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流动身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内向型流动,契约模式,规范模式
流动身份论文文献综述
查苏生[1](2019)在《农信系统员工的内向型流动:从身份到契约——以浙江农信系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儒家社会是以"礼"为核心而建构,历经演变而逐步形成以身份、人情、关系等为表征的社会形态,而现代社会则以规则为核心而运转,二者之间存在差异。员工的内部流动是行社内部激发活力与激励员工的重要举措,它应当逐步摆脱传统儒家社会的羁绊,继而转向规则之治。基于此,分析员工流动中的问题及原因,提出规范控制工程,以逐步实现管理规范。(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9年22期)
崔丽娟,张昊[2](2019)在《群体认同下流动儿童身份管理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基于社会认同理论探究了流动儿童在适应城市社会的过程中是如何对自己的身份认同进行管理的,以便于他们能够更加顺利的融入城市社会。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群体可渗透性水平成为流动儿童成功融入城市社会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相较于城市儿童群体,流动儿童群体感知到的群体可渗透性水平更高,也就是说,流动儿童对于自己的群体身份认同持着一个较为积极的态度。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群体认同和身份管理策略选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显着正向预测流动儿童对群体策略和社会创造策略的选择的因素是内群体认同,而外群体认同则对个体流动策略的选择有着积极影响。本研究为流动人口及其子女的政策制定以及学校的教育安置等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从而能够让社会各界更好的帮助流动儿童群体克服自身不利因素,更好地融入城市。(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吴靓媛[3](2019)在《性别的模糊与身份的流动——《蝴蝶君》的酷儿理论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着名华裔作家黄哲伦的室内剧《蝴蝶君》是作者对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有意为之的戏仿之作,颠覆了其中塑造的东方/西方以及男性/女性的刻板形象。两位主人公都体现着不同程度的性别模糊性,一方面参与塑造和生产传统的两性形象,另一方面又消解了传统女性/男性的形象及关系。在这场博弈中,《蝴蝶君》不是对传统模式进行绝对的倒置,而是通过性别的模糊化处理造成身份的流动,力图探寻性别及身份变化中的平等和平衡。(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9年27期)
崔丽娟,周天爽,丁沁南,朱一[4](2019)在《群体身份的社会医治之路:流动儿童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个体而言,群体身份上附着着情感价值和自我意义,对身心健康具有重要影响。而在流动性的社会中,群体身份的转换更为频繁,成为必须应对的问题。本综述主要基于群体身份对个体身心健康的影响,探讨了如何通过增强群体身份应对生活变迁,即提出利用群体身份的社会医治之路,并且以流动儿童为例,论述了群体身份对其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在教育安置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李婉秋,秦桂秀,葛万雄,WEI,Jie[5](2019)在《流动儿童身份认同困境与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广西南宁市X城中村流动儿童的调查,发现跟随父母流动到城市生活的儿童面临自我身份认同低、人际交往缺乏、城市本地人对外来人口的歧视与排斥等身份认同困境,造成这些困境的原因包括户籍制度的阻碍,经济文化的差异,教育政策的不完善,以及个人融入意愿的影响等。为此,文章提出政策制度的完善、学校相关制度的改革、社会工作者的介入等对策来提升流动儿童的自我身份认同感。(本文来源于《学理论》期刊2019年08期)
余欣欣,陈烨,张绿次[6](2019)在《初中流动儿童社会身份认同核心自我评价与学校适应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初中流动儿童社会身份认同、核心自我评价与学校适应的关系,为促进流动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提供有利依据。方法 2017年9—10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从广西4个地级市的7所中学选取初一至初叁流动儿童827名,采用流动儿童身份认同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与初中生学校适应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初中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状况较好,学校适应得分在性别、独生子女、年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生学校适应水平高于男生,非独生初中流动学生学校适应水平高于独生儿童,初二年级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整体较好;初中流动儿童社会身份认同、核心自我评价与学校适应两两均呈正相关;核心自我评价在初中流动儿童社会身份认同与学校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0.16,95%CI=0.09~0.24,P<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0.7%。结论初中流动儿童社会身份认同与学校适应呈正相关,核心自我评价在两者之间起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学校卫生》期刊2019年07期)
戴桂玉,崔山蒙[7](2019)在《流动的身份:奇卡纳作家安扎尔朵疾病身体空间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奇卡纳作家安扎尔朵在其散文、随笔、诗歌和自传中构建了疾病身体空间叙事。她从"新美斯媞莎"混血意识出发,用疾病身体空间叙事来凸显文化混杂语境下的审美表达和女性文学经验,以疾病这一流动的物质为载体来呈现奇卡纳群体文化身份、族裔身份和阶级身份的流动,反映了奇卡纳群体由疾病身体体验衍生出的后现代新身份政治诉求,即主张边缘文化、混血意识和流动身份,扩展了奇卡纳女性主义身份政治的内容。(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7期)
徐如明[8](2019)在《全球化时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流动人口的身份认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心理距离、身份认同、情感体验叁个维度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流动人口的身份认同。研究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流动人口的身份认同具有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特点,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主动区隔于主流社会之外,保持着对祖国的身份认同。他们把自己当作在中国暂时停留的一个"过客"。(本文来源于《特区经济》期刊2019年06期)
彭彦强,陈珊珊[9](2019)在《压力性治理、民族身份与城市空间权利:少数民族流动摊贩街头治理的政治逻辑——以上海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少数民族流动摊贩的街头治理相较于汉族流动摊贩而言存在着特殊的现象,本文试图通过对上海市少数民族流动摊贩的街头治理的实证研究,来揭示其背后的政治逻辑。研究表明,少数民族流动摊贩的街头治理是民族身份、压力性治理复杂作用下,少数民族流动摊贩城市流动设摊空间变化的外在呈现,是少数民族的民族身份的权利效应和城市管理者由于职责压力的变化所生成的"压力性治理"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城市管理者职责压力较小的"常压治理"中,城管基于行政裁量权和民族身份的考量,民族身份的权利效应放大,少数民族流动摊贩在城市中拥有更大的设摊权利空间。但是这种权利空间是非持久性和非确定性的,随着城管职责压力不断加大,城管对流动摊贩就会不断加大治理力度,从而形成"高压治理",流动摊贩民族身份的权利效应则会淡化,流动设摊的权利空间就会受到挤压,直至消失。(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林煦丹,陈晓亮[10](2019)在《跨国教育流动中的刻板印象与身份建构——以在美中国留学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在美中国留学生群体的不断扩大,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社会中的体验和经历备受关注。本文主要通过深度访谈,了解在美中国留学生与美国本土社会及国内社会的互动,及互动对其塑造社会认同的影响。研究发现,来自美国社会的刻板印象一方面阻碍了该群体的深度融入,另一方面造成了中国留学生群体的"自我规训",使该群体对于美国社会产生一定的疏离感。此外,在教育流动的过程中,留学生增强了其国家认同,中国人身份和留学生身份处于共生共荣的关系。然而,来自"群体内"的刻板印象增加了留学生群体社会认同建构的不确定性。因此,在美中国留学生群体的身份建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在"人—人"和"人—地"的互动不断发展和变化。(本文来源于《人文地理》期刊2019年03期)
流动身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基于社会认同理论探究了流动儿童在适应城市社会的过程中是如何对自己的身份认同进行管理的,以便于他们能够更加顺利的融入城市社会。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群体可渗透性水平成为流动儿童成功融入城市社会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相较于城市儿童群体,流动儿童群体感知到的群体可渗透性水平更高,也就是说,流动儿童对于自己的群体身份认同持着一个较为积极的态度。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群体认同和身份管理策略选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显着正向预测流动儿童对群体策略和社会创造策略的选择的因素是内群体认同,而外群体认同则对个体流动策略的选择有着积极影响。本研究为流动人口及其子女的政策制定以及学校的教育安置等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从而能够让社会各界更好的帮助流动儿童群体克服自身不利因素,更好地融入城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流动身份论文参考文献
[1].查苏生.农信系统员工的内向型流动:从身份到契约——以浙江农信系统为例[J].现代交际.2019
[2].崔丽娟,张昊.群体认同下流动儿童身份管理策略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3].吴靓媛.性别的模糊与身份的流动——《蝴蝶君》的酷儿理论解读[J].长江丛刊.2019
[4].崔丽娟,周天爽,丁沁南,朱一.群体身份的社会医治之路:流动儿童研究与应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
[5].李婉秋,秦桂秀,葛万雄,WEI,Jie.流动儿童身份认同困境与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9
[6].余欣欣,陈烨,张绿次.初中流动儿童社会身份认同核心自我评价与学校适应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9
[7].戴桂玉,崔山蒙.流动的身份:奇卡纳作家安扎尔朵疾病身体空间叙事[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8].徐如明.全球化时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流动人口的身份认同[J].特区经济.2019
[9].彭彦强,陈珊珊.压力性治理、民族身份与城市空间权利:少数民族流动摊贩街头治理的政治逻辑——以上海市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19
[10].林煦丹,陈晓亮.跨国教育流动中的刻板印象与身份建构——以在美中国留学生为例[J].人文地理.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