浓度褪黑素有利于甘蓝小孢子培养出胚。褪黑素浓度为1.0μmol/mL时最易于材料E01、DH132小孢子膨大和出胚,膨大率和出胚率分别达90%、86%和5.8胚/蕾、7.1胚/蕾。5.甘蓝小孢子胚状体通过愈伤发生途径形成再生植株,需经过胚状体短暂休眠期、愈伤组织形成期、愈伤组织转绿期、不定芽分化期、不定芽生长期、不定芽生根期。6.褪黑素适宜浓度处理能够减少愈伤褐化率,提高愈伤分化不定芽数量和质量,减少玻璃化芽率。褪黑素浓度为2.0μmol/mL时,愈伤褐化率最低,相比对照降低69.4%,培养1d愈伤组织开始转绿,转绿愈伤分化不定芽最多,相比对照增加279.6%;褪黑素浓度为6.0μmol/mL,不定芽生长势最好,玻璃化率最低,与对照相比降低94.4%。7.褪黑素能够加快小孢子再生苗生长速度,缩短生根时间,提高根系发育质量。褪黑素为4.0μmol/mL时不定芽茎、叶生长最快,根系最发达,主根清晰,侧根、须根明显,根尖多、数量多。(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5-05-01)

章守忠,曹芙芹,汪清波[2](2015)在《商南县飞播造林成苗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商南县近10年飞播造林区成苗调查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飞播造林成苗主要因素有立地条件、树种选择、降水量与降水时机、播期、管护措施。提出了提高飞播成苗的技术措施,为提高飞播造林成活率、加速植被恢复、促进水源涵养功能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信息》期刊2015年02期)

官生明[3](2014)在《杂交水稻种子发芽成苗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种子作为播种的原始材料,关系着农民一年的收成,俗语说"春播一粒稻,秋收万担粮",种子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收成。近年来,每到播种时节,总有少数农户跑到农业局种子管理站或是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反映种子发芽成苗问题,要求给予调解,由此,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期刊2014年12期)

高海娜,王朝阳,张恩慧[4](2014)在《甘蓝胚状体诱导成苗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3个优良甘蓝品种为试材,进行了游离小孢子培养和胚状体植株再生技术研究,以期探讨不同甘蓝材料的基因型、胚状体类型、不定芽大小、烯效唑对不定芽诱导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蓝子叶型胚容易发育单芽,鱼雷型胚和球型胚容易形成丛生芽;且单芽率和丛生芽率在不同基因型之间存在差异。高度大于2cm的不定芽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后生长速度先慢后快,生根数少且细长;小于2cm的不定芽生长速度先快后慢,生根数多且粗壮。小孢子不定芽在添加0.50mg/L烯效唑的MS+0.3mg/L NAA生根培养基中生根率最高且根系生长健壮,移栽成活率高达95.6%。(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4年01期)

佘洛萍[5](2013)在《陕西省商洛秦巴山区飞播造林成苗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影响商洛秦巴山区飞播造林成苗的主要因素分析,结合实际,提出了提高飞播成苗率的措施。(本文来源于《陕西林业科技》期刊2013年01期)

刘艳,吴翠云,袁丙岑[6](2012)在《早熟梨新梨7号胚培养直接成苗的影响因素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早熟梨新梨7号为试验材料,在离体条件下研究了基本培养基种类、激素配比、胚龄大小及低温预处理等因素对早熟梨幼胚离体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MS培养基诱导新梨7号胚萌发和子叶转绿方面与White培养基相似,而在培养后期促进生根和成苗率方面优于White培养基;适宜培养基激素浓度比例为2.0 mg/L 6-BA+0.1 mg/L NAA;以胚龄85 d以后的幼胚培养较易成功。低温预处理对促进65 d和75 d胚龄的幼胚萌发和成苗效果优于85 d以后梨胚,且低温处理对胚萌发、子叶转绿的促进作用大于对生根率和成苗率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学报》期刊2012年08期)

郎凤红,何金柱,曹孜义[7](2012)在《酿酒葡萄秋季消毒技术及影响成苗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对消毒获得酿酒葡萄无菌外植体技术及其影响成苗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取材时间不同,消毒效果不同,随着取材时间的推迟,葡萄病害越来越重,消毒效果越差,且消毒成功的茎段成苗率低。(本文来源于《宁夏农林科技》期刊2012年05期)

高海娜[8](2012)在《甘蓝子叶型胚状体诱导及其成苗因素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游离小孢子培养以其能够大大缩短育种年限,培养效率高等优势被广泛应用到作物育种中,甘蓝游离小孢子培养已基本获得成功,但还存在子叶型胚率低和胚状体成苗困难等问题。试验以23份优良甘蓝品种为试材,进行了游离小孢子培养和胚状体植株再生技术研究,主要探讨了不同基因型、花蕾供体植株株龄、添加不同浓度秋碱和TDZ对小孢子诱导出胚和子叶型胚率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甘蓝材料、胚状体类型、不定芽大小、烯效唑等对不定芽诱导和生根的影响,获得研究结果如下:1.甘蓝基因型是影响小孢子出胚和子叶型胚率的主要因素。试验诱导培养的15份国外引进材料中有13份获得了胚状体,其中最高胚产率为14.0胚/蕾,最少的仅为0.2胚/蕾;出胚材料中子叶型胚率变化范围为0.03胚/蕾到2.92胚/蕾。2.3个甘蓝供试品种半成株材料均比成株更有利于小孢子出胚,表明甘蓝半成株比成株更适合作为小孢子培养的供体植株。3.在甘蓝小孢子培养过程中添加0.02mg/L TDZ处理能够明显提高出胚率和子叶型胚率。出胚率和子叶型胚率比对照分别提高Q10-4为12.7胚/蕾和18.8胚/蕾,Q10-5为13.6胚/蕾和18.6胚/蕾。4.在甘蓝小孢子热激培养过程中添加30mg/L秋水仙碱之后能够显着提高甘蓝小孢子子叶型胚率和双单倍体率。其中10-23子叶型胚率比对照提高3.3胚/蕾,植株加倍率达85.9%。5.甘蓝不同基因型材料均表现为子叶型胚容易发育单芽,而鱼雷型胚和球型胚容易形成丛生芽。且单芽率和丛生芽率在不同基因型之间存在差异。6.高度大于2cm的不定芽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后生长速度先快后慢,生根数少且细长。小于2cm的不定芽生长速度先慢后快,生根数多且粗壮。7.添加0.5mg/L烯效唑的MS+0.3mg/LNAA生根培养基中生根率最高且根系生长健壮,成活率达到95.6%。(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2-05-01)

何道一,张艳梅,张坤亮[9](2012)在《大豆幼胚培养直接成苗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建立大豆幼胚培养直接成苗方法,分别研究了大豆幼胚胚龄、幼胚预处理方法、培养基及大豆品种对大豆幼胚培养直接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15 d胚龄的幼胚平均萌发率为23%,20 d及以上胚龄的幼胚萌发率高于70%,20 d胚龄的幼胚虽能萌发,但芽和根的正常生长较为困难。在低温(4℃)、高温(37℃)和GA(100 mmol.L-1)预处理幼胚2 d再进行培养条件下,高温预处理平均成苗率达75%;而低温和GA预处理的成苗率只有4%。所试几种培养基对幼胚成苗效果没有显着影响。不同品种中,极早熟品种日本晴和台农292成苗率分别为74%和72%,早熟品种台湾75和苏早1号成苗率均为64%,夏大豆临豆8号成苗率(54%)最低。(本文来源于《大豆科学》期刊2012年01期)

龙卫华,浦惠明,高建芹,胡茂龙,戚存扣[10](2011)在《影响油菜小孢子胚成苗的若干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孢子胚转化成苗是油菜高效小孢子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探索了基因型、激素、冷处理、琼脂糖浓度以及胚大小等因素对油菜小孢子胚成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一定措施可明显提高胚成苗率,获得更多的小孢子苗。不同基因型材料的小孢子胚成苗率有明显不同,最高的胚成苗率可达42.9%;添加激素GA3和提高培养基的琼脂浓度至1.5%可提高部分基因型材料的成苗率;在4℃下处理4~7 d也可提高成苗率;同一基因型内长度>5 mm的小孢子胚成苗率较高。(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学报》期刊2011年09期)

成苗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商南县近10年飞播造林区成苗调查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飞播造林成苗主要因素有立地条件、树种选择、降水量与降水时机、播期、管护措施。提出了提高飞播成苗的技术措施,为提高飞播造林成活率、加速植被恢复、促进水源涵养功能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成苗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1].董韩.甘蓝小孢子出胚与成苗主要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2].章守忠,曹芙芹,汪清波.商南县飞播造林成苗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2015

[3].官生明.杂交水稻种子发芽成苗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J].南方农业.2014

[4].高海娜,王朝阳,张恩慧.甘蓝胚状体诱导成苗因素研究[J].北方园艺.2014

[5].佘洛萍.陕西省商洛秦巴山区飞播造林成苗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陕西林业科技.2013

[6].刘艳,吴翠云,袁丙岑.早熟梨新梨7号胚培养直接成苗的影响因素探讨[J].江西农业学报.2012

[7].郎凤红,何金柱,曹孜义.酿酒葡萄秋季消毒技术及影响成苗因素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12

[8].高海娜.甘蓝子叶型胚状体诱导及其成苗因素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9].何道一,张艳梅,张坤亮.大豆幼胚培养直接成苗影响因素研究[J].大豆科学.2012

[10].龙卫华,浦惠明,高建芹,胡茂龙,戚存扣.影响油菜小孢子胚成苗的若干因素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1

标签:;  ;  ;  ;  

成苗因素论文-董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