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国进广东省龙川县谷前中学517300
情感沟通是教学的重要前提,师生情感一致时,双方易形成默契,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情感有隔阂,学生就会产生抵触心理,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情感是教学语言极为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学生情感变化,影响学生对教学信息的认知和理解。积极的情感性言语能使学生在一种情绪的感染中全神贯注地接受教学信息,它像纽带一样把教师、教学内容和学生有机地沟通起来。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紧密联系的,任何认知活动都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又都在情感的动力影响下进行的。教师的情感不仅影响着自己的教学思路,更对学生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活动产生重要的作用。
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教师讲课时,不能像不食人间烟火的菩萨、正襟危坐的卫道士、说教者的姿态,这样会让学生生厌。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心动神随、情绪饱满,运用语言、手势、面部表情、声调等变化,富有情感地体现讲课的内容。或娓娓而谈,或悲愤深沉,或慷慨陈词,或嬉笑怒骂,使教学引人入胜,有效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唤起学生与真善美的共鸣。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当心情轻松愉悦,课堂上倾注了情感,富有感情的教学语言,往往会激起学生相应的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容易产生情绪互动感染,有利于创造一种生动活泼、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勾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情绪高涨的氛围中进行智力活动,在满足的情绪中解开知识之迷。
以情动人,以形象感人是语文教学语言的最大特点。“文章不是无情物”,自古到今,一篇篇名作之所以传诵千古,是因为作家文人的笔墨饱蘸着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自己的心血和生命。一个高明的语文教师,要能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有色的语言,生动地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就必须“披文以入情”,用充满情感的教学语言去拔动学生的心弦,打动学生的心灵。悲的地方,讲得学生落泪,乐的地方,讲得学生忍俊不禁,美的地方,讲得学生心向往之,丑的地方讲得学生憎恶讨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文,篇幅不长,却写得含蓄、深沉。文中刻画保尔心理动作的词语和句子有:“他沿着小镇上冷冷清清的街道踱着步子,不知不觉地走到松树株前,在岔路口停住了脚步。”——“踱着步子”表现了保尔心情悲痛;——“不知不觉”写出了保尔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烈士身上了。“在当年竖立绞架的地方,保尔默默站了许久……”——“默默”表示对烈士的哀悼。这些词句都对保尔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进行了细腻的描写。教师的感情与语言要深沉、厚重,协调一致,才能让学生对先烈们献身精神肃然起敬,并由此引起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教学语言的情感,还源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准确的把握。对文章的理解是课堂语言表达的基础,理解不深,往往表达不准。教师只有对所教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才能在正确表达文章的思想内容的同时,准确恰当地传达蕴涵其中的情感因素,使学生得到感情上的体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过程。因此,上课之前要对作家作品深入地探讨,先对作品中的字词句篇细细揣摩,对人物形象作恰当分析,然后弄清作品的主题思想,激发自己的真挚感情,引起学生共鸣。在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领会全文主旨的基础上去组织教学语言,使教学语言与作品的主题一致,教学效果就好。例如朱自清《春》的结尾有这样的三句话:“春天像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强调春天的“新”“美”“力”,点明了全文的主旨。教师讲授本课时就应用热情高昂的语调,抒发心灵深处由衷的赞美之情,达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情感,为春天无穷的魅力所感染、陶醉,产生强烈的热爱春天、憧憬春天的愉悦情感,真正理解作者抒写出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应以这些为主题思想、为“指挥棒”去组织,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心理品质,出现情绪冲动,迫使他想要说想要讲时,教学才能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许多教师在讲课时,都善于以情动人。一般人觉得枯燥无味的课文,他却能挖掘出丰富的情感因素,讲得娓娓动听,但他处理不同教材时的感情是不一样的。《鲁迅自传》感情深沉,隐含着作者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对祖国命运的极大关注和对反动势力的深恶痛绝;《乡愁》包含思念家乡、亲人,渴望早日结束人为的阻隔和多年的分离之哭的深情;《背影》教得真挚、深沉,《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教得明快炽烈,鼓舞人,感动人。即使是内容和主题相近的教材,教师在教学中所渗透的以及由他所激起的学生情感的波涛也不一样。因而说,只有技巧而无情感的教学,只能是教书匠式的教学,没有情感的升腾冲动的教学,就不能培养出出类拔萃的人才。
新课程认为,教学内容是客观的,需要经过状态的中介才能内化于学生主体,而教学策略的最终价值是创造出学习的最佳状态。教学过程要很好的实现“状态的中介”,教学语言无疑是激发学生课堂学习最佳状态的关键环节。作为语文教师应调动自己的知识和教学艺术,充分发挥这个中介的作用,重视教学语言的情感因素,把自己的情感自然融入于教学的语言当中,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效率、高质量。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更新,语文课改的不断深入,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重视学生丰富健康的情感培养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语文教师不仅要赋予学生深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还要塑造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要充分利用教学语言这个强大的“情感磁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