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职业学院油田技术培训中心康弘驾校黑龙江省大庆市163000
摘要: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道路交道拥堵现象日趋严重,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居高不下。驾驶员安全意识的淡薄和对安全知识的缺乏,成为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驾驶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基于此,本文就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中理论教学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理论教学
1机动车教练员的职业特点
与一般学业教育不同的是,机动车教练员所面对的教学对象层次多样化,教学内容专业性强,教学要求严格,教学过程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1.1教学对象层次多样性
机动车教练员所面对的教学对象虽然都是成年人,但是层次不一样。学员在年龄、知识背景、职业、性格等各方面都不相同;学习性趣、习惯和接受能力也有着很大的区别;还有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就是学员的文化层次参差不齐,有的文化基础很差,相应的给机动车教练员完成教学任务增加了难度,因而,机动车教练员的教学具有很强的复杂性。
1.2教学内容专业性
机动车教练员的教学目的是培养能够独立驾驶车辆的安全驾驶员,包括培养学员的安全意识和传授安全的驾驶方法。因此,教学内容主要是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紧密围绕安全行车的主题,包括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相关的理论知识和驾驶技能等。理论和实际操作在教学中相结合,每一项教学内容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1.3教学要求严格性
采用“计时制”的方式进行教学,保障有效驾驶学时。机动车教练员必须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施教,确保每位学员的理论培训时间每天不得超过6个学时,实际操作训练时间每天不得超过四个学时,在规定学时内完成各个教学项目的教学后,必须对学员的学习情况客观的进行评价,并在教学日志上进行签字确认。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对驾驶技术的掌握程度,灵活选择接受培训的时间,并对机动车教练员的教学行为进行监督,使学员的利益和教学质量得到保证。
1.4教学过程风险性
驾驶训练过程是一个动态、互动的教学过程,影响因素很多,加之学员的素质不同,训练效果有很大的差异,教学过程往往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学员从刚接触车辆到掌握驾驶技能,要经过四个不同的阶段。在驾驶技能的学习过程中,没有机动车教练员的悉心指导,学员难以发现自身存在的操作错误,难以察觉周边的潜在危险和灵活应对各种紧急的情况。
机动车教练员在一定速度的动态中边指导学员,边辅助操作,机动车教练员和学员的精力都必须高度集中,稍有疏忽或不集中注意力,都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而且,训练的道路环境条件越复杂,速度越高,教学过程中的风险性就更大。
2学员对于理论集中培训不理解
2.1对理论集中培训不理解
现在社会上还有这样一种感觉就是考个驾照怎么这么烦,除了练车外,光理论考试就要考三次,许多人对此并不理解。这也正常,问题是管理部门、驾校是否做好了相应的措施,让学员明白如此做的利弊,只有让学员自己认识到这样做的好处,才会自觉地去完成。唯有如此,才能消除学员学习的消极态度,从要你学变成我要学,那理论培训的效果才能真正得以体现。
2.2学员心理分析
学员到理论培训中心参加培训,从根本上讲大部分人都不是自愿的,只是因为没办法才不得以而为之。其实有这种心理也很正常,只是对理论培训的意义、作用等并没有深刻的理解才出现的现象,且大多数的人都是抱着混时间的心态来参加培训的,从而导致学员听课的积极性不高。作为驾校尤其是教练员要对学员讲明理论培训的好处,让学员自己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那学员听课的心态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也就是从消极转到积极。
3提高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中理论教学的方法
3.1加强授课教师的责任心
理论培训中心的老师,有正式在编的,也有临时外聘人员,如此老师的责任心就很难一致了。其实不管是正式工还是临时工,只要是老师的身份,只要当一天老师,站在讲台前,就应该有作为老师应该有的责任,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素质要求。作为老师,上课的内容不仅仅是教材上的内容,不能完全照本宣科,还应有与此相关的方方面面的内容,尤其是本课程的热点内容,更要作为上课的重点内容进行讲解,这样学员听课的积极性无形当中就会提高,同时对老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是有很大帮助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课的老师经过一段时间的上课后,应该就是这方面的专家了,这样上课老师自己感觉良好,学员听课的积极性自然也高涨,效果应该是显而易见的。
3.2加强学员上车前的理论培训
学员在上车前先进行理论集中培训,让学员先在脑中有个大致的了解,其实是个很好的形式,只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实际起到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的理想,这就要求相关的管理部门及理论培训中心自身都要加强管理,如签到的管理、课堂的管理等,使之成为广大驾驶人对汽车、安全法以及安全文明行车相关的知识有个初步了解的途径,让每一位来听课的学员经过培训后对考试及驾驶活动都有所帮助或提高,都能有所收获,为今后的驾驶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才是理论培训中心所应有的初衷。
4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中理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4.1交通信号及其含义
《安全法》第25条规定,交通信号包括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和交通警察的指挥四个方面的内容,对于这个部分的教学,要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对于交通信号灯,这已经作为一个基本常识,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红灯停、绿灯行”。对于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这两类交通信号的教学,要对其进行分类讲解,帮助学员记忆。
4.2安全行车、文明驾驶知识
《安全法》第22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安全行车,是对一个驾驶员的最起码的技术层面的要求,文明驾驶则是对驾驶员的职业道德层面的要求。
4.3恶劣路段及恶劣气象条件下的安全驾驶知识
对于这部分的内容,共性的东西是让学员掌握在上述恶劣气象和复杂道路条件下应当如何保持安全车速和纵向的安全间距,如何正确使用灯光、如何超车、会车等。对于这些常识性知识的理论学习,对于其随后的实际道路驾驶技能考试(即科目三考试)有直接的指导意义,自然应当让学员理解并掌握。
4.4发生交通事故后的自救、急救等基本知识,以及常见危险物品知识
我国交通事故的死伤比一直很高,这跟我国驾驶员缺乏自救、急救常识有关。发生交通事故后,在等待专业的救护人员赶来之前,受伤的驾驶员和路过的驾驶员如果能及时采取措施,那么因交通事故致死、致残的情况将会大大得到改善。实验证明,如果在事故后5分种内对伤员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30分钟内送往医院抢救,那么20%左右的重伤员是可以免于死亡的。因此,对驾驶员进行自救、急救等基本知识方面的训练,对于保障生命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结束语:
总之,作为驾驶员的驾驶启蒙老师,教练员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质量对驾驶员一生中的驾驶行为和行车安全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练员要充分认识到: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履行教练员的职责和义务,从驾驶员素质教育入手,提高培训质量,为社会培养安全的驾驶员,承担起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社会重任。
参考文献:
[1]驾校管理中的问题与应对措施研究[J].程兵.科技创新导报.2017(09)
[2]浅析驾驶员感知能力的培养[J].楼黎明.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04)
[3]对汽车驾驶员培训管理的探索[J].董素丽.经营管理者.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