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进涛山东省平度市张戈庄镇东杜家小学266738
民间艺术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活动中总结创造出的艺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融歌唱、舞蹈、杂技、美术于一炉,表演上讲究唱、念、做、打等技巧,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社会生活的高雅民族艺术,带给观众以美的享受。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课堂引进民间艺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反映的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或地方名人贤士、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高尚道德情操培养的好教材。好的剧本、好的唱词、好的动作都是非常好的课外阅读材料,又是积累语言词汇的好形式。而要演好一个戏、配合好某个角色,对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锻炼他们合作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另外对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审美能力、理解能力及人文素养也大有益处。
一、开通课堂渠道
课堂引进民间艺术绝不是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而是补充音乐内容、提高课堂品味。民间艺术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要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音像制品和戏剧的特点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音乐教材和艺术教材有机结合起来相得益彰。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注意各个地区以及各民族方言的特点,有针对性、有目的性、有实效地进行学习。通过一个环节可以了解各民族的语言特点以及一些民族习惯,增加学生的知识,丰富学生的大脑。学校在实施教学的同时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通过多看一些民间艺术音乐的录像、多听一些民间艺术音乐,开拓视野,充分感受民间艺术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民间艺术音乐的欲望。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材料,教师应在结合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教材、创造教材。民间艺术教材的发展与继承离不开表演与欣赏,让学生多模仿民间艺术中的一些动作,掌握表演的技巧,一方面可以锻炼身体,另一方面可以感受民间艺术的内在美。通过“结合方言、结合媒体、结合教材、结合表演、结合欣赏、结合提高”的“六结合”,学生不仅能准确熟练地学习民间艺术,而且会唱会表演某些东西,在校内形成了人人懂民间艺术、人人会民间艺术的局面,从而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二、沟通课外多条线
民间艺术引进课堂,不光是靠课堂教学,还要沟通课外活动。少先队广播站可开设民间艺术欣赏专栏,每年的“六·一节”也要有民间艺术的东西。学生也可以在周末、假期自愿地参加一些民间艺术活动,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体会民间艺术音乐给人们带来的乐趣,学习民间艺术音乐的知识。总之,可通过多种渠道来练习、巩固,提高民间艺术教学的实效。从普及到提高,虽说不能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民间艺术的名家,但学生应对传统民间艺术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意义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识。
三、尊重学生对艺术材料的“自主选择”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材料,要有开放性和弹性,提倡突破教材对学生教育的禁锢,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做教材的主人而不能成为教材的奴隶,既遵循教材又要跳出教材。”民间艺术正是在此基础上走进了课堂。它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选择出发去拓深、拓宽音乐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教材作了适当“重组”、“裁剪”。民间艺术是丰富的,它包含的内容很多很多,学习民间艺术并不是让学生必须掌握它的方方面面,而是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例如:有的学生愿意听吕剧,那么他就可以学习吕剧;有的学生愿意扭秧歌,那么就让他学秧歌舞……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民间艺术熏陶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激发创新精神,培养自我探索能力
民间艺术音乐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艺术的精华。学生在继承优良文化的基础上,也可以自主进行发挥和创造。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结合民间艺术的特点、发展的趋势,尝试自己编写教材、自己学习教材、自己表演教材,多写多练,多问多学,在锻炼学生综合素质的条件下,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自我探究的过程可采用小组进行交流、合作、整体汇演等形式,充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自我探究的能力。
课堂引进民间艺术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民间艺术也得到了发展与继承。努力把艺术教育与学校素质教育结合在一起,真正收到了以艺辅德、以艺增智、以艺滋体、以艺怡美、以艺补劳的整体效果,逐步形成了以传统艺术教育为主的建校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