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女性商业性工作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女性性工作者,首次商业性行为,Cox比例风险模型
女性商业性工作者论文文献综述
刘倩萍,卢伟霞,邓丽春,宋本莉,姜正清[1](2015)在《四川省西昌市女性性工作者首次商业性行为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西昌市女性性工作者首次商业性行为情况。方法于2010-05,从西昌市社区中招募女性性工作者,调查其社会人口学、首次性行为情况、首次商业性行为情况。结果共调查404名女性性工作者,从首次性行为到首次商业性行为的发生率为18.65/100人年(95%CI=16.83~20.47)。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中,来源地(RR=1.29,95%CI=1.05~1.60)、民族(RR=1.82,95%CI=1.28~2.59)、首次性行为对象(RR=1.99,95%CI=1.56~2.53)是女性性工作者首次商业性行为发生的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需进一步研究女性性工作者首次商业性行为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预防医学情报杂志》期刊2015年11期)
朱靖,罗志,胡丹,张志强,朱志斌[2](2014)在《越南籍跨境女性性工作者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影响越南籍跨境女性性工作者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云南省河口县四处固定场所越南籍跨境女性性工作者为对象,采用目的抽样方式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结果越南籍跨境女性性工作者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与其汉语水平、家庭经济背景、经济压力、嫖客、雇主及性工作者同伴影响存在相关性,而汉语水平(OR=0.298)和雇主对安全套使用的影响(OR=2.120)则是越南籍跨境女性性工作者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汉语能帮助越南籍跨境女性性工作者与客人沟通安全套使用,而雇主影响则是阻碍越南籍跨境女性性工作者安全套使用的危险因素。建议对越南籍跨境女性性工作者开展中文培训并对其雇主和嫖客进行干预。(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统计》期刊2014年05期)
高霖琳,邱泓,李怡,廖斌,李华生[3](2013)在《女性性工作者无保护商业性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云南省昆明市中低收入女性性工作者(FSWs)无保护商业性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为云南省该人群艾滋病(AIDS)综合防治提供建议。方法利用自制问卷对昆明市4个城区561名中低收入FSWs进行调查,拟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不安全性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FSWs最近3个月与嫖客发生无保护性行为的比例为58.1%(326/561);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FSWs与嫖客发生无保护性行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年龄(P=0.000)、月收入(P=0.044)、从事本行业年限(P=0.001)、对健康状况关心与否(P=0.000)、最担心的疾病(P=0.000)、是否遭受过职业侵害(P=0.016)、AIDS知识得分(P=0.010)、性服务场所(P=0.000)、每月平均工作天数(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OR=0.470,95%CI=0.313~0.704)、健康状况关心与否(OR=4.249,95%CI=2.680~6.735)、最担心的疾病(OR=0.231,95%CI=0.090~0.591)、AIDS知识得分(OR=2.371,95%CI=1.400~4.014)、性服务场所(OR=0.852,95%CI=0.728~0.998)、每月平均工作天数(OR=1.755,95%CI=1.099~2.801)是FSWs不安全性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中低收入FSWs的无保护性行为更容易受到年龄、健康信念、从事本行业年限、性服务场所、每月平均工作天数以及是否受过职业侵害等因素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公共卫生》期刊2013年04期)
陈子敏,熊昌娥[4](2011)在《女性商业性工作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女性商业性工作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HIV/AIDS)感染的高危人群之一,随着中国的艾滋病传播出现以性传播为主的新特点,商业性工作者成为感染和传播HIV/AIDS的核心人群。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健康教育是控制艾滋病流行(本文来源于《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期刊2011年03期)
王标,王健[5](2010)在《400名女性商业性服务工作者艾滋病/梅毒监测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梅毒螺旋体的感染与H IV感染具有相互促进、彼此协同的关系[1]。为了解艾滋病/梅毒在娱乐场所女性商业性服务工作者(FSW)中的流行现状,我们于2009年4~6月对苏北地区建湖县娱乐场所FSW进行了(本文来源于《皮肤病与性病》期刊2010年04期)
李忠,奉雪冬[6](2009)在《女性商业性工作者艾滋病知识及相关行为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对艾滋病的认知、态度及相关行为,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确定的调查对象采用统一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对象同时做HIV抗体检查。结果调查对象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及预防方法的知晓率分别为27.66%~88.83%及44.42%~71.83%;每次性交都使用安全套的占12.18%,多数时候使用的占51.52%;有24.62%的调查对象自愿做了艾滋病检测,全部调查对象的艾滋病抗体均为阴性。结论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较好,但对艾滋病预防方法的了解有欠缺,安全套的使用率较低,今后应加强对女性性工作者人群的艾滋病防治方法教育,着力提高该人群的安全套使用率。(本文来源于《预防医学情报杂志》期刊2009年05期)
金岳龙,姚应水,叶冬青,何建刚,豆正东[7](2009)在《女性商业性工作者STD/AIDS检测及安全套使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安徽省某市女性商业性工作者人群性传播疾病/艾滋病(STD/AIDS)感染及安全套使用情况,为干预和控制性病、艾滋病的蔓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方便抽样方法对市区75家中低档娱乐场500名女性商业性工作者进行STD/AIDS检测及安全套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女性商业性工作者500人,梅毒检出率为2.75%,丙型肝炎检出率为1.00%,未检出HIV阳性者;不同档次场所的女性商业性工作者基本上了解安全套使用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7.80%;女性商业性工作者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为82.20%,不愿意使用的主要原因是客人不愿使用,最近一个月每次均使用率为53.00%(但中档场所明显高于低档场所)。结论不同档次娱乐场所的女性商业性工作者虽基本上了解安全套使用相关知识,但每次性行为均使用安全套比率较低,加强商业性工作者尤其是嫖客人群安全套使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其安全套的全程正确使用率,应作为今后干预工作的重点。(本文来源于《中华疾病控制杂志》期刊2009年01期)
蔡新,于海荣,杜桂英[8](2008)在《不同层次娱乐场所女性商业性工作者干预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不同层次娱乐场所的女性商业性工作者进行艾滋病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为今后不同娱乐场所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抽样方法,将娱乐场所分为高、中、低档叁个层次,以外展服务的方式到这些娱乐场所对女性性工作者开展艾滋病干预活动,同时使其在干预前和干预后的1个月分别填写调查问卷,以便了解其在干预前后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使用安全套的态度以及相关行为改变情况,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对女性性工作者的干预,提高了该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促进了其使用安全套的态度和相关行为的转变。该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由干预前49.4%上升到77.0%(x~2=12.6,P<0.05);最近一次安全套的使用率由干预前的61.7%上升到87.8%(x~2=13.8,P<0.05);最近叁次安全套的使用率由干预前的64.5%上升到82.4%(x~2=9.0,P>0.0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外展服务的方式对娱乐场所的女性性工作者进行高危行为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她们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和安全套的使用率,但娱乐场所档次不同干预效果也不同。(本文来源于《中国自然医学杂志》期刊2008年06期)
李健,余爱玲,张莉,马骥雄,全福才[9](2006)在《甘肃省女性商业性工作者人群艾滋病行为监测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甘肃省女性商业性工作者(CSW)的基本情况及其危险行为,为评估干预效果及今后针对该人群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基本资料和可参考的依据。方法按照国家级HIV综合监测点监测方案的要求,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目标人群进行调查。结果962名CSW中,平均年龄25岁,初中文化程度者占52.08%;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正确回答率均在50%以上;获得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来源为电视,占73.91%;最近一个月每次与性伴发生性关系时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42.31%。结论应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等CSW乐于接受的方式广泛开展艾滋病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强化其对高危行为的认知,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干预计划、实施干预活动。(本文来源于《卫生职业教育》期刊2006年22期)
杨北方,叶临湘,姚中兆,陈仲丹,许骏[10](2006)在《武汉市商业性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知识调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资料表明,商业性女性性工作者是HIV/AIDS感染的高危人群之一,艾滋病通过这些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探讨针对此类人群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是当前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之一。为了解我市商业性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行为特征和感染现状,制定行为干预策略和实施(本文来源于《华中医学杂志》期刊2006年05期)
女性商业性工作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索影响越南籍跨境女性性工作者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云南省河口县四处固定场所越南籍跨境女性性工作者为对象,采用目的抽样方式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结果越南籍跨境女性性工作者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与其汉语水平、家庭经济背景、经济压力、嫖客、雇主及性工作者同伴影响存在相关性,而汉语水平(OR=0.298)和雇主对安全套使用的影响(OR=2.120)则是越南籍跨境女性性工作者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汉语能帮助越南籍跨境女性性工作者与客人沟通安全套使用,而雇主影响则是阻碍越南籍跨境女性性工作者安全套使用的危险因素。建议对越南籍跨境女性性工作者开展中文培训并对其雇主和嫖客进行干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女性商业性工作者论文参考文献
[1].刘倩萍,卢伟霞,邓丽春,宋本莉,姜正清.四川省西昌市女性性工作者首次商业性行为调查[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5
[2].朱靖,罗志,胡丹,张志强,朱志斌.越南籍跨境女性性工作者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4
[3].高霖琳,邱泓,李怡,廖斌,李华生.女性性工作者无保护商业性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3
[4].陈子敏,熊昌娥.女性商业性工作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影响因素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11
[5].王标,王健.400名女性商业性服务工作者艾滋病/梅毒监测结果分析[J].皮肤病与性病.2010
[6].李忠,奉雪冬.女性商业性工作者艾滋病知识及相关行为调查[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9
[7].金岳龙,姚应水,叶冬青,何建刚,豆正东.女性商业性工作者STD/AIDS检测及安全套使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9
[8].蔡新,于海荣,杜桂英.不同层次娱乐场所女性商业性工作者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8
[9].李健,余爱玲,张莉,马骥雄,全福才.甘肃省女性商业性工作者人群艾滋病行为监测结果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6
[10].杨北方,叶临湘,姚中兆,陈仲丹,许骏.武汉市商业性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知识调查分析[J].华中医学杂志.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