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自然草本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植物功能群,种间联结,草本植物,优势种
自然草本论文文献综述
陈卉,徐弘毅,张怀胜,陈中义,魏淑东[1](2019)在《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草本植物功能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麋鹿野生种群栖息地,也是长江中游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块湿地。本研究以石首麋鹿保护区草本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垂直于故道选取典型样地进行群落学调查。以χ~2检验为基础,结合联结系数AC和共同出现百分率PC来测定草本优势种的种间联结及相关性。根据优势种间的联结性在不同生境中的变化来划分植物功能群。结果表明:以优势种为主体对石首麋鹿保护区草本植物进行功能群划分可行性较高。对12种草本植物优势种共划分了3组植物功能群:"阳性湿生型"、"阳性湿中生型"和"阴性湿中生型"。每组植物功能群都有其特定的优势种和分布区,较好地反映了水、热生态因子与植被的关系。研究石首麋鹿保护区的草本植物功能群,不仅有助于揭示保护区植被格局的变化,同时也可为保护区正在开展的湿地修复工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湖北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逄世良,杨舒涵,左玉昊,王佳宁,纪艳[2](2019)在《扎龙自然保护区草本植物资源调查及其保护利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草本植物进行了专项调查,研究表明,该保护区野生草本植物共有86种,隶属于24科69属,其中优势种26种。保护区内野生草本植物种类组成丰富,许多种类具有药用、食用和园林应用价值、根据对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草本植物资源普查结果,分析该保护区野生草本植物群落的保护现状,对于如何将野生草本植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出建议,为后续保护区的工作提供技术帮助。(本文来源于《中国林副特产》期刊2019年04期)
张小芳,马东源,谢登峰,施岁康,李八斤[3](2019)在《四川省格西沟国家自然保护区草本植物区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四川省格西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详细考察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分析了格西沟保护区野生草本植物区系特征。结果表明:1.四川格西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本植物多样性较高,类型丰富,保护区内有草本植物56科,305属,794种; 2.格西沟自然保护区内草本植物地理分布类型较为丰富,涉及种子植物所有属的分布类型(15个),其中温带分布类型所占比例最大,占总属数的64. 91%,其次为世界成分和热带成分,分别占16. 72%和11. 80%;从科的分布类型来看,本保护区草本植物涉及种子植物12个科的分布类型,其中温带分布和世界广布占比最大,各占总科数的14. 29%,其次为泛热带分布和东亚及北美间断分布型,各占总科数的12. 50%和10. 71%,体现了该保护区草本植物较为明显的温带性质; 3.保护区内草本植物除所含单种科属较多外,还含有大量的特有种和特色草本资源。(本文来源于《四川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杨楠,张小芳,刘伟,谢登峰,施岁康[4](2019)在《四川雅江格西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本植物资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四川雅江县格西沟自然保护区的草本植物资源特征,并为该保护区的植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参考和依据,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结合文献资料搜索查询的方法,对格西沟自然保护区的草本植物资源进行分析.格西沟自然保护区有草本植物74科331属836种,主要划分为观赏、药用、可食用、工业用、蜜源植物、有毒植物和饲料植物,保护价值极高.格西沟自然保护区内拥有极为丰富的草本植物资源,需要广泛的关注,应加大对保护区各类草本植物资源的保护.(本文来源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张枥丹,徐亮,谌利民,谭露,陈艳[5](2019)在《唐家河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带草本层生物量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唐家河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带草本植物生物量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连续叁年采用样方法对唐家河4个植被带(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的草本植物种类、多度、盖度及其所在群落的乔木层郁闭度和灌木层盖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不同植被带的草本生物量存在显着差异(P <0. 001),落叶阔叶林的草本生物量最高,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草本地上生物量最低; 2)不同植被带的草本生物多样性指数、草本盖度、乔木层郁闭度、以及灌木层盖度均存在显着差异(P <0. 001); 3)通过混合线性模型分析出草本生物量主要受草本盖度(P <0. 001)、灌木层盖度(P=0. 018)以及乔木层郁闭度(P=0. 045)的影响.该结果为唐家河自然保护区草本植物的保护和修复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赵彩云,李俊生,刘峰[6](2019)在《云南省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对外来入侵草本植物分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外来入侵草本植物在不同生境中分布差异及关键影响因素,于2015年对云南省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天然林、天然林林缘、橡胶林、橡胶林林缘和农田5种生境共164个1 m2样方的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对比不同生境中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差异,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5种生境中主要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群落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5种生境中共发现外来入侵草本植物32种,其中橡胶林林缘和农田中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种类最多,达20余种,天然林中外来入侵草本植物最少,仅为6种。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境中外来入侵草本植物多样性指数差异显着。多重比较检验结果表明,天然林中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指数、香农-威纳指数、辛普森指数和皮洛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50、0.15、0.09和0.16,均显着低于其它生境;橡胶林中外来入侵草本植物除均匀度指数外,其余多样性指数均显着高于天然林且显着低于其余3种生境;农田中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指数为5.50,显着高于其它生境。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境中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不同;本地乔灌木物种数量和海拔是影响外来入侵草本植物在不同生境分布的关键因子。(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赵彩云,赵相健,柳晓燕,李俊生[7](2019)在《云南省六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草本植物与本地植物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不同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草本植物及其与本地植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以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云南省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对云南省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82个1 m2小样方(78个100 m2大样方)中外来入侵草本植物和本地植物物种丰富度和密度进行调查,并分析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与本地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外来入侵草本植物密度与本地草本植物密度的关系及对不同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共调查发现22种外来入侵草本植物,其中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类最多,达14种,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仅有2种;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本地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与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之间、本地草本植物密度与外来入侵草本植物密度之间均呈现正、负2种相关关系,其中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本地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与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呈显着负相关,其它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相关性均不显着。简单回归分析表明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与本地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本地草本植物盖度、本地乔灌木物种丰富度呈显着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乔灌木物种丰富度和经纬度是造成不同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差异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郝志远,李素清,李霖,郭英英[8](2019)在《山西中条山十八河铜尾矿库自然定居草本植物群落与环境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铜尾矿库自然定居草本植物群落与环境的关系,在中条山矿区十八河铜尾矿库进行植物样方的基础上,采用TWINSPAN分类、DCA和CCA排序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尾矿库自然定居草本植物群落进行数量分类与排序研究。结果表明:(1)TWINSPAN分类方法将51个自然定居草本植物样方划分为2类10个群丛,一类主要是以湿生草本植物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为主的群丛,另一类主要是以中生草本植物垂柳(Salix babylonica)幼苗为主的群丛。(2)DCA排序第一轴反映了草本植物群落分布与土壤水分的关系,沿第一轴从左到右,土壤水分含量逐渐降低,草本植物种类由湿生植物向中生、旱中生植物逐渐过渡;DCA排序第二轴反映了植被生活型的变化,沿第二轴由下到上,自然定居草本植物种类由一年生向多年生演替。(3)CCA排序第一轴与土壤湿度和土壤电导率有关,反映群落是由湿生植物转变为中生植物和耐盐性植物;第二轴与物种丰富度等指数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04期)
张金铭,符龙飞,洪欣,王丽,王智[9](2019)在《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本植物区系及物种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麋鹿是栖息于湿地生境、主要以草本植物为食的大型哺乳动物,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保护麋鹿等珍稀动植物的保护区,探究保护区内草本植物物种组成、区系特点及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对保护麋鹿及湿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区内草本植物群落为对象,沿水分梯度基准线选取5个1 hm2典型样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样地内共有草本维管植物321种,隶属于72科216属,植物区系组成以小型科属为主。分布区类型多样,科级水平上有7个类型和2个变型,以世界分布占明显优势;属级水平上有13个类型,以泛热带分布最多,其次是温带分布。(2)保护区内草本植物的季节动态变化明显,春季和秋季的草本植物物种数分别为169和125种,不同季节相同样地内群落组成存在一定差异。(3)春、秋两季草本植物群落α多样性的变化格局与丰富度指数的变化格局比较一致,表现为春季随水分梯度减少呈总体降低的趋势,而秋季随水分梯度减少呈上升的趋势。(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刘宏,张崇宝[10](2018)在《探索回归自然的草本地被植物应用——长春市节约型草地建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园林绿化工作,在全市裸露地面综合整治中开展建设节约型草地、探索回归自然的草本地被植物应用调查研究和走遍长春城市精细化管理专项行动,探索回归自然的草本地被植物应用,不仅是创新型城市园林建设的需要,更是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可进一步提升城市建设管理精细化水平。(本文来源于《长春市委党校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自然草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草本植物进行了专项调查,研究表明,该保护区野生草本植物共有86种,隶属于24科69属,其中优势种26种。保护区内野生草本植物种类组成丰富,许多种类具有药用、食用和园林应用价值、根据对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草本植物资源普查结果,分析该保护区野生草本植物群落的保护现状,对于如何将野生草本植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出建议,为后续保护区的工作提供技术帮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然草本论文参考文献
[1].陈卉,徐弘毅,张怀胜,陈中义,魏淑东.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草本植物功能群研究[J].湖北林业科技.2019
[2].逄世良,杨舒涵,左玉昊,王佳宁,纪艳.扎龙自然保护区草本植物资源调查及其保护利用分析[J].中国林副特产.2019
[3].张小芳,马东源,谢登峰,施岁康,李八斤.四川省格西沟国家自然保护区草本植物区系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19
[4].杨楠,张小芳,刘伟,谢登峰,施岁康.四川雅江格西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本植物资源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张枥丹,徐亮,谌利民,谭露,陈艳.唐家河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带草本层生物量及其影响因素[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
[6].赵彩云,李俊生,刘峰.云南省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对外来入侵草本植物分布的影响[J].植物保护学报.2019
[7].赵彩云,赵相健,柳晓燕,李俊生.云南省六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草本植物与本地植物的关系[J].植物保护学报.2019
[8].郝志远,李素清,李霖,郭英英.山西中条山十八河铜尾矿库自然定居草本植物群落与环境的关系[J].中国农学通报.2019
[9].张金铭,符龙飞,洪欣,王丽,王智.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本植物区系及物种多样性[J].生态学杂志.2019
[10].刘宏,张崇宝.探索回归自然的草本地被植物应用——长春市节约型草地建设研究[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