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转阀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转阀,液压激振器,曲面响应法,AMESim仿真
转阀式论文文献综述
蔡改贫,刘鑫,祁步春[1](2019)在《基于AMESim的转阀式液压激振器工艺参数匹配》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新型转阀,继而得到一种转阀式液压激振器,并以转阀式液压激振器工作原理为基础,建立AMESim仿真模型.针对激振器工艺参数(频率、油压、油量、参振质量)匹配复杂的问题,基于Design-Expert建立了以工艺参数为因子、峰值位移为响应值的模拟实验方案,进一步利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结合响应面的优化设计方法对模拟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通过模块寻优获得最佳峰值位移为3.2 mm时的最佳工艺参数匹配组合:频率为18 Hz、油压为9.5 MPa、油液流量为45 L/min、参振质量为890 kg,可为矿物筛分工艺参数的选择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祁步春[2](2018)在《基于功率键合图的转阀式液压激振器运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液压激振是把直流液流变为交变液流,使压力能转换成活塞运动振动能一种技术。由于液压激振具有功率密度高、刚度大、控制方便等优点,已成为近年来振动利用工程领域中备受关注的前沿技术。但因液压激振关键部件结构参数和液压激振系统工艺参数匹配的复杂性,及其激振运动特性的相关性,因而该领域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本研究以液压激振器为研究背景,以优化转阀结构为突破口,利用功率键合图研究方法建立以转阀结构参数和液压激振系统工艺参数为变量的转阀式液压激振系统数学模型,利用仿真模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验证转阀式液压激振器设计合理性,为后续转阀式液压激振器的结构设计和工艺参数匹配研究提供理论指导,获得以下结果:(1)根据液压激振系统动力学原理,分析影响液压激振系统运动特性的主要因素,并设计了一种转阀式液压激振器。(2)以功率键合图理论为基础,建立转阀式液压激振系统状态方程(数学模型),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同时还利用仿真模型,探讨液压激振系统工艺参数对转阀式液压激振器运动特性的影响趋势。(3)通过搭建液压激振器实验平台,开展转阀式液压激振器实验研究,通过将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表明本研究理论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可靠性。(4)结合所建立的仿真模型,利用Design-expert中的响应曲面法建立了以液压激振系统工艺参数为响应因子,峰值位移为响应值的预测模型,并通过模块求解寻优,获得了最大峰值位移时的最佳工艺参数匹配组合。通过以上研究表明,本文研究结果将对转阀式激振技术开发和应用提供有效途径,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江西理工大学》期刊2018-05-20)
张晓玲,秦志文[3](2018)在《BNF型摆线转阀式扭矩放大器输出扭矩性能分析及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BNF型摆线转阀式扭矩放大器的基本原理以及阀芯套的配合间隙、转定子的侧间隙和端面间隙对其输出扭矩的影响,针对导致输出扭矩偏小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配件》期刊2018年04期)
谢元媛[4](2017)在《摆线转阀式转向器对全液压转向系统特性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摆线转阀式转向器是全液压转向系统的核心,其静、动态特性对转向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根据摆线转阀式转向器的结构特点和全液压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AMESim搭建包含转向器的全液压转向系统模型。分析转向器的静、动态特性及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及方向盘不同输入状态下通过转向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黏性阻尼系数、油液有效体积弹性模量、转动惯量等相关参数对转向器性能的影响。搭建全液压系统试验模型,分析转向系统执行机构转向缸位移变化。由分析结果可知:黏性阻尼系数与转向器响应呈正相关,当前者的取值增大时,后者响应曲线的峰值也逐渐增大;随着油液有效体积弹性模量的增大,响应曲线波动逐渐减弱,转向器性能得到了改善;转动惯量逐渐增大,系统调整时间延长,波动峰值增加,说明响应特性变差;转向动力缸位移相对方向盘转角有一定的延迟,而且不是准确的线性关系;转向器参数对转向系统影响的规律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从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17年04期)
杨佩钊,范起飞,严慈磊[5](2016)在《转阀式动力转向器的构造及助力原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转向器的发展。转向器的质量对于汽车主动安全性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仅影响到汽车的转向轻便性和操纵稳定性,而且关乎到驾驶员的生命安全问题。设计优良的转向器在减少交通事故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转阀式的动力转向器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转向传动机构,它在降低驾驶员工作强度的同时更加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文章介绍了转阀式动力转向器的构造,并分析了其助力原理。(本文来源于《汽车实用技术》期刊2016年08期)
童成伟,阮健,孔晨菁,刘奎[6](2016)在《2D电液转阀式换向阀阀芯卡紧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2D电液转阀式换向阀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2D电液转阀式换向阀的设计方案;应用缝隙流动原理,对2D电液转阀式换向阀阀芯在偏心情况下的径向卡紧力进行系统理论分析,得到阀芯液压卡紧力的理论计算公式;运用MATLAB软件进行数值计算,得出阀芯径向卡紧力与偏心角位置和高低压槽口夹角的关系。(本文来源于《液压气动与密封》期刊2016年04期)
古向阳,李仁强,张健,闫宗杰,侯海涛[7](2015)在《某型号转阀式液压助力转向器转向螺杆强度提升》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型号的转阀式液压助力转向器在做无油压冲击试验时转向螺杆断裂问题,通过进行FEA有限元分析,模拟并验证了不同结构的转向螺杆的冲击强度,并为提高转向螺杆的强度指明了方向。(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5-09-18)
侯海涛,张健,袁振涛,闫宗杰,古向阳[8](2014)在《某型号转阀式液压助力转向器转阀参数分析与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型号的转阀式液压助力转向器在进行装车试验过程中出现液压系统共振噪音的问题,从转阀式液压助力转向器的转阀参数选择、转阀参数对系统共振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采用LMS共振测试技术对系统的进行分析与测试。LMS共振测试,就是通过模拟实际整车的工作状态,并在转向器工作过程中测试系统的震动变化,对改进前和改进后的转阀参数,进行测试、分析和对比,验证对策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4-10-28)
邓湘滨[9](2014)在《CF7454转阀式动力转向器力特性曲线的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CF7454转阀式动力转向器是广汽长丰汽车(惠州)有限公司,根据日本KOYO公司转向器样机自主开发设计并制造的循环球转阀式动力转向器,力特性满足样机标准。根据猎豹汽车新车型开发配套及国产化要求,将CF7454转向器的力特性曲线向豫北ZDZ7型转向器的力特性改进,以满足国产越野车手力特性的特殊要求。详细说明了该力特性曲线优化设计过程。(本文来源于《机电工程技术》期刊2014年02期)
蔡静,过学迅,方志刚,徐冠能[10](2013)在《基于正交试验的转阀式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助力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转阀式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助力性能,利用AMESim软件和LMS Virtual.Lab Mo-tion软件建立了液压动力转向车辆的联合仿真模型,以转向轻便性和"路感"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试验,分析了动力转向系统供油量、转阀阀口尺寸及扭杆刚度对动力转向系统助力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对轻便性影响最大的参数为系统供油量,对"路感"影响最大的参数为扭杆刚度;正交优化后的转向系统"路感"较优化前明显增强。(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13年04期)
转阀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液压激振是把直流液流变为交变液流,使压力能转换成活塞运动振动能一种技术。由于液压激振具有功率密度高、刚度大、控制方便等优点,已成为近年来振动利用工程领域中备受关注的前沿技术。但因液压激振关键部件结构参数和液压激振系统工艺参数匹配的复杂性,及其激振运动特性的相关性,因而该领域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本研究以液压激振器为研究背景,以优化转阀结构为突破口,利用功率键合图研究方法建立以转阀结构参数和液压激振系统工艺参数为变量的转阀式液压激振系统数学模型,利用仿真模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验证转阀式液压激振器设计合理性,为后续转阀式液压激振器的结构设计和工艺参数匹配研究提供理论指导,获得以下结果:(1)根据液压激振系统动力学原理,分析影响液压激振系统运动特性的主要因素,并设计了一种转阀式液压激振器。(2)以功率键合图理论为基础,建立转阀式液压激振系统状态方程(数学模型),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同时还利用仿真模型,探讨液压激振系统工艺参数对转阀式液压激振器运动特性的影响趋势。(3)通过搭建液压激振器实验平台,开展转阀式液压激振器实验研究,通过将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表明本研究理论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可靠性。(4)结合所建立的仿真模型,利用Design-expert中的响应曲面法建立了以液压激振系统工艺参数为响应因子,峰值位移为响应值的预测模型,并通过模块求解寻优,获得了最大峰值位移时的最佳工艺参数匹配组合。通过以上研究表明,本文研究结果将对转阀式激振技术开发和应用提供有效途径,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转阀式论文参考文献
[1].蔡改贫,刘鑫,祁步春.基于AMESim的转阀式液压激振器工艺参数匹配[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祁步春.基于功率键合图的转阀式液压激振器运动特性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8
[3].张晓玲,秦志文.BNF型摆线转阀式扭矩放大器输出扭矩性能分析及改进[J].内燃机与配件.2018
[4].谢元媛.摆线转阀式转向器对全液压转向系统特性影响[J].机床与液压.2017
[5].杨佩钊,范起飞,严慈磊.转阀式动力转向器的构造及助力原理[J].汽车实用技术.2016
[6].童成伟,阮健,孔晨菁,刘奎.2D电液转阀式换向阀阀芯卡紧力分析[J].液压气动与密封.2016
[7].古向阳,李仁强,张健,闫宗杰,侯海涛.某型号转阀式液压助力转向器转向螺杆强度提升[C].第十二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5
[8].侯海涛,张健,袁振涛,闫宗杰,古向阳.某型号转阀式液压助力转向器转阀参数分析与改进[C].第十一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
[9].邓湘滨.CF7454转阀式动力转向器力特性曲线的优化设计[J].机电工程技术.2014
[10].蔡静,过学迅,方志刚,徐冠能.基于正交试验的转阀式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助力性能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