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佛教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修行者,治疗思想,心理学,理性情绪
佛教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钱敏,张海滨[1](2019)在《理性情绪行为治疗视域下的佛教心理观》一文中研究指出理性情绪行为治疗[1]由阿尔伯特·埃利斯(Allbert Ellis)于1957年首次提出,在20世纪90年代改称为"理性情绪行为治疗"[2]。1976年,亚伦·贝克(Aaron T.Beck)则在此基础上创立了"认知行为治疗"[3]。泰斯德(J. Teasdale)和莱茵汉(M. Linehan)等学者把乔·卡巴金受佛教启发创立的"正念减压疗法"[4],融合进认知行为疗法而创立了"正念认知疗法"和"辩证行为疗法"[5]。(本文来源于《法音》期刊2019年02期)
沈菲[2](2018)在《佛教信仰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宗教信仰,是人类长期以来普遍具有的一种心理现象。以往数千年来,宗教在全球各地一直处于绝大多数人精神王国的神圣地位,直到科学昌明的今天,全世界仍有五分之叁以上的人是各种宗教的信徒,其余非信徒者也或多或少的有宗教观念和信仰心理。“信仰—亲社会假设”(religious prosociality hypothesis)认为,宗教信仰可能会促进一系列亲社会性态度和行为的产生,并且已经有大量的西方研究支持这一理论。而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佛教信仰是我国的宗教信仰的首要代表。有关佛教信仰与亲社会行为的关联效应仍有待探讨。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方法,层层递进研究。研究一通过问卷法比较了佛教信仰者和非佛教信仰者之间亲社会行为的差异性。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继续探讨宗教信仰启动对非宗教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叁在研究二的基础上继续探讨佛教信仰对亲社会行为影响的内在心理机制----怜悯的中介作用。本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佛教信仰者的亲社会行为显着高于非佛教信仰者。(2)相比于中性词汇启动,无论是佛教信仰启动还是基督教信仰启动,被试的亲社会行为更高。(3)在佛教信仰启动中,叁个词汇类别的之间差异显着,佛教精神性词汇启动组被试的亲社会行为得分显着高于佛教代表性和制度性词汇启动组被试的亲社会得分。(4)佛教精神性词汇启动组被试的亲社会行为显着高于基督教精神性词汇启动组的被试。(5)怜悯(Compassion)在佛教信仰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8-04-01)
毛金金[3](2018)在《阐释人类学角度的藏传佛教信徒朝圣行为分析——以电影《冈仁波齐》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朝圣是藏传佛教信徒宗教信仰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现代社会下的朝圣,比传统的朝圣方式多样,快捷,但传统的藏传佛教信徒依然采用磕长头的方式到达心中的圣地。年轻的一代生活方式虽然变得丰富、时尚,但在面对朝圣这一行为,受传统的宗教信仰方式的影响颇深。无论是儿童还是青年的藏族人,对朝圣仍然抱有极大的虔诚。(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8年06期)
何杰峰[4](2016)在《藏传佛教寺院教育与现代学校教育行为方式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行为方式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行为方式是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客观规律及其原则的实践性反映,它体现了藏传佛教寺院教育思想理论具体实施的方法,是藏传佛教寺院教育各教育要素的重要沟通途径。在漫长的藏传佛教寺院教育过程中,藏传佛教寺院教育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教育行为方式,这主要体现在藏区地方政府为保障藏传佛教寺院教育而制定方针政策的宏观教育行为,以及藏传佛教教育内部(本文来源于《西南学林》期刊2016年00期)
刘亚萍,潘柳榕[5](2016)在《缅甸居民保护佛教文化资源原真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缅甸429位受访者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发现:1.影响缅甸居民保护佛教文化资源原真性行为的主要因子有内生激励、宗教文化习俗传承、外生激励、法律道德约束、佛教资源价值认知、佛教资源保护态度和佛教资源保护意愿7个因子。2.保护佛教文化资源原真性行为与宗教文化习俗传承因子、内生激励因子、佛教资源价值认知因子以及个人属性特征中的性别和收入呈显着相关关系,其中宗教文化习俗传承因子以及内生激励因子影响最为显着,表明居民的文化、信仰、价值观以及内生的驱动力是影响他们自觉保护资源原真性的最重要动力因素。(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辛一凡,马旭冉[6](2015)在《藏传佛教转山朝圣行为考略——以迪庆地区卡瓦博格转山朝圣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简介了康巴藏区神山之首卡瓦博格的概况,简述了藏传佛教转山朝圣的起源,对卡瓦博格转山朝圣行为进行社会学探讨:首先从宗教信仰角度阐释了为什么康区藏传佛教信众会选择卡瓦博格转山这条朝圣之路;其次,从地理环境阐述了藏传佛教信众有着一生要去进行朝圣的责任感,从而在彼岸世界寻找这种终极安慰;再次,转山朝圣的人文功能,在转山朝圣的过程本身,就是信众自身文化需求得到满足的一个过程,从而实现心理的平衡,最终达到信仰上的安慰。(本文来源于《新西部(理论版)》期刊2015年17期)
邓氏事[7](2015)在《信仰佛教的动机、认知与行为的中—越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宗教信仰是超越时空的一种精神现象,无论是古代的哪个种族还是现代的何种社会阶层,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无论处于世界的何地,宗教信仰都构成了人类精神生活不可或缺重要的一部分。宗教信仰关涉的层面极其广泛,本文主要就中-越两国佛教信徒信仰佛教的动机、认知和行为加以比较研究。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对宗教信仰的需求增加,我们需要更深入地理解人们为何信仰佛教,需要更深入地了解何种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其佛教行为。因此,本文试图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研究中越佛信徒接触佛教的机缘及其影响的基本原因,借此冀使人们对佛教获得新的见解和认识。论文在前人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基础上,结合本人多年从教工作和修持的经验来探讨、研究和分析两国信徒信教的心理动机、信徒对佛教教义的认知和对佛教行为的影响状况,由此可以看出两国信徒们接触佛教的动机对佛教认识和行为的影响及叁者间存在的微妙关系。论文从现代佛教信徒信教动机入手,并围绕着探究佛教信仰心理动机对佛教认知和佛教行为的影响而展开,论文关涉内容及整体框构,分述如下。第一章:绪论,包括“相关文献综述”、“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国内外宗教信仰的有关理论回顾”等内容。文献综述部分主要关涉:动机概念的概括,心理学界对动机的界定,佛教对动机的界定,对动机的缘起加以辨析和深入(包括动机论及派别,动机的种类,动机及其他相关理论的解释);“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部分则涉及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研究工具等内容;“国内外宗教信仰的有关理论回顾”部分,主要对中国大陆和港、台佛教信仰及越南佛教信仰的相关文献作了简要梳理,由此可以看出当前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及其不足之处。第二章分为二节:第一节对中-越佛教徒信仰佛教的动机的现状和构想进行详细阐释,并对佛教信仰者的信仰动机及信徒对佛教认知及佛教行为的影响等因素进行理论的界定、辨析、定位。第二节对中-越佛教徒实际的信仰动机的状况。同时通过两国对佛教信仰的动机相关研究的文献进行归纳、回顾及总结。在中国寻找到相关的文献对佛教信仰动机虽然有实践研究,但是大多数都是针对大学生或者青少年群体为主,虽然有针对性但没有普遍性;对不同国别佛教信仰者宗教性动机研究少之又少。所以笔者以越南的南越和中越及几个行政地区的被试为代表调查对象,中国各地总共1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进行设计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比较现代中国佛教信仰者与现代越南佛教信仰者在信仰佛教的动机对佛教教义的认知程度及实践行为的差异原因,并对量表提出了新的角度。第叁章内容包含叁个研究:第一研究、中-越两国佛教徒信仰佛教动机的问卷编制。本研究采用现代心理学研究方法与佛教思想相结合编制问卷。自拟了79个题项,组成佛教徒信仰佛教动机的初试问卷,对570名越南信仰者和604中国信徒施测。通过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筛选题项后,得出了叁个清晰明确的维度:外在-宗教性动机、内在-宗教性动机和宗教性-非动机。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最终确定了《中越佛教徒信仰佛教的动机的问卷》,正式问卷包含叁个维度,共30个题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均达到了良好的水平。第二研究、中越佛教徒对佛教的认知问卷编制,本研究的流程跟第一研究相同。对两国1389名佛教徒进行正式施测,对收回并筛选出1119份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该研究内容也分为叁个维度:佛教徒对佛陀形象的认知、对法宝的认知及对僧宝的认知叁个部分。第叁研究、佛教徒对佛教行为的影响,该研究也采用现代宗教心理学研究方法及借鉴前者所设计的宗教行为的问卷,针对两国信徒进行编制问卷,该量表分为叁个维度:个人体验型的行为、佛教护法型的行为和社会贡献型的行为。运用相关分析、因素分析和信效度分析等验证两国佛教徒信仰佛教动机、对佛教教义的认知程度与佛教实践行为之间关系。第四章:在第叁章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采用T检验分析两国佛教信仰在佛教宗教特性方面的差异。主要在量化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从信仰动机、信仰途径、佛教认知和佛教行为叁个方面,进一步对不同性别、年龄、专业、是否信仰等12个基本状况进行T检验分析比较和讨论。本章以佛教实际状况与科学的研究方法相结合,对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化程度及不同信教年限的被试信徒等进行差异比较,借此希望能对两国佛教徒信教动机状况达成更为深刻的了解。第五章:在上述量化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和半开放式问卷设计访谈资料。该研究内容围绕着佛教徒接触佛教的主要动机和途径,在接触佛教之前和学佛之后对自己的生活是否改变和提升,并仔细地了解两国佛教徒在宗教性的生活层面如何坚定自己的信仰和发挥自我的心灵生活。两国信仰者对佛教的选择意愿、理解程度及实践行动如何对其基本资料有很大的相关。第二部分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验证佛教徒佛教信仰动机、认知及行为之间的关系。从分析的结果得知该量表中的各维度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并讨论及提出最后的结论。第六章:将上述分析结果再一次进行梳理和总结:其结果由前述的量性研究所显示,将其归纳和总结下,尝试看本研究的相关性,从动机可以预测人的行为或相反,也就是说从行为背后的动机可以预测信众对教义的认知程度。本研究的理论成果包括两个方面,即研究课题的理论创新与测试结果的实际效用。首先,采用新的研究视角更全面地认识佛教宗教性的特点,使用普通术语来解释佛教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并由信众的佛教行为来预测其对佛教认知,为佛教实证的解释提供了全新视角。影响佛教行为的社会性、神秘性和崇拜性的因素很多。包括现代性的信息传输者、媒体的新闻及社会特定的情境。由此了解信仰者接触佛教是否功利性行为,并就佛教信仰者对自己如何消减死亡关切与死亡恐惧进行阐述。本章属总结性质,就整个研究做总讨论与总结论,归纳出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和成果。本章对中越两国信徒接触佛教最初的动机及影响因素原因再次进行了说明和讨论。同时论述了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是将本文研究结果进行梳理,对本研究的理论创新点和研究结论做出最后的综合,并提出研究结论所具有的针对性和可应用性。(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5-06-01)
白金瓶[8](2015)在《藏传佛教与土族女性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交往方式和社会关系日益呈现的开放性与丰富性,各种文化的风俗习惯、道德观念、价值体系以及生活方式也随着跨文化的各种模式而逐步融入异质文化中,而最为醒目的就是宗教的跨文化。藏传佛教对土族民众来讲是一种外来的宗教跨文化,而这种外来文化在土族地区的传递非但没有受到接受者的特定的社会环境的限制,反而在传入青海地区后迅速发展起来,并且成为土族女性的宗教信仰。藏传佛教和其它宗教一样具备整合、控制、道德教化及心理慰藉等功能,由于土族女性的社会地位低下,长期受到男权文化的压制和歧视,她们的精神世界极为脆弱,而藏传佛教所具有的这些功能正是有利于广大土族女性自我改变和发展的心态。藏传佛教在对她们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的同时成为向土族女性提供精神方面的寄托和支持的“精神港湾”。本文以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为例,采用文献法和结构访问法,在对互助县地区的一部分土族女性进行访谈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和宗教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土族女性信仰藏传教的原因,描述了土族女性的宗教行为,并且分别从通过仪式达到绝对遵从和从认同到虔诚信仰两个过程,分析并论述了藏传佛教对土族女性行为的影响。因此我们要科学地引导藏传佛教对土族女性的作用,促进土族女性个体的发展,并且对青海地区的安定与团结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5-04-01)
张晓滢,陈红兵,孙聪聪[9](2015)在《佛教信众环保意识与行为现状问卷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佛教信众生态环保意识与行为现状"问卷调查发现,大陆佛教信众生态环保意识和行为尚存在生态环保知识不扎实、生态环保意愿不足、日常生态环保行为有待深化、生态实践活动单一、生态环保宣传缺乏自觉意识等局限。引导佛教信众生态环保意识与行为应从政府的规范、引导与组织,社会生态文化氛围的营造,信众自身的努力和积极参与等方面进行。(本文来源于《五台山研究》期刊2015年01期)
孙瑜[10](2015)在《北魏宗室的崇佛行为与佛教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以孝文、宣武、孝明叁朝的宗室成员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北魏孝文帝元宏、宣武帝元恪、孝明帝元诩叁朝,北魏宗室成员与佛教的关系以崇信为主要基调,其中的原因虽多种多样,但是难脱功利的槽臼。北魏宗室成员的崇佛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魏佛教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本文来源于《山西档案》期刊2015年02期)
佛教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宗教信仰,是人类长期以来普遍具有的一种心理现象。以往数千年来,宗教在全球各地一直处于绝大多数人精神王国的神圣地位,直到科学昌明的今天,全世界仍有五分之叁以上的人是各种宗教的信徒,其余非信徒者也或多或少的有宗教观念和信仰心理。“信仰—亲社会假设”(religious prosociality hypothesis)认为,宗教信仰可能会促进一系列亲社会性态度和行为的产生,并且已经有大量的西方研究支持这一理论。而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佛教信仰是我国的宗教信仰的首要代表。有关佛教信仰与亲社会行为的关联效应仍有待探讨。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方法,层层递进研究。研究一通过问卷法比较了佛教信仰者和非佛教信仰者之间亲社会行为的差异性。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继续探讨宗教信仰启动对非宗教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叁在研究二的基础上继续探讨佛教信仰对亲社会行为影响的内在心理机制----怜悯的中介作用。本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佛教信仰者的亲社会行为显着高于非佛教信仰者。(2)相比于中性词汇启动,无论是佛教信仰启动还是基督教信仰启动,被试的亲社会行为更高。(3)在佛教信仰启动中,叁个词汇类别的之间差异显着,佛教精神性词汇启动组被试的亲社会行为得分显着高于佛教代表性和制度性词汇启动组被试的亲社会得分。(4)佛教精神性词汇启动组被试的亲社会行为显着高于基督教精神性词汇启动组的被试。(5)怜悯(Compassion)在佛教信仰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佛教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1].钱敏,张海滨.理性情绪行为治疗视域下的佛教心理观[J].法音.2019
[2].沈菲.佛教信仰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8
[3].毛金金.阐释人类学角度的藏传佛教信徒朝圣行为分析——以电影《冈仁波齐》为例[J].名作欣赏.2018
[4].何杰峰.藏传佛教寺院教育与现代学校教育行为方式比较研究[J].西南学林.2016
[5].刘亚萍,潘柳榕.缅甸居民保护佛教文化资源原真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6].辛一凡,马旭冉.藏传佛教转山朝圣行为考略——以迪庆地区卡瓦博格转山朝圣为例[J].新西部(理论版).2015
[7].邓氏事.信仰佛教的动机、认知与行为的中—越比较[D].福建师范大学.2015
[8].白金瓶.藏传佛教与土族女性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15
[9].张晓滢,陈红兵,孙聪聪.佛教信众环保意识与行为现状问卷分析[J].五台山研究.2015
[10].孙瑜.北魏宗室的崇佛行为与佛教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以孝文、宣武、孝明叁朝的宗室成员为例[J].山西档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