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工况分析论文-高洋

变工况分析论文-高洋

导读:本文包含了变工况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空调机组,室内温,湿度,室外温度,对数平均温差

变工况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高洋[1](2019)在《上海地铁车辆空调机组的变工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室内外环境变化对上海地铁某线空调机组的制冷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室内温、湿度较大时对制冷量几乎没影响,冷凝器和蒸发器的传热恶化;室内温度小于30℃,湿度小于65%时,才正相关于制冷量。制冷量随着室外温度的增加而不断减小,变化过程分为两段下降,温度较低时制冷量随室外温度下降斜率约为温度较高时的1/5。增加冷凝器或蒸发器的面积对制冷量的增加只在换热面积较小时有效,要防止换热面积过小致使制冷量损失过大。(本文来源于《制冷与空调(四川)》期刊2019年04期)

刘洋,董鑫,金鑫[2](2019)在《离心压缩机初步选型技术及变工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理论知识,通过实际案例的方式,介绍了离心压缩机的初步选型方法;以分子量为18.73的某压缩机为例,分析了入口温度、分子量以及入口压力变化时,压缩机的性能变化趋势。(本文来源于《通用机械》期刊2019年04期)

李强林,谷波,曾炜杰[3](2019)在《组合式空调箱表冷器变工况分析数字化实现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空调箱数字化设计选型软件为平台,以表冷器变工况分析为对象,在Visual Basic 6.0编译环境下,分别讨论了Matrix VB组件、MSChart控件和Picture Box控件在曲线图绘制方面的应用,针对变工况分析过程中数据量大、数据范围广、曲线图多的特点,分析了3种方式在曲线绘制过程中的优势与局限性,选用了Picture Box控件和Line()函数,采用了坐标变换的思想,实现了快速、动态、精确地绘制大量性能曲线。研究结果是对空调箱选型设计软件的完善,对提高空调箱设计开发效率和降低设计成本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流体机械》期刊2019年02期)

李思慧,龚光彩,周富玉,刘日明[4](2018)在《空气源热泵与建筑耦合的变工况分析及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目前设计人员对于空气源热泵性能的了解仅限于额定工况的制热量和COP,导致机组在夏热冬冷地区冬季工况的制热效果可能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本文建立热泵机组变工况产能输出、能效比模型及建筑冬夏季动态负荷需求模型,并将热泵产能输出和建筑负荷需求基于室内外温度和室外含湿量参数进行耦合,综合分析了室内外温度和室外含湿量等因素对热泵性能的影响,提出了空气源热泵选型的叁个指标,即产能输出满足建筑负荷需求的稳定运行工况区间、最不利工况点的机组出力和能效比。该方法能够有效预测热泵选型实际性能和满足建筑负荷需求的程度,并优化风冷热泵选型方法和评价标准。(本文来源于《制冷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李思慧[5](2018)在《夏热冬冷地区空气源热泵与建筑物耦合变工况分析及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鉴于现在设计人员和用户对于空气源热泵性能的了解还仅限于额定工况的制热量和COP,导致按照额定工况制热量和COP所选机组在夏热冬冷地区冬季低温工况运行时的制热效果出现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的情况时有发生。目前针对于空气源热泵制热效果出现恶化的情况学者们有提出新的评价指标,比如说SCOP、IPLV等。但是这类指标还是无法让设计人员和用户直观了解空气源热泵在不同工况下运行时的产能值和能效比值,以及其产能能否满足建筑室内负荷需求。首先,本文通过对已有的空气源热泵模型和建筑室内负荷预测模型的对比分析,针对空气源热泵在夏热冬冷地区的特殊性以及现有空气源热泵评价指标的缺陷,通过计算机模拟和数学方法建立空气源热泵机组变工况产能输出模型、空气源热泵变工况能效比模型和建筑冬夏季动态负荷需求模型,并对模型可靠度进行了相关验证,认为在夏热冬冷地区全方面考虑室内外环境温度和室外空气含湿量等因素的产能和负荷模型有更高的可靠度。然后,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将热泵变工况产能输出模型和建筑动态负荷需求基于室内外温度和室外湿度参数进行耦合,得到空气源热泵满足建筑负荷需求的稳定工作范围以及满足建筑负荷所需前提下热泵最不利工况点的产能值和能效比值,发现额定工况产热量和COP都满足要求的空气源热泵在最不利工况下的COP值仅为额定工况值的32.7%,完全不满足节能要求。最后,综合分析室内外温度和室外湿度等因素对于热泵性能的影响以及夏热冬冷地区冬夏一体使用的空气源热泵全年工作时会面临的问题,提出将热泵产能输出满足建筑负荷需求的稳定运行工况区间、热泵满足建筑负荷需求的最不利工况点的产能值和能效比值等叁个指标作为新的空气源热泵设计选型依据。文中所建模型和方法能够在进行空气源热泵设计选型时达到有效预测热泵变工况运行时实际性能和满足建筑负荷需求的程度的目的,可以优化现有的空气源热泵设计选型方法和评价标准,其思路对于其他地区和机组进行设计选型同样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8-05-21)

郭中旭,戈志华,赵世飞,杨志平[6](2018)在《耦合吸收式热泵机组变工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2×350 MW抽凝机组为研究对象,利用Ebsilon软件搭建耦合吸收式热泵的供热机组模型,对耦合吸收式热泵后的供热机组进行变工况分析,给出了在热泵各个部件的传热系数和传热面积不变的条件下,热泵的出水温度、热泵制热系数COP、机组发电标准煤耗率和发电量随供热负荷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耦合吸收式热泵机组的出水温度随热负荷增大而升高,COP值随热负荷增大而降低,机组抽汽量随热负荷的增大而增加,且在相同热负荷下,与常规供热机组相比其总发电量提高2.9%左右,平均发电标准煤耗率降低2.7%左右。(本文来源于《热能动力工程》期刊2018年02期)

赵艳[7](2017)在《300MW燃煤机组中低温烟气余热利用系统优化及变工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锅炉的排烟损失是锅炉各项热损失中的最大项,达到了4%-8%,故充分利用锅炉的排烟余热能够收到非常可观的节能效果。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单位对燃煤电站锅炉烟气余热的回收利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余热利用形式众多。通过在空预器后设置低温省煤器,利用排烟余热加热凝结水以提高汽轮机抽汽的余热利用形式是研究与应用最为广泛的,这种方式可以实现一定的节能效果。本文以国内某典型330MW循环流换床机组为案例,在深入分析锅炉尾部烟道烟气换热过程存在的“能级不匹配”现象,从能量梯级利用的理论出发,利用经典的热力学理论,对于串联型低温省煤器系统、并联型低温省煤器系统、能级提升的低温省煤器系统和高效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设计工况和变工况的性能进行了深入分析,比较了四种系统的节能效果,对比了四种余热利用系统在变工况下的运行特性,获得了额定工况下各系统主要设备的热力性能和机组的经济性能。本文从设备的热力性能、机组的节能本质、变工况性能等方面对各系统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基于烟气余热利用机组的实际运行情况、有限腐蚀速度理论和回收烟气余热最大化叁方面考虑,提出了低温省煤器的出口烟温尽量逼近实时烟气酸露点计算值的思路,并设计一种以BP神经网络算法和遗传算法为基础的优化控制方案,保证在不发生低温腐蚀的情况下使得低温省煤器出口烟温最低、回收余热量达到最大。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300MW及以上的燃煤机组的节能改造与新机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机组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技术保障。(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17-06-01)

郭中旭[8](2017)在《基于供热机组负荷特性的吸收式热泵变工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节能减排是国家所提倡的主题,热电联产是节能降耗的有效途径。随着国内供热需求日益增大,供热技术也呈多样化,常规抽汽供热机组的排汽蕴含大量的余热。由于这部分热量温度较低被直接排放到环境中,无法直接利用到实际生产过程中,从而造成大量余热的浪费。将吸收式热泵串联到汽轮机组系统中不但能再利用一部分循环冷却水中的热量,还能够在不增加装机容量的情况下,增加发电量,提高电厂的能源利用率。本文选取以佳木斯作为寒冷地区,首先通过热网集中质调节方法确定供暖期内一二次热网供、回水温度。其次选取2×350MW湿冷机组进行吸收式热泵供热系统改造;利用Ebsilon软件分别搭建吸收式热泵及供热系统模型,并利用实际数据进行修正。同时对吸收式热泵供热系统供暖期内变工况运行进行模拟,揭示出在不同热网回水温度和循环水出水温度条件下,COP和出水温度以及工作负荷的变化规律;比较改造前后的节能效果,得出:在相同热负荷条件下,与常规抽凝供热方案相比,吸收式热泵供热系统抽汽量减少1.8%,发电量增加2.9%、发电标准煤耗率降低了2.8%左右。对于2×350MW机组,考察两种供热方案最大供热潜力时发现,抽凝供热方案最大供热面积为1220万m2,而热泵改造方案扩大供热面积至1411.83万m2,扩大了15.72%。利用工程经济学的方法对该改造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改造方案完成后的第9年开始盈利,并且发现净收益是影响净现值的第一敏感因素,其次是初投资,最不敏感因素为年运行费用。研究结果可为现有机组进行热泵供热改造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17-03-01)

武心壮[9](2016)在《核电机组一二回路耦合变工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核电机组运行中一回路热功率不允许超出限值,二回路功率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受到一回路热功率的制约。本文以AP1000核电机组为例,结合一回路的运行特性和二回路热力系统计算方法,提出了核电机组一二回路耦合分析方法,计算结果与设计值的误差小于0.4%,表明本文计算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分析了负荷调节和季节变化对一二回路运行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核电机组采用了堆跟机的运行模式,一回路热功率随着汽轮机组输出功率的变化而变化。此外,可通过提升一回路热功率维持汽轮机组输出功率,但是由于一回路热功率不能无限提升,而是受到限值的约束,因此当一回路热功率达到限值后,汽轮机组输出功率将随着循环水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本文来源于《节能技术》期刊2016年04期)

黄汝广,向模林,李夏[10](2015)在《冷却塔各参数的变工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麦克尔公式,研究了冷却塔的变工况特性,并绘制了相应的变工况特性曲线。通过分析及计算可知: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冷却塔出塔水温受干球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而受湿球温度与大气压力变化的影响较大;冷却塔出水温度受通风量变化的影响比对冷却水量变化的影响更大。(本文来源于《发电设备》期刊2015年04期)

变工况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应用理论知识,通过实际案例的方式,介绍了离心压缩机的初步选型方法;以分子量为18.73的某压缩机为例,分析了入口温度、分子量以及入口压力变化时,压缩机的性能变化趋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变工况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高洋.上海地铁车辆空调机组的变工况分析[J].制冷与空调(四川).2019

[2].刘洋,董鑫,金鑫.离心压缩机初步选型技术及变工况分析[J].通用机械.2019

[3].李强林,谷波,曾炜杰.组合式空调箱表冷器变工况分析数字化实现技术[J].流体机械.2019

[4].李思慧,龚光彩,周富玉,刘日明.空气源热泵与建筑耦合的变工况分析及优化[J].制冷学报.2018

[5].李思慧.夏热冬冷地区空气源热泵与建筑物耦合变工况分析及优化[D].湖南大学.2018

[6].郭中旭,戈志华,赵世飞,杨志平.耦合吸收式热泵机组变工况分析[J].热能动力工程.2018

[7].赵艳.300MW燃煤机组中低温烟气余热利用系统优化及变工况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

[8].郭中旭.基于供热机组负荷特性的吸收式热泵变工况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

[9].武心壮.核电机组一二回路耦合变工况分析[J].节能技术.2016

[10].黄汝广,向模林,李夏.冷却塔各参数的变工况分析[J].发电设备.2015

标签:;  ;  ;  ;  ;  

变工况分析论文-高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