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民间审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民间艺术形式,中国动画电影,中国早期,民间审美
民间审美论文文献综述
王兴业[1](2019)在《新中国早期动画民族风格与民间审美考索》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中国早期动画,主要是指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涌现出的数量众多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动画电影。这一时期,我国动画电影呈现出鲜明的民族化特征,其中有相当数量的作品借用了民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民间趣味,他们与水墨动画等电影形式一并构成中国动画学派,为后续中国动画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民族化的发展道路。(本文来源于《电影评介》期刊2019年15期)
唐玮[2](2019)在《近代淄博彩绘青花鱼纹盘的民间审美特质》一文中研究指出淄博彩绘青花鱼纹盘最早可追溯到明代,清代中晚期正式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彩绘鱼纹造型,到清末民初制作技艺发展成熟并大量生产,作为民间日常使用品广为流行。简约的线条、富有韵律的造型以及丰富的意蕴,在长期的淄博地方社会生活中,共同凝结为当地窑工及民众独特的民俗审美特质。淄博彩绘青花鱼纹盘制作不乏精品,业已成为地方社会的民俗标志与文化载体。(本文来源于《民俗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秦莉莉[3](2019)在《民间审美文化的裂缝与整合》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现代文明对民间审美文化的影响,民间审美文化产生的原初环境已经消失;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民间审美文化空间渐渐被遮蔽。民间审美文化中,最初的那种心灵栖息的对话环境也已经不见。这时,民间审美文化最根本的意义却展现出了自身的张力,使人们逐渐意识到要反归传统和民间。(本文来源于《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徐国源[4](2019)在《重建民间审美文化的理论逻辑》一文中研究指出论及民间审美文化,有几个基础性问题始终未见"学术的追问":如何看待民众审美能力?如何评价民间文艺的审美价值?应该用怎样的知识视野来重构民间审美理论?这些问题是认识民间审美文化的"逻辑起点",也是建构民间审美理论体系的前提和基础。民间审美文化主要体现在百姓的"民俗生活"之中,所以唯有"到民间去",通过对"场域化"的民众生活的研究,才能对民间审美问题做出"学术的解释"。(本文来源于《南京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崔佳琪[5](2019)在《宏大·民间·审美的历史意识——解读迟子建长篇小说《伪满洲国》》一文中研究指出迟子建长篇小说《伪满洲国》是一部融宏大、民间、审美叁维于一体的鸿篇巨着,作品既具有革命历史小说的史诗感与壮阔性,也包含新历史小说注重再现生活原生态样貌的写作因子,同时又不乏在二者基础之上建立起的审美视域。《伪满洲国》呈现出的多重复合审美形态赋予其自身以独树一帜的品格与价值,它不仅激活了中国传统历史小说的叙事范式,而且彰显了以民间视角和审美想象为主要着力点的全新历史意识。(本文来源于《乐山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安丽娜,张敏[6](2018)在《“配色歌”与中国传统木版年画中的民间审美原则》一文中研究指出色彩在年画的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色彩的搭配是观者感知年画的关键,它能够第一时间抓住观者的眼球,并成为一张年画独有的特征。在以往对中国木版年画的讨论中,学者通常着力于木版年画的主题及寓意研究,甚少关注为什么木版年画中的主题被这样描绘,画面中的配色呈现出何种效果,以及这种效果是怎样达到的。值得注意的是,在年画作坊里,多名画师密切合作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画样的设计直到最(本文来源于《年画研究》期刊2018年00期)
王海峰[7](2018)在《“文化自觉”与民间审美理论的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从民间立场“看”民间文化?应该用怎样的知识话语来阐释“民众的美学”?又怎么从民间审美旨趣出发,欣赏和诠释民众创造的民间审美文化?概言之,我们该用怎样一套审美理论来讲述民间审美文化?这些无疑是民间文化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回顾最近数十年来的大学教学和理论(本文来源于《文艺报》期刊2018-09-07)
邓铨[8](2018)在《广府民俗艺术的民间审美及其审美教学价值——评《广府民俗艺术审美》》一文中研究指出民俗艺术是一种源自于民间、根植于民间的传统艺术形式,蕴藏着基层民众的审美意识与审美理念,同时也是民俗观念、民俗心理的重要表现载体。《广府民俗艺术审美》是一部对广府民俗艺术进行研究的着作。该书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泛,对广府民俗艺术审美的基础理论、民俗艺术与日常生活审美化、民间戏曲与广东音乐、博雅美食与民俗信仰等进行了研究,对广府民俗艺术独有的民俗审美文化进行了深入讨论。(本文来源于《高教探索》期刊2018年03期)
窦良羽,张敏[9](2018)在《延安时期木刻版画的民间审美转向》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日战争时期,上海左翼木刻家在延安参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建设,并响应"文艺大众化"的号召,将民间的审美趣味引入自己的作品。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精英艺术与民间艺术有了充分渗透、交融和转化的机会,这一现象改变了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艺术家对西方艺术风格的模仿和崇拜理念,发展出独具本民族特色的新的木刻版画风格。社会形势的改变、艺术家思想的变化等多种原因促成了左翼木刻家风格的形成。最值得关注的是延安时期木刻版画"文艺大众化"的核心思想及艺术家的生活实践,对当下木刻版画的创作仍有可借鉴的价值。(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益西旦增,伍金加参,尼玛[10](2016)在《藏、汉、英语境下谚语的民间审美文化共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民间审美文化是世界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和沉淀所形成的群体性文化体验,是审视民族文化性格的中心切入点。文章通过对藏、汉、英谚语内容及形式上的比对,以叁种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的谚语作为切入点,从哲理美、民俗美及修辞美叁种审美方向系统探析藏、汉、英叁种语言中,谚语语境下的民间审美文化形态及其共性。通过对叁种文化审美共性的探究,寻求跨文化交流的共同根基。(本文来源于《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民间审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淄博彩绘青花鱼纹盘最早可追溯到明代,清代中晚期正式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彩绘鱼纹造型,到清末民初制作技艺发展成熟并大量生产,作为民间日常使用品广为流行。简约的线条、富有韵律的造型以及丰富的意蕴,在长期的淄博地方社会生活中,共同凝结为当地窑工及民众独特的民俗审美特质。淄博彩绘青花鱼纹盘制作不乏精品,业已成为地方社会的民俗标志与文化载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民间审美论文参考文献
[1].王兴业.新中国早期动画民族风格与民间审美考索[J].电影评介.2019
[2].唐玮.近代淄博彩绘青花鱼纹盘的民间审美特质[J].民俗研究.2019
[3].秦莉莉.民间审美文化的裂缝与整合[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
[4].徐国源.重建民间审美文化的理论逻辑[J].南京社会科学.2019
[5].崔佳琪.宏大·民间·审美的历史意识——解读迟子建长篇小说《伪满洲国》[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
[6].安丽娜,张敏.“配色歌”与中国传统木版年画中的民间审美原则[J].年画研究.2018
[7].王海峰.“文化自觉”与民间审美理论的重构[N].文艺报.2018
[8].邓铨.广府民俗艺术的民间审美及其审美教学价值——评《广府民俗艺术审美》[J].高教探索.2018
[9].窦良羽,张敏.延安时期木刻版画的民间审美转向[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10].益西旦增,伍金加参,尼玛.藏、汉、英语境下谚语的民间审美文化共性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