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快速切换机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灰度预测,交换机重分配,多控制器,软件定义网络
快速切换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朱兴浩[1](2017)在《多域SDN中控制器的快速故障切换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用户规模急剧膨胀,传统网络的静态架构、管理方式与各种应用的动态发展趋势越来越不适应。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SDN)作为一个新型的网络体系架构,由于其易管理、可编程的特性,解决了传统网络中网络设备复杂、配置困难等问题。典型的单控制器软件定义网络虽然能够在继承SDN特点的基础上实现网络构建,但是单控制器网络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固有缺陷:一是单点故障问题;二是网络的可扩展性问题。因此,业界提出了多控制器架构下的控制体系,该架构通过两个方式解决了控制器的单点故障问题:首先在故障发生时,通过相应的检测机制定位故障控制器;其次是将故障控制器下的交换机重分配到其他控制器上。但是以上两个方式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现有的故障检测方式无法快速定位故障且检测点不可靠;其次,现有的交换机重分配方式过于粗放。因此,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在故障检测方面,针对目前多域SDN控制器故障检测点单一,采用固定超时时间间隔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灰度预测的故障检测算法;在检测方式方面,采用环形的检测方式保证了多个故障检测点的可靠性;在检测算法方面,针对于网络的动态变化采用了自适应的预测方式对以往的消息进行记录,并预测下一次消息的到达时间、设定门限值。仿真验证得知,本文所提出的算法能够快速的故障定位,并且也保证了检测点的可靠性。第二,在交换机重分配策略方面,提出一种基于失联度的交换机重分配策略。该策略主要分为叁部分:首先针对于控制器发生故障之后,通过控制器的负载、待重分配交换机与控制器之间的最短距离以及交换机在重分配过程中的失联度作为重分配的衡量指标建立相应模型;其次对模型的目标函数按不同的映射方式进行计算选出其中最优结果;最后得出交换机与控制器重分配的映射矩阵,即对交换机进行重分配的结果。仿真验证得知,该策略能够使得整体故障域中交换机能够较快获得流表,同时降低了重分配后交换机到控制器之间连接发生故障的概率。(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大学》期刊2017-06-03)
臧璆[2](2016)在《基于Openflow的组播应用快速切换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组播通信需要应用于当今数据中心网络。本文提出并设计基于Openflow控制器实现组播,当网络故障发生时,能够快速切换组播树的机制。该机制在切换组播树时丢包率极低,保证了一定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由于建立组播树所用路由算法考虑到路径的延迟以及负载均衡,所以能够使得组播树在更新切换时,尽可能达到代价最优,所以组播延迟较小,并且网络负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均衡。(本文来源于《福建电脑》期刊2016年09期)
康桂华,康鸿博[3](2016)在《快速公交车联网中一种前向越区切换准周期触发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克服传统上基于接收信号强度的越区切换触发机制的局限,提出一种基于发送切换邀请的越区切换准周期触发机制。该机制能使移动线路相对固定、移动速度较高的无线通信环境中越区切换的触发更及时、准确和可靠,也能使整个越区切换的实现过程得到简化,缩短了整个切换的执行时间,提高了越区切换的速度和效率,同时还能防止"乒乓切换"现象的发生。在城市BRT、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6年03期)
宋倩[4](2015)在《WLAN快速切换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无线局域网WLAN已经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各种便携式移动终端也日益普及,使用户对移动性的需求不断增强。由于WLAN中AP(Access Point)功率有限导致其服务范围较小,用户的移动必将引起移动终端在AP之间的切换。为解决切换问题,国内外学者专家提出了许多切换技术,但是这些切换技术或者时延太大或者不支持网络层切换。论文通过对WLAN中的安全快速切换机制展开深入研究和分析,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对现有的WLAN切换机制的理论和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分析总结了目前国内外WLAN切换技术的研究现状。(2)为了减小切换时延,为STA跨子网漫游提供支持,论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快速切换协议。协议在主动扫描方式的基础上使用选择性信道扫描和提前扫描等优化方法来减小扫描时延;采用基于信任传递的密钥预分配技术,在切换之前把密钥发送给相应的备选目标,从而来减小认证时延;采用IP地址预申请的方法,在STA启动切换前就完成IP地址的申请,减小IP层切换时等待地址获取的时间。协议在保证切换过程安全的基础上,减小切换时延,提高STA跨子网漫游的切换效率。(3)对提出的快速切换协议进行了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分别在STA和AP端的软件wpa_supplicant和hostapd的基础上进行了协议扩展,添加相应功能模块。(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5-10-01)
葛坤玉,汪鹏,魏振春,卫星[5](2015)在《基于改进邻居图的WLAN快速切换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典型的切换过程包括扫描、认证和重关联3个阶段,其中扫描阶段占切换时延的90%以上,因此解决切换时延问题主要是降低扫描阶段的时延。文章对传统邻居图切换机制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基于改进邻居图的WLAN快速切换机制。该机制综合考虑接入点(access point,AP)的信号强度、负载以及移动站点(station,STA)的运动方向,计算出每个AP的权值,确定候选AP的优先级;根据优先级STA依次选择候选AP进行认证重关联,直至成功,从而减少扫描信道数量,达到降低扫描时延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该切换机制有效降低了切换时延,减少了乒乓切换的发生,满足实时性应用的需求,实现了快速切换。(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李向丽,翟苹利,李林森[6](2014)在《一种引入缓存/转发机制的快速PMIPv6切换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FPMIPv6是PMIPv6(Proxy Mobile IPv6)标准协议的扩展,旨在减少切换时间延迟,然而在实际情况中移动节点MN并非每次都能对新接入点预测正确,这种情况会带来更长的时间延迟和大量数据包的丢失。考虑到MN切换发起错误的情况,提出一种改进的FPMIPv6方案,通过采用"切换发起和代理绑定更新并行"和"缓存与转发并行"的思想降低切换时延和数据包丢失来降低切换过程的总开销。仿真数据表明,改进方案的切换开销明显小于PMIPv6协议和FPMIPv6协议的开销。(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期刊2014年02期)
张友能,洪炎,黄文全,丁莉[7](2013)在《基于WLAN的无线通信异步快速切换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速移动环境下,无线通信的数据传输存在丢包现象,通过研究WLAN的链路层协议切换步骤,提出了采用减少扫描信道数量和选择扫描信道的策略来解决无线通信高速切换时的数据丢包现象,并通过构建高速无线通信切换系统进行了仿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减少扫描信道数量和选择扫描信道的异步无线通信切换机制可以将切换链路中断的时间由6s左右缩短至不到2s。(本文来源于《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4期)
韩江洪,周浩,魏振春,汪鹏[8](2013)在《基于平滑选择扫描与动态缓存的WLAN快速切换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提出了基于平滑选择扫描与动态缓存的快速切换机制,典型的切换过程包括扫描、认证、重关联3个阶段,该快速切换机制主要减少扫描阶段时延,通过平滑选择扫描算法减少了扫描信道的数量并将扫描阶段划分为更小的扫描周期,同时通过动态缓存算法在缓存表命中的情况下省去了扫描阶段。仿真结果表明该切换机制将通信时延降低到50ms以下,满足了无线多媒体业务的传输要求。(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10期)
李振军,柳兴[9](2013)在《基于Delaunay叁角剖分的FMIPv6快速切换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快速移动IPv6(FMIPv6)中预测新接入路由器(NAR)出错时的丢包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elaunay叁角剖分的快速切换机制(TFMIPv6)。该机制通过Delaunay叁角剖分算法将网络分割成虚拟的叁角拓扑结构,在相邻的接入路由器间建立隧道,通过目标接入节点候选表来协助移动节点快速重构两个新的转交地址,并将切换过程中到达的包缓存在两个可能的NAR中。仿真结果表明,TFMIPv6能获得比FMIPv6更小的切换延时及丢包率。(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期刊2013年10期)
宋一赞[10](2013)在《WiFi-WiMAX异构网络快速切换认证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多种无线网络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快速、安全地访问网络服务,异构无线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显得尤为重要。而现有的WiFi-WiMAX网络有过高的切换延迟,易造成上层应用软件的服务中断,影响传输品质。本文所做工作如下:1.分析已有的相关研究和解决方法,发现现有解决方案中网络切换认证方法需要用户设备重复进行完全EAP认证,造成网络切换认证效率低、认证服务器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2.提出一种快速认证机制,采用预认证的构想,在用户设备初次入网执行完全EAP认证后,保留切换网络时所需要的密钥MSK,再利用密钥重复使用,把MSK提前送至信号覆盖范围内将来可能切换至的目标网络,网络切换时直接使用WiFi接入点或WiMAX基站中保留的MSK对移动终端进行认证,如此避免了在切换网络时再次执行完全EAP认证,减少了切换认证的延迟,从而达到快速认证的目的。此方案WiFi和WiMAX共用一个认证服务器,无需用户设备和后端认证服务器的参与,提高了切换服务的效率。3.通过NetworkSimulation2网络仿真软件对所提出的快速认证机制进行了模拟试验与分析,证明了本论文所提出的快速切换方法获得了最短的平均切换时延,改进了网络的认证效率,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QoS保证。(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期刊2013-05-01)
快速切换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组播通信需要应用于当今数据中心网络。本文提出并设计基于Openflow控制器实现组播,当网络故障发生时,能够快速切换组播树的机制。该机制在切换组播树时丢包率极低,保证了一定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由于建立组播树所用路由算法考虑到路径的延迟以及负载均衡,所以能够使得组播树在更新切换时,尽可能达到代价最优,所以组播延迟较小,并且网络负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均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快速切换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1].朱兴浩.多域SDN中控制器的快速故障切换机制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7
[2].臧璆.基于Openflow的组播应用快速切换机制[J].福建电脑.2016
[3].康桂华,康鸿博.快速公交车联网中一种前向越区切换准周期触发机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
[4].宋倩.WLAN快速切换机制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5
[5].葛坤玉,汪鹏,魏振春,卫星.基于改进邻居图的WLAN快速切换机制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6].李向丽,翟苹利,李林森.一种引入缓存/转发机制的快速PMIPv6切换方案[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4
[7].张友能,洪炎,黄文全,丁莉.基于WLAN的无线通信异步快速切换机制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8].韩江洪,周浩,魏振春,汪鹏.基于平滑选择扫描与动态缓存的WLAN快速切换机制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9].李振军,柳兴.基于Delaunay叁角剖分的FMIPv6快速切换机制[J].计算机应用.2013
[10].宋一赞.WiFi-WiMAX异构网络快速切换认证机制研究[D].广州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