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失身经历,那一张泪水浸透的“爱情试纸”(论文文献综述)
休·蒙哥马利,于大卫[1](2022)在《控制》文中提出献给奥斯卡和费格斯序1987年11月卡什吞下塑料盒里最后一大勺微波加热的通心粉和奶酪,把盒子推向小桌的一边,品味着这份平和与宁静。嗯,算是相对的宁静吧。人满为患的综合医院的那种噪声——叮叮咣咣的响动,抬高的嗓门,偶尔的叫喊声——一直在背景中依稀可辨,尽管他回到自己那间医院的公寓,紧闭了房门。不过相比之下,这里仍是一片平静的绿洲,
范明辉[2](2021)在《目的论指导下的散文韩中翻译实践报告 ——以朴莲浚散文集《人生是场奇妙旅程》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如今城市发展节奏不断变快,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随之加速,越来越多心灵鸡汤类的散文文学作品随之涌现,这类能够带给上班族等人群以生活启迪的治愈类散文文学作品常以深入浅出的笔触和幽默风趣的风格带给读者情感上的共鸣和阅读上的享受。《人生是场奇妙旅程》是诗人朴莲浚于2019年出版的散文集作品。该篇散文集作者以幽默风趣的文风为读者展现出像呼吸一般自在生活的状态。本实践报告也将翻译目的重点放在研究如何将原作魅力准确地展现给译文读者,从而产生情感共鸣这一点上。由于在韩中翻译研究领域中,学者们对散文题材的作品研究相对较少,建立在目的论基础上针对散文集的研究更是为数不多,所以本次翻译实践研究的意义也旨在能够为该领域提供一些翻译实践上的案例分析和技巧归纳,为韩中散文作品的研究开拓新的思路。本翻译实践报告书,以朴莲浚出版的散文集《人生是场奇妙旅程》为翻译对象,分为绪论、本论和结论三大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此次翻译实践任务的目的及意义和翻译任务介绍;第二章详细介绍了指导本论文的目的论理论背景,以及目的论中三原则和散文文学作品的相关性;第三章笔者以目的论三原则为分类依据,用具体例句分析了散文文学作品的翻译技巧和翻译策略。同时,笔者还特别用不同的译法具体分析了散文集中小标题的翻译策略,希望能对韩中散文翻译领域的技巧研究提供一些帮助。最后,在结论部分,笔者对本实践报告进行了总结,分析说明了建立在目的论三原则理论基础上关于词汇、句子、段落和篇章四个方面的翻译难点,并对本报告的不足之处和今后需要加强的部分进行了阐述说明,希望能够在今后为译者们对散文的翻译起到一定的参考启迪作用。
王姝[3](2020)在《清代女性观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女性观剧是女性参与戏曲活动的一个重要面相,举凡与女性观剧活动相关的一系列社会文化现象均属本文研究的范畴。女性观剧现象既增添了戏曲接受的女性视角,又丰富了古代妇女研究的戏曲视角,是对戏曲领域的性别关照,也是性别研究中的戏曲维度,具有双重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清代女性观剧研究围绕谁在看?在哪看?怎么看?看什么?能不能看?看了以后会怎样?人们如何看待女性观剧现象?等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在大量搜集整理与女性观剧现象相关的文献史料、文物遗存和民俗口述史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戏曲学、女性学、历史学、民俗学、社会学、文献学等研究方法和理论,对清代女性观众类型及观剧需求、观剧场所及设施、观剧习俗、观剧内容、社会各界对待女性观剧的态度等方面,作一系统地梳理和研究。第一章围绕谁在看的问题,从戏曲受众的角度,将清代女性观众分为宫廷、仕宦、平民、青楼、其他女性类型,并就每一类女性观众自身的特点及其对戏曲发展的影响做了探讨。从清代女性的生存状态、社会家庭角色和实际需求出发,探讨女性观剧的交际、娱乐、追星、服装展示等观剧需求。认为娱乐和交际需求是女性观剧的普遍需求,而女性靓装炫服的观剧行为,在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制度下,具有特殊的性别含义。是女性获取更多社会资源的有效途径。而女性观众对于不同性别伶人的追捧,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正是多种观剧需求共同促成了清代女性观剧的盛行。第二章围绕在哪看的问题,就清代女性观剧场及设施进行了探讨。认为女性与男性同观时,是共用一个剧场空间,特殊之处在于,各类剧场中均设置了供女性观剧的专门设施。尤以神庙剧场所存看楼,看台,女台、女厂、女亭等保存完整。女性观剧设施创设的原因,既是剧场性增强,对女性观剧行为的重视的结果,也有严男女之大防、照顾女性及牟取利益等考虑。高平市良户村田宅专门女眷观剧场所的遗存,为我们探讨明清时期女性垂帘观剧现象及剧场的历史变迁提供了实物依据。清末北京金鱼胡同尼庵演剧的女性专场,尼庵作为一个特殊的女性观剧空间,则表现出受到女神信仰与生殖崇拜影响的特征。第三章围绕怎么看的问题,就清代女性观剧的定戏、点戏、看戏、赏赐、禁忌习俗进行了探讨。认为女性观剧习俗深受传统礼教和社会性别制度对女性制约的影响,各个环节均呈现出不同于男性观剧习俗的复杂面貌,尤以女性观剧禁忌习俗表现鲜明,女性观剧禁忌是女性禁忌与戏曲禁忌双重标准的结合,根源在于女性特殊生理特征而产生的普遍的“厌女情结”和“女性不洁”之观念。河南新安芦院村禁忌女性观剧年龄碑刻的发现,禁忌15-50岁女性白天观剧的规定,可以看出受到女性月经禁忌和生育禁忌的影响明显。第四章围绕看什么的问题,就女性观剧内容进行探讨。女性受教育程度、个人出身、审美趣味等差异,决定了女性观剧内容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但是女性作为同一性别群体,观剧内容上又存在很大的普适性。另外,文献中对女性观剧内容的载录,又呈现出基于性别、阶层差异的种种不均衡性。第五章围绕社会各界对女性观剧的态度进行讨论,大致分为反对与排斥,支持与赞同、犹豫与矛盾、中立与客观四种态度。本文就持不同态度的各类人群的身份、目的、社会因素及个体因素等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持反对态度的多从维持风化的目的出发,而持赞同态度的多出于一些开明人士对妻女等的宠溺和孝亲角度考虑,持犹豫态度者多与自身的特殊社会身份有关,而外籍来华人员,对女性观剧多客观中立。
邱丹[4](2020)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文中研究说明先锋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景观,它是新时期语境下西方文化刺激与文学审美现代性诉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先锋小说通过对宏大话语与叙事成规的颠覆,创造了全新的小说观念、叙述手法及语言体验,为小说本体的回归创造了可能。这场带有审美哗变色彩的叙事美学变革,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意义非凡。而传统文学资源作为先锋小说变革的重要参照体系,其脉流也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先锋叙事中,并参与着先锋话语的建构。可以说,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不仅仅有反叛,同样包蕴着继承与转化。本论文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锋派作家的先锋小说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先锋小说特质,阐明传统与传统文学相关理论,深入探究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艺术呈现,挖掘先锋与传统、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探寻中国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价值与不足。这也是新世纪对先锋小说的再思考,对先锋小说处理中西方文学资源关系的再思考,以期发掘共通性的学理性特征,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提供参考。首先,论文结合中西方的文化语境,阐释西方先锋派与中国先锋派的差异,并明确中国先锋派文学的发生、发展与特质。中国先锋派文学发生在文学断裂之后,经由了从舶来到消融本土的整合,作为带有现实焦虑的形式变革,它不像西方先锋派文学那样激进、深刻,更倾向于“文学本体论”意义上的文学变革。在中国先锋小说发展的浪潮中,“先锋”的释义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对先锋作家与先锋小说进行整体剥离与指认,对于先锋小说相关问题的阐述与论证,至关重要。其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超越是通过对传统文学观念、主题话语、叙事策略等方面的多重变革实现的。由于“传统”本身的复杂性及其内部的变奏异调,就需要对“传统”“传统文学”“文学传统”等概念进行有力地阐释与辨析,并把握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等叙述内容与叙事层面所呈现的美学特征,探寻文学与现实、作家与现实、文学内容与形式、文学社会功能等方面所体现的传统文学观念,为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做好铺垫。再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转化,呈现了从不自觉借鉴到自觉汲取的发展线索。将先锋小说整体性作为考量时,不能忽略传统文学资源从“潜在”资源转向“显在”资源的原因,这是由传统文学本身、先锋文学本身、语境变革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也体现先锋作家在中西方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对资源突围与认知方面所进行的调整与变化。正是由于传统文学中叙事传统在题材类型与叙事技艺上的精妙之处,抒情传统在情感抒发与诗词意象运用上的独到特色,才使得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从叙述内容到叙事方略的继承与转化成为可能。另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述内容与叙事方略等方面的择取与拓新,呈现了传统与现代、西方与本土融合的审美特点。先锋小说在反叛传统文学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学中一些经典的题材类型、文学母题、精湛的叙事手法还是有所保留、有所继承、有所转化。先锋小说呈现了对侠义公案、才子佳人、武侠江湖、历史家族等题材类型的吸纳与超越;对“命运”“神秘”“地域”等传统母题的延揽与新构;还呈现了对“故事套故事”“旧瓶新酒”“借笔墨拈出”“以虚构补充”“故事新编”等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对传奇人物、传奇情节及异端境界等传奇叙事手法的吸纳与转化。同时,由于语言的相对稳定性、文化母语的潜在记忆与惯性作用、传统文学语言的艺术魅力等因素,先锋小说在自然景物类词汇、意象类词汇词义、诗词歌赋、诗性语言等方面也呈现了对传统文学语言的汲取与新变。最后,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反叛与继承的总体向度上,对先锋小说资源转化中遇到的问题与突围的策略进行了问题求解性的探索,阐明传统与先锋之间带有悖论性的复杂关系,并进一步辩诘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先锋小说的创作路径,也引发了文学创作应该如何看待“传统”,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学资源”,如何处理多种创作资源、多种创作手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思考。先锋小说在创作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多种美学力量碰撞所产生的审美张力,它在对传统文学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也展现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体认与反思,其所生成的文学价值、文化价值、审美缺憾无疑对当下乃至未来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启示。传统文学资源庞大、多元、驳杂,有很多“生机”可待挖掘。虽然先锋小说深受西方文学影响,但传统作为血液中不可抗拒的因子,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先锋小说的创作。反过来,丰饶的传统也在先锋小说的创造性转化中得以赓续、绵延。未来文学的方向,不仅要放眼世界,也要彰显民族文学的文化气韵,在超越中确立民族身份与文化认同。唯有这样,中国文学才能在接收新知与转化传统中不断延续、不断生长。
秦北[5](2020)在《归心》文中研究指明叶明义飞机从纽约起飞的时候,叶明义还在想,也许北美的原住民真是从亚洲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地面的物体在舷窗里变小,化作线条和网格,还有不规则的色块。陆地的模样越来越像显微镜下他钻研了一辈子的半导体芯片。陆地与半导体本来也是同质的。岩石、沙砾里富含的硅元素,提纯,生长成单晶硅棒,再
董晓平[6](2019)在《张爱玲小说与心理现实主义写作》文中研究说明学界关注到张爱玲的现代性、个人主义、与五四的关系、女性主义、虚无等,她的小说作品既有情爱的世俗,又兼有对人生理性思考的色彩,骨子里作者通过人物的精神世界反应人性和现实世界,这种心理现实主义创作倾向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张爱玲是经过“五四”文学革命洗礼的,处于四十年代抗战时期沦陷的上海这一特定环境中,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一段历史,文化思想、深层心理的研究有待加强。传统文化本质与西方文学蕴含的精神在张爱玲的创作中完美结合。她塑造的人物,多数是生活在时代的夹缝中的人。关于张爱玲研究要有更高更广的视角。她既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某些部分的否定和怀疑,又对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宝贵的东西表现出继承和怀恋,保有传统文化的神韵和审美情趣,又对人物的知觉、内心世界、无意识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开掘。无意识、非理性的活动等研究欠缺,特别是精神分析的角度更是稀缺。运用现代西方的文艺理论解读张爱玲是一种有效途径。心理现实主义在西方占有重要的位置。是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合体发展来的,内在心理与外在现实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心理现实主义在西方是有相当影响力的文艺流派,有很多大师级的文学巨匠之功。基于对张爱玲研究的国内外现状的分析,还有张爱玲文本及创作自身的本质特征,本文尝试对张爱玲写作风格进行分析,根据心理现实主义的涵义和特征:小说中必须含有大量的心理内容,心理和现实之间必须是相辅相成的,心理是对象化的心理,也就是必须是对现实的反应,现实必须是心灵化的现实等,本文初步提出张爱玲的创作风格应归属心理现实主义范畴。并从成因、特征和表现、与传统现实主义和现代性的关系、价值和局限等方面进行了论证。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中西方文化的影响、上海地域的特殊性、个人成长和情感经历、对内心真实的执着追求……她的小说,通过心理刻画来塑造人物的形象,符合心理现实主义的艺术规律,把描写的对象放在人物的内心世界,截取一个个稍纵即逝的心理横断面,运用艺术手段和丰富的想象将其串联,使其动起来,将人物最难以传达、最隐蔽的内心动态用文字表现出来,宣之于众,开掘人们思想心理的最深、最细密处,展露人物内心的动态变化,挖掘人物丰富、多元、变化莫测的心理和思想,通过临摹人们内心世界的欲望与纠结理性看待现实世界和饮食男女。在创作中,作者使客观的现实世界和主观的精神世界有机统一起来。一方面,在小说中,作者将自己原生心理元素和特征带入作品,成为小说中的现实;心理结构与情节结构并行发展;承载着丰富的心理内容的独特的环境描写等,体现出心理现实化。另一方面,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都与生存现实血肉相连;无处不在的男女之爱;音乐、美术等元素的运用等,体现出现实心灵化。在主客观的融合过程中,作者表现出超尘脱俗的艺术气质和特点,形成了特有的内心临摹——静水深流的两性心理、万境归空的苍凉心理。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主要有:细节刻画,外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真实心理,情节结构与心理结构并行,多元化手法表现人物心理(内心分析、白描、全能视角的叙述、联想与回忆、象征、白日梦、微表情、微反应等)。张爱玲的心理现实主义不是孤立存在的。对传统现实主义有所扬弃,主要表现在:避开宏大主题、重视个性、避开英雄悲壮的人物、表现普通人的安稳人生等。对现代主义也起到了推动和发展的作用,突出表现在考察人与自我的关系、新形式、新题材等。纵观张爱玲的创作,其心理现实主义创作的价值主要有:生动极简的叙事策略、强烈的女性意识、对生命本真的思索、独特苍凉的美学、永恒的人文关怀等。其小说创作也存在局限,比如:极其浓厚的个人生活色彩、虚无主义的倾向等。张爱玲一直被认为是成名较早的作家,而且,在现当代文学中的地位一直颇有争议,正如柯灵所说的那样,无法归属任何一个流派。然而,在四十年代的上海乃至中国文坛,张爱玲的确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这是有目共睹的。张爱玲的作品在读者中的地位牢不可破,但是在评论家和学术界那里,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批评的声音高于赞美和认可。苍凉是张爱玲独有的开创性的写作风格,具有不可低估的美学价值。苍凉表现在对人生的感悟,表现在作品的结局,表现在人物的命运,表现在字里行间,苍凉如同洪涛大浪,从作者的心底涌出,源源不断的渗入到她的作品中,哪怕一个句子,都如同掬一抔饮,满浸着苍凉的味道。这是心理现实化的集中表现。是用真实的人性和心理对现实真诚的回应。在其创作上,无论是艺术性还是内容,都让人看到了一个和心理现实主义相对应、有着紧密联系的张爱玲。将张爱玲归属心理现实主义范畴,不但对张爱玲自身的写作倾向和风格有了清晰的定位,而且对于上个世纪中国文坛的创作倾向都有着比较现实的意义,心理现实主义是小说现代化的标志,张爱玲在小说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马悦[7](2019)在《银玲珑》文中提出一1958年的那个初夏,一个老女人牵着一个小女人出现在洼村的地界。洼村的山,大,高峻且陡峭,一座紧挨一座,簇拥着,遮挡着,看不到更远的地方。她们好像走了很长的路,身上落满尘土,目光急切而又迷茫。西去的日头依旧灼热,野外的风吹刮着,吹乱了的发丝遮挡住视线。小女人想捋一捋发丝,手却被老女人紧紧牵着。两人额头都
施文斐[8](2017)在《宋元明话本小说中的性别书写与价值观念变迁研究》文中认为性别研究在近些年来一些新兴的研究领域中颇为“时髦”,其集中探讨的是关乎人类生存之根本的性与性别问题。即以本论文考察的文本范围——宋元明话本小说而论,反映两性关系与两性情感生活的情欲故事、艳遇类故事、私情类故事大量存在,并构成了本论题考察的文本主体。但“性别书写”并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两性关系书写,更不能缩化为上文列举的这些两性情感故事。事实上,除了两性关系外,凡性别(男性、女性)形象、性别(男性、女性)气质等相对而言立足于各自性别内部的“非关系性”问题更是本论文的考察重点。且正如“书写”二字所暗示的那样,本论文所做的性别研究已在相当程度上脱离了其原初的社会学范畴而立足于文学领域内的小说文本实际。因而,本论题所考察的性别状态更多地是一种文字书写,或者说文学创作的产物,而非社会学意义上的真实样态。同时也正因为如此,作为文学创作产物的“性别书写”也必然受制于小说家编创小说时所秉持的价值观念,而价值观念本身则又会进一步受制于不同时期不同的时代语境,凡政治时局、学术思潮、审美风尚、社会心理等方面的种种变化都将会对这一时期小说文本中的性别书写产生复杂而又深远的影响。因此,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将大致遵照“时代语境的勾勒——价值观念的变迁——性别书写的相应变化”这一脉络而加以展开,并借此来探讨性别书写与价值观念变迁之间的关系问题。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涵盖三大板块,按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为宋元话本小说、“三言”、崇祯朝话本小说。在“崇祯朝话本小说”这一板块中,由于“二拍”与其后的崇祯朝话本小说在价值观上呈现出了鲜明的差异性,因此,该板块的论述实际上又可再细分成两部分,即“二拍”以及“二拍”之后的崇祯朝话本小说。通过对该三大板块四大部分的小说文本进行分析与贯通,笔者将力图证明如下观点,即宋元明话本小说中展现出的性别书写,无论是两性(男性、女性)形象、性别气质(性别气质的变化、性别气质的流动等)、两性关系模式等实际上都是“被”书写出来的,其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展现总是不可避免地受制于这一时期的时代语境以及由此形成的价值观念,其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则更为被动,在时代语境与价值观念之外尚要受制于来自于男性社会的某种性别层面上的愿望与期待。尽管其间呈现出的性别状态往往确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如明清时期贞节烈女确实大量涌现,清初江南地区女性的受教育程度确实普遍提高等,但于小说文本中呈现出的性别状态更多地只是出于某种意愿的“被”书写而已,其目的往往是为了更好地迎合处于某一时代语境下的男性群体之于女性的某种愿望,如明亡前夕对贞节烈女的大量“需求”,清初之际对佳人的“白日梦”式的女性想象等等。也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笔者并不赞同将宋元明话本小说中与性别书写有关的相关文本当做这一时期的社会学“史料”,因为这些“被”书写出来的性别状态并不能必然反映出当时社会中两性状态的真实情况,这一点在将性别书写于不同时期的不同变化与于其背后发挥驱动作用的价值观念的变迁相勾连后将会得到更加清晰地呈现。
杜文娟[9](2017)在《红雪莲》文中认为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作品陕西省委宣传部重点扶持作品国家电网公司重点选题东莞文学院签约作品李敬泽阿来刘醒龙贾平凹联袂推荐一、热血青年柳渡江并非孤儿,也不是穷得穿不起裤子的人家出身。他的父母高呼着"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口号,随大部队挥师南下。父亲的部队在渡江战役中所向披靡,顺风顺水先期到达南方,急着接收并管理南方的大中等城市。他随母亲和保育
杨海涛[10](2017)在《布宁创作中的多元宗教哲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伊万阿列克谢耶维奇·布宁(又译蒲宁,ИванАлексеевичБунин,1870-1953)是俄罗斯白银时代的着名作家,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作家。在本论文中,笔者探讨了布宁在其作品中体现出的宗教哲学观:包括多神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和东方的儒释道哲学。本论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笔者主要通过文献调研的方式对课题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同时指明了本课题的研究目的等。第二部分是论文主体:第一章是布宁的宗教哲学观,论及作家宗教哲学观的成因,重点是父母和托尔斯泰的影响;第二章是是布宁创作中的多神教观念及双重信仰;第三章是布宁创作中的东正教思想;第四章是布宁创作中的道教思想;第五章是布宁创作中的佛教思想;第六章是布宁在作品中表达的跨宗教文化思想;第三部分是文章的结论;最后一部分是本论文涉及的一些参考文献。
二、失身经历,那一张泪水浸透的“爱情试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失身经历,那一张泪水浸透的“爱情试纸”(论文提纲范文)
(2)目的论指导下的散文韩中翻译实践报告 ——以朴莲浚散文集《人生是场奇妙旅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目录 |
正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清代女性观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百年妇女史研究概述 |
(二)清代女性观剧研究述评 |
(三)清代女性观剧史料来源及书写特点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清代女性观众 |
第一节 女性观众的类型 |
一、宫廷女性 |
二、仕宦女性 |
三、平民女性 |
四、青楼女性 |
五、其它女性 |
第二节 女性观众观剧需求 |
一、娱乐需求 |
二、交际需求 |
三、服装展示 |
四、追星动机 |
五、其它需求 |
小结 |
第二章 清代女性观剧场所及设施 |
第一节 各类剧场中的女性观剧现象 |
一、宫廷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二、商业性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三、神庙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四、会馆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五、私人宅第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六、舟船水畔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七、其他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第二节 女性专门观剧设施 |
一、看楼 |
二、看台、女台、子台 |
三、看棚 |
四、花场 |
五、女厂 |
六、女亭 |
七、其它 |
第三节 女性观剧设施创设原因 |
一、剧场性的增强及对女性观剧的重视 |
二、照顾与限制 |
三、牟取经济利益 |
第四节 女性观剧专场 |
个案研究一:山西高平良户村田宅女性剧场考述:兼谈垂帘看楼与明清女性观剧场所的变迁 |
个案研究二:清末北京尼庵演剧女性专场考述 |
小结 |
第三章 清代女性观剧习俗 |
第一节 定戏习俗 |
第二节 点戏习俗 |
一、点戏人的选择 |
二、点戏的讲究和礼节 |
三、点戏物件类型 |
四、男女观众点戏之区别 |
第三节 看戏习俗 |
一、男女分观习俗 |
二、男女落座方位 |
第四节 赏赐习俗 |
一、从施赏者角度看 |
二、从受赏者角度看 |
三、从赏赐品类看 |
第五节 禁忌习俗 |
一、女性禁忌与戏曲禁忌的结合 |
二、对女性观剧的诸多禁忌 |
第六节 个案研究:河南新安芦院村女性观剧年龄禁忌碑的文化阐释 |
小结 |
第四章 清代女性观剧内容 |
第一节 女性个体差异与观剧内容 |
一、女性剧场环境差异与观剧内容之雅俗 |
二、女性阶层差异与所观内容的差别 |
三、女性个体因素与审美趣味的差异 |
四、女性地域及生活理想差异与女性观剧内容 |
第二节 女性观剧内容的普适性 |
一、婚恋爱情剧 |
二、全本情节戏 |
三、家庭伦理戏 |
四、喜庆戏 |
第三节 女性观剧内容文献载录的不均衡性 |
一、文献载录女性观剧内容的阶层因素 |
二、文献载录女性观剧内容的性别因素 |
小结 |
第五章 社会各界对待女性观剧的态度 |
第一节 反对与排斥 |
一、反对的方式 |
二、反对的人群 |
三、禁限效果评估 |
第二节 支持与赞成 |
一、家庭成员的赞同 |
二、社会各界的支持 |
三、女性个人的努力 |
第三节 犹豫与矛盾 |
一、汉人官员的审慎和节制 |
二、旗人官员的犹豫和矛盾 |
第四节 中立与客观 |
一、对女性观剧“直言直笔”的书写特点 |
二、女性与戏曲作为保存族群历史记忆的工具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求索 |
1.2.1 先锋小说研究综述 |
1.2.2 论文相关问题探究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1.4 论文创新与论文不足 |
第2章 中西视域:“先锋”“先锋派”及“中国先锋小说”的理论阐释 |
2.1 概念与内涵:“先锋”“先锋派”的理论界定 |
2.1.1 多义与复杂:先锋词义的历时演绎 |
2.1.2 激进与叛逆:先锋派的现代主义本质 |
2.1.3 断裂与有限:文学本体意义上的中国先锋派 |
2.2 转化与消融: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生成、发展及特质 |
2.2.1 语境与场域:中国先锋文学发生的历史契机 |
2.2.2 潮流与动向:中国先锋文学发展的动态建构 |
2.2.3 有限的创新:中国先锋文学的特质 |
2.3 含混与剥离:中国先锋小说的整体指认 |
2.3.1 先锋小说的释义:从形式先锋到精神先锋的历史迁移 |
2.3.2 先锋作家的指认:不断扩容的先锋群体 |
2.3.3 先锋小说的划定:思想突围与形式实验 |
第3章 反叛与超越: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多重变革 |
3.1 传统的认知:“传统”相关命题的理论阐释与辨析 |
3.1.1 传统:“一条世代相传的事物之变体链” |
3.1.2 传统文学: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 |
3.1.3 传统文学观念:传统文学的理性现实与社会功能 |
3.2 精神诉求: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观念的反叛 |
3.2.1 理性与非理性:拒绝宏大的非理性叙事 |
3.2.2 真实与虚构:拆解经验现实的心灵真实 |
3.2.3 反叛与逃离:规避意识形态话语的个性化叙述 |
3.3 主题变革: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主题的现代阐释 |
3.3.1 放逐与归宿:逃离“父法”的精神流放与还乡 |
3.3.2 欲望与死亡:探究人性深处的罪恶与肮脏 |
3.3.3 苦难与存在:勘探生命存在的苦难与缺失 |
3.4 叙事策略:先锋小说对传统叙事成规的颠覆 |
3.4.1 故事“似真性”的打破与故事的感觉化 |
3.4.2 形象“社会性”的脱离与形象的符号化 |
3.4.3 时间“线性”的断裂与时间的敞开 |
第4章 困境与转机:先锋与传统融合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原因 |
4.1 传统本身:传统文学强大的生命力 |
4.1.1 叙事传统:丰富的题材类型与多样化的叙事技巧 |
4.1.2 抒情传统:抒情言志与意蕴深厚的诗词意象 |
4.2 先锋本身:形式实验的创作困境 |
4.2.1 叙事限度:有限意义的形式探索 |
4.2.2 自我重复:超越自身的艰难跋涉 |
4.2.3 晦涩难懂:审美大众的接受阻隔 |
4.3 外在语境:语境变化下先锋作家的写作焦虑 |
4.3.1 语境变更:先锋小说的边缘化境遇 |
4.3.2 心态调整:先锋作家创作心态的转换 |
第5章 继承与转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题材与母题的借鉴与革新 |
5.1 题材的碰撞:对传统文学题材类型的吸纳与新解 |
5.1.1 侠义公案题材的承继与突破 |
5.1.2 才子佳人题材的汲取与化用 |
5.1.3 武侠题材的整合与改造 |
5.1.4 家族题材的借鉴与更新 |
5.1.5 历史题材的吸收与转化 |
5.2 主题的遇合:对传统文学母题的延揽与升华 |
5.2.1 宿命循环构成的命运魅惑 |
5.2.2 荒诞悬疑促成的神秘世界 |
5.2.3 地域色彩透露的乡土情怀 |
第6章 择取与拓新: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事方略的继承与改造 |
6.1 故事:对传统文学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 |
6.1.1 故事讲述:“故事套故事”与“旧瓶新酒” |
6.1.2 故事新编:“借笔墨拈出”与“以虚构补充” |
6.1.3 故事寓意:“故事新编”的延承与新义生成 |
6.2 传奇:对传奇叙事传统的选取与新构 |
6.2.1 传奇文体:“传奇”传统及其后世影响 |
6.2.2 传奇人物:人物形象的增魅书写 |
6.2.3 文奇则传:传奇情节的拓新处理 |
6.2.4 异端境界:超现实世界的传奇建构 |
6.3 语言:对传统文学语言的运用与变异 |
6.3.1 语言资源:传统文学语言革新及其审美特点 |
6.3.2 词语运用:景物词汇与情境题蕴的呼应 |
6.3.3 语义变化:经典意象的复制与新变 |
6.3.4 语言风格:诗词歌赋与抒情语言 |
第7章 悖论与思辩:先锋小说资源转化过程中的问题性求解 |
7.1 先锋与传统:先锋与传统之间悖论式的辩诘关系 |
7.1.1 割裂与依赖:反叛传统与传统的惯性制约 |
7.1.2 变动与迁移:相互背离与相互转化的美学足迹 |
7.1.3 沉潜与显现:传统在文学创作中的呈现形态 |
7.2 反叛与继承:先锋小说资源转化的审美突围 |
7.2.1 西方资源与中国传统资源的汲取调整 |
7.2.2 现代形式与中国经验的有机结合 |
7.2.3 反叛超越与继承转化的共时性存在 |
7.3 审慎与沉思:现AI写作作与多重资源的并存互补 |
7.3.1 面向“现在”与“未来”的传统考量 |
7.3.2 文学多种创作手法融合的美学张力 |
7.3.3 中西多种资源相互碰撞的持久力量 |
第8章 体认与反思: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意义及思考 |
8.1 文化价值:传统文化的再生与当代文学的世界交流 |
8.1.1 经验情感与本土记忆的无限延伸 |
8.1.2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寻找建立 |
8.1.3 多元文化生态领地的建构与传播 |
8.2 文学价值:文学多重审美表现领域的开拓与探索 |
8.2.1 先锋书写与古典文学融汇的“审美向度” |
8.2.2 历史意识与现实体验重叠的“历史向度” |
8.2.3 本土意识与地域情结交融的“民族向度” |
8.3 审美缺憾:反叛与继承传统文学中存在的不足 |
8.3.1 “影响的焦虑”之下“精神深度”的漂浮 |
8.3.2 “同质化”创作下“创意精神”的失度 |
8.3.3 “传统资源”转化下“纵深探索”的缺乏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6)张爱玲小说与心理现实主义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及应用背景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张爱玲小说心理现实主义的背景及成因 |
第一节 心理现实主义概述 |
第二节 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的源泉 |
第三节 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的接受环境 |
第二章 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心理现实化 |
第一节 带有张爱玲心理特质的人物心灵性格 |
第二节 心理结构与情节结构并行发展 |
第三节 独特的环境描写 |
第三章 张爱玲小说创作的现实心灵化 |
第一节 从小说三要素看现实心灵化 |
第二节 无处不在的男女之爱 |
第三节 从美术、音乐等元素的运用看现实心灵化 |
第四章 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创作特有的内心临摹 |
第一节 静水深流的两性心理 |
第二节 万境归空的苍凉心理 |
第五章 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
第一节 注重细节刻画 |
第二节 外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真实心理 |
第三节 情节结构与心理结构并行 |
第四节 多元化手法表现人物心理 |
第六章 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写作与传统现实主义、现代性的关系 |
第一节 对传统现实主义的扬弃 |
第二节 以最真实的状态走近现代性 |
第七章 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创作的价值与局限性 |
第一节 “淡极始知花更艳”的创作风格 |
第二节 极其浓厚的个人生活色彩和虚无主义倾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和致谢 |
(8)宋元明话本小说中的性别书写与价值观念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界说与选题缘起 |
二、基本宗旨与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架构与基本观点陈述 |
第一编 宋元话本小说中的巫鬼与暴力—“道德失序状态”下的补充与应对 |
第一章 宋元话本小说的勘定与最初存在样态 |
第一节 宋话本的断代与确认问题 |
第二节 宋话本的发生过程与最初存在样态 |
第二章 嗜鬼风尚与文人意识、庶民趣味之间的交互影响 |
第一节 文人阶层对民间传闻、庶民趣味的接受 |
第二节 庶民趣味以及文人意识对庶民趣味的改造 |
第三章 从“异世界”到“人世间”:巫鬼信仰下的情欲故事 |
第一节 从“女怪”到“女鬼”:巫鬼信仰与渐趋迫近的性恐惧感 |
第二节 性恐惧感的生成:阴阳相克的性别阐释理论 |
第三节 除怪模式与情欲危机的“消除” |
第四节 “淫妇”——“替罪羊”在人世间的延续 |
第四章 淫妇虐杀行为的社会政治学分析 |
第一节 与大家族文化的割裂:权威与秩序的缺失 |
第二节 “监视的网”与非道德性的“耻感”维系 |
第三节 未完成的“任务”:情欲的自发状态与道德制约的匮乏 |
第二编 “三言”中的“风流艳遇”与“中式爱情”——“调和性思维”下的性、情、理 |
第一章 “德”与“情”的凸显——“三言”对源故事的改造 |
第一节 “三言”对源故事题目的改动 |
第二节 议论性入话与道德教化功能的提升 |
第三节 “三言”对源故事情节的改动 |
第二章 “艳遇”以及对性爱美学的发现与表现 |
第一节 “媚态”、女性美与“爱与美”的主题 |
第二节 “风流”、男性美与男性气质的文人化 |
第三节 妓院艳遇与艳遇的世俗化 |
第三章 “尚情”与男性气质的若干变化 |
第一节 艳遇与男性气质的分化 |
第二节 男性气质的新趋向 |
第三节 新趋向的成因探析 |
第四章 “私情”中的“情”与“理” |
第一节 对“情”以及情之“私”的肯定 |
第二节 “中式爱情”与情、理冲突的化解 |
第三节 “情教”与“理教” |
第四节 殉情与可疑的“大团圆” |
第三编 崇祯朝话本小说中的市井气、豪侠气与极端化道德 ——“双重价值观”下的形象变迁与气质流动 |
第一章 自我表达与话本小说的文人化倾向 |
第一节 议论性文字的激增 |
第二节 故事性的严重削弱 |
第二章 “崇信义”与“唯智慧”:“二拍”时代语境下的市井价值观与末世生存哲学 |
第一节 “二拍”的娱乐态度与道德感的缺失 |
第二节 “义”——富于经济色彩的市民道德 |
第三节 明末社会风气与生存环境的持续恶化 |
第四节 恶劣的社会环境对世道人心的严重败坏 |
第五节 “唯尚智慧,无关道德”的末世生存哲学 |
第三章 市井价值观影响下的文人形象书写 |
第一节 享乐派文人——市井气的“逆袭” |
第二节 “治生”与文人道德操守的下滑 |
第三节 士人的生存状态及对市井生存哲学的接受 |
第四节 士人的流氓气及其对两性关系处理方式的影响 |
第四章 豪侠型文人及其产生的时代语境——以“二拍”之后的崇祯朝话本小说为考察对象 |
第一节 现实与战乱——题材取向上的转变 |
第二节 “新晋”的“言论场”:实务与谈兵 |
第三节 武人气、豪侠气——对男性气质的重塑 |
第五章 极端道德化女性及其产生的时代语境——以“二拍”之后的崇祯朝话本小说为考察对象 |
第一节 尚烈与嗜虐——病态社会心理与道德实践的极端化 |
第二节 命、节难两全——贞节观的极端化与政治化 |
第三节 弃情全理与极端道德化女性 |
第六章 性别气质的流动:“女强男弱”与“男性特质”的分移 |
余论 衰退与异动——作结于“强弩之末”的清初话本小说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10)布宁创作中的多元宗教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国外对布宁及其创作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外布宁宗教哲学思想研究现状 |
四、国内布宁宗教哲学研究现状 |
五、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及方法 |
六、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新意 |
第一章 布宁的宗教哲学观 |
第一节 布宁多元宗教哲学观的形成 |
一、人生经历的作用 |
二、托尔斯泰的影响 |
第二节 布宁宗教哲学观概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布宁创作中的多神教观念及双重信仰 |
第一节 《乡村》中的双重信仰 |
第二节 《牺牲品》的多神教渊源 |
第三节 《传奇诗》中的动物崇拜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布宁创作中的东正教思想 |
第一节 《圆环耳朵》中的原罪观 |
第二节 《犹地亚的春光》对圣经故事的模仿 |
第三节 《圣山》中的东正教情结 |
第四节 《祭文》中的圣母崇拜 |
第五节 《耶利哥的玫瑰》中“复活”的象征 |
第六节 《约翰·雷达列茨》中的圣愚形象 |
第七节 《净罪的礼拜一》的赎罪观念 |
第八节 《阿尔谢尼耶夫的青春年华》中的东正教思想 |
一、小说的地位 |
二、小说中传统的东正教观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布宁创作中的道教思想 |
第一节 《浮生若梦》中“道”之体现 |
第二节 《阿强的梦》中对“道”的探索 |
第三节 《米佳的爱情》中“甚爱必大费”思想的体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布宁创作中的佛教思想 |
第一节 《四海之内皆兄弟》中的解脱思想 |
第二节 《旧金山来的绅士》中的生命无常的佛教观 |
第三节 《骑兵少尉叶拉金案件》的佛教死亡观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布宁创作中的跨宗教文化思想 |
第一节 《鸟影》中对东方文化的沉思 |
一、《鸟影》中的基督教思想 |
二、《鸟影》中的多神教思想 |
三、《鸟影》中的伊斯兰教思想 |
第二节 《托尔斯泰的解脱》中的跨宗教精神阐释 |
一、“解脱”的含义 |
二、布宁对《托尔斯泰的解脱》的解析和所持的宗教哲学观 |
三、结论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四、失身经历,那一张泪水浸透的“爱情试纸”(论文参考文献)
- [1]控制[J]. 休·蒙哥马利,于大卫. 译林, 2022(01)
- [2]目的论指导下的散文韩中翻译实践报告 ——以朴莲浚散文集《人生是场奇妙旅程》为例[D]. 范明辉.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1)
- [3]清代女性观剧研究[D]. 王姝.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4]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D]. 邱丹. 辽宁大学, 2020(01)
- [5]归心[J]. 秦北. 当代, 2020(02)
- [6]张爱玲小说与心理现实主义写作[D]. 董晓平. 吉林大学, 2019(10)
- [7]银玲珑[J]. 马悦. 芒种, 2019(05)
- [8]宋元明话本小说中的性别书写与价值观念变迁研究[D]. 施文斐.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9]红雪莲[J]. 杜文娟. 红豆, 2017(05)
- [10]布宁创作中的多元宗教哲学思想研究[D]. 杨海涛. 黑龙江大学,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