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环境作用论文-魏小琴,龙仕腾,符朝旭,黄波,李红英

复合环境作用论文-魏小琴,龙仕腾,符朝旭,黄波,李红英

导读:本文包含了复合环境作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固体推进剂,贮存老化,微观损伤

复合环境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魏小琴,龙仕腾,符朝旭,黄波,李红英[1](2018)在《环境温度对复合固体推进剂贮存老化微观损伤作用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复合固体推进剂在环境温度作用下的微观损伤机制。方法开展复合固体推进剂实验室高温加速老化试验,分析不同损伤程度下的化学官能团和损耗因子的变化规律,综合推断环境温度作用下的微观损伤机制。结果复合固体推进剂在环境温度作用下,氧化剂AP一直不断地分解释放出活性成分,攻击HTPB粘合剂主链,使粘合剂主链初期主要发生交联反应,生成多种氧化产物如过氧化物、醛基、酯基。在老化后期,粘合剂主链开始断链,断链位置应该为R—CO—NH或C=C处,使得R—CO—NH、C=C含量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结论在环境温度的作用下,复合固体推进剂同时发生氧化交联和分解断链两种反应,但老化初期氧化交联占主导,老化后期主要发生分解断链。(本文来源于《装备环境工程》期刊2018年04期)

李晖,吴怀帅,张体南,闻邦椿[2](2019)在《热环境对基础激励作用下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薄板振动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热环境对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薄板振动特性的影响。首先,建立了基础激励作用下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薄板在热环境中的解析模型,推导获得了固有频率、模态振型、振动响应及阻尼比的解析表达式,并给出了热环境下复合薄板振动特性的求解流程。然后,搭建了热环境下该类型复合薄板结构的振动测试系统,并以TC500碳纤维/树脂薄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际测试。以相应的测试结果为例,研究发现,当温度从20℃上升到200℃时,复合薄板的模态振型基本不发生改变,固有频率降低幅度在2.3%~36.6%之间,振动响应幅值增大范围约为15.3%~58.4%,且阻尼性能也呈现增大的趋势,例如相对于常温下的阻尼结果,当温度上升到200℃时,其前6阶模态阻尼比的增大程度在13.9%~56.4%之间。另外,经过对比理论和测试获得的不同温度下的固有频率、模态振型、振动响应及阻尼结果可知,两者吻合较好,进而验证了解析分析方法及其结果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复合材料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李刚[3](2018)在《高原冷水环境黄龙典型硅藻的钙华复合沉积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碳酸钙沉积所形成的特殊岩溶地貌(桂林、昆明等地)及钙华沉积地貌(黄龙、牟泥沟等)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尤其是钙华沉积能极大地改变河床的轮廓。四川黄龙所形成的独特的冷水型钙华沉积景观,于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黄龙钙华不仅具有重要的旅游价值,而且对确定区内钙华沉积规律和钙华的生物成因等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研究以黄龙典型嗜冷硅藻与钙华的复合沉积作用为研究内容,以典型钙华沉积区水化学性质分析为基础,结合表生钙华沉积特征,室内模拟黄龙条件,探究硅藻对钙华沉积行为的影响。为黄龙钙华景观保育及微生物影响钙华沉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水是钙华景观的命脉,通过对比分析2015、2016年黄龙沟丰水期地表水化学特性的结果表明,两年间黄龙水体的基本理化性质与同期相比,整体上保持稳定,产生变化的原因可能与沟内降水减少和地表径流的下渗量增加有关。水体中两种主要的阴阳离子Ca~(2+)和HCO_3~-随海拔规律性变化,分别由206 mg/L和780 mg/L下降至87.7mg/L和317 mg/L。2016年8月地表水中总磷含量均低于0.02 mg/L,COD最大值为6.02 mg/L,氨氮含量除五彩池处(0.325 mg/L)超过国家一类水标准(0.15 mg/L)外,其余均低于0.15 mg/L,总体而言,黄龙地表水符合国家“一类水”标准。此外,叶片的有机溶出实验表明,8日内黄龙杜鹃叶片对水体有机含量贡献为129 mg/L。由于降水量减少和旅游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黄龙景区出现明显的退化现象,主要表现为钙华彩池的干涸、藻类大面积滋生、钙华由黄色或白色转变为黑色。本研究对黑色、黄色、白色钙华的化学组分和有机含量进行表征,叁种钙华的总碳、硅、硫、镁、铝等元素的含量随钙华颜色由黑至白逐渐降低。钙华中有机质的特异性荧光染色显示,黑色钙华表面有大量荧光标记,且信号强烈,黄色钙华表面荧光染色面积较小,白色钙华中基本上未被染色,反映出叁种钙华的颜色由黑至白,其多糖含量逐渐降低,生物参与程度减弱。此外,对叁种钙华有机碳的定量测试结果表明,黑色钙华有机碳含量均值为0.63%,白色仅为0.20%。考虑到硅、硫、铁等元素是黄龙沟典型嗜冷微生物硅藻和丝状藻骨架的主要元素,因此认为,黄龙钙华的黑色是由生物因素引起的颜色变化。为了研究生物与钙华的相互作用,采集争艳池边石坝壁上藻席,并分离争艳彩池中的嗜冷硅藻进行扩大化培养。藻席的微观形貌研究表明,丝状藻、硅藻和钙华颗粒是构成藻席的基本单元,枯水期时,钙华沉积较慢,硅藻和丝状藻对方解石晶体以蚀刻作用为主;丰水期时,钙华沉积速率较快,此时藻类能够为钙华的沉积提供模版。淡水和黄龙水环境下对硅藻的生长影响的研究表明,高浓度钙离子(110 mg/L)能够抑制硅藻的生长,相应的硅藻叶绿素合成受到影响。对不同水环境下培养的硅藻沿壳缝方向进行EDS线扫分析,两种有机元素磷、硫的变化存在一定的协同性。硅藻能谱结果显示,淡水环境中硅藻壳体的钙硅元素比为0.12%,高钙环境中为0.10%,而在钙华原样中这一比例高达0.88%。暗示了高钙环境下,硅藻壳体中可能存在钙/硅元素的置换,这也为寻找古钙华中微生物参与沉积的证据提供一定研究思路。室内模拟冷水环境下硅藻与钙华的复合沉积过程显示,硅藻能够加速钙华的沉积,并且钙华沉积全过程符合指数衰减方程,相关系数R~2>0.80。钙华微观形貌表明,纯碳酸钙沉积体系下,钙华为结晶较好的方解石;硅藻组中方解石晶体较长、表面不规整。可见,硅藻能够调控钙华沉积速率和方解石晶体的生长,并在沉积过程中对方解石晶体有一定的蚀刻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期刊2018-04-15)

向璐[4](2017)在《毛细管顶板辐射与置换通风复合空调系统作用下室内热环境的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在满足人们健康、舒适要求的前提下,如何合理利用能源、保护环境、节能减排、降低能耗已成为21世纪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焦点问题。传统的空调模式及其系统存在很多问题,如高能耗、环境污染、室内空气品质不佳、热舒适性较差等,使得相关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不断研发一些新型空调模式来解决这些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毛细管顶板辐射与置换通风复合空调系统(Air-conditioning System of Combining Capillary Ceiling Radiation with Displacement Ventilation,ACSCCCRDV),其采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的设计理念,具备节能、环保、舒适等特点。在验证了该系统可行性的基础上,对于应用对象-长沙地区某办公室,数值模拟了在该ACSCCCRDV作用下,表征室内热环境重要参数的变化规律。通过分析,结果满足室内热舒适性评价标准,也表明该系统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可以为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机理分析法,对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重要组成环节进行论述,并对所提出的ACSCCCRDV的空调夏季、冬季运行模式进行阐述,介绍了结露问题的解决措施及室内热舒适性的评价标准。2.基于已有文献中的实验研究对象相关参数数据,借助数值模拟方式,获取了该ACSCCCRDV相关重要参数的变化曲线。通过与已有文献中的相关实验数据比较,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3%。表明本文所提出的ACSCCCRDV的数值计算模型及研究方法是正确、可行的。3.选取长沙地区某办公室作为该ACSCCCRDV的应用对象,并对该系统进行相关设计、布局和主要设备的选型计算。利用Airpak软件,数值模拟了在该系统作用下,表征室内热环境重要参数的变化规律。通过分析,结果满足热舒适性评价标准。4.在空调夏季、冬季工况下,保持相同的毛细管顶板辐射冷量、热量,分别采用地板送风、水平贴附射流和竖壁贴附射流方式,数值模拟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通过结果分析和比较,可见毛细管顶板辐射与置换通风复合空调系统,即ACSCCCRDV能够为人们营造更为舒适的室内热环境。5.在夏季、冬季工况下,分别将全空气空调系统、新风加干式风机盘管空调系统和室内散热器采暖系统(冬季工况)施加于相同的应用对象-办公室,获取相应的室内热环境重要参数的变化规律。通过能量利用系数,室内空气品质(Indoor Air Quality,IAQ)及舒适性参数的比对,在室内相同的供冷、供热量条件下,该ACSCCCRDV更适宜于冬夏两用。(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期刊2017-09-01)

李杰,王志伟,闫长旺,刘曙光[5](2016)在《氯盐环境中温度与干湿循环耦合作用对PVA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扩散系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氯盐环境中进行纤维掺量为1%和2%的PVA纤维增强水泥基增强复合材料(简称PVA-FRCC)温度+干湿循环的试验,以Fick第二定律为基础,建立考虑温度因素的理论模型,并利用最小二乘法优化得到氯离子扩散系数。结果表明:氯离子扩散系数随试验周期的增加而减小,而温度的增加会减弱试验周期对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相同温度作用下两种纤维掺量的试件,氯离子扩散系数差距不明显。(本文来源于《混凝土》期刊2016年04期)

朱理智[6](2016)在《环境友好型PVC用氧化锌—甘露醇复合热稳定剂的制备及其协同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氯乙烯(PVC)具有机械性能优、电性能佳、耐化学腐蚀性好、阻燃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化工、电子电气和包装材料等行业,但PVC热稳定性差,必须加入适量的热稳定剂才能成形加工。目前商业化的热稳定剂主要有铅盐、有机锡和金属皂等类型。铅盐毒性大,有机锡价格高昂,金属皂类无毒环保、价格便宜,但热稳定效果不佳,难以满足硬制品加工的要求。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和PVC产业的蓬勃发展,国内外掀起了研究开发性能优良的环境友好型PVC热稳定剂的热潮。本文以氧化锌和天然多元醇——甘露醇为原料,合成了具有不同锌含量的氧化锌-甘露醇复合物(Zn-Ma).采用元素分析仪、原子吸收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热失重分析仪(TGA)、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氧化锌-甘露醇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采用抽提法分离复合物中各组分,结果表明氧化锌-甘露醇复合物为甘露醇锌盐、氧化锌和甘露醇的混合物,确定了各组分的含量。考察了温度和时间对氧化锌与甘露醇反应程度的影响。采用刚果红法、脱氯化氢法、热老化烘箱法和转矩流变仪研究氧化锌-甘露醇复合物对PVC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锌-甘露醇复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效果,兼具内外润滑性,其中锌含量适中的Zn-Ma复合物的性能较佳,其长期热稳定性优于商用热稳定剂。根据热稳定实验结果,提出了氧化锌-甘露醇复合物的协同热稳定机理,包括取代不稳定氯原子、吸收氯化氢和螯合氯化锌等。为了提高氧化锌-甘露醇复合物的综合性能,将其与硬脂酸钙(CaSt2、二苯甲酰甲烷(DBM)、环氧大豆油(ESO)和亚磷酸一苯二异癸酯(PDDP)复配,采用热老化烘箱法和转矩流变仪表征复配热稳定剂的热稳定效果和润滑性,并研究其协同作用。CaSt2、DBM、ESO和PDDP与氧化锌-甘露醇复合物的协同效果明显,复合热稳定剂初期着色性和长期热稳定性好,具有较好的润滑效果,综合性能优良。(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6-04-01)

袁月,郑有飞,赵辉,储仲芳,黄积庆[7](2016)在《臭氧与其他环境因子及其复合作用对植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臭氧(O_3)浓度升高、太阳辐射减弱、UV-B辐射、CO_2浓度升高及其与O_3复合作用对植物形态特征、光合作用、干物质累积及作物产量等生理生化机制的影响。交互作用的试验条件可以更好地模拟自然环境条件。O_3和UV-B辐射对植物几乎没有积极作用。太阳辐射减弱、CO_2浓度升高都会促进植物营养生长。但太阳辐射减弱降低干物质累积和产量,CO_2浓度升高对其有促进作用。CO_2浓度升高在与O_3复合条件下,可部分缓解太阳辐射减弱对植物造成的伤害。而UV-B辐射与O_3复合对植物造成的伤害更大。(本文来源于《作物杂志》期刊2016年01期)

何颖,沈先荣,蒋定文,刘玉明,侯登勇[8](2014)在《方格星虫多糖对环境因素复合作用大鼠生物效应及代谢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方格星虫多糖对低剂量γ/中子辐射、一氧化碳、苯和噪声等有害环境因素复合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分析方格星虫多糖干预后大鼠血清中小分子代谢物和脂类代谢物的变化,探讨方格星虫多糖保护多种环境因素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5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方格星虫多糖低、中、高剂量组(70 mg/kg.d、140 mg/kg.d、280 mg/kg·d)。每天于γ照射前经口给予受试药,连续7天。试验结束后处死动物,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外周血细胞计数,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骨髓DNA含量,试剂盒检测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并计算主要脏器(肝脏、脾脏、胸腺)指数,采用NMR技术对大鼠血清进行检测,对所得NMR数据经傅立叶变换得到谱图,然后调整相位并进行基线校正。对样品进行分段积分,将积分数据归一化后构成数据矩阵,利用PCA(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和OSC-PLS(orthogonal signal correction,OSC)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环境因素复合损伤模型组肝指数、脾指数、胸腺指数、外周血白细胞数、血小板、骨髓DNA含量、血清SOD活性显着下降,血清中脂类、甘氨酸/葡萄糖、N-乙酰糖蛋白1、N-乙酰糖蛋白2、磷脂酰胆碱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乳酸、高密度脂蛋白、苏氨酸/脂质、丙氨酸、肌酸、甘磷酸胆碱/氧化叁甲胺、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和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方格星虫多糖组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显着升高(P<0.05),红细胞、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非常显着升高(P<0.01),SOD活力、骨髓DNA含量均升高,MDA含量均下降,血清中乳酸、高密度脂蛋白、甘磷酸胆碱/氧化叁甲胺、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增加,脂类、甘氨酸/葡萄糖、N-乙酰糖蛋白1、磷脂酰胆碱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结论:低剂量γ/中子辐射、一氧化碳、苯和噪声等有害环境因素复合作用于大鼠,导致其造血、免疫及抗氧化功能受损,糖代谢、脂代谢异常。方格星虫多糖对有害环境因素复合损伤大鼠具有升高白细胞、血小板,提高抗氧化能力,促进骨髓损伤修复,改善免疫功能,调节糖脂代谢等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全国第九届海洋生物技术与创新药物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4-08-06)

崔金刚,王晓燕,熊敏琪,宁冰冰,刘丽[9](2014)在《人参皂苷Rg1与Rb1在心肌缺血复合肿瘤病理环境下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叁七总皂苷主要成分人参皂苷Rg1和Rb1在心肌缺血复合肿瘤病理环境下的作用,并通过研究血管新生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经皮下移植LLCs肿瘤细胞及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的方法制备肿瘤复合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再随机分为模型组、人参皂苷Rg1组、人参皂苷Rb1组;另设正常对照组。Rg1组和Rb1组分别予腹腔注射Rg1、Rb1(50 mg/kg);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干预15 d后,比较各组小鼠的肿瘤生长情况、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及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心肌和肿瘤组织中CD34、vWF的蛋白表达。结果:人参皂苷Rg1及Rb1治疗组小鼠移植肿瘤生长显着受到抑制,其平均瘤重显着低于模型组(P<0.05);两组心肌组织缺血损伤显着改善,胶原含量明显减少(P<0.05,P<0.01);同时心肌组织中CD34和vWF蛋白表达量显着升高,而肿瘤组织中CD34和vWF蛋白表达量显着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叁七总皂苷主要活性成分人参皂苷Rg1和Rb1在心肌缺血复合肿瘤病理环境下显着抑制LLCs肿瘤生长,并显着改善心肌缺血损伤,其双向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对血管生成双向调节作用有关。(本文来源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王蔷薇,朱壁然,方琪,周炳升[10](2014)在《环境中纳米颗粒和重金属与有机污染物的复合作用效应:以二氧化钛、Pb和BDE-209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水环境中,多种污染物可能对水生生物有复合毒性效应。纳米二氧化钛(n-TiO2)由于其在工业、水污染处理和有机污染物催化降解等方面有广泛应用,而存在于水环境中。我们研究了纳米二氧化钛(5nm)对十溴联苯醚(BDE-209)和五氯酚(PCP)复合暴露对斑马鱼胚胎/幼鱼的毒性效应。结果显示:n-TiO2(O.1mg/L)可与BDE-209结合并增加斑马鱼对BDE-209的生物积累和代谢;BDE-209单独暴露显着增加幼鱼甲状腺激素(TH)含量;而当n-TiO2与BDE-209共暴露时,T_4含量则进一步显着升高。n-TiO_2单独暴露时并不引起活性氧(ROS)的生成、脂质过氧化,也不改变与甲状腺激素合成、转运、代谢、调控等相关基因表达或者甲状腺激素含量。而复合暴露时,n-TiO2则显着上调BDE-209引起的TH相关基因表达;n-TiO2和BDE-209对斑马鱼幼鱼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则表现为,当存在n-TiO2时,BDE-209抑制重要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如mbp;α-1tubulin);此外斑马鱼幼鱼运动行为能力也显着下降。这些结果表明,n-TiO2有效改变BDE-209在水体中的行为、斑马鱼对BDE-209的生物积累和代谢和毒性效应。五氯酚是广泛存在于水环境的全球性有机污染物。近年来,由于使用其来控制我国南方某些区域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而受到关注。n-TiO2(0.1mg/L,25nm)与PCP的复合暴露实验显示,结合动力学实验结果证明,n-TiO2也吸附PCP;同时PCP与n-TiO2复合暴露时,形成团聚和沉降,但并未增加斑马鱼幼鱼对PCP的生物积累,而是引起暴露水体中的PCP含量,以及斑马鱼幼鱼体内的PCP含量均显着下降。尽管如此,n-TiO2存在时,幼鱼体内代谢产物四氯氰醌(TCHQ)与PCP的比例显着增加,显示n-TiO2增加了斑马鱼对PCP的代谢。当n-TiO_2与PCP共暴露时,显着增加活性氧生成,并引起生物氧化效应和DNA损伤(8-OHdG)。BDE-209与重金属(例如Pb)是电子垃圾拆解区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物。为了解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复合暴露毒性效应,我们进行了BDE-209与Pb复合暴露对斑马鱼的甲状腺毒性效应。当铅(Pb)和BDE-209对斑马鱼幼鱼单独暴露时,均具有甲状腺内分泌干扰效应,具体表现为Pb可显着降低体内TH含量,而BDE-209则显着升高TH。Pb和BDE-209都引起甲状腺转运蛋白(TTR)的基因和蛋白表达都下调。经采用斜率(slope)变化分析两种化合物的相互作用,证明Pb和BDE-209对甲状腺激素影响的效应表现为协同作用(synergistic)。此外,BDE-209可增加幼鱼生物积累Pb;而Pb则降低幼鱼对BDE-209的生物积累以及对BDE-209的代谢能力。因此,金属纳米颗粒或者重金属都可改变鱼类对有机污染物的生物积累和代谢以及所产生的环境风险。(本文来源于《第八届全国分析毒理学大会暨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4-04-27)

复合环境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热环境对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薄板振动特性的影响。首先,建立了基础激励作用下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薄板在热环境中的解析模型,推导获得了固有频率、模态振型、振动响应及阻尼比的解析表达式,并给出了热环境下复合薄板振动特性的求解流程。然后,搭建了热环境下该类型复合薄板结构的振动测试系统,并以TC500碳纤维/树脂薄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际测试。以相应的测试结果为例,研究发现,当温度从20℃上升到200℃时,复合薄板的模态振型基本不发生改变,固有频率降低幅度在2.3%~36.6%之间,振动响应幅值增大范围约为15.3%~58.4%,且阻尼性能也呈现增大的趋势,例如相对于常温下的阻尼结果,当温度上升到200℃时,其前6阶模态阻尼比的增大程度在13.9%~56.4%之间。另外,经过对比理论和测试获得的不同温度下的固有频率、模态振型、振动响应及阻尼结果可知,两者吻合较好,进而验证了解析分析方法及其结果的正确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复合环境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1].魏小琴,龙仕腾,符朝旭,黄波,李红英.环境温度对复合固体推进剂贮存老化微观损伤作用机制研究[J].装备环境工程.2018

[2].李晖,吴怀帅,张体南,闻邦椿.热环境对基础激励作用下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薄板振动特性的影响[J].复合材料学报.2019

[3].李刚.高原冷水环境黄龙典型硅藻的钙华复合沉积作用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8

[4].向璐.毛细管顶板辐射与置换通风复合空调系统作用下室内热环境的数值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7

[5].李杰,王志伟,闫长旺,刘曙光.氯盐环境中温度与干湿循环耦合作用对PVA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扩散系数的影响[J].混凝土.2016

[6].朱理智.环境友好型PVC用氧化锌—甘露醇复合热稳定剂的制备及其协同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6

[7].袁月,郑有飞,赵辉,储仲芳,黄积庆.臭氧与其他环境因子及其复合作用对植物的影响[J].作物杂志.2016

[8].何颖,沈先荣,蒋定文,刘玉明,侯登勇.方格星虫多糖对环境因素复合作用大鼠生物效应及代谢物的影响[C].全国第九届海洋生物技术与创新药物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4

[9].崔金刚,王晓燕,熊敏琪,宁冰冰,刘丽.人参皂苷Rg1与Rb1在心肌缺血复合肿瘤病理环境下的作用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

[10].王蔷薇,朱壁然,方琪,周炳升.环境中纳米颗粒和重金属与有机污染物的复合作用效应:以二氧化钛、Pb和BDE-209为例[C].第八届全国分析毒理学大会暨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2014

标签:;  ;  ;  

复合环境作用论文-魏小琴,龙仕腾,符朝旭,黄波,李红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