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天鹅洲故道论文-龚成,陈祖欣,程飞

长江天鹅洲故道论文-龚成,陈祖欣,程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长江天鹅洲故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长江江豚,饵料鱼,天鹅洲故道

长江天鹅洲故道论文文献综述

龚成,陈祖欣,程飞[1](2019)在《长江天鹅洲故道长江江豚饵料鱼类状况与管理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饵料鱼资源是影响长江江豚个体营养状况、生长和繁育的关键因素。调查发现,贝氏鳌、鳌、短颌鲚等1 1种优势种是天鹅洲故道长江江豚的主要饵料鱼类;放流长江干流鱼类早期资源对保护区长江江豚饵料鱼增殖具有关键作用;丰富和稳定饵料鱼供给是天鹅洲保护区长江江豚种群稳步增长的重要原因。长江江膝(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asiaeorientalis)是仅分布于长江及附属通江湖泊的濒危保护动物;2017年考察结果显示,当前长江(本文来源于《中国水产》期刊2019年06期)

龚江,王腾,李霄,黄丹,沈建忠[2](2018)在《长江天鹅洲故道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年际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2010-2011年和2015-2016年对长江天鹅洲故道鱼类资源的调查,分析了长江天鹅洲故道鱼类种类组成、优势种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着重了解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潜在饵料鱼资源-小型鱼类的情况。结果表明,2次调查共采集到鱼类51种,隶属于6目12科41属,其中2010-2011年采集鱼类50种,2015-2016年采集鱼类38种。小型鱼类共采集到32种,其中2010-2011年度为31种,2015-2016年度为22种,减少的种类主要为长江干流繁殖进入天鹅洲故道的种类。2015-2016年相比2010-2011年,小型鱼类优势种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2010-2011年故道小型鱼类优势种5种,按优势度大小排序为:短颌鲚(Coilia brachygnathus)、贝氏歺又鱼(Hemiculter bleekeri)、鲫(Carassius auratus)、似鳊(Pseudobrama simoni)和银鮈(Squalidus argentatus);而2015-2016年优势种为4种,按优势度大小排序为: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歺又鱼(Hemiculter leucisculus)、短颌鲚和鲫,来自长江干流繁殖的小型鱼类资源有所减少。建议通过灌江纳苗引入似鳊、银鮈、贝氏歺又鱼等长江干流繁殖的小型鱼类,改善生境,为歺又鱼、鲫等湖泊定居鱼类提供良好的繁殖环境,以增加长江江豚饵料鱼类的资源量,满足其食物需求。(本文来源于《水生态学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龚江[3](2017)在《长江何王庙故道和天鹅洲故道鱼类群落结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湖北监利何王庙故道为通江型故道,位于长江监利段,于2014年建立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省级自然保护区。长江天鹅洲故道与长江干流隔断,位于湖北省石首市,于1992年建立白鱀豚保护区并开始引进长江江豚进行迁地保护。何王庙故道作为新近建立的保护区,其鱼类资源调查研究相对较为缺乏,为了解故道群落结构特征和长江江豚饵料鱼的资源情况,于2016年4月、6月、8月、9月和12月对故道进行了鱼类采样调查,从鱼类种类组成、优势种、物种多样性等方面分析该故道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并与根据2015年9月和2016年10月调查数据为基础的天鹅洲故道鱼类群落结构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建设和管理江豚迁地自然保护区,保障长江江豚饵料鱼供应提供参考。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长江何王庙故道调查发现鱼类共计6目12科42种,秋季出现的种类最多,为29种;其次是夏季28种、冬季23种,春季最少仅有18种,四季均出现的种类有10种。种类的季节差异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的季节差异相一致。根据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值,2016年何王庙故道全年渔获物优势种为鲫Carassius auratus、贝氏?Hemiculter bleekeri、似鳊Pseudobrama simony、翘嘴鲌Culter alburnus和?Hemiculter leucisculus5种;季节性出现的优势种分别为春季:鲤Cyprinus carpio、红鳍原鲌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和鳜Siniperca chuats;夏季:红鳍原鲌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秋季:银鲴Xenocypris argentea和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冬季:银鲴Xenocypris argentea、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和蛇鮈Saurogobio dabryi。根据鱼类种类数可将何王庙故道4个季节的鱼类群落结构分为A、B两组,A组包括春季和冬季,B组包括夏季和秋季。分析发现何王庙故道鱼类群落结构呈现季节性波动,这种季节性波动主要由适应流水生境鱼类(贝氏?、银鲴等)的种类组成和丰度变化所导致。2.长江何王庙故道共小型鱼类23种,天鹅洲故道采集到小型鱼类22种。何王庙故道小型鱼类优势种(IRI>1000)为:鲫Carassius auratus、贝氏?Hemiculter bleekeri、似鳊Pseudobrama simony和?Hemiculter leucisculus;天鹅洲故道小型鱼类优势种为: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Hemiculter leucisculus、短颌鲚Coilia brachygnathus和鲫Carassius auratus。何王庙故道鱼类的Shannon-Weiner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D);Pielous均匀度指数(J);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R)分别为1.98、0.78、0.52和4.71;天鹅洲故道鱼类的四种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33、0.85、0.64和4.66。ABC曲线结果表明何王庙故道处于严重的干扰中,天鹅洲故道处于中等程度的干扰中。何王庙故道和天鹅洲故道鱼类群落结构具有较高的相似性,Bray-Curtis相似性为21.99%,贝氏?、黄尾鲴、短颌鲚、?、似鳊、鲫和银鲴7种鱼类是导致何王庙故道及天鹅洲故道小型鱼类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种类。捕捞压力、长江与故道连通性和管理措施上的不同是导致何王庙故道和天鹅洲故道鱼类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为保证江豚保护区江豚饵料资源的充足,建议何王庙故道加强渔业管理、强化禁渔措施;建议天鹅洲故道通过灌江纳苗引入长江干流繁殖的小型鱼类,以及改善生境为湖泊定居鱼类提供良好的繁殖环境,以增加江豚饵料鱼类的资源量,提高江豚的食物保障度。(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黄丹,李霄,望志方,熊晶,沈建忠[4](2016)在《长江天鹅洲故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水质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对水质的进行评价,为长江天鹅洲故道江豚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在故道上下游共布设10个采样点,于2011年4月(春季)、7月(夏季)、10月(秋季)、2012年1月(冬季)和2012年8月(夏季)各采样1次。结果表明,长江天鹅洲故道共发现浮游植物7门、77属、143种,其中蓝藻门(Cyanophyta)14属、28种,占浮游植物总种类数的19.6%;硅藻门(Bacillariophyta)14属、22种,占15.4%;绿藻门(Chlorophyta)32属、64种,占44.8%;甲藻门(Pyrrophyta)3属、4种,占2.8%;裸藻门(Euglenophyta)3属、12种,占8.4%;隐藻门(Cryptophyta)3属、4种,占2.8%;金藻门(Chrysophyta)8属、9种,占6.3%,以喜好富营养型水体的蓝藻和绿藻为主。天鹅洲故道浮游植物的年平均密度为5.6×107个/L,其中以蓝藻为主,占总密度的88.8%;其次为绿藻,占总密度的7.7%。浮游植物年均生物量为7.2 mg/L,以硅藻、蓝藻和绿藻为主,分别占总生物量的61.5%、17.9%和12.8%;其中12种优势种中的富营养型指示种粘液胶鞘藻(Phormidium mucicola)、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细小平裂藻(Merismopedia minima)和四角十字藻(Crucigenia quadrata)以群体形式存在。现存量法、优势种群法以及多样性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天鹅洲故道水体属于富营养型,与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评价水质为中污染水平的结果一致。(本文来源于《水生态学杂志》期刊2016年05期)

黄丹,沈建忠,胡少迪,龚成,周斌[5](2014)在《长江天鹅洲故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于2011年4月~2012年1月按季度对长江天鹅洲故道浮游动物进行了采样调查。共检出浮游动物87种,其中原生动物22属38种,占总种类数的43.7%;轮虫25属36种,占总种类数的41.4%;枝角类8属9种,占总种类数的10.3%;桡足类4种,占总种类数的4.6%。浮游动物的年平均密度为25 711.9ind./L,以原生动物和轮虫为主,分别占总密度的93.7%和5.6%;年平均生物量为3.6mg/L,以原生动物和枝角类为主,分别占总生物量的31.9%和28.1%。15种优势种中9种为富营养水体指示种。绿急游虫、双叉尾毛虫、长圆膜袋虫和小链巨头轮虫全年形成优势,而针簇多肢轮虫、缘板龟甲轮虫、角突臂尾轮虫在春、夏、秋季形成优势,螺形龟甲轮虫只在春秋形成优势。绿急游虫、双叉尾毛虫、长圆膜袋虫等富营养水体指示种在受污染较多的6和10号两处采样点数量较多。按现存量法和浮游动物优势种群法判定,天鹅洲故道属于富营养类型,与根据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的评价为中污染水平的结果一致。同时对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小型化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本文来源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期刊2014年03期)

刘涛,刘均卫[6](2013)在《主体功能区划背景下的长江天鹅洲故道群可持续发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长江天鹅洲故道群的历史成因;分析天鹅洲故道群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水产独具优势、森工产业较强、旅游资源独特;按照主体功能区划分理论,根据天鹅洲经济发展特点提出了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措施,包括严格分区开发、理顺管理体制、修复江湖关系、加强保护工作等。(本文来源于《水利经济》期刊2013年06期)

孙广文,沈建忠,胡少迪,龚成,王海生[7](2013)在《长江天鹅洲故道似鳊年龄、生长和死亡率》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采集的596尾似鳊(Pseudobrama simoni)样本,以鳞片为年龄鉴定材料,对长江天鹅洲故道似鳊年龄与生长进行了分析,并依此估算了种群死亡率。鳞片的年轮特征表现为疏密或者切割型;年轮一年形成一个,在3到5月之间形成。鳞片的可判别能力为97.3%,同一鉴定者两次年龄读数间的吻合率为85.5%。渔获物中雌、雄鱼均由1-5个年龄组组成,优势龄组为1-3龄,占88.38%。雌、雄鱼表观生长指数分别为1.83和1.76。种群自然死亡率为0.47 a-1;捕捞死亡率为0.63 a-1;渔业开发率为0.57。天鹅洲故道似鳊种群处于过度开发状态,需合理管理。(本文来源于《淡水渔业》期刊2013年04期)

孙广文[8](2013)在《长江天鹅洲故道似鳊的年龄、生长、死亡率和繁殖》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江天鹅洲故道位于长江中游北岸,湖北省石首市境内,是长江1972年截弯取直形成的故道。故道地理位置优越,水质环境条件良好,目前已建成麇鹿和白鱀豚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而白鱀豚保护区已成为长江江豚重要的生活栖息地,目前生活着30头左右的江豚。小型鱼类是江豚的直接食物,因此其渔业资源状况直接关系到江豚的生存和发展。似鳊(Pseudobrama simoni)属鲤形目、鲤科、鲴亚科、似鳊属。似鳊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大水系,是一种小型经济鱼类,目前已成为天鹅洲故道的优势种之一。本研究根据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间采集于长江天鹅洲故道的596尾似鳊样本,分析了似鳊年龄、生长、死亡率和繁殖特性,不仅丰富了该物种的生物学知识,也为故道似鳊资源的管理及江豚饵料的保障提供了依据。主要研究结果描述如下:似鳊的鳞片年轮特征表现为疏密、切割型或混合型。边缘增长率的值表明,年轮年形成一个,在每年的3到5月之间形成。鳞片的判别能力为97.3%,同一观察者两次年龄读数间的吻合率为85.5%,样本的总变异系数为4.88%,这些证据说明鳞片是一种好的年龄鉴定材料。似鳊年龄结构简单,雌雄群体均由1-5个年龄组组成,1-3龄占87.4%,高龄鱼较少。渔获物的体长分布范围为3.8cm-15.7cm,优势体长为7.3cm-11.3cm,所占比例为89.12%;体重分布范围为1.38g-75.8g,优势体重为5.5g-40.5g,所占比例为90.13%。雌雄的体长体重关系式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合并为:W=0.01SL3.2488。体长与鳞径之间的关系式也合并为:L=39.55R+2.64。根据雌雄退算体长拟合的von Bertanffy生长方程分别为Lt=19.98(1-e-0.1692(t+1.2118))和Lt=17.99(1-e-0.176(t+1.3982)).雌雄似鳊的表观生长指数分别为φ♀=1.83和φ♂=1.76。雌雄的捕捞死亡率分别为F♀=0.54a-1,F♂=0.53a-1。群体利用率为0.57。似鳊全年雌雄性比为2:1,除7月的性比接近1:1,其余各月份均为雌多雄少,叁月的雌雄比高达7:1。10cm以上个体以雌性为主,8尾14cm以上的样本中仅有1尾为雄性。初次性成熟体长(L50)雌雄分别为8.3cm、8.2cm,最小观测性成熟个体:雌性体长7.4cm,体重8.1g、雄性体长7.7cm,体重7.9g。在天鹅洲故道中似鳊的性成熟系数值从3月开始上升,至8月至最大值,9月下降,到10月降到最低点,低值一直持续到次年1月。卵巢发育的周年变化和卵巢组织切片的结果显示,似鳊的的卵巢在5月已经发育到Ⅲ期以上,有一半达到Ⅳ期,Ⅳ期一直维持到8月,至9月退化吸收至Ⅵ-Ⅱ期并以Ⅱ期越冬一直持续到翌年3月。长江干流似鳊在8月出现已经产完卵的个体,性腺组织切片显示,卵巢中同时存在产后空滤泡和正在发育的各时相卵母细胞,由此推断似鳊为分批产卵鱼类。5尾采于9月5-6号的幼鱼耳石磨片日轮推算结果表明似鳊的产卵日期在7月中旬。绝对繁殖力平均为13460±4883粒,相对繁殖力平均为984±533粒/g。根据生长和死亡率分析结果,可以推断目前天鹅洲故道似鳊种群处于过度利用状态。根据对性腺发育和繁殖习性的观测,认为似鳊种群在天鹅洲故道不能产卵繁殖,天鹅洲故道的似鳊群体来自长江的补充。因此建议在似鳊种群资源管理上,首先要减少抬网等破坏性较大的网具使用,降低捕捞压力;其次要定期开闸放流,灌江纳苗,以维持似鳊种群数量,为长江江豚食物提供保障。(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3-06-01)

王海生[9](2013)在《长江天鹅洲故道银鮈的生物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银鮈(Squalidus argentatus (Sauvage and Dabry de Thiersant,1874))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鮈亚科(Gobioninae)、银鮈属(Squalidus)。为江河小型鱼类,广泛分布于我国各主要水系。根据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在长江天鹅洲故道采集的873尾样本,对银鮈的年龄、生长、死亡率及繁殖等进行了研究,既可丰富银鮈的生物学知识,又可为其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鳞片为年龄鉴定材料,其主要的年轮特征表现为在年轮形成处具有明显加厚的脊,少数个体在鳞片侧区具有切割现象。边缘增长率(MIR)分析结果表明鳞片每年形成1个年轮,形成时间在4-7月,高峰期在4-5月。鳞片两次独立读龄的吻合率为86.79%,变异系数为6.94%,表明鳞片适合作为银鮈的年龄鉴定材料。2.渔获物总体体长范围为2.3-12.1cm,体重范围为0.16-31.59g。雌雄鱼均由1-6龄共6个龄组组成,主要由1-3龄组成(雌鱼87.35%,雄鱼87.01%),但雌鱼3龄组比例远高于雄鱼。雌雄鱼的体长(SL)和体重(W)关系均表现为异速生长,雌鱼W=0.009SL3-2285,雄鱼W=0.009SL3.2254。以退算体长拟合von Bertalanffy方程,其生长参数为雌鱼:L∞=17.1797cm,k=0.1820,to=-1.2673和雄鱼:L∞=11.5069cm,k=0.4074,to=-0.5764。雌雄鱼的自然死亡率分别为M=0.6048a-1和M=-1.1459-1,远高于一般鱼群自然死亡率(M=0.2-0.3a-1)。雌雄鱼利用率分别为E=0.5711和E=0.4183,长江天鹅洲故道银鮈雌鱼处于过度利用的状态,应加强管理。3.雌雄鱼的初次性成熟(SLso%)体长、体重和年龄分别为:雌鱼5.4cm、2.08g、0.8龄和雄鱼5.1cm、1.72g、0.9龄。雌雄鱼观测到的最小性成熟体长、体重和年龄分别为:雌鱼4.7cm、1.43g、1龄和雄鱼4.9cm、1.47g、1龄。银鮈群体的雌雄性比为1.94:1,与1:1存在极显着的差异。性比随着体长和月份的不同而发生变化,雌雄鱼体长在6.8cm以下的个体数量相当,但随着体长的增长,雌鱼数量明显多于雄鱼;在非繁殖季节雌鱼多于雄鱼,繁殖季节雌雄数量趋于一致。成熟系数和性腺发育周年变化显示银鮈卵巢处于Ⅳ期的时间较长,为5-9月份。在5、7和9月份,银鮈Ⅳ期卵巢的卵径频率分布均呈单峰型。卵径频率分布和卵巢组织切片等都显示银鮈为一次性产卵鱼类。体长5.2-11.9cm,体重1.81-35.59g的雌鱼个体绝对繁殖力为850-20268粒,均值5760±3656粒,相对繁殖力为153-2134粒/g,均值961.06±415.79粒/g。银鮈在长江天鹅洲故道不能发育至V期卵巢,也未有产后吸收的卵巢存在;组织切片显示卵母细胞只能发育至4时相后期(核移位),不能发育至5时相(水化卵),也未有产后空滤泡(POF)存在。以采自7和9月份的10尾当年幼鱼微耳石磨片的日轮读数推定的银鮈产卵时间在4月底-6月初,主要集中在5月底-6月初,但在天鹅洲故道并未观察到产卵现象存在。根据卵巢发育形态、卵母细胞的发育时相及当年幼鱼日轮推断的产卵日期,认为银鮈在长江天鹅洲故道不能自然产卵,所有个体均来自长江。因此,为维持天鹅洲故道银鮈种群,首先应积极开展“灌江纳苗”工作,以期获得足够的补充群体,其次加强对捕捞活动的管理,以期维护银鮈的种群数量。(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3-06-01)

黄丹[10](2013)在《长江天鹅洲故道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鱼产力》一文中研究指出浮游生物在水体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天鹅洲故道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调查分析,评估故道的水质状况及浮游生物所能提供的鱼产潜力,最终为保障长江江豚的健康生存繁衍环境提供科学依据。1.自2011年4月-2012年7月按季度对天鹅洲故道进行了五次取样,共发现浮游植物143种,隶属于7门77属,蓝藻门(Cyanophyta)14属28种,占浮游植物总种类数的19.6%;硅藻门(Bacillariophyta)14属22种,占总种类数15.4%;绿藻门(Chlorophyta)32属64种,占总种类数44.8%;甲藻门(Pyrrophyta)3属4种,占总种类数2.8%;裸藻门(Euglenophyta)3属12种,占总种类数8.4%;隐藻门(Cryptophyta)3属4种,占总种类数2.8%;金藻门(Chrysophyta)8属9种,占总种类数6.3%,喜好富营养型水体的蓝藻和绿藻占主要部分。天鹅洲故道浮游植物的年平均密度为5.6×107cell/L,其中以蓝藻为主,占总密度的88.8%;其次为绿藻,占总密度的7.7%。浮游植物的年平均生物量为7.2mg/L,其中以硅藻、蓝藻和绿藻为主要部分,分别占总生物量的61.5%、17.9%和12.8%。2011年春夏季持续干旱期间蓝藻繁殖使得该季度藻类总密度是2012年夏的3.2倍。其中12种优势种中的粘液胶鞘藻、铜绿微囊藻、细小平裂藻和四角十字藻等富营养型指示种以群体形式存在。2011年周年浮游植物可提供的单位鱼产力为40.5kg/hm2,2011年天鹅洲故道春夏季遭遇干旱,浮游植物能提供的单位鱼产潜力为29.25kg/hm2。2.天鹅洲故道水体中浮游动物检出有89种,其中原生动物有22属39种,占总种数的43.7%;轮虫有25属36种,占总种数的41.4%;枝角类8属10种,占总种数的10.3%;桡足类4种,占总种数的4.6%。浮游动物的年平均密度为25711.9ind./L,以原生动物和轮虫为主,分别占总密度的93.7%和5.6%;年平均生物量为3.6mg/L,以原生动物和枝角类为主,分别占总生物量的31.9%和28.1%。15种优势种中9种为富营养水体指示种。主要优势种绿急游虫、旋回侠盗虫、双叉尾毛虫、长圆膜袋虫全年形成优势,而针簇多肢轮虫、缘板龟甲轮虫、角突臂尾轮虫在春、夏、秋季形成优势,螺形龟甲轮虫只在春、秋季形成优势。主要优势种绿急游虫、双叉尾毛虫、长圆膜袋虫等富营养水体指示种在受污染较多的6和10号两处采样点数量较多。2011年7月与2012年7月浮游动物的密度分别为46182.0ind./L、30254.1ind./L,生物量分别为8.7mg/L、2.4mg/L,两个年份之间有明显差异,与2011年春夏季持续干旱造成水位下降有关。2011年周年浮游动物可提供的单位鱼产力为324kg/hm2。2011年春夏天遭遇干旱,水位下降,天鹅洲故道浮游动物可提供的单位鱼产力为433kg/hm2。3.现存量法、优势种群法以及多样性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天鹅洲故道水体属于富营养型,与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评价水质为中污染水平的结果一致。(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3-06-01)

长江天鹅洲故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据2010-2011年和2015-2016年对长江天鹅洲故道鱼类资源的调查,分析了长江天鹅洲故道鱼类种类组成、优势种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着重了解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潜在饵料鱼资源-小型鱼类的情况。结果表明,2次调查共采集到鱼类51种,隶属于6目12科41属,其中2010-2011年采集鱼类50种,2015-2016年采集鱼类38种。小型鱼类共采集到32种,其中2010-2011年度为31种,2015-2016年度为22种,减少的种类主要为长江干流繁殖进入天鹅洲故道的种类。2015-2016年相比2010-2011年,小型鱼类优势种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2010-2011年故道小型鱼类优势种5种,按优势度大小排序为:短颌鲚(Coilia brachygnathus)、贝氏歺又鱼(Hemiculter bleekeri)、鲫(Carassius auratus)、似鳊(Pseudobrama simoni)和银鮈(Squalidus argentatus);而2015-2016年优势种为4种,按优势度大小排序为: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歺又鱼(Hemiculter leucisculus)、短颌鲚和鲫,来自长江干流繁殖的小型鱼类资源有所减少。建议通过灌江纳苗引入似鳊、银鮈、贝氏歺又鱼等长江干流繁殖的小型鱼类,改善生境,为歺又鱼、鲫等湖泊定居鱼类提供良好的繁殖环境,以增加长江江豚饵料鱼类的资源量,满足其食物需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长江天鹅洲故道论文参考文献

[1].龚成,陈祖欣,程飞.长江天鹅洲故道长江江豚饵料鱼类状况与管理建议[J].中国水产.2019

[2].龚江,王腾,李霄,黄丹,沈建忠.长江天鹅洲故道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年际变化[J].水生态学杂志.2018

[3].龚江.长江何王庙故道和天鹅洲故道鱼类群落结构比较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7

[4].黄丹,李霄,望志方,熊晶,沈建忠.长江天鹅洲故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水质评价[J].水生态学杂志.2016

[5].黄丹,沈建忠,胡少迪,龚成,周斌.长江天鹅洲故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

[6].刘涛,刘均卫.主体功能区划背景下的长江天鹅洲故道群可持续发展探讨[J].水利经济.2013

[7].孙广文,沈建忠,胡少迪,龚成,王海生.长江天鹅洲故道似鳊年龄、生长和死亡率[J].淡水渔业.2013

[8].孙广文.长江天鹅洲故道似鳊的年龄、生长、死亡率和繁殖[D].华中农业大学.2013

[9].王海生.长江天鹅洲故道银鮈的生物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

[10].黄丹.长江天鹅洲故道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鱼产力[D].华中农业大学.2013

标签:;  ;  ;  

长江天鹅洲故道论文-龚成,陈祖欣,程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