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型浮游动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北极黄河站,中型浮游动物,群落特征,丰度
中型浮游动物论文文献综述
邓邦平,蒋晓山,周红宏,曹叔楠,张昊飞[1](2019)在《夏季北极Kings Bay海域中型浮游动物群落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型浮游动物是北极海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2017年8月,调查了北极Svalbard地区Kings Bay海域中型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及群落特征。结果表明:Kings Bay海域共检出中型浮游动物19种,桡足类是最主要类群,占总种类的57.9%,浮游动物的种类数从湾口到湾顶总体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浮游动物的优势种为隐长腹剑水蚤(Oithona decipiens)、飞马哲水蚤(Calanus finmarchicus)和短角长腹剑水蚤(Oithona brevicornis),占浮游动物群落丰度比分别为48.0%、6.1%和4.3%,隐长腹剑水蚤占绝对优势;各站位叁者丰度之和占比均超过47%;浮游动物丰度和湿重生物量均值分别为1241.5 ind·m~(-3)和290.8 mg·m~(-3),丰度分布趋势主要受优势种丰度影响,总体呈现为湾口到湾顶逐渐增多的趋势,生物量分布整体差异不大,湾顶稍高于湾口;该海域浮游动物生物多样度、均匀度和丰富度指数均值分别为2.36、0.57和1.65,湾内浮游动物多样度和丰富度差别不大,湾口浮游动物的多样度和丰富度稍高于湾内区域;被囊动物(Tunicata)和腔肠动物(Coelenterata)主要在靠近湾口区域出现,与湾口水系复杂、受北大西洋暖流等影响较大有关;湾内浮游动物丰度高于湾口,与"气候变暖—海冰融化—湾内外源营养物质增加—浮游植物增多—浮游动物生长繁殖提升"这一连锁反应有关。(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梁淼,姜倩,孙丽艳,李德鹏,陈兆林[2](2018)在《曹妃甸近岸海域大、中型浮游动物优势种空间生态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2014年曹妃甸海域2个航次调查资料,运用Levins公式和Petrailis指数测定了浮游动物优势种(类)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迭程度,采用冗余分析(RDA)研究了浮游动物生态位分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曹妃甸近岸海域2014年共鉴定出3大类9种浮游动物优势种和4种浮游幼虫,优势种更替率达到57.14%,其中,克氏纺锤水蚤(Acartia clausi)和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为夏季主要优势种,小拟哲水蚤和双毛纺锤水蚤(Acartia bifilosa)为秋季主要优势种。浮游动物优势种(类)群生态位宽度变化范围为0.28~0.93,将其划分为广生态位、中生态位和窄生态位叁大类型。其中,夏季,广生态位代表种类为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和克氏纺锤水蚤,中生态位代表种小拟哲水蚤等4种,窄生态位的种类包括无节幼虫(Nauplius larva)和蔓足类无节幼虫(Cirripedia larva);秋季,广生态位种类包括小拟哲水蚤、异体住囊虫(Oikopleura dioica)等8种,中生态位种类包括腹足类幼虫(Gastropoda larva)和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窄生态位的种类包括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和拟长腹剑水蚤(Oithona similis)。浮游动物优势种(类)群之间的生态位重迭指数范围为0.31~0.95,两季均呈现出广生态位种类之间的生态位重迭程度均较高,窄生态位的种类与其他生态位较宽的种类生态位重迭程度较低的特点。RDA排序结果表明,夏季无机氮、p H、温度、化学耗氧量和活性磷酸盐是影响浮游动物优势种(类)群生态位分布最大的环境因子;秋季主要环境影响因子为化学耗氧量、悬浮物、活性磷酸盐和盐度。该研究揭示了曹妃甸近岸海域浮游动物优势种空间生态分化程度,可为该海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李优迈,韩留玉,陈绵润,佟蒙蒙[3](2018)在《大亚湾中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植食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中型浮游动物成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大亚湾实验站附近一个采样点连续两年的野外调查和现场摄食实验,分析大亚湾近岸富营养化海域中型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及其对浮游植物的选择摄食特性。结果表明:2015—2017年实验站附近中型浮游动物的总丰度在冬季达到最高,其次为春、秋和夏季;其优势种大多是滤食性桡足类,如锥形宽水蚤(Temora turbinata)、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等,中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特性与优势种摄食行为有很大的相关性。中型浮游动物群落更偏好于粒径较大的小型浮游植物(20—200μm),而对微型(2—20μm)或超微型浮游植物(0.7—2μm)的摄食影响较小,甚至会因为选择性摄食对这两种类型的浮游植物的生长有间接促进作用。且中型浮游动物的摄食选择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除每个季节均倾向于摄食甲藻和青绿藻。除此之外,在春季偏好于定鞭藻和隐藻,夏季偏好于定鞭藻和绿藻,秋季偏好于硅藻、隐藻和聚球藻。尽管硅藻的生物量在调查期间平均约占总浮游植物类群的50%,但是中型浮游动物并不主动摄食硅藻,而更偏爱生物量低但营养较高的甲藻。总体上,中型浮游动物虽然对浮游植物有一定的摄食,但其植食性较弱,不能对浮游植物的生物量进行有效控制。(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湖沼》期刊2018年04期)
耿红,程凤,王松波,杜鸿,吴来燕[4](2018)在《淡水中型浮游动物群体与悬浮物碳氮磷比耦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湖北省13个湖库悬浮物和中型浮游动物群体碳氮磷比的分析,探讨了浮游动物与食物之间的元素耦联和不平衡性是如何随食物质量的改变而变化,以及这种不平衡性对生态系统浮游动植物间能量传递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型浮游动物C﹕N比和C﹕P比分别随悬浮物C﹕N比和C﹕P比的增加而变大。悬浮物-中型浮游动物之间的元素不平衡性不仅与悬浮物C﹕N比显着正相关(r=0.97,P<0.001),且与悬浮物C﹕P比也显着正相关(r=0.81,P=0.001)。浮游动植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与悬浮物-中型浮游动物C﹕P比差值呈显着负相关(r=–0.58,P=0.037),但与其C﹕N比差值关系不显着(P>0.05)。此外,中型浮游动物生物量也随其与悬浮物之间C﹕P比差值的增大而下降(r=–0.59,P=0.033)。这些结果表明,悬浮物碳氮磷比能显着影响中型浮游动物群体的碳氮磷比组成,两者之间的元素不平衡性随前者的增加而变大并进而降低能量向后者的传递。(本文来源于《水生生物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李优迈[5](2018)在《大亚湾中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生态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中型浮游动物成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大亚湾实验站连续两年的现场监测和摄食实验,分析大亚湾近岸富营养化海域中型浮游动物群落在生长过程中的摄食特性,及其选择性摄食引起的营养级联效应。最后通过分析现场繁殖数据,探讨选择性摄食对桡足类繁殖的贡献。本研究对了解近岸浮游生物食物网能级传递和营养级联效应有重要的意义。调查发现,2015年~2017年大亚湾近岸海域中型浮游动物的总丰度在冬季达到最高,其次为春、秋和夏季;其优势种大多是滤食性桡足类,如锥形宽水蚤(Temora turbinata)、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等,而中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特性与其优势种摄食行为有关。对中型浮游动物的植食性选择摄食研究表明,中型浮游动物倾向于粒径较大的浮游植物,以摄食小型浮游植物(20-200 μm)为先,其次是微型(2-20 μm)或超微型浮游植物(0.7-2 μm)。通过色素分析,中型浮游动物全年都倾向于主动选择摄食甲藻和青绿藻。除此之外,在春季偏好定鞭藻和隐藻,夏季偏好定鞭藻和绿藻,秋季偏好硅藻、隐藻和聚球藻。尽管硅藻生物量平均约占总浮游植物类群的50%,但中型浮游动物并不主动摄食硅藻,而更偏爱生物量低但营养较高的甲藻,这跟其具备主动选择摄食营养丰富食物的策略有关。总体上,中型浮游动物虽然对浮游植物有一定的摄食,但其植食性较弱,不能对浮游植物的生物量进行有效控制。本文进一步对中型浮游动物的植食性的摄食率进行修正。通过对比中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和纤毛虫等小型浮游动物的清除率,发现中型浮游动物更偏好于纤毛虫等小型浮游动物。这与小型浮游动物个体较大且营养较高有关,这种偏肉食的选择摄食特性在整个浮游生物食物网内形成营养级联效应。由于这种级联效应常易被忽略,导致中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率被低估。本研究通过修正的计算公式对摄食率重新进行计算,将营养级联效应率考虑在内,计算出中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实际摄食率,该结果对准确评估海洋浮游生物食物网的能级传递有重要作用。结果显示,两年实际摄食率为-0.04±0.13d-1(-0.59~0.43 d-1);营养级联效应率值(TC值)占修正前摄食率的百分比为115%±175%(-548%~1188%),故营养级联效应明显。同时,小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为1.59±0.69d-1(0.12~6.08 d-1)。修正后的结果与原结论基本一致,即中型浮游动物对于浮游植物的摄食率非常小,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主要来自于小型浮游动物。此外,中型浮游动物在繁殖阶段的摄食特性数据表明,中型浮游动物中重要的桡足类通过选择性摄食获取更多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的食物,尤其是对繁殖起显着作用的富含DHA(docosahexaenoic acid)的食物。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硅藻和甲藻在繁殖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可能与这两者体内分别含有较高浓度的EPA(eicosapentaenoic acid)和DHA有关,这两种必需脂肪酸对桡足类的繁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由于海域中硅藻的生物量较高,硅藻本身不是桡足类繁殖的限制因子,因此桡足类会更主动的去摄食其它食物来源,如生物量低但富含DHA的甲藻。虽然大亚湾实验站的中型浮游动物更倾向于选择摄食纤毛虫等小型浮游动物,但是纤毛虫对桡足类的繁殖过程并无额外的促进作用,这可能是由于纤毛虫体内的脂肪酸如ω3PUFA含量较低有关,而这些脂肪酸是挠足类繁殖所必需的因素,也是其增加繁殖率的主要因素之一。综上,中型浮游动物的选择摄食特性对其生长、繁殖等生命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选择性摄食,中型浮游动物能够从不同类别食物中获得足够的营养,从而满足其各生命阶段的物质需求。(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6-01)
司悦悦[6](2018)在《珠江口及南海中北部中型浮游动物摄食生态与繁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型浮游动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重要作用。本学位论文聚焦河口和边缘海中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率和繁殖率的变化,通过饵料递减法和稀释法等船基培养实验,并结合浮游动物计数与鉴定、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和类群组成分析等方法,于珠江口(2015年5月、8月和11月及2016年1月)和南海中北部(2017年7-8月)两个区域开展研究,测定了中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率和繁殖率,并分析其与食物组成及环境因子间的关系,探讨了中型浮游动物的摄食选择性、繁殖属性及营养级联效应机制。主要结果如下:珠江口表层水体各季节均以NANO级浮游植物(2-20 μm)生物量占优;中型浮游动物丰度呈春>冬>秋>夏的季节分布趋势,桡足类在各季节均为优势类群。南海中北部表层水体叶绿素浓度低于珠江口,各站位PICO级(<2μm)浮游植物生物量均占绝对优势;中型浮游动物总丰度低于珠江口,桡足类为优势类群。中型浮游动物的摄食行为具有明显的粒级选择性和类群选择性,且其间接引起的营养级联效应对各粒级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具有不同的调控作用。在粒级选择性方面:珠江口和南海中北部中型浮游动物对MICRO级(>20 μm)浮游植物的清除率和摄食率均为最高,通过直接摄食控制了MICRO级生物量的积累;而多数情况下对NANO级浮游植物摄食较少,相反则通过营养级联效应间接促进其生长;对PICO级浮游植物摄食率较低,且主要通过营养级联效应间接促进(珠江口)或抑制(南海中北部)其生物量净增长。在类群选择性方面:珠江口中型浮游动物对硅藻的摄食率较高,而对甲藻更为偏好;南海中北部中型浮游动物对甲藻和硅藻表现出较高清除率,但由于研究区域甲藻和硅藻生物量较低,因此中型浮游动物对这两个类群摄食率较低。由摄食选择性导致的营养级联效应,其在珠江口的程度在春、夏季高于秋、冬季。春、夏季中型浮游动物偏植食性,对浮游植物的摄食总效应使得浮游植物生物量处于平衡状态;秋季偏肉食性,对浮游植物呈控制状态;冬季摄食活动较弱,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影响不大。导致营养级联效应存在的机制主要在于中型浮游动物对纤毛虫具有较高的摄食偏好。然而尽管如此,由于纤毛虫生物量相对于浮游植物较低,因此纤毛虫并不是中型浮游动物主要的摄食率来源,推测对纤毛虫的摄食偏好可能是由于其对桡足类繁殖的促进作用。珠江口桡足类的繁殖率总体上呈现春>夏>秋>冬及河口中游>上游>下游的时空分布。温度、盐度、颗粒有机碳浓度、中型浮游动物生物量、饵料浓度与组成等均影响着桡足类繁殖率的分布。桡足类繁殖率显着受到MICRO级浮游植物浓度及比例的影响,而NANO和PICO级浮游植物对其影响不显着;纤毛虫丰度的增加,可显着提高桡足类繁殖率。总体上,本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型浮游动物的摄食和繁殖动态,及与其他浮游生物种群间的营养交互。(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8-05-01)
谭书杰[7](2009)在《胶州湾中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和微型浮游动物级联式摄食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7年12月至2008月11月在胶州湾的2个典型站位采样,结合Landry稀释法和改进后的Frost的直接计量法研究了不同粒径范围的中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和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速率,并对中型浮游动物的食物组成、中型浮游动物群落和微型浮游动物群落对浮游植物群落的摄食压力进行了估算。调查期间,A站共发现浮游植物42属76种,物种丰富度和细胞丰度均以硅藻为主,且主要是一些近岸广布种和暖温带种。浮游植物细胞丰度最高峰出现在7月,为1301.52×10~3 cells L~(-1),最低值出现在4月,为17.44×10~3 cells L~(-1)。优势种主要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诺氏海链藻(Thalassiosiranordenski(?)ldii)和浮动弯角藻(Eucampia zodiacus)等。B站共发现浮游植物44属83种,物种丰富度和细胞丰度同样均以硅藻为主。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变化趋势表现为双周期型,最高峰出现在1月,为1257.48×10~3 cells L~(-1),次高峰出现在3月,为1137.67×10~3 cells L~(-1),最低值出现在6月和11月,分别为11.32×10~3cells L~(-1)和21.77×10~3 cells L~(-1)。优势种主要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 danicus)和窄隙角毛藻(Chaetoceros affinis)等。A站和B站微型浮游动物优势种主要为百乐拟铃虫(Tintinnopsis beroidea)、急游虫(Stromdium sp.)和桡足类幼虫(Copepod nauplii)等。A站微型浮游动物个体丰度最大值出现在6月,为6.20×10~6 ind m~(-3),最低值出现在11月,为0.68×10~6 ind m~(-3)。B站微型浮游动物个体丰度最大值出现在3月,为4.44×10~6 ind m~(-3),最低值出现在6月,为0.49×10~6 ind m~(-3)。A站浮游植物内禀生长率介于0.38-2.58 d~(-1),均值0.99 d~(-1);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摄食率介于0.12-2.23 d~(-1),均值0.77 d~(-1);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现存量摄食压力介于19.49-1179.88%,均值225.22%;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潜在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介于25.96-102.06%,均值72.74%。B站浮游植物内禀生胶州湾中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和微型浮游动物级联式摄食的初步研究长率介于0.45-2.21 d~(-1),均值1.12 d~(-1),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摄食率介于0.07-2.12 d~(-1),均值0.95 d~(1-),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现存量摄食压力介于10.71-771.55%,均值253.21%,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潜在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介于19.05-104.86%,均值78.14%。。与世界其他海区相比,胶州湾的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潜在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处于一般水平。Frost的直接计量法结果表明:对于A站,较小粒径范围的中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物种摄食速率介于15.13-556.67×10~3cells ind.~(-1) d~(-1),均值为158.48×10~3cells ind.~(-1) d~(-1),较大粒径范围的中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物种摄食速率介于22.32-637.01×10~3cells ind.(-1) d~(-1),均值176.12×10~3cells ind.~(-1) d~(-1)对于B站,较小粒径范围的中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物种摄食速率介于15.28-1360.16×10~3cells ind.~(-1) d~(-1),均值296.63×10~3cells ind.~(-1) d~(-1),较大粒径范围的中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物种摄食速率介于12.72-741.93×10~3cells ind.~(-1) d~(-1),均值195.27-10~3cells ind.~(-1)d~(-1)。中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摄食速率具有饵料丰度依赖性,在浮游植物较低的细胞丰度下,其摄食速率会随着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增加而增加,达到一定阈值后随着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增加而降低。对于A站,较小粒径范围的中型浮游动物对微型浮游动物的物种摄食速率介于0.37-6.19×10~3ind.ind.~(-1)d~(-1),均值2.21×10~3 ind.ind.~(-1) d~(-1),较大粒径范围的中型浮游动物对微型浮游动物的物种摄食速率介于0.49-10.07×10~3ind.ind.~(-1) d~(-1),均值3.39-10~3ind.ind.~(-1) d~(-1);对于B站,较小粒径范围的中型浮游动物对微型浮游动物的物种摄食速率介于0.30-9.12×10~3 ind.ind.~(-1) d~(-1),均值1.81×10~3ind.ind.~(-1) d~(-1),较大粒径范围的中型浮游动物对微型浮游动物的物种摄食速率介于0.19-10.40×10~3ind.ind.~(-1)d~(-1),均值2.06-10~3 ind.ind.~(-1) d~(-1)。比较中型浮游动物食物组成表明,中型浮游动物的食物组成中主要以浮游植物为主。对于A站,浮游植物占较小粒径范围的中型浮游动物食物比例介于27.44-97.49%,均值66.96%,浮游植物占较大粒径范围的中型浮游动物食物比例介于17.79-97.38%,均值59.20%;对于B站,浮游植物占较小粒径范围的中型浮游动物食物比例介于46.54-98.08%,均值81.68%,浮游植物占较大粒径范围的中型浮游动物食物比例介于48.09-98.63%,均值79.02%。但微型浮游动物也占一定的比例,在个别月份成为中型浮游动物食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A站,较小粒径范围的中型浮游动物群落对浮游植物群落现存量的摄食压力介于0.40-6.16%,均值1.56%,微型浮游动物群落对浮游植物群落现存量的摄食压力介于93.84-99.60%,均值98.54%;较大粒径范围的中型浮游动物群落对浮游植物群落现存量的摄食压力介于0.17-3.61%,均值0.95%,微型浮游动物群落对浮游植物群落现存量的摄食压力介于96.39-99.83%,均值99.05%;对于B站,较小粒径范围的中型浮游动物群落对浮游植物群落现存量的摄食压力介于1.36-29.85%,均值5.72%,微型浮游动物群落对浮游植物群落现存量的摄食压力介于70.15-98.64%,均值94.28%;较大粒径范围的中型浮游动物群落对浮游植物群落现存量的摄食压力介于0.30-17.03%,均值3.01%,微型浮游动物群落对浮游植物群落现存量的摄食压力介于82.97-99.70%,均值96.99%。比较中型浮游动物群落和微型浮游动物群落对浮游植物群落现存量的摄食压力表明,微型浮游动物群落对浮游植物群落现存量的摄食压力要高于中型浮游动物群落对浮游植物群落现存量的摄食压力。(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09-06-02)
王小冬,孙军,刘东艳,汪岷[8](2005)在《海洋中型浮游动物的选择性摄食对浮游植物群落的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中型浮游动物的选择性摄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浮游植物种群的变化,控制着海洋初级生产力的节律、规模和归宿。从海洋中型浮游动物选择性摄食对有害藻华的控制、中型浮游动物的选择性摄食机制、中型浮游动物选择性摄食的研究方法和中型浮游动物的选择性摄食模型四个方面探讨了中型浮游动物选择性摄食对控制浮游植物种群演替的贡献,为进一步预测和控制有害藻华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进展》期刊2005年04期)
张光涛[9](2000)在《南极普里兹湾大、中型浮游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南大洋生态系统中,桡足类既在初级生产和更高营养级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也为大型浮游动物,主要是磷虾生物量年际变化和地区变化提供了很好的缓冲,磷虾存在时它是竞争者和捕食对象,磷虾缺乏时初级生产的转化主要由它承担。国际上对南极桡足类的研究在最近十年进展很快,尤其是生活史策略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我国对南极磷虾的研究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但对桡足类等小型浮游动物来说却只是刚刚起步。 本文利用中国第十叁、十五次南极考察的浮游动物标本研究了普里兹湾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地理分布。随纬度的不同,普里兹湾存在叁种群落类型,62-65°S海域是以纽鳃樽为主的北部被囊群落,小型桡足类拟长腹剑水蚤(Oithonasimilis)和拟哲水蚤(Paracalanus spp)在该区域密度最大,最大型的巨锚哲水蚤(Rhincalanus gigas)为该区所特有,并且只在62°S附近出现大量的无节幼体;65-67°S之间是尖角似哲水蚤(Calanoides acutus)和戈氏长腹水蚤(Metridiagerlachei)的分布高峰区,多毛类和毛颚类分布也较多,该地区由磷虾和桡足类交替控制;67°S以南至近岸为近岸群落,是晶磷虾(Euphausia crystallorophias)的分布区域,在我们的调查中由大量的磷虾幼体出现,无节幼体最大密度6000ind·m~(-2),蚤状幼体达到6400ind·m~(-2)。 划分北部和中部群落的指示种为纽鳃樽(Salpa thompsoni)、巨锚哲水蚤和毛颚类;北部和近岸群落的指示种为巨锚哲水蚤、戈氏长腹水蚤和磷虾的蚤状幼体;中部群落和近岸群落之间的指示种是晶磷虾,磷虾的无节幼体和角突隆剑水蚤(Oncaea conifera)作为该区的指示种不是很明显。 CHINARE-XV期间进行了桡足类优势种的产卵量培养实验,在调查其间尖角似哲水蚤和戈氏长腹水蚤分别有13.3和5只/雌的产卵量,尖角似哲水蚤表现为明显的双峰态种群结构,早期幼体占据绝大部分,表现为成长种群,CI最早出现在陆冰缘站的冰下推测生殖发生在十月至十一月间。巨锚哲水蚤的无节幼体集中出现于低纬度区,并没有发现有桡足幼体出现。(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00-07-01)
黄加祺[10](1983)在《九龙江口大、中型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和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1979—1981年九龙江口的样品,初步鉴定154种浮游动物。大多数为暖水性河口和沿岸种类,呈现本河口亚热带低盐水域类型。本河口浮游动物的生物量、总个体数及种数以夏季最高、秋季次之、冬季最低。其种数随盐度上升而提高,而在A、B、C叁站中,生物量及总个体数有随盐度的上升而下降的趋势。据它们的分布及来源大体上可分为淡水、河口、沿岸和外海四个生态类群。此水域浮游动物的季节分布主要受温度和海流影响,而平面主要受盐度和潮流影响。火腿许水蚤(Schmackeria poplesia)和中华异水蚤(Acartiella sinensis)可作为本可口的指标种。(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83年01期)
中型浮游动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依据2014年曹妃甸海域2个航次调查资料,运用Levins公式和Petrailis指数测定了浮游动物优势种(类)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迭程度,采用冗余分析(RDA)研究了浮游动物生态位分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曹妃甸近岸海域2014年共鉴定出3大类9种浮游动物优势种和4种浮游幼虫,优势种更替率达到57.14%,其中,克氏纺锤水蚤(Acartia clausi)和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为夏季主要优势种,小拟哲水蚤和双毛纺锤水蚤(Acartia bifilosa)为秋季主要优势种。浮游动物优势种(类)群生态位宽度变化范围为0.28~0.93,将其划分为广生态位、中生态位和窄生态位叁大类型。其中,夏季,广生态位代表种类为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和克氏纺锤水蚤,中生态位代表种小拟哲水蚤等4种,窄生态位的种类包括无节幼虫(Nauplius larva)和蔓足类无节幼虫(Cirripedia larva);秋季,广生态位种类包括小拟哲水蚤、异体住囊虫(Oikopleura dioica)等8种,中生态位种类包括腹足类幼虫(Gastropoda larva)和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窄生态位的种类包括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和拟长腹剑水蚤(Oithona similis)。浮游动物优势种(类)群之间的生态位重迭指数范围为0.31~0.95,两季均呈现出广生态位种类之间的生态位重迭程度均较高,窄生态位的种类与其他生态位较宽的种类生态位重迭程度较低的特点。RDA排序结果表明,夏季无机氮、p H、温度、化学耗氧量和活性磷酸盐是影响浮游动物优势种(类)群生态位分布最大的环境因子;秋季主要环境影响因子为化学耗氧量、悬浮物、活性磷酸盐和盐度。该研究揭示了曹妃甸近岸海域浮游动物优势种空间生态分化程度,可为该海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型浮游动物论文参考文献
[1].邓邦平,蒋晓山,周红宏,曹叔楠,张昊飞.夏季北极KingsBay海域中型浮游动物群落特征[J].生态学杂志.2019
[2].梁淼,姜倩,孙丽艳,李德鹏,陈兆林.曹妃甸近岸海域大、中型浮游动物优势种空间生态位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8
[3].李优迈,韩留玉,陈绵润,佟蒙蒙.大亚湾中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植食性[J].海洋与湖沼.2018
[4].耿红,程凤,王松波,杜鸿,吴来燕.淡水中型浮游动物群体与悬浮物碳氮磷比耦联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2018
[5].李优迈.大亚湾中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生态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8
[6].司悦悦.珠江口及南海中北部中型浮游动物摄食生态与繁殖研究[D].厦门大学.2018
[7].谭书杰.胶州湾中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和微型浮游动物级联式摄食的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
[8].王小冬,孙军,刘东艳,汪岷.海洋中型浮游动物的选择性摄食对浮游植物群落的控制[J].海洋科学进展.2005
[9].张光涛.南极普里兹湾大、中型浮游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0
[10].黄加祺.九龙江口大、中型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和分布[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