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天仙配论文-刘恒,李永

黄梅戏天仙配论文-刘恒,李永

导读:本文包含了黄梅戏天仙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中国,戏剧改革,《天仙配》,剧本

黄梅戏天仙配论文文献综述

刘恒,李永[1](2019)在《新中国戏改中传统戏曲剧目的改编研究——以黄梅戏《天仙配》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戏剧改革中,经过改编后的黄梅戏传统戏曲《天仙配》成为全国瞩目的经典之作,其中剧本改编厥功至伟。改编者用新时代的革命话语、建设话语、新文艺思维对老本进行了颠覆性改造,打造出了新时代话语和传统民间趣味相结合的审美资源,为戏曲改革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途径。(本文来源于《齐鲁学刊》期刊2019年05期)

谢军[2](2019)在《黄梅戏《天仙配》——我与“董永”一路走来》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梅戏,中国五大剧种之一,在全国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天仙配》,是黄梅戏"老叁篇"之一,深受全世界观众喜爱。它讲述了一段冲破神权而又感人至深的仙凡之恋。本文将从董永的性格分析着手,结合自身经验,浅谈我塑造这一人物的情感处理与唱腔技巧,以及对角色传承的感悟。(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18期)

卢俊[3](2018)在《中国元素在3D黄梅戏动画中的表达与文化内涵——以3D动画作品《天仙配》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围绕3D黄梅戏动画作品《天仙配》为文本,对在动画创作过程中的角色设计、剧本进行梳理,并对作品中中国元素的使用进行分析,思考在中国艺术生态下中国元素的使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的意义与启示。(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8年36期)

卢俊[4](2018)在《3D动画与黄梅戏试验融合的应用研究——以动画《天仙配》中动作捕捉技术与手动K帧技术运用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3D黄梅戏动画片《天仙配》为研究文本,对制作环节中的动作表演设计的过程进行梳理,阐述动作捕捉系统和手动K帧在动作表演设计中的作用和其优缺点。为更好地达到3D动画效果,3D黄梅戏动画试验性地研究出两种手法并用的动作设置的方法。讨论3D动画技术与黄梅戏的结合之后,能否为黄梅戏这门艺术的传播重现电影《天仙配》的辉煌,探索黄梅戏动画的道路与未来;总结出黄梅戏动画中美的特质和其营造出独有的"混真世界"的真实,不娇柔、不做作。(本文来源于《景德镇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徐冉[5](2018)在《新时期黄梅戏作曲技法的传承与创新——以《天仙配》和《徽州女人》的创作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天仙配》与《徽州女人》都是黄梅戏的经典代表作,虽然两部作品前后间隔了近半个世纪,在许多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但同时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都在充分保留传统黄梅戏精华的基础上,融入了新思想、新元素,增强了现代感,有效提高了黄梅戏的影响力。正是这些优秀作品的出现,才不断推动着黄梅戏的发展,才让黄梅戏历久弥新。(本文来源于《昌吉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沈梅[6](2018)在《传统的力量与批判的创新——也谈黄梅戏《天仙配》》一文中研究指出董永遇仙的故事从汉代滥觞,经历代演绎而渐趋丰满,成为一个流传久远、影响广泛的故事。在清朝中后期,随着花部兴盛,这一故事又被广为搬演,有《百日缘》《槐荫记》《七仙女下凡》等不同名目。黄梅戏《天仙配》源自青阳腔剧目《槐荫记》,讲述秀才董永卖身傅家为奴,以所得银钱葬父,孝行感动天帝。恰逢七仙女有思凡之心,玉帝乃命七仙女下凡,与董永配成百日夫妻。董永于上工之日,在槐荫树下与七仙女结为夫妻。后七仙女一夜(本文来源于《戏友》期刊2018年02期)

沈思涵[7](2018)在《历史伦理、现实诉求与经典塑形——以黄梅戏《天仙配》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剧目《天仙配》带有强烈的"以孝行天下"之理性色彩。作为人伦的"孝",在由家庭血亲、乡村文明、宗法制度所建构起来的封建伦理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而陆洪飞本《天仙配》确立"扬情"之主旨,在人物定位、性格塑造、矛盾冲突等方面,重新设置,契合了新时代意识形态需要,也满足了普通民众的现实诉求,为成就黄梅戏剧作经典奠定了厚实基础。(本文来源于《黄冈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姚恩田[8](2017)在《黄梅戏《天仙配》中土地公公之人物形象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及黄梅戏经典剧目《天仙配》,大家首先想到的,无疑是剧中可爱、顽皮、痴情、勇敢的七女和忠厚、老实、善良、纯朴的董永,以及他们二人那段令人心向往之的天地情缘。但是,如果没有月老牵线、媒人撮合,想必其二人之姻缘也不会这般顺利成就。那么,剧中的这位月老、媒人又是谁呢?但凡是看过此剧之人,想必都能够给出准确的答案。——不错,就是改扮为庄稼之人的土地公公。作为一个戏份极为有限,然却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人物(本文来源于《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期刊2017年12期)

段新棵[9](2016)在《谈黄梅戏电影《天仙配》》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梅戏由一个地方小戏发展为全国知名的大剧种,成为我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除舞台演出取得辉煌的成就之外,影视媒体也起着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1955年拍摄的黄梅戏电影《天仙配》,一夜之间让大陆、港台观众以及国外多个国家的观众认识了黄梅戏,爱上了黄梅戏,最终也传播了黄梅戏。(本文来源于《黄冈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朱小美[10](2016)在《黄梅戏《天仙配》英译有感》一文中研究指出《天仙配》是黄梅戏艺术的精品,六十多年来长演不衰。其丰富的语言、文化和社会元素,在英译过程中如何得以有效再现,直接关系到海外观众能否直观、真切地领略黄梅戏艺术的文化魅力。本文基于黄梅戏《天仙配》的英译实践,反思译本产出过程中对剧本意义的解读及对受众情趣的照顾。(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期刊2016年09期)

黄梅戏天仙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黄梅戏,中国五大剧种之一,在全国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天仙配》,是黄梅戏"老叁篇"之一,深受全世界观众喜爱。它讲述了一段冲破神权而又感人至深的仙凡之恋。本文将从董永的性格分析着手,结合自身经验,浅谈我塑造这一人物的情感处理与唱腔技巧,以及对角色传承的感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黄梅戏天仙配论文参考文献

[1].刘恒,李永.新中国戏改中传统戏曲剧目的改编研究——以黄梅戏《天仙配》为例[J].齐鲁学刊.2019

[2].谢军.黄梅戏《天仙配》——我与“董永”一路走来[J].戏剧之家.2019

[3].卢俊.中国元素在3D黄梅戏动画中的表达与文化内涵——以3D动画作品《天仙配》为例[J].戏剧之家.2018

[4].卢俊.3D动画与黄梅戏试验融合的应用研究——以动画《天仙配》中动作捕捉技术与手动K帧技术运用为例[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8

[5].徐冉.新时期黄梅戏作曲技法的传承与创新——以《天仙配》和《徽州女人》的创作为例[J].昌吉学院学报.2018

[6].沈梅.传统的力量与批判的创新——也谈黄梅戏《天仙配》[J].戏友.2018

[7].沈思涵.历史伦理、现实诉求与经典塑形——以黄梅戏《天仙配》为例[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8

[8].姚恩田.黄梅戏《天仙配》中土地公公之人物形象浅析[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

[9].段新棵.谈黄梅戏电影《天仙配》[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6

[10].朱小美.黄梅戏《天仙配》英译有感[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6

标签:;  ;  ;  ;  

黄梅戏天仙配论文-刘恒,李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