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乳淋巴链论文-张在鸿,杨新华,张毅,范林军,张帆

内乳淋巴链论文-张在鸿,杨新华,张毅,范林军,张帆

导读:本文包含了内乳淋巴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乳腺肿瘤,腔镜下内乳淋巴链切除术,乳腺癌扩大根治术,临床疗效

内乳淋巴链论文文献综述

张在鸿,杨新华,张毅,范林军,张帆[1](2011)在《腔镜与开放性手术切除乳腺癌内乳淋巴链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腔镜下内乳淋巴链切除术与乳腺癌扩大或改良扩大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探讨更适合于乳腺癌内乳淋巴结转移高风险患者的术式。方法取2004年6月至2010年11月在本科住院确诊为乳腺癌且内乳淋巴结转移高风险的患者共97例,其中5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腔镜下内乳淋巴链切除术(腔镜组),47例实施乳腺癌扩大或改良扩大根治术(开放组)。记录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除的内乳淋巴结数目、术后引流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术后VAS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定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定性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入组9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器官损伤及术后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腔镜组术后72hVAS疼痛评分比开放组低(Z=2.26,P=0.02)。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除内乳淋巴结数目、术后引流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术后24h疼痛评分及并发症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15个月,中位随访12个月,入组患者均无复发、远处转移或死亡。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经腔镜下行内乳淋巴链切除术安全可行、创伤小,疗效不劣于开放手术。(本文来源于《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期刊2011年02期)

郭美琴,杨新华,贺青卿,范林军,岳志强[2](2006)在《胸腔镜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和内乳淋巴链切除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胸腔镜下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和内乳淋巴链切除的可行性。方法实验用小型母猪6头,双腔管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胸前第1对乳房皮下注射亚甲蓝4 m l,经胸腔镜观察内乳前哨淋巴结蓝染时间,超声刀切除内乳前哨淋巴结和内乳淋巴链,记录手术时间。结果6头小型母猪共12侧内乳前哨淋巴结和内乳淋巴链,采用胸腔镜联合淋巴结蓝染定位法成功切除,内乳前哨淋巴结蓝染时间5~15 m in,平均8.9 m in;活检时间15~50 m in,平均30.4 m in;内乳淋巴链切除时间分别为左侧30~56 m in,右侧22~48 m in,平均38.2 m in。无出血、肺损伤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胸腔镜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和内乳淋巴链切除是可行的,手术操作简便、创伤较小。(本文来源于《中国微创外科杂志》期刊2006年03期)

贺青卿,杨新华,郭美琴,范林军,张毅[3](2005)在《胸腔镜内乳淋巴链清扫术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经胸腔镜行内乳淋巴链切除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肿瘤位于乳腺内侧或中央区的乳腺癌病人15例为研究对象。气管插双腔管全麻,术前肿块周围和皮下注射美蓝5~6 m l。腋窝清扫结束后,采用单腔通气使患侧肺萎陷。于腋中线第3、5、7肋间隙处分别置入腔镜、内镜分离钳和超声刀,切除内乳淋巴链送病理检查。结果11例右侧乳腺癌病人腔镜下成功切除内乳淋巴链。1例左侧中央区Ⅲc期病人术前化疗后内乳区水肿,内乳血管显示不清,行腔镜内乳淋巴结活检。1例左侧乳腺癌其内乳淋巴链被心包和主动脉覆盖,另2例乳腺癌因胸腔粘连均改经肋间隙胸膜外内乳淋巴结活检。11例中5例内乳淋巴结有癌转移,其中1例内乳淋巴结癌转移而腋窝淋巴结无转移。平均每例切除内乳淋巴结4.7(4.7±1.8)枚。内乳淋巴结均位于第1肋软骨至第4肋间隙之间。手术时间为34~70(49.2±9.6)m in。1例发生术后一过性低氧血症,经面罩吸氧好转。无出血、肺损伤、肺不张及肺部感染等手术并发症。结论胸腔镜内乳淋巴链清扫是可行的,手术操作简便、创伤较小。该手术方法有助于改善乳腺癌内乳淋巴结转移的治疗。(本文来源于《第叁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05年22期)

韩新巍,吴刚,李永东[4](2004)在《肝癌合并右侧内乳淋巴链广泛转移》一文中研究指出1 临床资料女 ,5 7岁 ,3个月前以原发性肝癌行肝癌动脉灌注化疗和栓塞治疗。 2个月前因肺部多发转移 ,行肺动脉灌注化疗和肝动脉栓塞治疗 ,并因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进行放射治疗。近期胸闷、胸痛。螺旋CT检查 :肺窗可见两肺多发结节状高密度影 ;纵隔窗(本文来源于《实用放射学杂志》期刊2004年03期)

[5](1997)在《闪烁显影法定位乳腺癌内乳淋巴链以优化放疗》一文中研究指出闪烁显影法定位乳腺癌内乳淋巴链以优化放疗H.Struikmants,etal.RadiotherapyandOncology,1996,41:15.肿物位于乳腺中心或内侧,当腋淋巴结阴性,内乳淋巴结转移率为10%:而腋淋巴结阳性则为50%。本文目的是...(本文来源于《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期刊1997年02期)

宋士玉[6](1989)在《乳腺癌内乳淋巴链治疗的远期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对乳腺癌病人进行内乳淋巴链治疗是否有意义,何种疗法为佳及对何种类型病人最有效,作者对可行手术的1105例乳腺癌病人进行了多因素分析。1195例均为单侧浸润性乳腺癌病人,分期为T_(1a),T_(2a),T_(3a),N_0-N_1,M_0,肿瘤长径小于7cm,并有组织学证实的腋窝淋巴结转移。治疗以乳腺切除加腋窝清扫术(即Halsted或Patey氏手术)(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期刊1989年01期)

赵德明[7](1983)在《内乳淋巴链闪烁照相在乳癌患者放疗计划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公认乳房内侧发生的肿瘤较外侧的预后为差,Urban 对725例作根治术的乳癌患者,在术时常规作内乳淋巴链(IMC)活检,发现原发瘤在内侧者,IMC 的受侵率为33‰Fletcher 等虽证明凡术后照射胸壁和区域淋巴结的预后较单纯照射胸壁者为好,然而在判断IMC 的位置和状态方面,虽有手术探查、超声和CT 等方法,但仍不够满意。作者认为,最有效的检查方法是Ege 用同(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期刊1983年04期)

内乳淋巴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和内乳淋巴链切除的可行性。方法实验用小型母猪6头,双腔管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胸前第1对乳房皮下注射亚甲蓝4 m l,经胸腔镜观察内乳前哨淋巴结蓝染时间,超声刀切除内乳前哨淋巴结和内乳淋巴链,记录手术时间。结果6头小型母猪共12侧内乳前哨淋巴结和内乳淋巴链,采用胸腔镜联合淋巴结蓝染定位法成功切除,内乳前哨淋巴结蓝染时间5~15 m in,平均8.9 m in;活检时间15~50 m in,平均30.4 m in;内乳淋巴链切除时间分别为左侧30~56 m in,右侧22~48 m in,平均38.2 m in。无出血、肺损伤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胸腔镜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和内乳淋巴链切除是可行的,手术操作简便、创伤较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内乳淋巴链论文参考文献

[1].张在鸿,杨新华,张毅,范林军,张帆.腔镜与开放性手术切除乳腺癌内乳淋巴链的对比研究[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1

[2].郭美琴,杨新华,贺青卿,范林军,岳志强.胸腔镜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和内乳淋巴链切除的实验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6

[3].贺青卿,杨新华,郭美琴,范林军,张毅.胸腔镜内乳淋巴链清扫术的临床研究[J].第叁军医大学学报.2005

[4].韩新巍,吴刚,李永东.肝癌合并右侧内乳淋巴链广泛转移[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4

[5]..闪烁显影法定位乳腺癌内乳淋巴链以优化放疗[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1997

[6].宋士玉.乳腺癌内乳淋巴链治疗的远期疗效[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89

[7].赵德明.内乳淋巴链闪烁照相在乳癌患者放疗计划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83

标签:;  ;  ;  ;  

内乳淋巴链论文-张在鸿,杨新华,张毅,范林军,张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