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性系选育论文-苗婷婷,吴中能,于一苏,刘俊龙,孙慧

无性系选育论文-苗婷婷,吴中能,于一苏,刘俊龙,孙慧

导读:本文包含了无性系选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杨树,生长指标,遗传变异,评价

无性系选育论文文献综述

苗婷婷,吴中能,于一苏,刘俊龙,孙慧[1](2019)在《安庆地区杨树优良无性系选育初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安庆市大观区南埂林场杨树无性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通过11年的跟踪调查,对试验林18个杨树无性系的胸径、树高、材积等生长指标进行调查,对其生长性状遗传变异性进行了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生长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间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等生长指标都存在极显着差异,其中江淮1号杨的各项生长指标最大,在生长适应性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一,继承了亲本的优良特性,具有较高的遗传增益,达13.81,是优良的雄性杨树无性系。(本文来源于《四川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路鑫,郁万文,吕良贺,赵辉,周婷婷[2](2019)在《邳州叶用嫁接银杏无性系选育》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银杏北方区域化嫁接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在江苏邳州市银杏种质资源圃嫁接6种无性系品种,测定比较不同品种银杏的光合指标、生理指标、内含物质量分数以及叶片次生代谢物质量分数,从中选择黄酮生产效益较高的无性系种类。结果表明:(1)各无性系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基本在3.5%左右,相比当年生实生银杏苗质量分数较高;(2)各无性系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在1.6 mg/g左右,相比于1年生的银杏实生苗差别不明显;(3)根据无性系黄酮质量分数将6个无性系分为两类,13#、16#、27#代表的类别黄酮质量分数较低;叶丰、大花穗、佛指类为另一类,黄酮质量分数相对较高;(4)综合分析得出,佛指类为最适于邳州产区叶用银杏繁育无性系品种,其次为大花穗品种。(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李占坡[3](2018)在《柽柳引种评价和优良无性系选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丰富柽柳种质资源和为冀东滨海盐碱地区增加适生植物材料,从山东和新疆等地引种了12个种(品种),对扦插成活率、翌年的保存率、株高和地径进行测量,评价不同柽柳种(品种)在秦皇岛地区的适生性;调查了秦皇岛地区天然柽柳林中23个柽柳无性系的扦插成活率、生长和光合特性;以29个无性系为试材,在河北昌黎和河北曹妃甸3个试验点进行了区域化试验,以期选育生长量大且适生性好的柽柳优良无性系,主要结果如下:柽柳不同种(品种)间的苗木翌年保存率差异显着,且中国柽柳系列(红叶柽柳、中柽1-5号、松柏柽柳)和甘蒙柽柳的保存率最高,位于80.55%~93.11%,显着高于甘肃柽柳(68.26%)、白花柽柳(33.01%)、刚毛柽柳(21.44%)、密花柽柳(0%)和短穗柽柳(0%)。进一步对柽柳的9个种(品种)的成活率、株高和地径叁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得到在柽柳不同种(品种)在秦皇岛地区的适生性顺序为:中国柽柳>中柽4号>中柽3号>甘蒙柽柳>中柽5号>中柽1号>松柏柽柳>红叶柽柳>白花柽柳。柽柳23个无性系的扦插成活率均达到85%以上,根据叶量比和生长量筛选出了5号‘滨海翠’、2号、8号3个扦插成活率高、生长快、叶量大的无性系,可作为育种的骨干无性系资源。柽柳无性系的株高和地径均与试验环境存在互作效应,采用AMMI模型分析,综合柽柳无性系1年生幼林生长性状的适应性和稳定性,1号、2号、8号、10号、12号、13号和14号7个无性系在试验区均表现优良,适于应用推广。(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期刊2018-12-01)

张宏斌[4](2018)在《我国林木优良无性系选育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无性系林业的基础,无性系选育对无性系林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无性系选育历史、我国主要阔叶和针叶树种无性系选育等方面介绍了我国林木无性系选育的现状,以期为我国林木无性系选育提供理论借鉴。(本文来源于《辽宁林业科技》期刊2018年06期)

起国海,吴疆翀,郑益兴,孙恒,张燕平[5](2018)在《迷迭香优良无性系选育》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云南省石林县的迷迭香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生长指标和抗氧化含量指标的测定与分析,开展迷迭香优良无性系选育技术研究。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进行迷迭香优株初选,选取48株迷迭香候选优株,240株优势木进行调查与测定,制定初选标准为:迷迭香优树树高、冠幅、生物量分别大于5株对比优势木平均值的15%、12%和11%,共选择出迷迭香优树22株,入选率为45.8%。将初选的22株迷迭香优树在昆明中国林科院资源昆虫研究所大棚进行迷迭香区域试验林营建,以迷迭香株高、冠幅、地径、分枝数、生物量、鼠尾草酸、鼠尾草酚和迷迭香酸作为选优指标,根据迷迭香选优指标的均值、标准差和极差建立迷迭香优树综合评分法,从22株初筛迷迭香选优树中选出迷迭香优树11株。本研究一方面为迷迭香优树选择提供了科学方法,达到了良好的选优效果;另一方面为迷迭香无性系选育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8年20期)

苏智良,施彬,董晓光,聂艳丽[6](2018)在《栀子优良无性系选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9年通过初选、复选、决选选育出2个栀子优良单株,2014年在云南省景谷县和临翔区进行子代测定试验,连续2年定株观测其树高、地径、冠幅、开花量、结实量、适应性、物候,分析比较其主要内含物含量。结果表明:邦永3号和4号树势中等,适应性较强,丰产综合性状优良,内含物丰富,为优良无性系,通过良种认定。其中,邦永3号单株鲜果产量分别比CK增加56.3%、55.3%,其鲜花中的挥发油含量分别比CK增加41.67%、29.71%、54.99%,其果实的黄色素色价、栀子苷、皂苷分别比CK增加10.26%、75.36%、6.65%;邦永4号单株鲜果产量分别比CK增加50.0%、52.6%,鲜花中的挥发油、芳樟醇、罗勒烯分别比CK增加50.00%、27.30%、22.24%,果实中的黄色素色价、栀子苷、皂苷分别比CK增加6.89%、17.76%、4.98%。(本文来源于《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金承学,吴昊,罗广军[7](2018)在《山杨优良无性系选育初报》一文中研究指出在1年生扦插苗选优的基础上,培育2根1干山杨苗木;通过对初选60个山杨无性系苗木0.5m处干径、高度、平均单叶面积大小进行分析,筛选适宜营建速生丰产林和城市绿化的优良品系。并进行了山杨植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9、15号无性系,0.5m处干径大于群体平均值40%以上,23、45号无性系,其0.5m处干径大于群体平均值30%以上;9号无性系,其苗高大于群体平均值35%以上,15、23号无性系,其苗高大于群体平均值30%以上。31号无性系平均单叶面积大于群体平均值60%以上,2号、38号无性系平均单叶面积大于群体平均值的45%以上。造林后23号、31号是优良的表现型,可选为城市绿化新品系;而在造林中施用ABT3生长调节剂处理苗木根系可以促进山杨的胸径生长。(本文来源于《现代园艺》期刊2018年17期)

赵永丰,苏智良,苏为耿,李雁鸣,黄铁坚[8](2018)在《“德宏6号”云南萝芙木优良无性系选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德宏州云南萝芙木野生群体中开展云南萝芙木资源调查,选择优良单株进行扦插育苗扩繁,开展无性系测定试验,检测分析利血平和育享宾含量。结果表明,"德宏6号"云南萝芙木优良无性系具有生长快、生物量大、利血平和育享宾含量高、抗病和抗旱性良好的特点,可在云南省热带、亚热带地区海拔600~1 200 m,年均温20~22℃,年均降雨量1 000 mm以上,土壤类型为红壤、黄红壤且土层厚度≥1 m的地区推广种植。(本文来源于《林业调查规划》期刊2018年03期)

宋睿[9](2018)在《观赏型和功能油品型文冠果优良无性系选育》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用和药用植物,是一种种质资源丰富、抗干旱、寒冷、耐瘠薄优质树种,具有生态、能源、药用等价值。本试验以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地区的文冠果无性系植株作为试材,通过对不同文冠果无性系的物候期观测、对色素含量、文冠果产量与品质性状指标的测定,对不同文冠果无性系按不同性状指标进行聚类分析,进行文冠果优良无性系的筛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20个文冠果无性系物候期进行观测,得出A109、A252、A283、G1、G20、B001六个无性系萌芽时间早、花期长、落叶时间晚、成长期长。A009与A283叶绿素含量最低,A009与A283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与其余文冠果无性系的叶片的色素含量差异较大,A009与A283叶片的颜色呈现黄色,具有观赏价值,可考虑作为观赏型文冠果的优良无性系。通过对20个文冠果无性系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光合色素总含量以及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这6项色素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筛选出A283、A109、A009为优良无性系。结合文冠果物候期可分析得出,A283、A109、A009为筛选出的优良无性系。(2)对30个文冠果无性系的单果鲜重、单株果实鲜重、单株果实干重、皮重、结实数、百粒重、出仁率这7项产量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得出:B001表现最好。对30个文冠果无性系的含油量、蛋白质含量、酸值、碘值这4项品质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得出B001、B005、B007这叁个无性系表现最好。结合两项结果可分析得出,B001、B005、B007为筛选出的优良无性系。(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罗存贞,郭俊杰,黄佳聪,张炜,李归林[10](2018)在《“保山2号”余甘子优良无性系选育》一文中研究指出"保山2号"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inn.)是经过优树选择、无性系测定、区域栽培试验、DNA指纹图谱检测比对培育的优良无性系品种。其树姿开张,生长势中庸,耐修剪;集约化栽培条件下,1.5年龄嫁接苗种植后,2年进入初产期,第3~4年进入盛产期,为极端早实品种,具丰产稳产特性;4月上旬开花,9月中旬果实成熟;单果平均质量16.38g,果形指数0.79,可食率84.3%,果皮光滑、翠绿色,口感稍坚硬、细腻、回甘性好;果肉含Vc 4.7g/kg、粗纤维2.05%、总糖7.7%、总酸1.79%、可溶性固形物11.2%,水分84.4%。(本文来源于《林业科技通讯》期刊2018年06期)

无性系选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据银杏北方区域化嫁接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在江苏邳州市银杏种质资源圃嫁接6种无性系品种,测定比较不同品种银杏的光合指标、生理指标、内含物质量分数以及叶片次生代谢物质量分数,从中选择黄酮生产效益较高的无性系种类。结果表明:(1)各无性系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基本在3.5%左右,相比当年生实生银杏苗质量分数较高;(2)各无性系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在1.6 mg/g左右,相比于1年生的银杏实生苗差别不明显;(3)根据无性系黄酮质量分数将6个无性系分为两类,13#、16#、27#代表的类别黄酮质量分数较低;叶丰、大花穗、佛指类为另一类,黄酮质量分数相对较高;(4)综合分析得出,佛指类为最适于邳州产区叶用银杏繁育无性系品种,其次为大花穗品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无性系选育论文参考文献

[1].苗婷婷,吴中能,于一苏,刘俊龙,孙慧.安庆地区杨树优良无性系选育初报[J].四川林业科技.2019

[2].路鑫,郁万文,吕良贺,赵辉,周婷婷.邳州叶用嫁接银杏无性系选育[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9

[3].李占坡.柽柳引种评价和优良无性系选育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8

[4].张宏斌.我国林木优良无性系选育现状[J].辽宁林业科技.2018

[5].起国海,吴疆翀,郑益兴,孙恒,张燕平.迷迭香优良无性系选育[J].分子植物育种.2018

[6].苏智良,施彬,董晓光,聂艳丽.栀子优良无性系选育研究[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8

[7].金承学,吴昊,罗广军.山杨优良无性系选育初报[J].现代园艺.2018

[8].赵永丰,苏智良,苏为耿,李雁鸣,黄铁坚.“德宏6号”云南萝芙木优良无性系选育[J].林业调查规划.2018

[9].宋睿.观赏型和功能油品型文冠果优良无性系选育[D].山西农业大学.2018

[10].罗存贞,郭俊杰,黄佳聪,张炜,李归林.“保山2号”余甘子优良无性系选育[J].林业科技通讯.2018

标签:;  ;  ;  ;  

无性系选育论文-苗婷婷,吴中能,于一苏,刘俊龙,孙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