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多金属矿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数据,矿化规律,Zn,Pb,矿床成因
多金属矿化论文文献综述
燕永锋,贾福聚,杨光树,秦德先,陈爱兵[1](2019)在《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铜坑锡铟多金属矿床Sn-Zn-Pb矿化规律及其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广西大厂矿田不但锡、锌、铅、锑等主要金属储量规模巨大,铟、锗、镉等稀散金属的经济价值也非常可观。本文系统收集整理了铜坑矿床资源勘查、开发过程中形成的1642个工程的编录资料,建立了叁维空间数据库,对具有空间属性的Sn、Zn、Pb化学实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相对92号矿体和细脉带矿体,91号矿体Sn、Zn品位高、富磁黄铁矿、主量金属相关性差,推测该矿体存在富含Sn、Zn的高温成矿流体迭加。岩浆期后热液型矿床随着远离含矿热液源头Zn/Pb值呈降低趋势,喷流沉积矿床随着距离喷口由近及远、沉积矿层由下往上,Zn/Pb值呈逐步增加趋势。铜坑矿床Zn/Pb空间分布规律是喷流沉积、岩浆热液迭加改造特征的复合,表明该矿床可能为喷流沉积-迭加改造复合成因。东岩墙(花岗斑岩脉)东西两侧随距离变远,Zn/Pb值呈近似对称性降低,推测东岩墙是成矿热液运移的通道。(本文来源于《岩石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李要平,陈寿椅[2](2019)在《安徽省南陵县桂花冲铜多金属矿床物质组分及矿化阶段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南陵县桂花冲铜多金属矿床是安徽省地矿局321地质队新发现的一处中型矿床。矿床矿石物质组分复杂,种类多。本文在野外工作基础上,通过大量光、薄片观测,基本查明矿床矿物种类和特征,厘定了矿物生成顺序,对矿床成矿阶段进行探讨,以期对在该区找矿及矿床物质组分等研究方面给予一定参考和启迪。(本文来源于《资源信息与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周振华,高旭,欧阳荷根,刘军,赵家齐[3](2019)在《锡钨锂矿化与外围脉状铅锌银铜矿化的内在成因关系和形成机制——以内蒙古维拉斯托锡钨锂多金属矿床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兴安岭南段维拉斯托锡钨锂多金属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矿床,具有"上脉下体"的垂向矿化分带特征,矿集区范围内表现出以花岗岩体为中心的高温锡钨钼矿化、中温铜锌矿化、外围低温铅锌银矿化的水平分带。目前,对锡钨锂多金属矿化与外围脉状铅锌银铜矿化的内在成因关系和形成机制及深部地质背景还缺乏足够的认识。Ar-Ar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维拉斯托锡钨锂矿区石英脉型矿石中白云母的Ar-Ar坪年龄为(131.7±1.4)Ma,显示其与外围维拉斯托铜锌矿床和拜仁达坝银铅锌矿床的成矿时代基本一致,属同一构造-岩浆活动产物。石英斑岩中铁锂云母的Ar-Ar坪年龄为(121.9±1.3)Ma,可能代表了最晚期的岩浆活动时限,暗示维拉斯托矿区存在多期次岩浆-热液活动。本次研究还获得了维拉斯托矿床东南侧磨盘山岩体边部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141.6±1.5)Ma(MSWD=0.75),该年龄不仅与含矿岩体石英斑岩体的年龄一致,也与北大山高分异杂岩体的形成年龄相近,揭示了维拉斯托外围高分异花岗杂岩体深边部及其与地层接触带部位还有寻找锡多金属矿的巨大潜力。综合本次工作和大量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大兴安岭南段稀有金属矿床都形成于大陆边缘弧后伸展和软流圈上涌的构造背景,维拉斯托锡钨锂矿化与外围脉状铅锌银铜矿化属同一岩浆-热液成矿系统,不同金属元素在不同的矿化空间内的选择性沉淀是造成元素分带性的直接原因,其成矿特征上可类比南美玻利维亚锡银成矿带。值得提出的是,维拉斯托矿区岩石组合与松潘-甘孜造山带与锂矿化有关的片麻岩穹窿群类似,锡林郭勒杂岩可能为成矿提供了部分物质来源,对于岩浆-变形-变质-深熔作用过程及对稀有金属成矿的制约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矿床地质》期刊2019年05期)
刘军港,李子颖,聂江涛,张万良,王勇剑[4](2019)在《相山铀矿田西部地区深部多金属矿化成矿年代与成矿流体演化:Rb-Sr同位素体系的制约》一文中研究指出江西相山铀矿田科学深钻3号孔在深部-700 m发现大量铅锌多金属矿化脉,垂向上呈"上铀下多金属"的分布特征。本文选取深部多金属矿脉主成矿阶段(S3)自形闪锌矿样品6件和不同阶段的毒砂、黄铁矿、方铅矿、方解石等样品12件,以及围岩全岩样品17件,进行了Rb、Sr同位素组成研究。结果表明:(1)由闪锌矿Rb-Sr等时线法确定的相山铀矿田深部多金属矿化形成于121. 0±3. 5Ma,与围岩火山岩存在较大时差,可能与晚于围岩的深部次火山有关。根据穿插关系,多金属矿化略晚于碱性交代铀矿化,但明显早于酸性交代铀矿化;(2)多金属矿化脉体中金属矿物的Rb和Sr含量分别介于0. 041×10~(-6)~1. 38×10-6和2. 35×10-6~23. 11×10-6之间,Sr同位素初始比值(87Sr/86Sr)i变化较大,介于0. 706114~0. 718814之间,平均值为0. 713579,暗示相山铀矿田深部多金属矿化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初始流体Sr同位素值(0. 718665)明显高于成矿时赋矿围岩(流纹英安岩为0. 714581,碎斑流纹岩为0. 714417)的Sr同位素组成,表明多金属成矿流体和物质并非来自围岩火山岩;(3)由早到晚阶段的(87Sr/86Sr)i呈明显降低的演化趋势,表明成矿流体演化过程中受到大气降水的不断稀释作用。相山矿田的铀矿和深部多金属矿化同形成于华南中生代板内伸展构造背景。(本文来源于《岩石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尤玉玺[5](2019)在《吉林省磐石市小红石砬子地区铅锌多金属矿床的不同矿化类型对找矿勘查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吉林省磐石市小红石砬子地区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因此对于矿床的成矿机制、矿床类型、地质条件等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该地区铅锌多金属矿床的不同矿化类型的研究,分析得出找矿勘查的启示,为采矿工作提供新的勘查方向。(本文来源于《世界有色金属》期刊2019年13期)
李得华,赵强,柴宏伟[6](2019)在《干沙鄂博稀土多金属矿围岩蚀变特征及其与矿化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干沙鄂博稀土多金属矿位于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东段冷龙岭复背斜近轴部之毛藏古凸起的西段,是北祁连东段近年来发现并勘查的大型稀土矿。其围岩蚀变发育,类型多样。其中硅化、萤石化、方解石化、重晶石化、黄铁矿化、方铅矿化、黄铜矿化等蚀变与矿化关系密切,可作为找矿主要围岩蚀变标志。(本文来源于《甘肃科技》期刊2019年12期)
孙明亮[7](2019)在《黑龙江省漠河县潮满林场钼多金属矿矿化富集规律及成矿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黑龙江省自太古代以来,地层发育齐全,岩浆热液活动频繁,地质构造发育,成矿条件及找矿潜力巨大。但由于区内缺乏对构造控矿作用、成矿条件、矿化富集规律及成矿预测等方面的研究,导致区域上整体找矿工作进展缓慢。因此,加强研究区及邻区的矿化富集规律与成矿预测的研究,对区域内找矿方向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笔者通过参加黑龙江省漠河县潮满林场钼多金属矿普查项目,通过对野外地质工作及以往地质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岩石学、矿物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学等理论知识,研究分析区域上地质构造、地层及侵入岩岩性、矿化蚀变与钼金属硫化物的成矿关系,以期丰富和发展该区域成矿预测理论研究,使找矿前景有所总结。本次工作主要利用1:2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1:2万高精度磁法测量、1:2万激电中梯测量、激电测深剖面测量及槽探、钻探等技术方法,对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因素,矿(化)体分布规律,矿化蚀变带、矿化的分布范围、规模、矿物成分、钼矿化富集规律等进行总结研究,结合物化探资料及野外地质工作,综合成矿地质背景,对成矿有利的部位做出成矿预测。取得了如下成果和认识:(1)区内所见矿(化)体有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矿体由浅至深矿化为银(铜铅)——钼多金属,由中心向外围依次为钼(铜)—银铅锌—银铜矿化,表现为以斑岩型低品位钼(铜)矿化为中心向外为热液填充型银多金属矿化类型过渡的特征。(2)硅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组合对成矿有利。正磁场异常、局部重力高异常及中低阻中高极化率异常是寻找钼矿床的有利地段。地球化学异常表明,铜、锌、银、钨、钼五种元素综合异常对寻找钼矿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3)该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近年来的找矿成果也表明,是寻找银铅铜钼矿床的有利地区,成矿类型多样,找矿前景与找矿潜力较大。最终,通过结合区域内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异常、地球化学异常、成矿条件、矿体围岩蚀变类型、钼矿化富集规律等综合分析,主要以寻找斑岩型钼铜矿为目标,兼顾其它类型银铅矿等,在研究区内圈定2处重点找矿靶区。(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李青[8](2019)在《青海东昆仑哈日扎银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化富集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哈日扎银铜多金属矿床位于青海省都兰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属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昆中基底隆起花岗岩带。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代金水口群和晚叁迭世鄂拉山组,断裂构造主要为北西向。矿区岩浆活动强烈,从加里东期至燕山期岩体均有出露。本次研究重新厘定了原海西晚期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的成岩时代(锆石U-Pb)分别为417.5±1.5Ma和235.1±0.85Ma。并获得了Ⅰ矿化带附近辉长岩脉的锆石U-Pb年龄为430.2±1.5M。重新厘定了Ⅰ矿带的赋矿围岩为鄂拉山组晶屑凝灰岩,并非前人认为的“花岗闪长斑岩”,并确定了成岩时代为233.9±3.6Ma,而非前人认为的海西晚期岩体。矿区共圈定出5个矿带和3个矿化带,其中Ⅴ、Ⅵ矿带为区内主要成矿带,其内圈定矿体49个。矿体呈脉状,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走向以北西向为主,Ⅴ矿带倾向SW,Ⅵ矿带倾向NE,倾角较陡。矿区内发育两种矿化类型,一种为以银铜多金属矿化为主,是本矿区主要的矿化类型,另一种为独立银矿化,分布局限。矿石矿物主要有毒砂、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方铅矿、磁黄铁矿、黝铜矿、辉银矿、深红银矿、银黝铜矿和少量铜蓝、褐铁矿、白铁矿,矿物结构主要有粒状结构、交代结构,构造主要有脉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块状构造,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绢英岩化、绿泥石化、高岭土化、钾化、碳酸盐化和少量绿帘石化等,矿化与硅化、绢英岩化关系密切。将该矿区的成矿作用划分为叁个成矿期次,即热液成矿早期、热液成矿晚期和表生氧化期,其中热液成矿早期为银铜多金属矿化时期,热液成矿晚期为独立银矿化时期。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显示,哈日扎银铜多金属矿床主成矿阶段流体具有中温(Ⅴ矿带220~240℃,Ⅵ矿带200~220℃),低盐度(Ⅴ矿带3.53~15.21wt%Na Cl eqv,Ⅵ矿带0.70~19.55wt%Na Cl eqv),低密度(Ⅴ矿带0.63~0.95 g/cm3,Ⅵ矿带0.63~0.99g/cm3)的特征,估算Ⅴ矿带的成矿压力52~102MPa,成矿深度5.76~8.34km,Ⅵ矿带的成矿压力38~84MPa,成矿深度3.8~7.5km。硫铅同位素分析结果指示了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并有少量地壳物质的混染;氢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地幔初生水,并有少量大气降水的加入。获得主成矿阶段热液石英脉锆石U-Pb年龄为223.2±1.6Ma,该年龄代表成矿时代为晚叁迭世,结合区域上构造演化特点,认为哈日扎银铜多金属矿床形成于印支晚期东昆仑造山带陆陆碰撞造山后,由挤压体制转换为伸展体制的构造环境中。确定了矿床的成因类型为受构造控制的中温热液脉型银铜多金属矿床,并迭加了晚期的低温热液脉型银矿床。对矿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的总结,认为断裂构造控制了矿体的形态、产状和分布,控制了矿化的局部富集和工业矿体的空间定位,主要表现在矿体富集在断裂走向偏NNW的方向,倾向上富集在倾角较陡的位置,显示控矿断裂为右旋正断性质。分析该矿区内的剥蚀保存条件,认为在Ⅴ、Ⅵ矿带之间发育一条与矿脉走向近平行的成矿后逆断层(F4)。F4构造运动导致其两侧地质体存在差异性剥蚀,使Ⅴ、Ⅵ矿带的保存程度存在差异,即断层西侧Ⅴ矿带的位置相对抬升,剥蚀较大,断层东侧Ⅵ矿带的位置相对下降,剥蚀较小。根据差异性剥蚀的特点,认为Ⅴ矿带相当于Ⅵ矿带的根部,找矿潜力不大,Ⅵ矿带延深较大,成矿潜力较大,找矿重点应放在Ⅵ矿带深部。(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韩丽娟,李紫烨,白玉涛[9](2019)在《康保县杨伙房金多金属矿化带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杨伙房金多金属矿化带赋存于太古界红旗营子群变质岩地层中,共发现蚀变破碎带6条,其中,含金蚀变破碎带2条。区内褶皱、构造较为发育,尤其韧性剪切带与金属矿化密切相关。经过研究认为矿床成因属于破碎带蚀变岩型。(本文来源于《中国金属通报》期刊2019年04期)
吴晓林,邱哲昊,刘文元,武广[10](2019)在《内蒙古双尖子山银多金属矿床中锡矿化的新发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兴安岭南段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带,发育有一系列锡、铅、锌、银、铜、钼等多金属矿床,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锡多金属成矿集中区。以往研究认为锡多金属矿床主要分布在黄岗—甘珠尔庙一线,大兴安岭西坡资源量有限,仅发育少量银铅锌矿床。近年来,随着维拉斯托、道伦达坝、白音查干等多个超大型、大型锡多金属矿床的发现,大兴安岭西坡锡林浩特—锡林郭勒锡银成矿带逐渐表现出较大的找矿潜力。双尖子山银多金属矿床是该成(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多金属矿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南陵县桂花冲铜多金属矿床是安徽省地矿局321地质队新发现的一处中型矿床。矿床矿石物质组分复杂,种类多。本文在野外工作基础上,通过大量光、薄片观测,基本查明矿床矿物种类和特征,厘定了矿物生成顺序,对矿床成矿阶段进行探讨,以期对在该区找矿及矿床物质组分等研究方面给予一定参考和启迪。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金属矿化论文参考文献
[1].燕永锋,贾福聚,杨光树,秦德先,陈爱兵.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铜坑锡铟多金属矿床Sn-Zn-Pb矿化规律及其地质意义[J].岩石学报.2019
[2].李要平,陈寿椅.安徽省南陵县桂花冲铜多金属矿床物质组分及矿化阶段探讨[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9
[3].周振华,高旭,欧阳荷根,刘军,赵家齐.锡钨锂矿化与外围脉状铅锌银铜矿化的内在成因关系和形成机制——以内蒙古维拉斯托锡钨锂多金属矿床为例[J].矿床地质.2019
[4].刘军港,李子颖,聂江涛,张万良,王勇剑.相山铀矿田西部地区深部多金属矿化成矿年代与成矿流体演化:Rb-Sr同位素体系的制约[J].岩石学报.2019
[5].尤玉玺.吉林省磐石市小红石砬子地区铅锌多金属矿床的不同矿化类型对找矿勘查的启示[J].世界有色金属.2019
[6].李得华,赵强,柴宏伟.干沙鄂博稀土多金属矿围岩蚀变特征及其与矿化的关系[J].甘肃科技.2019
[7].孙明亮.黑龙江省漠河县潮满林场钼多金属矿矿化富集规律及成矿预测[D].吉林大学.2019
[8].李青.青海东昆仑哈日扎银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化富集规律[D].吉林大学.2019
[9].韩丽娟,李紫烨,白玉涛.康保县杨伙房金多金属矿化带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J].中国金属通报.2019
[10].吴晓林,邱哲昊,刘文元,武广.内蒙古双尖子山银多金属矿床中锡矿化的新发现[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