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品质论文-孙慧,吴中能,刘俊龙,苗婷婷,杨传宝

油菜品质论文-孙慧,吴中能,刘俊龙,苗婷婷,杨传宝

导读:本文包含了油菜品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杨-油菜复合模式,间伐,小气候,油菜籽

油菜品质论文文献综述

孙慧,吴中能,刘俊龙,苗婷婷,杨传宝[1](2019)在《间伐对杨-油菜复合模式内油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旨在提出合理的间伐模式提高杨-油菜复合经营的效益。以长江流域滩地杨-油菜复合模式为研究对象,针对3年树龄的杨树进行间伐处理,各处理类型分别为:砍小留大、隔2伐1及隔1伐1。通过测定不同间伐处理下林内小气候因子、油菜产量及品质等,研究了间伐处理对杨-油菜复合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样地空气及土壤温度较低、湿度较大,而隔1伐1样地空气及土壤温度较高、湿度较小,光合有效辐射最大。通过间伐处理的3种样地内油菜性状要好于对照样地。其中,隔2伐1样地内油菜籽含水率最低为12.89%且产量高达215.48 g/m~2,同时油菜籽脂肪含量最高为35.9%。说明隔2伐1这种间伐模式表现最好。通径分析表明,小气候对油菜产量及品质均产生了直接或间接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36期)

费锦宗,沈金雄,郭彦丽,李海渤[2](2019)在《中国油菜区试新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2002—2016年国家冬、春油菜参试的2 075个新品种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国家区域试验油菜新品种以杂交品种为主,占90.84%。冬油菜区主要性状变异系数为单株产量(0.29)>单株有效角果数(0.26)>产量(0.15)>每角果粒数(0.11)>千粒重(0.10)>种子含油量(0.06);春油菜区主要性状变异系数为单株产量(0.25)>单株有效角果数(0.20)>产量(0.12)>千粒重(0.08)>每角果粒数(0.06)>种子含油量(0.05)。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且春油菜区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区。单株产量与单株有效角果数整体呈下降趋势,且长江上游、下游区的这2个指标均高于其他各区。长江上游、中游、下游区及黄淮区和春油菜区5个产区每角果粒数和千粒重与油菜产量呈极显着或显着正相关。春油菜区单株有效角果数与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而在黄淮区、长江上游、长江中游、长江下游区二者呈极显着或显着负相关。长江上游区、黄淮区和春油菜区单株产量与油菜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各区单株有效角果数与单株产量、产量与种子含油量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因此,提高油菜新品种的每角果粒数和千粒重将是中国油菜遗传改良的重中之重。(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22期)

张垚,葛均筑,杨永安,吴锡冬,王金龙[3](2019)在《播期对春播饲用油菜全株生物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确定天津播种饲用油菜获得高产和优质的最适播期,本研究设置3月8日、3月18日、3月28日和4月7日4个播期,选用金油158、华油杂62、华协油82和青杂9号4个品种为材料进行大田试验,于终花期收获,测定饲用油菜全株生物产量和营养品质。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油菜生育期缩短2~9 d;不同油菜品种全株生物产量和营养品质随播期变化趋势不同,金油158、华油杂62、华协油82和青杂9号分别于3月18日、3月8日、4月7日和3月28日全株生物产量最高,其中华油杂62显着高于金油158和华协油82(P<0.05),4个品种分别于3月28日、3月28日、3月28日和3月8日综合营养品质—牛奶生产力最高,但品种间差异均未达显着水平(P>0.05)。本试验中,统筹考虑饲料油菜的全株产量和营养品质,金油158、华油杂62、华协油82和青杂9号在天津地区的最适播期分别为3月8日、3月8日、4月7日和3月28日,可实现青饲料产量29.0 t·hm~(-2)以上,且其牛奶生产力均超过1 650 kg·t~(-1),其中华油杂62具有较高的产量优势,其次是青杂9号。(本文来源于《天津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薛彤昕,刘耕苑,孟会生,洪坚平,袁文婷[4](2019)在《木醋液对水培油菜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筛选营养液中木醋液的适宜用量,研究了不同浓度木醋液对水培油菜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木醋液稀释750倍处理的油菜产量、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均达到最大,分别比CK提高了28.4%,24.3%,17.0%;木醋液稀释1 000倍处理的油菜还原糖和Vc含量达到最大,分别比CK增加了89.5%,23.5%,与稀释750倍处理之间差异不显着。木醋液稀释500倍处理的油菜硝酸盐含量最低,叶片和叶柄中硝酸盐含量分别比CK降低了33.6%,28.3%,与稀释750倍处理差异不显着;木醋液稀释1 500倍处理油菜N、P、K含量最高。施用木醋液能够有效地提高水培油菜产量,改善油菜品质,其中,木醋液稀释750倍处理的水培油菜可达到高产优质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肖荣英,李银水,曹世攀,连子文[5](2019)在《施肥对豫南稻-油轮作区甘蓝型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施肥对油菜产量效果、经济效益和品质效益的影响,在豫南稻-油轮作地区,以双低品种和双高品种油菜为研究对象,农民习惯施肥为对照,研究了平衡施肥处理(NPKB),缺氮(-N)、缺磷(-P)、缺钾(-K)和缺硼(-B)对油菜产量效果、经济效益和品质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品种平衡施肥处理(NPKB)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均最高,农民习惯施肥产量和经济效益显着低于平衡施肥处理(NPKB)。徳油8号产量降低29%,收益减少1 290元/hm~2,施肥效益降低25%;中油821产量降低32%,收益减少2 225元/hm~2,施肥经济效益降低51%。氮、磷、钾、硼任一元素缺乏,均显着降低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双低油菜徳油8号的产量分别降低了32%、14%、20%、17%,施肥经济效益分别减少了1 544、401、626、1 310元/hm~2;双高油菜中油821产量分别降低了44%、27%、16%、35%,施肥经济效益分别减少了2 122、1 151、166、2 471元/hm~2;两个品种平衡施肥处理(NPKB)的含油量显着高于其他处理,硫甙和芥酸含量显着低于其他处理。相同的施肥条件下,徳油8号产量比中油821高6.1%~43.4%,产值增加365~1 987元/hm~2,施肥经济效益提高8%~52%。说明在相同的施肥及栽培条件下,双低油菜比双高油菜高产高效,在豫南稻-油轮作区油菜种植中应选择双低油菜品种,并重视氮、磷、钾、硼的合理配施,以获得高产高效,提升油菜籽品质。(本文来源于《中国土壤与肥料》期刊2019年05期)

田贵生,陆志峰,任涛,鲁剑巍[6](2019)在《镁肥基施及后期喷施对油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镁肥基施及后期喷施对直播冬油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为冬油菜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为基施镁肥,用量分别为MgO 0、15、30、45、60 kg/hm~2;副处理为叶面喷施清水和镁肥,于油菜终花期(即播种后180 d)喷施等量(750 L/hm~2)清水和0.5%硫酸镁。结果表明:(1)镁肥基施显着提高了油菜产量和产油量,与不施镁相比,施镁的油菜产量和产油量分别增加了370~675和253~409 kg/hm~2,增幅分别为14.08%~25.68%和21.12%~34.19%。(2)镁肥基施及后期喷镁可进一步提高油菜产量和产油量,与喷水相比,喷镁的油菜产量和产油量分别增加了89~267和44~138 kg/hm~2,增幅分别为2.74%~9.36%和2.81%~9.56%。基施MgO 15 kg/hm~2时,喷施镁肥的油菜产量和产油量增产效果最佳,分别为266和138 kg/hm~2;基施镁肥超过MgO 30 kg/hm~2时,喷施镁肥的增产效果不明显。因此,在土壤交换性镁含量界于缺乏与潜在缺乏时,油菜基施MgO 30~45 kg/hm~2即可满足整个生育期的镁养分需求;基施镁肥用量较低(MgO 15 kg/hm~2)时,后期喷施叶面镁肥可以达到相应的增产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土壤与肥料》期刊2019年05期)

鲁丹丹,李保全,安素妨,侯锦娜[7](2019)在《甘蓝型油菜苗期下胚轴长、根长与成熟期主要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析甘蓝型油菜幼苗期下胚轴长、根长与成熟期主要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的关系,以125份甘蓝型油菜品种(系)为材料,进行了室内和田间试验,并对幼苗期下胚轴长、根长与成熟期主要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及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芥酸含量、硫甙含量变异系数较大,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含油量、株高等变异系数较小,遗传力较高。幼苗期下胚轴长与根长呈极显着正相关,且与幼苗期根长关联度最大的也是幼苗期下胚轴长,幼苗期根长与倒伏级呈显着负相关。幼苗期下胚轴长、根长与主要品质性状均呈正相关,其中下胚轴长与芥酸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可见,苗期根系越发达,成熟期抗倒伏性和品质性状越优良,选育抗倒伏和品质优的甘蓝型油菜时可将幼苗期下胚轴长与根长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刘明,毕影东,何鑫淼,王文涛,傅廷栋[8](2019)在《饲料油菜青贮加工品质及民猪的饲喂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饲料油菜青贮加工品质及对民猪饲喂效果的影响,研究了饲料油菜品质特性及青贮前后养分变化特点,以及配方饲料中饲料油菜掺混比例对民猪肉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时收割是饲料油菜高产优质的关键,盛花期饲料油菜产量和粗蛋白含量最高,荚果初期产量和粗蛋白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增加,影响收割效果和饲喂品质。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粗脂肪和灰分呈降低趋势,碳水化合物和热量逐渐上升。叶片中粗蛋白含量高于茎杆,粗纤维含量低于茎杆,在生产上做饲料应选择叶片大而厚的油菜品种。油菜青贮前后的养分含量变化不大,其中单独青贮的养分要高于与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和带芯玉米粉碎后青贮的养分。油菜单独储存后,与玉米粉和豆粕制成配合饲料喂养民猪,不但提高猪肉的食用品质,而且提高猪肉的产品出品率,进而提高商品价值。(本文来源于《饲料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喻时周,秦信蓉,向阳,杜才富,程尚明[9](2019)在《不同甘蓝型油菜恢复系收获指数及其品质差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选育高产油菜新品系,比较分析了14份稳定甘蓝型油菜恢复系的经济产量、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之间的差异,同时考察不同材料千粒重及品质指标。结果表明,14份材料单株经济产量在23.68~79.60 g之间,平均单株经济产量为52.94 g;单株生物产量在104.96~318.16 g之间,平均生物产量为209.69 g;收获指数在0.22~0.29之间,平均收获系数为0.25;在考察的14份材料中,试验共筛选出3份甘蓝型杂交油菜骨干恢复系YD 57 R、YD 18 RC和显R 2。(本文来源于《种子》期刊2019年08期)

刘明,来永才,毕影东,李炜,傅廷栋[10](2019)在《种植密度与采收时期对复种饲用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东北地区麦后复种饲用油菜高产优质生产方式,研究种植密度和采收时期对饲用油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确定在饲用条件下华油杂62种植密度和采收时期的最优组合。结果表明:随着油菜种植密度的增加,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单位面积植株生物量增加。当种植密度超过15 kg/hm~2后,单株叶面积变小、下部叶片早衰严重、植株鲜重下降、茎秆变细、木质化程度加重。同时,营养生长受到抑制,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碳水化合物、总热量均不同程度地降低。采收期过早,产量和品质均未达到最佳。抽薹至开花期是物质积累的最大期,营养成分也最高,开花期以后植株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采收期过晚,植株木质化程度增加、叶片开始衰老、鲜重产量降低,同时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碳水化合物、总热量等也随之降低。研究确定了播种量在11.25~15.00 kg/hm~2之间,抽薹期至开花期收获时饲用油菜高产优质的最优组合。(本文来源于《饲料研究》期刊2019年08期)

油菜品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2002—2016年国家冬、春油菜参试的2 075个新品种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国家区域试验油菜新品种以杂交品种为主,占90.84%。冬油菜区主要性状变异系数为单株产量(0.29)>单株有效角果数(0.26)>产量(0.15)>每角果粒数(0.11)>千粒重(0.10)>种子含油量(0.06);春油菜区主要性状变异系数为单株产量(0.25)>单株有效角果数(0.20)>产量(0.12)>千粒重(0.08)>每角果粒数(0.06)>种子含油量(0.05)。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且春油菜区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区。单株产量与单株有效角果数整体呈下降趋势,且长江上游、下游区的这2个指标均高于其他各区。长江上游、中游、下游区及黄淮区和春油菜区5个产区每角果粒数和千粒重与油菜产量呈极显着或显着正相关。春油菜区单株有效角果数与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而在黄淮区、长江上游、长江中游、长江下游区二者呈极显着或显着负相关。长江上游区、黄淮区和春油菜区单株产量与油菜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各区单株有效角果数与单株产量、产量与种子含油量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因此,提高油菜新品种的每角果粒数和千粒重将是中国油菜遗传改良的重中之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油菜品质论文参考文献

[1].孙慧,吴中能,刘俊龙,苗婷婷,杨传宝.间伐对杨-油菜复合模式内油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9

[2].费锦宗,沈金雄,郭彦丽,李海渤.中国油菜区试新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9

[3].张垚,葛均筑,杨永安,吴锡冬,王金龙.播期对春播饲用油菜全株生物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J].天津农业科学.2019

[4].薛彤昕,刘耕苑,孟会生,洪坚平,袁文婷.木醋液对水培油菜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19

[5].肖荣英,李银水,曹世攀,连子文.施肥对豫南稻-油轮作区甘蓝型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9

[6].田贵生,陆志峰,任涛,鲁剑巍.镁肥基施及后期喷施对油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9

[7].鲁丹丹,李保全,安素妨,侯锦娜.甘蓝型油菜苗期下胚轴长、根长与成熟期主要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19

[8].刘明,毕影东,何鑫淼,王文涛,傅廷栋.饲料油菜青贮加工品质及民猪的饲喂效果研究[J].饲料研究.2019

[9].喻时周,秦信蓉,向阳,杜才富,程尚明.不同甘蓝型油菜恢复系收获指数及其品质差异分析[J].种子.2019

[10].刘明,来永才,毕影东,李炜,傅廷栋.种植密度与采收时期对复种饲用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饲料研究.2019

标签:;  ;  ;  ;  

油菜品质论文-孙慧,吴中能,刘俊龙,苗婷婷,杨传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