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能量分配策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非正交多址接入,物理层安全,多输入多输出,安全和速率
能量分配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冯友宏,李琦琦[1](2019)在《多用户MIMO-NOMA最优能量分配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频谱资源短缺成为制约移动通信发展的关键瓶颈,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技术具有较高的频谱效率,成为5G领域关键技术之一。从物理层安全角度出发,研究了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NOMA系统的安全问题,在满足用户最小服务质量需求(Quality of Service,QoS)条件下,构建基于最优能量分配的安全和速率(Secrecy Sum Rate,SSR)最大化的优化方程,推导出能量分配系数闭合表达式。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基站发射功率的增大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接收用户的接收天线,系统的安全性能会有所改善。(本文来源于《无线电通信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黄科元,钟树人,张其松,张铁军[2](2019)在《最优能量分配策略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采用储能装置和能馈系统协同吸收地铁回馈能量时,为优化能馈系统变流器容量与超级电容容量的利用效率,在此提出了一种通过动态调节能馈系统最大吸收功率来对储能装置和能馈系统吸收的回馈能量进行最优分配的方案。该方案根据地铁制动时的功率曲线以及运动学的基本规律,推导出地铁制动时间与制动初速度之间的关系,在综合考虑储能装置和能馈系统的功率特性差异以及回收单位回馈能量成本差异的基础上,建立了地铁制动时的最优能量分配目标函数,通过数学分析得出能馈系统最大吸收功率与地铁制动回馈的峰值功率之间的关系。在地铁制动时,通过采样列车峰值功率来动态调节能馈系统最大吸收功率,以达到最佳的回馈能量吸收效果。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张恩博[3](2019)在《并联混合动力车能量分配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污染和资源紧缺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世界性问题。并联混合动力车与传统汽车相比具有减少燃油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特点,已经成为汽车工业的创新方向和发展热点。并联混合动力车是由发动机、电机两个动力源共同驱动车辆,通过发挥发动机、电机各自的运行优势,提高整车的运行效率,最终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并联混合动力车的能量分配控制是提高整车运行效率,实现节约燃油、减少排放的关键环节。但是,现今可以实际应用的发动机、电机能量分配控制方法多数为逻辑门限控制方法,难以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选择ADVISOR2002仿真软件作为模型搭建平台,并且使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并联混合动力汽车整车仿真模型。仿真模型可以测试在不同运行工况下,并联混合动力车发动机、电机的运行情况,以及燃油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情况。对并联混合动力车的工作特性进行了分析,根据其工作特性设计了以模糊控制为控制方法的发动机、电机能量分配控制策略。将建立的模糊控制器加载到仿真软件中进行初步仿真测试,并对仿真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由于模糊规则和隶属度函数是根据专家经验制定的,经常由于控制器设计者的经验不足导致难以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遗传算法是模仿生物演化的一种进化算法,适用于模糊控制器的进一步优化。设计了遗传算法同时优化模糊控制器的模糊规则和隶属度函数的优化方法,将优化前后的模糊控制器进行仿真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发动机和电机都达到了较高的运行效率,遗传算法优化后的模糊控制器实现了发动机、电机的智能能量分配,在满足整车动力性的同时,达到了减少燃油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目的。(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3)
李露[4](2019)在《基于能量收集的认知无线传感器网络频谱感知与资源分配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认知无线传感器网络(CRSN)的出现缓解了传统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中频谱资源不足与干扰问题日益严重的现状。然而,认知无线电(CR)技术的引进增加了能量受限的节点的能量消耗,使得节点的使用寿命极大缩短。为了使节点可持续运行,能量收集(EH)技术被引入CRSN中,基于能量收集的CRSN(EH-CRSN)网络由此产生。本文重点研究了EH-CRSN中的节能频谱感知策略,并基于频谱感知的结果,在数据传输阶段设计了一种用于最小化网络节点传输时延的信道分配机制。本文首先根据交叉熵算法的思想,基于多信道环境下EH-CRSN中节点感知频谱的调度问题,提出了一种以优化节点能量利用效率为目标的算法:EESS。此算法可以在保证频谱感知性能和满足数据节点时间需求的同时使网络能量效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相较于传统算法在优化网络的可用信道时间时未考虑能效优化问题,而EESS算法在优化能效时考虑了更多网络性能指标。一方面,EESS算法中频谱感知节点检测到的信道可用时间满足了数据节点所需时间的约束;另一方面,该算法控制了频谱感知节点的虚警率,使可用信道利用率得到了提高。同时,EESS算法考虑到了节点的部署成本,解决了现有算法难以应用于实际的问题。仿真结果显示,EESS算法可以在保证节点能量可持续的前提下使网络能效得到最大限度的优化。其次,本文研究了多信道环境下EH-CRSN中的信道分配策略,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延最小化的信道排序算法:OSA。基于频谱感知阶段探测到的可用信道,OSA算法通过优化数据传输阶段的信道分配问题来最小化网络中数据节点的平均传输时延。此算法将信道可用概率与信道上等待节点数作为评估信道的标准,可用概率越高、等待节点数越少的信道越容易被节点选择。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OSA算法在确保网络传输性能良好的前提下,极大地降低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同时,此算法有效提升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进而促进了物联网在即时通信领域的应用。(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大学》期刊2019-06-02)
李桐[5](2019)在《基于能量传输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资源分配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对无线通信需求的不断增长,近年来无线通信领域发展尤为迅速,已成为通信领域中最重要的热门研究点之一。无线通信与有线通信相比能够适应一些苛刻或是特殊的应用环境,例如将无线传感器节点运用于高铁铁轨检测环境中。但这些无线传感器节点通常由电池供电,无法经常更换电池。因此如何寻找新的供电技术,并且引入新技术后节点之间如何有效的协作使得整个网络资源得到优化,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研究方向。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引入到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为无线传感器节点提供固定能量源。并在不同传输模式下,提出相应的传输方案,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个网络的吞吐量或者能效。主要工作和贡献如下:(1)在直接传输模式下,提出利用凸优化理论联合优化传输时间和信息传输功率达到基于能量传输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吞吐量最大化方案。首先结合电池储能功能构建无线能量传输模型,然后根据相关约束推导出关于传输时间和信息传输功率的吞吐量函数,通过相关变换得到能够用凸优化问题解决的目标函数,最后利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得到满足要求的最佳传输时间和信息传输功率。该方案由于考虑了节点传输信息时信道的最小信噪比约束以及传感器节点电池的储能功能,更贴近实际使用场景。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在满足基本传输条件时,该方案在网络吞吐量最大化方面优于只考虑优化传输时间的方案,无线传感器网络吞吐量得到相应的提高。(2)在引入中继的传输模式下,研究了基于SWPIT(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技术的双向传输中继系统。结合数字网络编码技术,提出了基于改进的NC(Network Coding)协作方式的中继双向携能通信系统PSINCR(Power Splitting-based Improved Network Coding Relaying)。并且将本文提出的基于改进的PSINCR方案与传统的DF中继转发模式PSR(Power Splitting-based Relaying)、中继网络编码双向传输模式PSNCR(Power Splitting-based Network Coding Relaying)通过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算法进行优化分析。经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案在基站传输能量较小的情况下,能效高于其他两个方案,并且本文提出方案的网络吞吐量也高于其他两个方案。(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高锦程,赵宜升,陈梦嘉,陈忠辉[6](2019)在《基于射频能量收集的异构网络资源分配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异构网络中微微基站出现过多用户的情况,研究最大化上行总吞吐量的资源分配问题。通过部署一个具有能量收集功能的中继节点,将微微基站部分用户转移到相邻的空闲微微基站。中继节点具有能量收集功能,可以从专用射频源和环境射频源收集能量。将资源分配问题建模为最优化问题,以最大化微微基站用户的上行总吞吐量为目标,同时满足用户最小数据速率、中继节点能量消耗和发射功率的约束条件。通过引入增广拉格朗日乘子法,获得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将部分微微基站用户转移到宏基站的方法相比,提出的方法具有较大的吞吐量提升。此外,与同样采用中继节点进行辅助通信的等功率方法相比,提出的方法在吞吐量方面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刘辉,李训明,王伟达,韩立金,闫正军[7](2019)在《基于最优功率分配因子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实时能量管理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兼顾传统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优点,即具有较长的续驶里程又具有较好的燃油经济性,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实时能量管理策略是发挥节能潜力的关键技术。为解决具有手动行驶模式选择功能的P2构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能量管理实时优化问题,定义发动机和电机功率分配因子,在任何SOC下从电量消耗模式切换到电量维持模式时,提出通过功率分配因子动态调整发动机最优工作曲线获得最佳的燃油经济性的实时能量管理策略。建立功率分配因子全局优化模型,利用自适应模拟退火算法离线优化功率分配因子,研究功率分配因子和SOC对整车燃油经济性的影响规律,得到在不同SOC的最优功率分配因子控制线。从而建立基于最优功率分配因子控制线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实时控制能量管理策略。在多个循环工况下对比仿真分析不同SOC下的燃油经济性,结果表明基于最优功率分配因子的能量管理策略使得燃油经济性改善幅度最大可达16.99%。(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陈龙,朱斌,孙晓东,汪少华[8](2018)在《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多电机驱动系统能量最优分配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传统电动汽车单电机驱动系统高效区无法覆盖汽车行驶工况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纯电动汽车多电机驱动系统能量最优分配策略。首先,以整个多电机驱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电机模型和汽车纵向动力学模型,并讨论了采用高效区不同的前后轴电机时提高整车效率的方法。其次,通过台架实验标定出电机在特定转速-转矩工作点的效率,通过引入前后轮驱动力分配比α,将两张电机的效率图转换为整车的车速-驱动力效率图。再次,对模型预测转矩控制下的永磁同步电机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与仿真验证。最后,通过硬件在环实验,验证了能量最优分配策略对整车效率以及续航里程提升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黄雪燕[9](2018)在《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复合电源系统及能量分配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因传动路径少、机动灵活性好等优点而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目前由于动力电池技术的局限,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同样存在续航里程短、蓄电池使用寿命短等问题而不能得到广泛使用。复合电源由蓄电池与超级电容组成,作为电动车的动力源,不仅能够满足电动车瞬时大功率的需求,提高电动车的动力性能,还能减小蓄电池的充放电电流从而改善蓄电池的使用特性,并且能量的合理分配及制动能量回收还能增加电动车的续驶里程。本文针对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的特征对其复合电源系统(由锂电池、超级电容和DC/DC变换器组成)及能量分配控制策略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复合电源系统部件特性分析及建模。对复合电源系统中的锂电池与超级电容进行充放电试验并其分析工作特性;理论分析DC/DC变换器工作特点和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工作特性。在此基础上,根据复合电源系统各部件的工作特性,推导基本工作特性方程,建立复合电源系统各部件的仿真模型,为系统整体控制仿真奠定基础。(2)复合电源系统结构设计。在综合分析现有复合电源系统拓扑结构、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的工作特点以及复合电源系统能量利用效率的基础上,设计具有驱动和制动两种工作模式的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复合电源系统结构;以整车的动力性、经济性为目标,以超级电容和蓄电池充放电限制条件为约束,对复合电源系统各部件的参数进行计算、匹配和选型。针对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复合电源系统中超级电容组间电压不均衡情况,对超级电容的均压方法进行分析,采用单飞渡电容均压的方法对其进行均压控制。(3)复合电源系统功率分配控制策略。分析现有的能量分配模糊控制策略和基于车速的能量分配策略,根据城市工况中车辆的行驶特点,设计一种改进的基于车速的复合电源系统能量分配策略。该策略以车辆当前车速确定超级电容SOC的上、下限值,并根据超级电容实际SOC值与其限值之间的关系,以及车辆的行驶需求功率,对蓄电池和超级电容的输入、输出能量进行合理分配,以更好的发挥超级电容的削峰填谷作用,并保护蓄电池免受大电流的冲击,同时提高复合电源系统的能量利用率,使超级电容能更加持续地为车辆提供需求的峰值功率,保证车辆的动力性能。(4)系统仿真分析及实车试验。在SIMULINK中建立复合电源系统及其能量分配策略的仿真模型,对不同能量分配控制策略、不同复合电源系统结构下的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复合电源系统的工作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对复合电源系统与单一电源系统工作性能进行对比;并对本文设计的双模式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复合电源系统结构及能量分配策略的性能进行验证。最后,在实验室现有的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试验平台搭建复合电源系统,利用NI数据采集卡对其进行硬件在环试验,试验内容包括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单一工况和城市循环工况试验,从而测试整车及复合电源系统动力性、经济性及制动能量回收性能。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在保证车辆动力性的条件下,复合电源系统相比于单一电源系统能够更好地发挥超级电容削峰填谷作用,并改善保护蓄电池免受大电流冲击,从而改善其使用特性。与现有的模糊控制策略和基于车速的能量分配策略相比,设计的针对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的改进型基于车速的能量分配策略,能使复合电源系统更好且更稳定地协调蓄电池与超级电容之间的能量分配问题,从而稳定蓄电池输入、输出电流,充分发挥超级电容的削峰填谷作用。通过改进的双模式复合电源系统结构与单一工作模式的复合电源系统结构仿真对比,改进的双模式复合电源系统结构下的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的能量回收效率提高了13.53%;通过试验结果可知,改进的双模式复合电源系统结构与单一工作模式的复合电源系统结构相比,能量回收效率提高了10.26%,有效地延长了车辆的续航里程。(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8-05-24)
张博,颜宁,厉伟[10](2018)在《基于能量分配的锂电池储能电力市场投标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参与电力市场投标是储能运营的新盈利点。现有电力市场中储能技术投标应用的研究采用单一计算模型,忽略了电池储能的动态能量特性。针对上述问题,文章以锂电池储能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分配的锂电池储能电力市场投标策略。首先引入锂电池动态能量模型,然后根据分时电价分配锂电池能量,以储能经济收益和日内电池储能市场投标收益最大为优化目标,制定储能系统的能量投标策略,最后以某地区分时电价为背景计算并对比了锂电池储能在不同投标策略下的收益。研究成果可以为电储能电力市场投标策略提供参考,同时为储能技术经济性评估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电力建设》期刊2018年05期)
能量分配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采用储能装置和能馈系统协同吸收地铁回馈能量时,为优化能馈系统变流器容量与超级电容容量的利用效率,在此提出了一种通过动态调节能馈系统最大吸收功率来对储能装置和能馈系统吸收的回馈能量进行最优分配的方案。该方案根据地铁制动时的功率曲线以及运动学的基本规律,推导出地铁制动时间与制动初速度之间的关系,在综合考虑储能装置和能馈系统的功率特性差异以及回收单位回馈能量成本差异的基础上,建立了地铁制动时的最优能量分配目标函数,通过数学分析得出能馈系统最大吸收功率与地铁制动回馈的峰值功率之间的关系。在地铁制动时,通过采样列车峰值功率来动态调节能馈系统最大吸收功率,以达到最佳的回馈能量吸收效果。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能量分配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1].冯友宏,李琦琦.多用户MIMO-NOMA最优能量分配策略研究[J].无线电通信技术.2019
[2].黄科元,钟树人,张其松,张铁军.最优能量分配策略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J].电力电子技术.2019
[3].张恩博.并联混合动力车能量分配控制策略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9
[4].李露.基于能量收集的认知无线传感器网络频谱感知与资源分配策略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9
[5].李桐.基于能量传输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资源分配策略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9
[6].高锦程,赵宜升,陈梦嘉,陈忠辉.基于射频能量收集的异构网络资源分配策略[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刘辉,李训明,王伟达,韩立金,闫正军.基于最优功率分配因子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实时能量管理策略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9
[8].陈龙,朱斌,孙晓东,汪少华.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多电机驱动系统能量最优分配策略[J].农业机械学报.2018
[9].黄雪燕.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复合电源系统及能量分配策略[D].西南大学.2018
[10].张博,颜宁,厉伟.基于能量分配的锂电池储能电力市场投标策略[J].电力建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