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齿锥齿轮动力学论文-纪颖

弧齿锥齿轮动力学论文-纪颖

导读:本文包含了弧齿锥齿轮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弧齿锥齿轮,齿面接触分析,承载接触分析,ADAMS二次开发

弧齿锥齿轮动力学论文文献综述

纪颖[1](2019)在《弧齿锥齿轮动力学仿真分析及二次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弧齿锥齿轮传动具有传动平稳、承载能力强、传动效率高、传动比稳定、噪声较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船舶、采矿等工程机械领域中。弧齿锥齿轮齿面结构较为复杂,加上制造过程中修形的影响,其啮合质量的控制比较困难,引入的误差和变形等会造成系统的振动和噪声。而从轮齿层面考虑真实啮合情况,可以消除齿轮模型的均化效应,能够准确地反映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对系统的可靠性和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基于加工原理和机床设置参数得到的弧齿锥齿轮为研究对象,以轮齿接触为基本计算单元,对弧齿锥齿轮进行了动态接触模型的建立和动力学特性的研究。基于弧齿锥齿轮的加工原理和实际机床参数,建立弧齿锥齿轮齿面方程,求解齿面离散点坐标并得到相应齿轮模型。根据齿面向量间的关系,建立齿轮的齿面接触方程和边缘接触方程。求解大小齿轮齿面接触轨迹和传动误差曲线,研究安装误差对齿面接触分析的影响。研究弧齿锥齿轮单齿时变啮合刚度和综合时变啮合刚度的计算方法,基于接触有限元分析原理,对齿轮进行承载接触分析,计算啮合状态下弧齿锥齿轮的各个啮合对的等效作用位置、等效作用力和综合弹性变形量/综合时变啮合刚度等,分析齿轮和轮齿啮合刚度的非线性特性。分析轮齿动态接触过程中的接触参数计算方法和接触力的表达形式,建立考虑轮齿时变啮合刚度、动态传动误差和齿侧间隙等非线性因素的轮齿动态接触模型,准确计算轮齿动态接触力。基于轮齿接触模型推导多齿接触判断条件,建立齿轮动态接触模型。基于ADAMS的用户子程序,实现轮齿动态接触模型中的复杂函数的计算和多齿接触的判断,完成齿轮动态接触模型的建立。搭建编译和仿真平台,对弧齿锥齿轮模型进行动态响应特性和动态接触力特性的分析,验证模型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姚廷强,姚龙,王学军,王立华[2](2019)在《基于数字化齿面的弧齿锥齿轮柔性多体接触动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弧齿锥齿轮局部综合法,计算弧齿齿面的精确空间数字化坐标点,建立了弧齿齿面的四边形面片有限元网格模型。基于弧齿齿面的四边形面片接触块模型,运用弧齿齿面的包围盒全域搜索方法和结点-目标面的主从面局部搜索方法,实现高精度数字化真实弧齿齿面的动态接触搜索计算。以四边形面片单元中心的外法向矢量来计算弧齿齿面的从结点到目标单元面的接触变形量,采用罚函数法计算弧齿齿面的动态接触作用力,提出了多柔性体、多界面动态接触的弧齿锥齿轮动力学分析方法。计算分析了弧齿锥齿轮的传动误差、动态接触力、等效约束力、弧齿边缘动态接触、最大应力值等动态接触特性。研究表明:忽略多柔性体、多界面动态接触特性,会低估弧齿齿轮的传动误差、动态接触力和等效约束力。新方法较好地模拟了弧齿锥齿轮传动动态接触特性,对弧齿锥齿轮系统动态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03期)

史朋真,王春燕,贾廷臣[3](2019)在《基于UG弧齿锥齿轮参数化建模及动力学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弧齿锥齿轮的形成原理和加工方法,推导弧齿锥齿轮的齿廓方程和齿面节线方程。在UG叁维建模环境下,通过对弧齿锥齿轮基本参数的输入,实现对弧齿锥齿轮的参数化建模,并对建好的模型进行虚拟装配和动力学仿真分析。检验模型是否存在干涉以及齿轮的啮合特性质量,以此来提高机械设计人员在虚拟环境下对弧齿锥齿轮的设计和使用效率。(本文来源于《太原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张玉峰,武宝林[4](2016)在《基于UG和ADAMS的双圆弧弧齿锥齿轮建模与动力学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双圆弧弧齿锥齿轮的齿面方程,运用UG叁维建模软件,实现了双圆弧弧齿锥齿轮的叁维参数化建模和主从动齿轮的虚拟装配。将已得到的齿轮数据转换成parasolid格式,导入到ADAMS中,对其动态啮合过程中的主、从动齿轮的角速度和啮合力变化规律作了分析。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双圆弧弧齿锥齿轮参数化建模的合理性,为改进和优化该种齿轮传动的设计、几何及强度计算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6年03期)

刘迎娟,韩彦龙,王彬,李少杰[5](2016)在《基于ANSYS的弧齿锥齿轮动力学模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弧齿锥齿轮为研究对象,运用叁维建模软件Pro/E进行参数化建模,并将模型导入有限元软件ANSYS中进行动力学模态分析,得到齿轮在高速运转时的模态特性。研究表明:考虑转度的影响时,齿轮高速旋转下会发生离心刚化效应,并产生预应力;预应力导致弧齿锥齿轮的固有频率和主阵型发生了显着改变。该研究为弧齿锥齿轮的模态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和重要参考。(本文来源于《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苏进展,方宗德,贺朝霞[6](2016)在《基于啮合特性的弧齿锥齿轮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改善弧齿锥齿轮的振动特性,通过轮齿承载接触分析计算时变啮合刚度激励;再根据轮齿接触分析、载荷分配系数和啮合冲击模型近似计算出啮入冲击激励。应用集中质量法建立弧齿锥齿轮弯-扭-轴耦合的8自由度动力学模型。推导其运动微分方程,并进行了消除刚体位移和量纲归一化处理。采用变步长四阶龙格-库塔法(Runge-Kutta)求解,从而得到系统的振动响应。分析了传动误差幅值和重合度对齿轮副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传动误差的增大,振动也随之增大,增大设计重合度,能够减小振动。(本文来源于《机械科学与技术》期刊2016年01期)

孙中飞[7](2015)在《球面渐开线齿形弧齿锥齿轮NURBS设计与动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弧齿锥齿轮齿面的精确数字化模型是其数字化制造中关键技术(如齿面接触分析、齿面误差修正以及测试等)的基础。目前,弧齿锥齿轮实体建模大都以啮合原理为基本理论出发点,得到的近似球面渐开线齿形弧齿锥齿轮存在原理性误差。因此本文提出了球面渐开线齿形弧齿锥齿轮设计方案,并利用动力学分析对模型的动态啮合特性和振动特性进行了相关研究,为弧齿锥齿轮的数字化建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弧齿锥齿轮的理论齿形曲线为球面渐开线,本文从弧齿锥齿轮齿面精确组成和形状特征出发,将球面渐开线形成原理应用于齿面基本曲线的求导中,完成了齿面曲线的分段参数化。采用NURBS曲面拟合方法对齿面进行重构以提高齿面精度。通过叁维软件的运动仿真,表明了建模方案所得齿轮模型具有良好的传动可行性和正确性。基于精确的参数化实体模型,通过动力学分析方法对模型的动态啮合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主被动轮转速和加速度变化规律为切入点,从啮合速度和负载两个典型的工作条件因素出发,研究了弧齿锥齿轮的啮合冲击特性,得到了主被动轮转速和转动加速度的变化规律,以及齿面接触应力云图。完成了球面渐开线齿形弧齿锥齿轮动态特性的研究。通过对弧齿锥齿轮轮齿的受力分析,总结了弧齿锥齿轮系统的振动形式,利用质量集中法建立齿轮系统耦合振动数学分析模型,对模型的运动微分方程求解后得到了主被动齿轮的沿各方向的振动位移响应,完成了对齿轮振动特性的研究。利用模态分析对主被动齿轮模型的模态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主被动轮的静止状态下的各阶固有频率和振型图,为避免共振提供了依据。同时也说明了齿轮模型具有良好的振动特性。(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5-05-29)

杨军,冯治恒,罗诚,袁莎,卢再毅[8](2015)在《设计参数优化对弧齿锥齿轮动力学特性影响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弧齿锥齿轮的压力角、刀尖圆角半径、大小轮齿厚比等设计参数为优化对象,基于多体多自由度动力学方程以及混合润滑摩擦模型,对齿轮系统动态特性进行对比研究。综合考虑了系统的时变摩擦力、动态啮合力、传递误差以及齿侧间隙等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同时考虑到实际工作中齿轮啮合处于既有润滑油膜接触又有粗糙峰接触的混合弹流润滑状态。对系统动态响应进行求解,结果表明,相较于优化设计参数前,优化后的弧齿锥齿轮在动态啮合力及动态传递误差方面都具有更优的表现。最后,通过试验台架进行试验验证了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5年03期)

邱桓松,袁杰红,李源[9](2015)在《基于时变因素影响的弧齿锥齿轮副间隙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时变啮合阻尼、时变啮合刚度和静态传递误差的考虑,建立了含间隙的弧齿锥齿轮副扭转动力学模型,并采用Runge-Kutta法求解,主要分析时变啮合阻尼和齿侧间隙对系统响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系统的非线性振动特性受时变啮合阻尼和间隙的影响较明显。随着阻尼系数和间隙的改变,系统振幅在一定范围内会产生较明显的波动,而且还会出现周期、拟周期和混沌运动以及分岔和跳跃现象等非线性特性。(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5年02期)

邱桓松[10](2014)在《正常润滑条件下弧齿锥齿轮系统间隙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弧齿锥齿轮传动系统在汽车和直升机等领域应用广泛,其动力学特性会直接影响到齿轮传动的平稳性和可靠性。加强对齿轮动力学的研究,是提高齿轮传动系统动态性能的重要途径。因此,深入开展此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一对弧齿锥齿轮副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热弹流润滑理论、齿轮啮合原理和集中参数等理论,开展了正常润滑条件下弧齿锥齿轮啮合间隙动力学研究,探明系统参数对齿轮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揭示了齿轮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分别对影响齿轮系统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的齿轮润滑参数和结构参数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齿轮系统润滑参数和结构参数的计算公式,并拟合得到叁阶的时变啮合刚度的表达式,为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2.综合考虑啮合刚度、啮合阻尼、静态传递误差和齿面摩擦等因素影响的基础上,还进一步考虑润滑油膜的影响,建立了更为全面、更符合实际工况的弧齿锥齿轮八自由度间隙动力学模型。还将间隙函数处理成常间隙函数和时变间隙函数的两种表示形式,进一步计算得到两种形式的动态啮合力和油膜力的表达式。3.基于弧齿锥齿轮八自由度间隙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载荷、支承刚度、支承阻尼和静态传递误差对齿轮系统非线性特性的影响,并着重比较了主、从动轮两子系统的运动状态,为判断两子系统的运动状态的异同提供了依据;同时,研究了载荷、齿面摩擦、啮合阻尼、油膜挤压刚度和油膜粘性阻尼等主要参数对齿轮系统动力学响应的影响,得到了系统时域响应、频域响应、系统冲击状态对应的频带响应及系统动态啮合力响应的变化规律。4.同样地,基于弧齿锥齿轮八自由度间隙动力学模型,着重分析了两种不同形式的间隙函数对齿轮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了常间隙系数和时变间隙主谐波幅值的改变对齿轮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比较了它们在对系统动力学特性影响上的区别,得出时变间隙对齿轮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要强于常间隙系数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4-11-01)

弧齿锥齿轮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弧齿锥齿轮局部综合法,计算弧齿齿面的精确空间数字化坐标点,建立了弧齿齿面的四边形面片有限元网格模型。基于弧齿齿面的四边形面片接触块模型,运用弧齿齿面的包围盒全域搜索方法和结点-目标面的主从面局部搜索方法,实现高精度数字化真实弧齿齿面的动态接触搜索计算。以四边形面片单元中心的外法向矢量来计算弧齿齿面的从结点到目标单元面的接触变形量,采用罚函数法计算弧齿齿面的动态接触作用力,提出了多柔性体、多界面动态接触的弧齿锥齿轮动力学分析方法。计算分析了弧齿锥齿轮的传动误差、动态接触力、等效约束力、弧齿边缘动态接触、最大应力值等动态接触特性。研究表明:忽略多柔性体、多界面动态接触特性,会低估弧齿齿轮的传动误差、动态接触力和等效约束力。新方法较好地模拟了弧齿锥齿轮传动动态接触特性,对弧齿锥齿轮系统动态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弧齿锥齿轮动力学论文参考文献

[1].纪颖.弧齿锥齿轮动力学仿真分析及二次开发[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2].姚廷强,姚龙,王学军,王立华.基于数字化齿面的弧齿锥齿轮柔性多体接触动力学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9

[3].史朋真,王春燕,贾廷臣.基于UG弧齿锥齿轮参数化建模及动力学仿真[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19

[4].张玉峰,武宝林.基于UG和ADAMS的双圆弧弧齿锥齿轮建模与动力学仿真[J].机械传动.2016

[5].刘迎娟,韩彦龙,王彬,李少杰.基于ANSYS的弧齿锥齿轮动力学模态分析[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

[6].苏进展,方宗德,贺朝霞.基于啮合特性的弧齿锥齿轮动力学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6

[7].孙中飞.球面渐开线齿形弧齿锥齿轮NURBS设计与动力学分析[D].新疆大学.2015

[8].杨军,冯治恒,罗诚,袁莎,卢再毅.设计参数优化对弧齿锥齿轮动力学特性影响的对比研究[J].机械传动.2015

[9].邱桓松,袁杰红,李源.基于时变因素影响的弧齿锥齿轮副间隙动力学研究[J].机械传动.2015

[10].邱桓松.正常润滑条件下弧齿锥齿轮系统间隙动力学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

标签:;  ;  ;  ;  

弧齿锥齿轮动力学论文-纪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