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疫苗递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乳酸杆菌,递送载体,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
疫苗递送论文文献综述
潘娜[1](2019)在《新型重组乳酸杆菌递送系统的构建及其在金葡菌黏膜疫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等工业。乳酸杆菌不仅安全无毒,还具有多种益生效果,也被证明可以作为活菌载体递送抗原。由于乳酸杆菌种类较多,且生化生理特性、分子构成及免疫特性均不同,种间转录和翻译的差异也很大,因此其递呈抗原的能力不同,不同菌株对同一抗原的表达水平和表达产物不同,对动物产生的抗体水平以及刺激淋巴细胞表达不同细胞因子也有差别。虽然乳酸杆菌作为活菌载体有诸多优点,但是其基因工程发展较慢,其作为受体菌依旧有许多难题需要攻克。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是一种分布广泛的人畜共患病原菌,能引发菌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多种疾病。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耐药菌株逐年增加,呈现多重耐药趋势,这导致S.aureus的预防和治疗难度增大。目前,尚无有效的S.aureus疫苗问世。S.aureus通过黏膜感染机体,且尚未有关于S.aureus黏膜疫苗的报道。在本研究中,首先从本实验室的菌库中筛选获得3株野生型乳杆菌作为受体菌株,分别是开菲尔乳杆菌SXJ29、干酪乳杆菌SXJ30、植物乳杆菌WXD234。以egfp作为报告基因,构建了不同的重组乳酸杆菌SXJ29/SXJ30/WXD234(pNZ8148-egfp),通过Western blot和激光共聚焦检测,证明外源基因egfp可以在3株野生型乳酸杆菌成功表达。3株重组乳酸杆菌与野生菌株相比,生理特性无明显变化,依旧有耐酸耐胆盐特性,外源质粒也能稳定遗传。证明了基于开菲尔乳杆菌SXJ29、干酪乳杆菌SXJ30和植物乳杆菌WXD234为载体的乳酸杆菌递送系统的可行性。该乳酸杆菌递送系统能成功表达S.aureus抗原铁-异羟肟酸摄取蛋白D2(FhuD2)和无毒突变的ɑ-溶血素(Hla _(H35L))。以重组乳酸菌口服免疫小鼠后,在S.aureus引发的肺炎感染模型中能为小鼠提供不同程度的保护。其中免疫重组菌WXD234(pNZ8148-hla_(H35L))的保护效果最好,该重组菌能在S.aureus引发的肺炎模型中提高小鼠的存活率,一定程度缓解肺部感染程度,减少S.aureus在肺部的定植。本研究建立了基于开菲尔乳杆菌SXJ29、干酪乳杆菌SXJ30和植物乳杆菌WXD234为载体的乳酸杆菌表达系统,该表达系统能递送S.aureus抗原并对S.aureus肺部感染提供一定的免疫保护效果,为乳酸杆菌表达外源抗原以及S.aureus黏膜疫苗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和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9-06-05)
黄慧媛,苗明叁,朱艳慧,任晋,杨静[2](2019)在《基于脂质体的mRNA疫苗递送系统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mRNA疫苗是一类新型核酸疫苗。相比于DNA疫苗,mRNA疫苗无需进入细胞核,无整合到基因组的风险,相对更安全。但mRNA自身稳定性差、易被体内外的核酸酶降解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因此,mRNA疫苗需要有合适的递送载体将其递送至体内,才能有更好的免疫效果。目前,m RNA递送载体包括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本文对非病毒载体-脂质体进行综述,主要从mRNA疫苗、脂质体、内涵体逃逸、增强脂质体递送的方式4个方面进行,并对m RNA及脂质体递送载体研究前景进行展望。(本文来源于《国际药学研究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梁洁[3](2019)在《荧光影像可视化纳米疫苗递送系统及肿瘤免疫治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材料与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受到广泛的关注,将生物材料应用于疫苗的递送系统,可以提高免疫原性,发挥较强的免疫治疗作用。如何通过新材料的开发和新技术的应用来提高疫苗的免疫效应,是免疫治疗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多功能复合型疫苗递送系统对免疫系统的刺激作用更强,免疫佐剂以及其他治疗手段的加入,促进了抗原的快速和持续提呈,诱导强烈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同时,肿瘤抗原的定位与分布、免疫佐剂的递送和迁移以及联合治疗过程中每种治疗过程都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对于肿瘤免疫治疗及其联合治疗,揭示疫苗递送及治疗过程至关重要。随着多光谱荧光影像技术的发展,荧光影像可视化疫苗递送系统及肿瘤免疫治疗研究在肿瘤精准治疗方面提供了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研究了荧光影像可视化纳米疫苗递送系统及肿瘤免疫治疗,分别构建了复合OVA纳米疫苗、抗原和佐剂共负载纳米疫苗以及光热水凝胶负载纳米佐剂等叁种递送系统,通过抗原缓慢持续释放、抗原与佐剂联合递送、光热联合免疫治疗,有效激发了免疫应答,增强其肿瘤治疗效果。通过多光谱荧光影像进行实时追踪,监测疫苗中各组分的定位和降解情况,实时监测纳米疫苗递送系统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发挥作用的过程。主要内容分为叁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了可视化复合OVA纳米疫苗促进免疫反应的作用,制备了鸡卵清白蛋白抗原(OVA)自交联纳米粒,并负载外层OVA抗原,形成复合型的纳米疫苗,内层抗原的纳米粒子通过自身交联携带丰富的抗原以维持免疫应答,而复合型纳米粒表面的外部抗原提供初始的抗原释放。内外层抗原的程序化递送诱导了快速提呈和持续提呈相结合的强烈免疫应答,树突状细胞(DCs)被有效地激活并成熟,刺激T细胞的活化,以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与单一的纳米粒相比,复合型的纳米疫苗诱导更强的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产生较强的抗原特异性CD4+和CD8+T细胞反应、免疫记忆和CD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反应。通过多光谱荧光成像跟踪了内外层抗原的递送过程,分离内层和外层抗原的荧光信号,动态、实时地跟踪复合型纳米疫苗的递送过程,实现双层抗原的精准递送。第二部分:研究了可视化抗原和佐剂共负载纳米疫苗,基于抗原的纳米疫苗不需要额外的载体,通过抗原的自组装或自交联,提供了一种抗原与佐剂共负载纳米疫苗。以OVA纳米粒为基础,通过负载CpG佐剂,制备了一种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抗原和佐剂共递送纳米疫苗。OVA纳米粒(ONPs)不仅可作为抗原诱导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而且可作为CpG的载体,不仅为免疫应答提供了足够的抗原,具有较高的抗原负载效率,而且能够促进细胞的有效摄取。体外和体内实验表明OVA纳米粒通过细胞内途径将CpG递送给免疫细胞,从而进一步增强了 CpG的免疫活性,能够诱导DCs成熟、T细胞活化和分泌干扰素-γ(IFN-Y),产生较强的肿瘤特异性免疫反应,并在小鼠淋巴瘤模型上表现出显着的抗肿瘤免疫治疗作用。此外,为了进行精准的疫苗递送,利用可视化的荧光成像方法实时监测了抗原和佐剂的共同释放过程,为肿瘤免疫治疗中抗原和佐剂的追踪提供了可视化的依据。第叁部分:构建了 IR820水凝胶负载CpG自交联纳米粒的双重自荧光共递送系统来实现光热联合免疫治疗CpG自交联纳米粒与IR820水凝胶的结合,可使CpG和光热诱导的肿瘤抗原双重释放,进一步增强免疫治疗效果。水凝胶复合CpG纳米粒的联合治疗促进了 BMDCs的成熟,CD8+T细胞的活化与增殖,细胞因子IFN-γ和IL-2分泌水平升高,CTL特异性增加,从而激发了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通过对肿瘤微环境中CD8+T细胞、DCs、Tregs和MDSC等免疫细胞进行分析,揭示了抗肿瘤联合作用的机制。光热联合免疫治疗组的肿瘤微环境中CD8+T细胞和DCs数目增加,产生了强烈的抗肿瘤免疫协同效应,免疫抑制性细胞Tregs、MDSC数目减少,促进CTL的抗肿瘤作用和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改善了肿瘤微环境,增强肿瘤的治疗效果。另外,IR820-hydrogel和CpGNPs可以在不增加荧光标记的情况下,通过双荧光成像方法实现影像引导的光热免疫联合治疗。这种可视化的光热联合免疫疗法为精确的肿瘤治疗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有效策略。综上所述,本文以OVA自交联纳米粒,CpG自交联纳米粒和IR820共轭水凝胶的疫苗递送系统为基础,基于其自发荧光,成功构建了影像引导可视化的疫苗递送、肿瘤免疫治疗和光热联合免疫治疗叁个体系,它们都能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或者抗肿瘤效应。另外,多光谱荧光成像技术跟踪多组分疫苗递送系统为精准肿瘤治疗提供可视化的依据,将能够为新型免疫治疗及联合治疗过程中疫苗递送系统的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期刊2019-05-01)
范亚楠[4](2019)在《阳离子脂质辅助的纳米颗粒递送肿瘤mRNA疫苗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肿瘤疫苗是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常见策略之一。递送肿瘤相关抗原进入抗原提呈细胞,进而激活细胞免疫反应已经成为目前疫苗开发的主要目标。快速的适应性免疫反应在此途径中至关重要,然而有效激活T细胞免疫反应通常需要一个较长时间间隔的免疫接种。因此,缩短这一间隔时长是肿瘤疫苗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抗原提呈细胞作为摄取、加工、提呈抗原进而致敏T细胞的始动者,是肿瘤疫苗最主要的作用对象。体外转录合成的表达特定蛋白质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生产周期短,并且可以避免基于质粒或病毒整合到基因组的安全性问题,可以作为肿瘤免疫治疗有效的激活剂,在肿瘤疫苗领域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mRNA极易被核酸酶降解并且难以直接进入细胞,递送mRNA疫苗至树突状细胞(DCs)受到各种技术上的限制。利用纳米载体技术可以有效解决递送mRNA疫苗的难题,由此发展了一系列递送mRNA疫苗的纳米载体。本论文主要是基于阳离子脂质辅助的纳米颗粒(CLAN)递送mRNA疫苗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CLAN包载的编码肿瘤模式抗原(TAA)mRNA在体内外均可以有效地刺激DCs的成熟,进而诱导抗原特异性的CTLs的活化和增殖。尾静脉注射包载编码卵清蛋白(OVA)mRNA的CLAN至小鼠体内,可以激活机体高强度的OVA特异性肿瘤杀伤T细胞应答,并且在高转移的E.G7-OVA淋巴瘤模型中有效减缓肿瘤生长。因此,基于CLAN的mRNA疫苗递送平台可以有效地引起适应性免疫反应,后续研究还可以联合不同种类的免疫佐剂,以更有效地发挥mRNA疫苗的免疫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4-15)
陈倩倩[5](2018)在《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作为疫苗递送载体用于免疫接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疫苗接种是对特定的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的有效方法,单独的疫苗递送容易被蛋白酶降解,从而降低其免疫原性。纳米颗粒作为疫苗递送载体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应答,从而有效对抗病毒感染性疾病和恶性肿瘤。但有些纳米颗粒因生物相容性差、制备昂贵等缺点而限制了其应用。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是通过金属离子或团簇和有机配体结合的一种具有晶体结构的多孔材料,因其负载率高,合成步骤简单,已经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课题选用Fe-MIL-101-NH_2(MOF),研究其作为疫苗递送载体所诱导的机体免疫效果。1.MOF的合成表征及生物相容性评价。本论文采用水热法合成Fe-MIL-101-NH_2(MOF),对其进行物理化学表征和生物相容性评价。结果表明,MOF是带正电的八面体结构且其平均粒径为553 nm,MOF在低浓度时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和弱的细胞毒性。2.MOF共负载抗原模型蛋白卵清蛋白(OVA)和免疫刺激剂(未甲基化的胞嘧啶磷酸鸟嘌呤二核苷酸CpG)用于皮下免疫接种。本论文通过双硫键将卵清蛋白共价连接到MOF上(即MOF-S-S-OVA),CpG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吸附到MOF-S-S-OVA,即得到疫苗制剂MOF-S-S-OVA@CpG,对其进行物理化学表征,并通过皮下接种,检测免疫应答效果。研究结果发现,MOF-S-S-OVA@CpG带正电荷,平均粒径为574 nm,其诱导机体分泌了显着更高水平的抗原特异性IgG抗体,提高了细胞因子IFN-γ、IL-4和TNF-α的分泌水平,提高了脾细胞的增殖能力,促进了分化记忆T细胞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靶细胞的杀伤力。以上结果表明,MOF是一种具有潜力的疫苗载体。(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8-06-26)
吕勐[6](2018)在《聚酰胺胺与聚合物点作为疫苗递送系统用于癌症免疫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的既安全又有效的方法。然而,传统的疫苗通常引起机体产生有效的体液免疫应答,而不能引起有效的用于癌症治疗的细胞免疫应答。因此,为了增强疫苗的细胞免疫应答,目前已经开发了许多疫苗递送系统,特别是阳离子纳米颗粒用于疫苗递送系统。其中,阳离子聚合物点(PDs)因其带有正电荷、尺寸小和光致发光的优异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成像和药物递送系统。本研究设计并制备了由聚乙烯亚胺(PEI_(600),M.W.600,99%)修饰的氧化还原响应型的超支化聚合物聚酰胺胺(PAA-PEI_(600))和其部分碳化形成的PDs作为疫苗递送载体,用于递送模型抗原蛋白——卵清蛋白(OVA),以期达到有效治疗癌症的目的。本研究首先在体外对PAA-PEI_(600)和PDs两种阳离子材料和其分别与OVA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形成的PAA-PEI_(600)/OVA和PDs/OVA纳米颗粒进行了物理化学表征,并进一步对其进行细胞毒性、细胞摄取和抗原的负载与释放检测。结果表明,两种阳离子材料都具有氧化还原响应性,并在本研究使用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细胞安全性、细胞摄取效果和负载与释放能力。此外,本研究进一步在体内评价了由PAA-PEI_(600)/OVA和PDs/OVA纳米颗粒诱导的具有OVA特异性的免疫应答。结果表明,与用单独的OVA免疫小鼠相比,用PAA-PEI_(600)/OVA和PDs/OVA纳米颗粒免疫小鼠后,产生的OVA特异性的免疫应答水平都有显着提升。此外,PDs/OVA纳米颗粒比PAA-PEI_(600)/OVA纳米颗粒诱导了更有效的OVA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应答,包括更高水平的OVA特异性的IgG 2a/IgG 1抗体比率、脾细胞增殖活性、IL-12和IFN-γ细胞因子的分泌、树突状细胞的成熟、抗原交叉递呈能力、效应记忆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数量以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数量。此外,通过皮下免疫注射PDs/OVA纳米颗粒后,对携带E.G7-OVA肿瘤小鼠的肿瘤生长产生了显着的抑制效果,并延长了小鼠的存活时间。所有结果表明,用PDs/OVA纳米颗粒作为疫苗递送载体能引发更有效的OVA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应答。因此,PDs有望用于癌症免疫治疗的疫苗递送系统。(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8-06-25)
王可伟[7](2018)在《生物医用材料用于光热—化疗联合抗肿瘤及肿瘤疫苗递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虽然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法(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疗)在临床上已经取得了一定治疗效果,却都存在不同的局限性。近几年来,随着现代纳米医学和生物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一些新的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如免疫治疗、光动力治疗、联合治疗等。这些新的疗法在实验室或临床上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突破,让我们看到了彻底治愈肿瘤的曙光。在本论文中,我们主要研究了超支化聚缩水甘油修饰的二硫化钼用于光热和化疗联合抗肿瘤,以及用基于细胞穿膜肽的氧化还原敏感多肽作为肿瘤疫苗载体的应用。1超支化聚缩水甘油修饰的二硫化钼用于光热和化疗联合抗肿瘤二硫化钼(MoS_2)作为光热转换剂,在肿瘤的光热疗法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同时也可以在化疗中用作抗肿瘤药物递送载体。但是MoS_2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差等缺点,限制了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大量的研究集中在利用壳聚糖和聚乙二醇等线性高分子修饰MoS_2。然而,根据文献报道,与超支化的高分子相比,线性高分子在血液循环中会被更快速地清除。在此,我们通过阴离子开环聚合的方法合成了超支化聚缩水甘油(HPG),并用其修饰MoS_2(MoS_2-HPG)。制备的MoS_2-HPG作为一种新型光热转换剂,同时也是药物递送载体,可以递送抗肿瘤药物盐酸阿霉素(DOX)(MoS_2-HPG-DOX),用于光热-化疗联合治疗肿瘤。本论文中,研究了MoS_2-HPG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光热性能,结果表明MoS_2-HPG在水溶液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以及优异的光热转换效率。体外的血液相容性和细胞毒性评价结果表明,MoS_2-HPG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此外,在体内的血液循环时间实验中,MoS_2-HPG表现出更长的半衰期。在体外和体内的抗肿瘤实验中,使用MoS_2-HPG-DOX的联合疗法比单独的化学疗法或光热疗法表现出更好的抗肿瘤效果。2基于细胞穿膜肽的氧化还原敏感多肽作为肿瘤疫苗载体的应用在免疫治疗中,通过接种疫苗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对于治疗细胞内感染性疾病和肿瘤是至关重要的。在这项工作中,我们结合了氧化还原响应的二硫键和细胞穿膜肽-精氨酸八聚体的优势,设计了一种新的合成多肽Cys-Trp-Trp-Arg8-Cys-Arg8-Cys-Arg8-Cys,用于肿瘤疫苗递送。该多肽首先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与卵清蛋白(OVA)结合,形成多肽/OVA纳米复合物,之后多肽链中半胱氨酸的巯基氧化,诱导多肽交联,形成更致密的多肽/OVA纳米复合物。该多肽可以增加抗原递呈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当抗原被抗原呈递细胞内化后,由于细胞内高浓度的谷胱甘肽使二硫键降解,抗原可以从纳米复合物中迅速释放到细胞浆内,经过交叉递呈后,诱导强烈的CD8~+T细胞免疫。本研究用多肽/OVA纳米复合物皮下接种,结果表明,该多肽不仅可以显着增加IgG抗体滴度、脾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IFN-γ、IL-12、IL-4、IL-10)的分泌水平,还可以增强免疫记忆功能和树突状细胞的活化与成熟。从结果来看,具有确定化学组成的低分子量多肽可以开发为一类新型肿瘤疫苗递送系统。(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8-06-25)
梁晓玉[8](2018)在《基于活性氧响应的聚合物纳米疫苗递送系统的构建及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疫苗(Vaccine)是用于预防传染病的抗原制剂,在预防和治疗重大传染病以及保护人类免受侵害的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重组抗原或多肽的亚单位疫苗已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疫苗。然而,诱导有效的免疫反应仍然是重大挑战。纳米颗粒抗原传递系统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载体系统,可以提高亚单位疫苗效力。感染病毒等抗原后会引起淋巴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升高,过高浓度会促使淋巴细胞损伤凋亡;再如过量的ROS产生,特别是过氧化氢产生过剩从而引起炎症、触发细胞凋亡和组织氧化损伤。利用过量的ROS引起慢性炎症如炎症反应、癌症以及炎症后持续释放ROS浓度升高等疾病特点,设计ROS响应的聚合物材料制成纳米载体,降低病灶部位ROS浓度,同时实现靶向递送疫苗。因此,本论文采用简单的两步法合成了两亲性聚合物材料3s-PLGA-PO-PEG,该材料具有ROS响应性,探索了活性氧响应的纳米粒能否有效用于疫苗递送。此外,针对如何实现高效地疫苗递送问题,利用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mine,PEI)的疫苗佐剂特性和CD44靶向受体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的纳米运载系统并进行体内外评价,为其更加合理地应用到疫苗领域提供参考。第一部分:我们设计了 3s-PLGA通过过氧草酸酯键连接聚乙二醇,制备了阳离子免疫佐剂PEI修饰的活性氧响应的纳米疫苗。过氧化氢清除实验验证了材料的活性氧响应性,细胞毒实验表明了纳米粒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降低了 PEI的毒性。共聚焦观察纳米粒吞噬发现,纳米粒可实现溶酶体逃逸,可增强MHCⅠ类途径递送。纳米疫苗刺激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Dendritic Cells,BMDC)表面促成熟标记表达高于游离OVA组。纳米粒免疫小鼠后,相比游离OVA刺激淋巴细胞增殖较多,IgG表达增高。研究结果表明活性氧纳米载体系统具有良好的免疫刺激作用,诱导了树突状细胞的成熟,体内T细胞活化以及PEI具有作为免疫佐剂的潜力。第二部分:我们将通过外表面修饰具有CD44受体靶向的透明质酸过氧化氢敏感性的免疫递送系统。通过体外释放实验观察了其释放行为,体内示踪观察了其在体内的迁移情况,并进行了体内抗体测试和T细胞免疫应答评价。体外纳米粒增强树突状细胞的成熟,体外促进抗原摄取和抗原提呈。体内的免疫实验表明纳米粒有利于促进OVA特异性抗体产生和T细胞反应,同时伴有适度刺激的记忆T细胞的产生。HA修饰的ROS响应性的纳米粒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抗原传递系统,促进抗原诱导免疫应答。(本文来源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期刊2018-05-23)
黄子恩[9](2018)在《表面展示型酿酒酵母作为寨卡病毒疫苗递送载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简称S.cerevisiae)是一种单细胞真核微生物,广泛用于食品工业,因而被认为是安全。随着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它的基因组序列已经被完全测定,开发出了许多能应用于酿酒酵母中的表达载体。寨卡病毒(Zika virus,简称ZIKV)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是一种虫媒病毒,具有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的特点,因此研制安全有效的疫苗毫无疑问是当务之急。尽管对ZIKV的致病机制有了一定深度的研究,但是非常遗憾的是,目前没有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或疫苗用于治疗或预防ZIKV感染。毋庸置疑,接种疫苗是预防ZIKV感染和疫情大爆发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因此研发安全有效的疫苗是重中之重。本论文以ZIKV表面具有免疫原性的Envelope(包膜)基因作为研究对象,构建表面展示型酿酒酵母EBY100/pYD1-Envelope,并对其免疫活性进行分析,目的是建立以表面展示型酿酒酵母为基础的病毒口服疫苗递送技术平台。(1)通过常规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了表面展示型酿酒酵母EBY100/pYD1-Envelope。以Zika/SZ01/2016基因为模板,在上游引物中设计Nhe I酶切位点,下游引物设计EcoR I酶切位点并含终止密码子(TAA),经PCR扩增得到的Envelope基因与质粒pYD1分别经Nhe I/EcoR I双酶切后进行连接,再转化至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将筛选的阳性克隆提取质粒DNA,命名为:pYD1-Envelope。后电转至EBY100感受态细胞,筛选的阳性酿酒酵母命名为:EBY100/pYD1-Envelope。(2)为检测Envelope蛋白在酿酒酵母的表达定位,通过Western blot对EBY100/pYD1-Envelope的上清和沉淀裂解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Envelope蛋白表达在了EBY100/pYD1-Envelope细胞内。通过多克隆抗-Envelope血清对EBY100/pYD1-Envelope表面进行处理,经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表明EBY100/pYD1-Envelope表面有特异性的抗原蛋白存在。此外,通过BCA蛋白定量试剂盒对Envelope抗原蛋白含量进行测定,其表达量为:0.3305μg/OD_(600nm)。(3)表面展示型酿酒酵母EBY100/pYD1-Envelope的免疫活性分析。通过ELISA检测Envelope特异性血清IgG、IgM抗体效价和粪便IgA抗体水平,考察了Regimen1、Regimen2、Regimen3叁种免疫方案,结果表明Regimen3为最优免疫方案。基于酿酒酵母表面展示技术,成功地构建了EBY100/pYD1-Envelope,并建立了Envelope抗原蛋白的表面分析检测平台。通过ELISA检测Envelope特异性抗体效价,建立了口服免疫的抗体应答分析平台。本论文仅以ZIKV的Envelope基因组作为一个研究支点,而酿酒酵母表面展示技术是一个通用平台,这对研发其他病毒或细菌疫苗提供了新的研究策略和方法。(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8-05-01)
赵忠欣,孙培录,刘娜,傅倩芸,朱业蕾[10](2018)在《核酸疫苗递送与免疫增强方法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免疫计划中,DNA疫苗是理想的候选者。由于它成本低并且容易大规模生产,使得低收入国家也能受益。然而,目前核酸疫苗的真正潜力还没有被发掘出来,主要由于它在体内的吸收效率低导致该疫苗的免疫原性不强。本文对近年来一些具有创新性和发展前景的提高核酸疫苗细胞转递和有效性的方法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疫苗递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mRNA疫苗是一类新型核酸疫苗。相比于DNA疫苗,mRNA疫苗无需进入细胞核,无整合到基因组的风险,相对更安全。但mRNA自身稳定性差、易被体内外的核酸酶降解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因此,mRNA疫苗需要有合适的递送载体将其递送至体内,才能有更好的免疫效果。目前,m RNA递送载体包括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本文对非病毒载体-脂质体进行综述,主要从mRNA疫苗、脂质体、内涵体逃逸、增强脂质体递送的方式4个方面进行,并对m RNA及脂质体递送载体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疫苗递送论文参考文献
[1].潘娜.新型重组乳酸杆菌递送系统的构建及其在金葡菌黏膜疫苗中的应用[D].内蒙古大学.2019
[2].黄慧媛,苗明叁,朱艳慧,任晋,杨静.基于脂质体的mRNA疫苗递送系统研究进展[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9
[3].梁洁.荧光影像可视化纳米疫苗递送系统及肿瘤免疫治疗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9
[4].范亚楠.阳离子脂质辅助的纳米颗粒递送肿瘤mRNA疫苗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5].陈倩倩.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作为疫苗递送载体用于免疫接种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8
[6].吕勐.聚酰胺胺与聚合物点作为疫苗递送系统用于癌症免疫治疗[D].暨南大学.2018
[7].王可伟.生物医用材料用于光热—化疗联合抗肿瘤及肿瘤疫苗递送[D].暨南大学.2018
[8].梁晓玉.基于活性氧响应的聚合物纳米疫苗递送系统的构建及评价[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
[9].黄子恩.表面展示型酿酒酵母作为寨卡病毒疫苗递送载体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
[10].赵忠欣,孙培录,刘娜,傅倩芸,朱业蕾.核酸疫苗递送与免疫增强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