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文本论文-邱诗越

小城文本论文-邱诗越

导读:本文包含了小城文本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欲望叙述,话语转换,文本内涵,小城小说

小城文本论文文献综述

邱诗越[1](2015)在《欲望话语的转换与文本内涵的诠释——兼析鲁迅小城小说欲望叙述的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现代小城小说中,欲望叙述是一种常见的叙事策略和技巧。欲望叙述作为一种叙事策略和技巧,通过对欲望进行话语转移与置换,在叙述中创造出新的价值与意义。欲望叙述通过欲望与文化的关系建构,揭示欲望的复杂内容。鲁迅是典型的中国现代小城小说作家之一。鲁迅小城小说中的欲望叙述展现了人物在特定空间里的受抑存在状态,否定和批判了不合理的现实存在,表达了鲁迅对社会变革和"改造国民性"的思想诉求。鲁迅的小城小说通过对欲望话语的转换传达出了特别的文本内涵。通过探讨鲁迅小城小说中的欲望叙述,有助于深入揭示其小城小说所蕴含的丰富内涵。(本文来源于《理论月刊》期刊2015年11期)

舒多多[2](2011)在《文本内外的双重幻灭——关于《生死场》、《呼兰河传》和《小城叁月》的连续性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站在女性关注的立场,萧红的《生死场》、《呼兰河传》和《小城叁月》这叁部作品之间有着紧密的连续性。一方面,顺着作品本身的思路,这叁部小说表达着萧红对于女性由受压迫到觉醒再到幻灭的命运的思考,另一方面,联系萧红的亲身经历,这叁部小说又埋藏着她自身理想一步步破灭的悲剧。文本内的被思考者和文本外的思考者的双重悲剧呼吁着整个社会和女性自身对女性独立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更大的空间。(本文来源于《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赵瑜[3](2010)在《费穆《小城之春》的文本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城之春》作为费穆先生最为辉煌时期的代表作品,以其唯美、含蓄的艺术风格奠定了中国民族电影在世界影坛的历史地位。时隔半个多世纪,作为“第五代最后防线”的资深导演田壮壮重拍了这部民国时期的经典之作,这使得关于费穆及其《小城之春》的影像记忆再次被召回。电影作为一种具有综合性特质的艺术形式,包容了文学性、视觉造型性、导表演等要素在内的诸多表现形式,但同时又兼具其鲜明而独特的艺术特征,能够让接受者从不同角度、层面上进行阐发解读,丰富、完善电影中各元素的表意功能,从而推动电影研究的发展。本文研究的重点,费穆版《小城之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这样一部既综合又独特的作品。本文以新旧版本对照,在电影文本的文学性、视觉性和作者研究这叁个维度上比较两部电影,在作为文人导演的银幕抒情诗、电影民族化理想的追求和知识分子的春秋家国梦叁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提炼出文本从画外音,淡化情节,描摹内心、突出意境等方面塑造其文学内涵;在第二部分中画面、色彩、景别、长镜头、镜头组接等要素上构建“空气说”与电影民族观,同时将作品同作者本人的生平际遇联系在一起,指出就旧版《小城之春》而言,正是其发挥了电影独特的媒介特点,才散发出恒久的艺术光芒。(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0-06-01)

张军民[4](2010)在《中外“小城”文本的叙事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外生长于小镇的作家及"经验过"小镇的作家,或以小镇为背景,展示特定地域的自然征貌、风俗人情、世事变迁;或以小镇人物为视点,感喟时运之变幻,伤嗟人心之不古;或以小镇为"梦境",通过想象的"乌有乡-桃花源"来消解现实人生的苦难。从文本生成的角度切入,可以区分出中外"小城"文本的几种基本的叙事模式,即恋土伤逝、小城氛围和"乌有乡-桃花源"。(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3期)

张军民,王骁勇[5](2010)在《《果园城》与《小城畸人》——对中外“小城叙事”的两个典范文本的个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两个构思相近的文本——《果园城》和《小城畸人》为标本,切入中外"小城"文学实践中明显存在的"乌有乡"叙事模式,精细地探讨两部作品在呈示地域文化、塑造人物群像特别是文本构思和叙述技巧等方面的异同。(本文来源于《甘肃高师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南瑞琴[6](2009)在《文本、自我与虚构——《小城叁月》再细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文本细读,从叙事学的角度梳理翠姨、小女孩的"我"以及隐含作者叁者关系,特别是上述关系在文本中的艺术呈现,由此揭示":我"对翠姨命运的不理解和困惑反衬出的不是作者对女性悲剧命运的深切关怀,而是对女性自我建构的虚幻性特征的某种体认。(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09年23期)

何莹雪[7](2002)在《《小城之春》:超越“戏剧性”的经典电影文本》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电影的萌芽与生长,始终面对着中国传统戏剧这一巨大的参照系,无论是对它的肯定、继承(“影戏说”),还是对它的突破、背离(“影像说”)。作为中国第二代电影导演,费穆以自己的创作探索、实践着电影在戏剧的提携与烛照下凸现自身独立艺术品格的可能性,其巅峰之作《小城之春》在艺术手法上对中国传统戏剧的巧妙化用和超越为今人所赞叹、激赏。(本文来源于《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2年06期)

路文彬[8](1999)在《国家的文本——高云览《小城春秋》新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无可否认,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宣告成立,作为一个崭新主权国家公民的中国人民,其国家主权意识即刻获得空前增强,"共和国情结"开始普遍深入人心,人们无不怀着无比崇敬和自豪的情感来认同这个得之不易的共和国。依照安东尼·吉登斯的(本文来源于《创作评谭》期刊1999年02期)

小城文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站在女性关注的立场,萧红的《生死场》、《呼兰河传》和《小城叁月》这叁部作品之间有着紧密的连续性。一方面,顺着作品本身的思路,这叁部小说表达着萧红对于女性由受压迫到觉醒再到幻灭的命运的思考,另一方面,联系萧红的亲身经历,这叁部小说又埋藏着她自身理想一步步破灭的悲剧。文本内的被思考者和文本外的思考者的双重悲剧呼吁着整个社会和女性自身对女性独立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更大的空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城文本论文参考文献

[1].邱诗越.欲望话语的转换与文本内涵的诠释——兼析鲁迅小城小说欲望叙述的内涵[J].理论月刊.2015

[2].舒多多.文本内外的双重幻灭——关于《生死场》、《呼兰河传》和《小城叁月》的连续性解读[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3].赵瑜.费穆《小城之春》的文本分析[D].浙江大学.2010

[4].张军民.中外“小城”文本的叙事模式[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5].张军民,王骁勇.《果园城》与《小城畸人》——对中外“小城叙事”的两个典范文本的个案分析[J].甘肃高师学报.2010

[6].南瑞琴.文本、自我与虚构——《小城叁月》再细读[J].青年文学家.2009

[7].何莹雪.《小城之春》:超越“戏剧性”的经典电影文本[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8].路文彬.国家的文本——高云览《小城春秋》新读[J].创作评谭.1999

标签:;  ;  ;  ;  

小城文本论文-邱诗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