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屈功能论文-胡茂能,余梁

伸屈功能论文-胡茂能,余梁

导读:本文包含了伸屈功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自制体位架,腰椎X线平片,功能位,伸屈角度

伸屈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胡茂能,余梁[1](2015)在《自制体位架在拍摄腰椎功能位平片中掌控腰椎伸屈角度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采用自制体位架拍摄腰椎功能位平片在掌控腰椎伸屈角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自制的腰椎功能位摄片体位架,设置腰椎伸屈角度的一种测试方法,以受检者胸骨体与骶骨下部的连线与垂直面的夹角为伸位伸展角度α1,以耻骨联合处与肩胛骨的连线与垂直面的夹角为屈位屈曲角度α2,通过调节横杆装置X1、X2及垂直装置Y1、Y2的不同数值,用函数arctg[(X1+X2-50)/(Y1-Y2)]×360/2π分别计算出α1和α2。随机选择178例腰腿痛和坐骨神经痛的患者采用最大限度的过伸过屈位,根据X1、X2及Y1、Y2数值得出相应α1和α2。结果 1设置横杆装置X1、X2及垂直装置Y1、Y2的不同数值,得出对应的α1和α2,编制腰椎功能位伸屈角度的查对表。2178例患者采用自制体位架拍摄腰椎功能位平片,测试腰椎最大限度的伸屈角度,用均值±标准差的形式对总体进行点估计,α1为33.98±13.97度;α2为34.78±14.99度,两者均符合正态分布。结论自制体位架通过水平和垂直测量装置能够掌控腰椎功能位摄片的伸屈角度,避免了盲目伸屈和主观随意性,方便准确,实用性较强。(本文来源于《安徽医学》期刊2015年01期)

舒思明,赵业明,王俊华,徐远红,何晓阔[2](2014)在《经筋疗法联合关节腔冲洗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伸屈肌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经筋疗法联合关节腔冲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伸膝、屈膝肌功能的影响。方法:用中心随机化方法将66例患者均分为A、B、C 3组,每组22例。A组给予经筋疗法,B组给予膝关节腔冲洗,C组予以经筋疗法联合关节腔冲洗。治疗前和治疗第20天,在20 min平卧式下肢功率自行车训练中,用Noraxon telemyo 2400表面肌电仪检测3组患者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表面肌电均方根值(RMS)和平均功率频率(MPF)并分析。结果:均方根值治疗前后对比,A、C两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且Pca>0.05;B组无差异(P>0.05)。平均功率频率治疗前后对比,A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C组有极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且Pca<0.05;B组无差异(P>0.05)。结论:与单独疗法相比,经筋疗法联合关节腔冲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更加有效地增强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的收缩力和对疲劳耐受力,提高膝关节的运动能力。(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杂志》期刊2014年12期)

舒思明[3](2014)在《经筋疗法联合关节腔冲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对患膝伸屈肌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运用经筋疗法联合关节腔冲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osteoarthritis, KOA),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膝关节伸肌和屈肌等速和表面肌电测试指标的变化,并结合临床疗效,分析联合疗法对膝关节伸肌和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在十堰市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并确诊为KOA的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治疗组(C组)和对照组(A组和B组),每组患者各26例。A组予经筋疗法治疗,B组予关节腔冲洗治疗,C组患者予经筋疗法联合关节腔冲洗治疗,每组均治疗30天。记录并分析A、B、C叁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在等速运动过程中伸肌和屈肌的峰力矩值(PT)、屈伸肌峰力矩比值(F/E)、均方根值(RMS)、平均功率频率(MPF)及疗效变化情况。结果:⑴A、B、C叁组治疗前、后PT值比较:治疗前,A、B、C叁组间伸肌和屈肌PT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 A、B二组伸肌和屈肌PT值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大(P<0.05),C组较治疗前明显增大(P<0.01);治疗后,C组伸肌和屈肌PT值大于A、B二组(P<0.05),A、B二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⑵A、B、C叁组治疗前、后F/E值比较:治疗前,A、B、C叁组间伸肌和屈肌F/E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A组伸肌和屈肌F/E值较治疗前有所减小(P<0.05),C组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1),B组与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C组伸肌和屈肌F/E值小于A组(P<0.05)。⑶A、B、C叁组治疗前、后RMS比较:治疗前,A、B、C叁组间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RMS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A组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RMS大于治疗前(P<0.05),C组明显大于治疗前(P<0.01),B组与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C组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RMS大于A、B二组(P<0.05),A、B二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⑷A、B、C叁组治疗前、后MPF比较:治疗前,A、B、C叁组间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MPF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A组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MPF较治疗前有所增大(P<0.05),C组明显增大(P<0.01),B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C组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MPF大于A组(P<0.05),明显大于B组(P<0.01),但A、B二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⑸A、B、C叁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A、B、C叁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治疗后,C组疗效优于A组(P<0.05),A组疗效优于B组(P<0.05)。结论:经筋疗法联合关节腔冲洗是治疗KOA疗效确切的方法,其理筋以正骨,内外兼修,能明显地提高临床疗效,迅速缓解患者膝关节的疼痛、肿胀等症状,使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慢性劳损及关节腔内的炎症反应得到控制,增强了患膝伸肌和屈肌的收缩能力、运动单位募集能力、疲劳耐受能力,提高了膝关节稳定性,从而更好地促进膝关节伸肌和屈肌功能的恢复。(本文来源于《湖北中医药大学》期刊2014-05-18)

张良[4](2009)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伸屈功能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已经成为一种治疗各种晚期严重关节炎,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等的成熟外科治疗手段。全膝关节置换最初的主要治疗目的是缓解疼痛,但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获得更大的关节活动度也成了主要治疗目的之一。因此目前对人工膝关节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分析影响术后膝关节活动度的因素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膝关节活动度。影响TKA术后膝关节活动范围的因素有很多。目前针对影响TKA术后膝关节活动度的单因素的研究较多,但术后膝关节的活动度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将目前的研究结果汇总,综合分析影响TKA术后膝关节活动度的各种因素。本文通过回顾大量相关文献,从术前状态、假体选择、手术技术及术后理疗等角度,就影响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伸屈功能的多种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在手术前对需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术后膝关节活动度的疗效预测与评估;并为外科医生在手术中注意操作要点,提高操作技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从而为提高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进一步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09-04-06)

朱大成,田纪伟,张强,陈君生,高岱峰[5](2007)在《肘关节伸屈功能障碍的病因分析及手术方法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共32例,男24例,女8例。年龄最大41岁,最小的7岁,平均年龄16岁;其中8~15岁儿童26例。关节僵直最长的时间4年,最短的6个月。人院时肘关节治动度30~70°的16例,50~80°9例,纤维性强直的4例,完全骨性强直的3例。肱骨内外髁骨折16例,肱骨髁上骨折11例,肘关节外伤术后感染2 例,肘关节结核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形成肘关节功能障碍的主要病因:(1)肘关节外伤后伸屈结构的紊乱:本组有27例病人为肘部骨折,其中25例有骨折移位,复位不良。肱骨外髁骨折后,异位的骨块使肘关节受卡,伸屈疼痛,伴有肘内翻,形成伸屈功能障碍,活动范围减少。(2)肘关节骨折后复位良好,但部分病人锻炼时间和方法不当,部分儿童怕痛,伸屈锻炼力度不够。再次人院复查时,为时已晚,延误了最佳时机,肘关节内瘢痕组织粘连严重,正常波动受限。(3)关节腔感染:本组病例中有2例外伤术后化脓性关节炎,另有2 例肘关节结核,术中见骨质软骨面有虫蚀样改变,伸屈疼痛,活动受限于30~80°位。(4)关节腔内骨质增生及游离体,本组仅有1例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增生的骨赘脱落,关节受卡,久之肘关节僵直。[方法]臂丛神经阻带麻醉,常规皮肤消毒,铺无菌巾,驱血带驱血后止血。取肘后S形切口,游离并保护尺神经,肱叁头肌腱膜处V型切断,切开关节攮,暴露关节。手术改进有以下叁点:(1)需作截骨类病人,我们仅将肱骨下端滑车部位做叉形截骨,而保留尺骨鹰嘴及其软骨(畸形除外)使新成形的关节有一侧是完好的,半部关节。(2)肱骨内外髁骨折畸形愈合的病人,伸屈障碍主要在肱桡关节时,我们将髁上肌肉附的点部分剥离开,修整畸形,伸屈活动无碍后,再修缝肌肉附丽点。避免过多切除骨组织。(3)保留桡骨头;传统的叉形截骨时要将桡骨头切除,我们在肱骨下端作叉形截骨时,将外髁充分修整,而保留桡骨头,形成新的肱桡关节。肱骨外克切除多少的标准以肘关节伸屈无碍,并形成肘内翻为准。手术后,仅用石膏托固定7天。[结果]本组病人随访的时间术后10~18个月。伸展功能恢复0~140°18例,10~100°7例,10~90°4例,30~90°1例,2例失去联系。平均伸屈度数117°。(本文来源于《第16届全国脊柱&四肢矫形外科(骨科)康复学术研讨会暨学习班论文汇编》期刊2007-05-01)

高志娴[6](2004)在《膝关节伸屈功能障碍重建术后的康复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膝关节伸屈功能障碍是一种常见的下肢创伤后并发症 ,一般认为屈膝功能不足 70°对生活和步态有较大影响时 ,则需手术治疗[1] 。我科于 2 0 0 0~ 2 0 0 4年共对 10例膝关节伸屈功能障碍者进行了功能重建术 (多采用股四头肌成形术、切开股四头(本文来源于《职业与健康》期刊2004年10期)

陈宗文,杨旭东,张智勇[7](2002)在《肘关节伸屈功能障碍治疗与康复》一文中研究指出肘关节粘连是肘部外伤骨折后最常见最严重并发症之一,我院自1994-1998年间采用外侧入路手术,结合术后系统康复治疗此类患者12例,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2例中男9例,女3例;年龄12~56岁,平均31岁。桡骨小头骨折3例,肱骨小头骨折2例,肱骨下端骨折3例,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4例。手术松解距损伤时间6~14个月,平均8.6个月。均为屈曲挛缩,伸直功能障碍为主。(本文来源于《中国骨伤》期刊2002年12期)

朱大成,田纪伟,张强,陈君生,高岱峰[8](1998)在《肘关节伸屈功能障碍的病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肘关节伸屈功能障碍是一种常见多发病,尤以青少年多见。50年代陈氏肘关节叉形截骨术对该病的治疗使众多患者不同程度地恢复了伸屈功能,仍沿用至今。(本文来源于《实用骨科杂志》期刊1998年04期)

[9](1986)在《吻合血管神经的肌肉皮瓣移植术重建手部的伸屈肌及手内肌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游离皮瓣及游离肌肉移植应用于临床以来,不少学者研究肌肉皮瓣等复合组织移植。国内外相继有股薄肌皮瓣,股直肌皮瓣,阔筋膜张肌皮瓣,背阔肌皮瓣,胸大肌皮瓣,腓肠肌内侧头皮瓣,胸锁乳突肌皮瓣,斜方肌皮瓣,臀大肌皮瓣及腹直肌皮瓣等的应用报道。作者从1977年10月~1979年11月行游离肌肉皮瓣移植术为9例病人重建手部伸、屈肌功能。作者对不同病情游离肌肉皮瓣移植的不同应用作了叙述,所有(本文来源于《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期刊1986年03期)

张国成[10](1985)在《伸—屈肌多尾移植术修复蚓状肌功能的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对1957~1976年间所作的手术患者进行了复查,共查61个病人(82只手,310个手指)。观查期2年3个月至19年4个月,平均11年7个月。82只手中,9只手作了伸—伸肌4尾移植术(EE4T),62只手为伸—屈肌4尾移植术(EF4T),4只手为EF3T,3只手为EF2T。作者主要分析讨论了运动功能和畸形。功能评定标准为:良:(1)手指张开和握拳时的步骤正常,即掌指关节和远侧指间关节同时屈曲。(2)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伸直或屈曲不受限。尚可:(1)手指张开和握拳步骤轻度—中度异常,和(或)(2)掌指关节或指间关节的屈曲或伸直轻度受限。差:(1)手指张开或握拳的步骤完全异常。和(或)(2)掌指关节或指间关节的屈曲或伸直中度—明显受限。(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期刊1985年02期)

伸屈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经筋疗法联合关节腔冲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伸膝、屈膝肌功能的影响。方法:用中心随机化方法将66例患者均分为A、B、C 3组,每组22例。A组给予经筋疗法,B组给予膝关节腔冲洗,C组予以经筋疗法联合关节腔冲洗。治疗前和治疗第20天,在20 min平卧式下肢功率自行车训练中,用Noraxon telemyo 2400表面肌电仪检测3组患者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表面肌电均方根值(RMS)和平均功率频率(MPF)并分析。结果:均方根值治疗前后对比,A、C两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且Pca>0.05;B组无差异(P>0.05)。平均功率频率治疗前后对比,A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C组有极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且Pca<0.05;B组无差异(P>0.05)。结论:与单独疗法相比,经筋疗法联合关节腔冲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更加有效地增强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的收缩力和对疲劳耐受力,提高膝关节的运动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伸屈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1].胡茂能,余梁.自制体位架在拍摄腰椎功能位平片中掌控腰椎伸屈角度的价值[J].安徽医学.2015

[2].舒思明,赵业明,王俊华,徐远红,何晓阔.经筋疗法联合关节腔冲洗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伸屈肌功能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4

[3].舒思明.经筋疗法联合关节腔冲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对患膝伸屈肌功能的影响[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4

[4].张良.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伸屈功能影响因素[D].山东大学.2009

[5].朱大成,田纪伟,张强,陈君生,高岱峰.肘关节伸屈功能障碍的病因分析及手术方法改进[C].第16届全国脊柱&四肢矫形外科(骨科)康复学术研讨会暨学习班论文汇编.2007

[6].高志娴.膝关节伸屈功能障碍重建术后的康复护理[J].职业与健康.2004

[7].陈宗文,杨旭东,张智勇.肘关节伸屈功能障碍治疗与康复[J].中国骨伤.2002

[8].朱大成,田纪伟,张强,陈君生,高岱峰.肘关节伸屈功能障碍的病因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1998

[9]..吻合血管神经的肌肉皮瓣移植术重建手部的伸屈肌及手内肌功能[J].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86

[10].张国成.伸—屈肌多尾移植术修复蚓状肌功能的疗效[J].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1985

标签:;  ;  ;  ;  

伸屈功能论文-胡茂能,余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