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叙事者论文-李薇

新闻叙事者论文-李薇

导读:本文包含了新闻叙事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闻叙事,前理解,事实选择,社会认同

新闻叙事者论文文献综述

李薇[1](2015)在《新闻叙事者的前理解与受众认同》一文中研究指出新闻叙事者的前理解制约着其对新闻事实的选择,而外在规约又影响着新闻叙事者的前理解内涵及理解行为,使新闻叙事的原初阶段就面临着新闻事实选择客观真实与否的问题,进而带来叙事视角、聚焦以及叙事方式等出现偏差,最终影响受众的认同。因此,新闻叙事要得到受众的认同,叙事者在前理解这一最初阶段就要进行纠偏。(本文来源于《江西社会科学》期刊2015年09期)

张志安,甘晨[2](2014)在《作为社会史与新闻史双重叙事者的阐释社群——中国新闻界对孙志刚事件的集体记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比较研究及文化研究的视角,通过案例研究,分析2003-2013年十年间,中国新闻界对于孙志刚案的集体记忆。研究发现:总体上,中国新闻界既从"社会史",也从"新闻史"的角度建构关于孙案的集体记忆。而具体到新闻界内部,不同性质媒体(党报、都市报)、综合媒体与专业媒体、首发媒体与其他媒体、媒体组织与个体之间,对孙案有着不同的记忆诉求、动机和叙事策略,由此,形成了关于同一事件不同的集体记忆。此项研究表明,由于体制、定位及价值等差异因素的存在,中国新闻界缺乏共同的集体记忆,真正具有"共同体"特征的新闻阐释社群尚未形成。(本文来源于《新闻与传播研究》期刊2014年01期)

赵璞,李希光[3](2013)在《“中国梦叙事者”的叁个维度——评2013年全国两会新闻发言人》一文中研究指出2013年全国两会在选举出新一届国家领导人的同时,也迎来了两位新任新闻发言人,这是全国人大首次由女性担任这一职务。两会新闻发言制度走过而立之年,"新面孔"能否讲好中国故事,备受世人关注。从"国家叙事"与"个人修辞"的关系、"接受概念"与"话语自觉"的关系、"不回避热点"与"主动设置议程"的关系等3个维度来挖掘2013年全国两会发言中的一些背后逻辑与亮点,评点两位新闻发言人在回应一些关键问题上的表现。(本文来源于《新闻与写作》期刊2013年06期)

李静芝[4](2009)在《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叙事者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世纪以来,以深度和广度见长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在节目内容和节目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本文便是以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为研究对象,借鉴叙事学理论,在节目内容的基础上,以《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作为分析实例,对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中的叙事者做了富有创建性的分类,并总结出两种叙事者的结构方式。希冀本文所提出的叙事者类型及其结构方式,可以为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的实践提供帮助。本文分为叁章。第一章主要为叙事学理论介绍和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作为叙事作品的特性;第二章主要是对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中叙事者的分类;第叁章是关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中叙事者的结构方式和叙事者的功能。(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期刊2009-04-18)

新闻叙事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采用比较研究及文化研究的视角,通过案例研究,分析2003-2013年十年间,中国新闻界对于孙志刚案的集体记忆。研究发现:总体上,中国新闻界既从"社会史",也从"新闻史"的角度建构关于孙案的集体记忆。而具体到新闻界内部,不同性质媒体(党报、都市报)、综合媒体与专业媒体、首发媒体与其他媒体、媒体组织与个体之间,对孙案有着不同的记忆诉求、动机和叙事策略,由此,形成了关于同一事件不同的集体记忆。此项研究表明,由于体制、定位及价值等差异因素的存在,中国新闻界缺乏共同的集体记忆,真正具有"共同体"特征的新闻阐释社群尚未形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闻叙事者论文参考文献

[1].李薇.新闻叙事者的前理解与受众认同[J].江西社会科学.2015

[2].张志安,甘晨.作为社会史与新闻史双重叙事者的阐释社群——中国新闻界对孙志刚事件的集体记忆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

[3].赵璞,李希光.“中国梦叙事者”的叁个维度——评2013年全国两会新闻发言人[J].新闻与写作.2013

[4].李静芝.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叙事者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9

标签:;  ;  ;  ;  

新闻叙事者论文-李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