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一年级的起步教育

如何搞好一年级的起步教育

李英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大堡中心小学614304

摘要6至7岁是儿童关键性的年龄阶段,这一时期的起步教育是一项关键而又细致的工作,本文对此做了分析。

关键词儿童起步教育

这时期的儿童无论在认识水平﹑个性心理特征或行为活动方面,都有一个由于量的积累而引起质的变化。6至7岁的儿童到了入学年龄,从以游戏为主要活动转变为以学习为主要生活内容,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第二大转折。他们要学习书本知识,又要参加集体生活或从事某些集体活动。那么如何搞好一年级的起步教育呢?

首先是教师对他们的影响尤为重要。因为6至7岁儿童模仿性最强,对老师最崇拜,最尊敬,因此教师对他们的影响也最深刻。教师丰富的学识,高超的教艺,会成为吸引学生去攀登科学高峰的“磁石”;教师的辛勤劳动,顽强的意志,会给学生带来信心和毅力。人民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塑造着人的心灵,启迪着人的心智,培养着品德高尚,知识丰富,体魄健全的新一代人,所以教师的以身作则尤为重要。

然而,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起主导作用。刚刚进入一年级的小学生,从思维发展看,是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关键年龄,这种过度是在由学前的游戏生活转入小学的学习生活中实现的。所以要注意学前教育与入学教育的衔接。儿童一般都有入学的愿望,希望早日成为光荣的小学生,但真正成为小学生后,他们似乎又茫然了,小学生都应该怎样做呢?教师要抓住这个关键时刻,起到教师的主导作用,设法巩固儿童入学的积极性,做好一年级的起步教育。

一﹑步入正轨,常规教育

1﹑课堂常规教育

从入学开始,课堂已成为学生的助阵地,因此在学生刚入学时就要告诉他们上课前﹑上课时﹑上课中﹑下课时都应该怎样做,可是生硬地解说往往不易被学生接受,那么教师可以把这一完整的过程编成节目指导学生去表演,使得学生自然而然接受教育,增加趣味性,使学生不对一年级的生活感到乏味。

2﹑学习日常行为规则

只知道课堂上怎么做还不行,还要让他知道在校的每一天该怎样做,怎样成为合格的小学生。这样就要认真学习日常行为规则,为了使学生容易接受,可以用表演﹑游戏等来指导学习,让他们对小学生活产生更大的兴趣。

3﹑上好思想品德课

入学阶段,品德课在学生的行为中起着方向性的作用,所以要上好这门课,使学生不至于遇到问题束手无策,树立自立能力,很快地成熟起来。

二﹑认清方向,学习指导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未来的接班人必须有丰富的科学知识,才能迎接世界的挑战,所以教师要从入学的第一天起,抓紧学习的指导。要教给他们会学而不是学会,让他们自己去探求知识,培养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

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培养他们认真学习的态度。让他们学会学习的常规,在课堂上积极动脑思考,不断产生疑问,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了解他们的学习特点,争取主动,有预见,有准备地采取措施,树立榜样,形成好的学习习惯。

从入学的第一天起进行学习方法指导,方法得当,事倍功半,而且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扩大视野,形成集体

刚入学的儿童是天真幼稚的,他不懂得自己的行为是班集体活动,要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现在是生活在一个大集体里,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整个班集体,从而培养集体责任感。还可利用他们善模仿的特点去参加一些高年级的班集体活动,获得直观的感受。

总之,一年级的起步教育是一项关键而又细致的工作,教师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学生就会在思想上得到不同的改变和发展﹔教师根据不同学生,不同学科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学生就能更快地掌握知识。因此这项工作是不容忽视的。

标签:;  ;  ;  

如何搞好一年级的起步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