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语概念影响论文-卢洁琼,刘玉梅

源语概念影响论文-卢洁琼,刘玉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源语概念影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英语,专业教学,隐喻词汇,源语

源语概念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卢洁琼,刘玉梅[1](2017)在《源语概念对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专业学生基于源语概念开展隐喻词汇习得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必然要求,有助于区别同译不同义隐喻词汇,避免误用,同时了解同译同义隐喻词汇,实现快速互译,利用语言迁移能力,快速习得词汇。基于源语概念进行隐喻词汇习得关键在于准确的理解隐喻词汇,需要了解同义产生的原因,同义产生往往与客观事物、结果、事物发展规律有关,反映人类思维、语言文化的共性特征。(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7年02期)

江静[2](2008)在《隐喻化中的源语概念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尝试从英语和汉语的角度探讨隐喻的认知理论,从而确认英语和汉语间隐喻化的异同会导致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义习得过程中发生源语的概念影响。从认知角度探究隐喻主要来源于客观世界与语言之间存在中间层面“概念化”的设想。本文由此提出隐喻化这一概念。隐喻化是一种多层动态的概念机制,它概括了我们认识世界的经验,并同时成为隐喻语言的基础。诚然,隐喻化在不同文化中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总体来说,隐喻化差异表现为隐喻语言表达的差异。当把隐喻化的语际对应问题运用到二语习得中,我们发现学习者在使用二语隐喻语言时背后的概念影响。因此我们建立了源语概念影响这一框架,旨在从认知方面阐述迁移现象。此次研究着重探讨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词汇的隐喻意义过程中受到的源语概念影响。基于德尔文与瓦斯蒲(Dirven&Verspoor)提出的概念化的叁个过程,我们归纳了隐喻化中涉及的叁个主要概念机制,即图式化,分类,和互动,并建立了隐喻义形成的潜在认知模型。在此模型中,意象图式、隐喻映射、及其不同程度的典型性被系统地结构化,从而形成一个层级网络。在本文对叁个具体概念的词义分析中,会就图式、映射和典型性这些变量进行详细研究。为了揭示词义层面上隐喻化的源语概念影响,隐喻化的汉英对比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此次研究采用了莱考夫(George Lakoff)对概念隐喻的分类方法,分别对汉英结构隐喻化、方位隐喻化和本体隐喻化进行了比较研究。首先我们进行了宏观对比分析,对汉英隐喻化的对应情况提供总体的描述。所有隐喻数据来源于勃克莱隐喻数据库。经过分析我们得出结论,结构隐喻化比方位隐喻化和本体隐喻化表现出更明显的语际差异。在研究叁种隐喻过程中我们发现概念RED、UP和OUT最具代表性。由此,我们对RED、UP、OUT叁个概念进行了基于词典和语料库的微观对比分析,从而了解个案的语际隐喻化异同。此次研究中所用的词典为考林斯英语词典(1996)和汉语大词典(2004),所用语料库为Wordbank和现代汉语语料库。研究发现,在语言层面上,概念RED的隐喻用法在汉语中比在英语中更加广泛,而概念UP和OUT却与之相反。对这叁个概念潜在的图式、映射和典型性等变量的进一步研究证实了这些语言层面的差异归咎于其深层的概念差异。在探知了汉英间概念差异的基础上,我们分别就RED、UP和OUT叁个概念继续进行了基于语料库的中介语对比分析和错误分析,从而证明汉语隐喻化对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表达的源语概念影响。英语本民族语学生语料库包含LOCNESS语料库中美国学生所写的英语作文。中国学习者语料库包含复旦大学不同英语水平的269位学生的英语作文。研究发现,与英语本民族语学生相比,中国学习者在英语隐喻用法中确实受到源语的概念影响,具体表现为:输出不足,输出过度,和表达错误。这些表现有其概念根源,即由图式、映射和典型性体现出的语际隐喻化差异。在汉英共有的图式和映射类别中学习者使用的隐喻用法更多,并且他们使用这些隐喻的方式与汉语的典型性序列更加吻合,这些都证明了源语概念影响的存在。在错误的隐喻表达中,源语概念影响依然明显,因为有超过一半的错误是由源语导致的,并且这些错误的数量与汉语的典型性序列之间具有重要的数据关联性。从对叁个概念之间的比较分析来看,结构隐喻化中体现的源语概念影响更加明显。我们研究还发现,源语概念影响与英语熟练程度呈反比,但两种熟练程度人群间的差异并没有达到数据上的显着性。鉴于此,我们假设性地提出了初级英语学习者和高级英语学习者的隐喻化模式。在理论上,本研究属于“应用认知语言学”范畴,旨在把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与应用语言学中的二语习得结合起来,从隐喻化角度探索隐喻语言学习中的源语迁移现象;在实践上,本研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在强调交流能力和语言流利的同时,我们还要重视提高英语学习者的隐喻能力和概念流利,或者说,在二语习得申我们应该增强源语概念影响这一意识。(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08-06-01)

源语概念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尝试从英语和汉语的角度探讨隐喻的认知理论,从而确认英语和汉语间隐喻化的异同会导致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义习得过程中发生源语的概念影响。从认知角度探究隐喻主要来源于客观世界与语言之间存在中间层面“概念化”的设想。本文由此提出隐喻化这一概念。隐喻化是一种多层动态的概念机制,它概括了我们认识世界的经验,并同时成为隐喻语言的基础。诚然,隐喻化在不同文化中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总体来说,隐喻化差异表现为隐喻语言表达的差异。当把隐喻化的语际对应问题运用到二语习得中,我们发现学习者在使用二语隐喻语言时背后的概念影响。因此我们建立了源语概念影响这一框架,旨在从认知方面阐述迁移现象。此次研究着重探讨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词汇的隐喻意义过程中受到的源语概念影响。基于德尔文与瓦斯蒲(Dirven&Verspoor)提出的概念化的叁个过程,我们归纳了隐喻化中涉及的叁个主要概念机制,即图式化,分类,和互动,并建立了隐喻义形成的潜在认知模型。在此模型中,意象图式、隐喻映射、及其不同程度的典型性被系统地结构化,从而形成一个层级网络。在本文对叁个具体概念的词义分析中,会就图式、映射和典型性这些变量进行详细研究。为了揭示词义层面上隐喻化的源语概念影响,隐喻化的汉英对比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此次研究采用了莱考夫(George Lakoff)对概念隐喻的分类方法,分别对汉英结构隐喻化、方位隐喻化和本体隐喻化进行了比较研究。首先我们进行了宏观对比分析,对汉英隐喻化的对应情况提供总体的描述。所有隐喻数据来源于勃克莱隐喻数据库。经过分析我们得出结论,结构隐喻化比方位隐喻化和本体隐喻化表现出更明显的语际差异。在研究叁种隐喻过程中我们发现概念RED、UP和OUT最具代表性。由此,我们对RED、UP、OUT叁个概念进行了基于词典和语料库的微观对比分析,从而了解个案的语际隐喻化异同。此次研究中所用的词典为考林斯英语词典(1996)和汉语大词典(2004),所用语料库为Wordbank和现代汉语语料库。研究发现,在语言层面上,概念RED的隐喻用法在汉语中比在英语中更加广泛,而概念UP和OUT却与之相反。对这叁个概念潜在的图式、映射和典型性等变量的进一步研究证实了这些语言层面的差异归咎于其深层的概念差异。在探知了汉英间概念差异的基础上,我们分别就RED、UP和OUT叁个概念继续进行了基于语料库的中介语对比分析和错误分析,从而证明汉语隐喻化对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表达的源语概念影响。英语本民族语学生语料库包含LOCNESS语料库中美国学生所写的英语作文。中国学习者语料库包含复旦大学不同英语水平的269位学生的英语作文。研究发现,与英语本民族语学生相比,中国学习者在英语隐喻用法中确实受到源语的概念影响,具体表现为:输出不足,输出过度,和表达错误。这些表现有其概念根源,即由图式、映射和典型性体现出的语际隐喻化差异。在汉英共有的图式和映射类别中学习者使用的隐喻用法更多,并且他们使用这些隐喻的方式与汉语的典型性序列更加吻合,这些都证明了源语概念影响的存在。在错误的隐喻表达中,源语概念影响依然明显,因为有超过一半的错误是由源语导致的,并且这些错误的数量与汉语的典型性序列之间具有重要的数据关联性。从对叁个概念之间的比较分析来看,结构隐喻化中体现的源语概念影响更加明显。我们研究还发现,源语概念影响与英语熟练程度呈反比,但两种熟练程度人群间的差异并没有达到数据上的显着性。鉴于此,我们假设性地提出了初级英语学习者和高级英语学习者的隐喻化模式。在理论上,本研究属于“应用认知语言学”范畴,旨在把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与应用语言学中的二语习得结合起来,从隐喻化角度探索隐喻语言学习中的源语迁移现象;在实践上,本研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在强调交流能力和语言流利的同时,我们还要重视提高英语学习者的隐喻能力和概念流利,或者说,在二语习得申我们应该增强源语概念影响这一意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源语概念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1].卢洁琼,刘玉梅.源语概念对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J].校园英语.2017

[2].江静.隐喻化中的源语概念影响[D].复旦大学.2008

标签:;  ;  ;  ;  

源语概念影响论文-卢洁琼,刘玉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