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准模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二次开发,宏命令,完整稳性,最小倾覆力臂
准模块论文文献综述
王胜,李旭[1](2018)在《纳帕(NAPA)软件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完整稳性衡准模块的二次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纳帕(NAPA)软件《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1)完整稳性衡准模块的二次开发情况,提供了二次开发计算实例,表明了纳帕软件可以通过二次开发十分便利的应用于船舶完整稳性的计算,为设计人员进行船舶完整稳性衡准提供了便捷的计算工具。(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8年09期)
张建国,杨庆铭[2](2011)在《股骨头坏死病灶清除计算机辅助系统配准模块和导航模块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股骨头坏死的传统治疗方法首先要进行病灶清除,这个过程手术时间长,很难彻底清除病灶且容易损伤正常骨组织。目的:建立股骨解剖结构的几何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开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灶清除计算机辅助系统的配准模块和导航模块。方法:首先应用MC算法,建立股骨解剖结构的几何模型;然后应用点和表面相结合的配准方法进行患病股骨与股骨几何模型之间的配准;最后进行了股骨头坏死病灶清除计算机辅助软件系统的设计,并对整个系统的精度进行实验验证。结果与结论:开发的股骨头坏死病灶清除计算机辅助软件系统的误差在3mm以下,基本满足该类骨科手术的精度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期刊2011年26期)
王林[3](2007)在《论语言处理的准模块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处理并行与串行之争由来已久。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串行模式十分盛行,但随着连通主义及其相关理论-并行分布处理模式的问世,并行模式开始广为传播。每种模式在阐释力上都有优缺点。串行模式以计算机为隐喻,而并行模式以大脑为隐喻,受人工神经元启发。串行理论以模块论为基石,而并行理论以连通主义为基础。本文考察了语言的生物基础即语言处理,以言语感知和生成为重点。作者指出了记忆的重要性,语言处理的主要成分,和可能的信息处理图式。从不同的语言处理方面,详细对比了各种串行模式和并行模式,并讨论了有关这两种模式所做出的预测研究及各自模式的阐释力。每种模式在语言处理中作用孰优孰劣的问题在心理语言学中至关重要。国外尚无人提出融合这两种模式的理论框架,国内陈杰(2004)提出调和两种模式的准模块理论。该理论认为存在准模块,串行处理主要体现在高层系统(模块系统)的操作上,而并行处理则体现在底层系统(处于信息封闭系统中神经网络)的操作上。这种观点本质上是串行的。本文首先考察了串行与并行的理论基础,语言处理的基础,认为语言模块既存在串行又存在并行处理且每种模式都各有瑕疵,进而以理论探讨的方法,从词汇提取,言语生成等方面比较两种处理模式;分析了准模块理论的前提,论证了准模块理论在以下方面存在的缺陷:(1)准模块理论是单向的;(2)准模块理论不能解释非词提取;(3)准模块理论不能解释有些语言失误;(4)准模块理论是模糊的。最后提出语言处理模式应包括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策略以及自动与控制过程等策略。并行或串行只是处理的一个方面。语言处理模式应该表现出快速,准确,语境敏感性和意义的可协商性。更深层次的研究应弄清这两种模式在语言处理中的互动,以达到语言应用的目的。随着并行计算机领域的进展和扫描成像技术的发展以及认知科学的发展,语言处理的谜团将进一步揭开。(本文来源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期刊2007-06-01)
王林[4](2006)在《论语言处理的准模块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串行处理和并行处理之争由来已久。在阐释力上,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串行处理模式以模块论为理论基础,而并行处理模式以连通主义为理论基石。准模块理论认为串行处理主要体现在高层系统(模块系统)上的操作,而并行式处理则体现在底层系统(处于信息封闭系统中的神经网络)上的操作。笔者认为在语言模块内部亦存在串行处理模式,并指出准模块理论前提的不可靠性。(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06年S4期)
王丽霞[5](2005)在《汽车制造业准模块化供应模式的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模块化供应在世界汽车工业中得到了成功运用,实践表明这种供应模式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生产规模,正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主流供应模式。而我国的汽车企业虽然在设计上均达到了经济规模产量,但实际产量却未达规模经济点。未能采用模块化供应是影响生产规模的因素之一。因此,研究我国汽车制造业的模块化供应基础与条件,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汽车制造业模块化供应模式,对提高我国汽车整车厂的生产规模,改善开工不足的现状,具有现实意义。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一,分析了国内外汽车业的采购资源环境,比较了采用模块化供应的基础与条件,论证了我国难以在短期内实行完全的模块化供应的主要原因是零部件生产集中度不够,技术水平较低,分层次配套体系不合理,与供应商缺少合作。第二,作为一种过渡期的解决方案,在详细调查国内现行供应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准模块化供应模式”的概念,即在整车厂内建立具有部件组装功能的物流中心,向整车厂提供直接用于装配的模块,取代传统的零部件供应模式。第叁,对实施“准模块化供应模式”所必须的关键变革,包括组织重组、流程重组、资源重组、供应物流进行了详细设计。第四,为验证该模式的有效性,建立了相应的仿真模型。第五,以一个典型的汽车整车厂为背景,对准模块化供应模式进行了仿真。其结果表明,该模式对产量、节拍、生产准备周期、人工效率及车位利用率多项指标都有明显改进。通过上述理论研究与仿真研究的结合,得出结论:我国的汽车制造业目前尚不具备实施完全模块化供应模式的条件,但可以通过一定的变革,先实施准模块化供应模式,仍能取得不错的效果。该结论也适用于其它与汽车业类似的具备一定条件的机电行业。(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05-06-01)
陈杰[6](2005)在《语言处理的准模块性——关于串行式与并行式处理兼容性的可行性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串行式处理与并行式处理间的争论,本质上是模块论与连通论争论的细化;而这前两种理论对语言处理的阐释都存在优劣。作者试图通过比较串、并行式处理两者阐释性之优劣,来说明语言处理中存在准模块之可能;其中,串行式处理主要体现在高层系统(模块系统)上的操作,而并行式处理则主要体现在低层系统(处于信息封闭系统中的神经网络)上的操作———这可能便是语言处理的真正模式。(本文来源于《四川外语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3期)
准模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背景:股骨头坏死的传统治疗方法首先要进行病灶清除,这个过程手术时间长,很难彻底清除病灶且容易损伤正常骨组织。目的:建立股骨解剖结构的几何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开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灶清除计算机辅助系统的配准模块和导航模块。方法:首先应用MC算法,建立股骨解剖结构的几何模型;然后应用点和表面相结合的配准方法进行患病股骨与股骨几何模型之间的配准;最后进行了股骨头坏死病灶清除计算机辅助软件系统的设计,并对整个系统的精度进行实验验证。结果与结论:开发的股骨头坏死病灶清除计算机辅助软件系统的误差在3mm以下,基本满足该类骨科手术的精度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准模块论文参考文献
[1].王胜,李旭.纳帕(NAPA)软件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完整稳性衡准模块的二次开发[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8
[2].张建国,杨庆铭.股骨头坏死病灶清除计算机辅助系统配准模块和导航模块的建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
[3].王林.论语言处理的准模块性[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
[4].王林.论语言处理的准模块性[J].科技信息.2006
[5].王丽霞.汽车制造业准模块化供应模式的仿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
[6].陈杰.语言处理的准模块性——关于串行式与并行式处理兼容性的可行性探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