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微循环论文-王贤良,苏立硕,毛静远,王帅,赵国元

冠状微循环论文-王贤良,苏立硕,毛静远,王帅,赵国元

导读:本文包含了冠状微循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理气化痰活血方,心脏X综合征,内皮素1

冠状微循环论文文献综述

王贤良,苏立硕,毛静远,王帅,赵国元[1](2019)在《理气化痰活血方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模型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理气化痰活血方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45只随机分为理气化痰活血方组、缬沙坦组、模型组各80只,空白组5只。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均采用经心尖部向左心室注射月桂酸钠的方法建立大鼠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模型。理气化痰活血方组及缬沙坦组术前1天及术后4周分别给予理气化痰活血方药(浓度2. 25 g/ml)、缬沙坦悬浊液(浓度8. 89 mg/ml)1 ml/100 g灌胃,模型组及空白组给予1 ml/100 g蒸馏水灌胃,均每日1次。实验期间观察各组大鼠死亡情况;理气化痰活血方组、缬沙坦组、模型组分别于术后1 h、24 h、1周、2周、3周、4周各时间点随机处死5只大鼠,空白组4周时处死,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内皮素1 (ET-1)、一氧化氮(NO)、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浓度及心肌组织纤维介素(fgl 2) 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理气化痰活血方组、缬沙坦组大鼠总计分别死亡44只、40只、42只,3组大鼠术中及术后死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4周时,模型组大鼠较空白组血清ET-1浓度升高,v WF浓度降低(P <0. 01),血清NO浓度和心肌组织fgl 2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模型组同时间比较,理气化痰活血方组和缬沙坦组术后1 h、24 h、1周、2周、3周、4周血清ET-1浓度降低(P <0. 05或P <0. 01)。与模型组和缬沙坦组同时间比较,术后4周理气化痰活血方组血清NO浓度升高,vWF浓度降低(P <0. 05或P <0. 01)。术后2周、3周理气化痰活血方组心肌组织fgl 2 mRNA表达显着低于模型组(P <0. 01)。结论理气化痰活血方可能通过降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大鼠血清ET-1、vWF浓度及心肌组织fgl 2 mRNA表达,升高血清NO浓度,从而起到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21期)

孙羽,向瑜[2](2019)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微循环功能及预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微循环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该院收治的冠心病行PCI术患者13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氯吡格雷,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替格瑞洛。对比分析两组术后微循环功能及凝血功能,研究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循环抵抗指数(IMR)、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原(FBG)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PAgT)指标及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行PCI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使用替格瑞洛治疗,可以促进微循环及凝血功能优化,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效改善预后。(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任洁,李跳跳,郭微娟[3](2019)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后应用丹芪通脉胶囊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改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应用丹芪通脉胶囊的疗效及对冠状动脉(冠脉)微循环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于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4例STEMI患者,入院后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根据PCI后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芪通脉胶囊。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冠脉血流分级、心功能指标、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及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PCI后6个月的冠脉血流分级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PCI后1个月冠脉血流3级者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水平明显升高,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LVEF、SV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LVED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2.38%,显着低于对照组的14.29%(P<0.05)。结论丹芪通脉胶囊佐治STEMI可有效改善冠脉微循环障碍,发挥心肌保护作用,提高疗效。(本文来源于《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杨磊,王春玲,赵帅,张富宝,戚馨月[4](2019)在《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PCI术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血流变学及炎性因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稳定性心绞痛(SAP)应用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血流变学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126例SP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行PCI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记录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冠张动脉微循环、心功能及血流变学状态和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6%,显着高于对照组的79.36%(P <0.05)。治疗后,2组前降支微循环阻力系数(IMR)值较治疗前降低(P <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较治疗前升高(P <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显着(P <0.05)。治疗后,2组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红细胞聚集指数(RCAI)较治疗前降低(P <0.05),红细胞变形指数(EDI)较治疗前升高(P <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显着(P <0.05)。治疗后,2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 (IL-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SAP应用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PCI术治疗更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体征,调控机体冠状动脉微循环与血流变学状态,减轻炎性反应,延缓病情进展,疗效较好。(本文来源于《新中医》期刊2019年10期)

张楠,王萍[5](2019)在《松弛素对冠状动脉微循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发现,松弛素不仅可治疗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扩张大动脉血管,而且还可扩张微血管,增加微循环血流灌注,抑制炎症活化,保护血管内皮,抑制内皮-间质转化,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松弛素可以从多方面改善微循环障碍。现就近年来松弛素在血管、微血管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以期为临床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少因心绞痛反复就医带来的巨大医疗消费。(本文来源于《心血管病学进展》期刊2019年05期)

李牧蔚,Christian,WENDE[6](2019)在《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一文中研究指出部分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解除心外膜冠状动脉狭窄或血管闭塞,血液供应改善后仍有心肌缺血的表现,或出现血流减慢甚至无复流现象;部分心绞痛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无明显的狭窄……这些现象是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引起的。本文就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的定义,发病机制,检测及治疗方法进行阐述。(本文来源于《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吴彩凤,徐日新,张强,程铖,谢勇[7](2019)在《微循环阻力指数评估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价值及相关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微循环阻力指数(IMR)评估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预后的价值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行急诊PCI的急性前壁STEMI患者50例,在PCI后立即测量IMR。以IMR=40 U为临界值,将IMR <40 U定义为微循环正常组(A组),将IMR≥40 U定义为微循环异常组(B组)。分析2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术中相关情况,以及术后24 h、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超声心动图结果及术后随访12个月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情况。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症状发作至球囊扩张时间(STB)是影响急性前壁STEMI患者微循环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在PCI术后24 h、6个月、12个月时,2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内径(LVED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患者MACE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STB是急性前壁STEMI患者微循环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IMR对急性前壁STEMI患者PCI术后左心重构、左心功能恢复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可能有较好的早期预测价值。(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16期)

钱洁,马彩毓,蒋锦琪[8](2019)在《“辨像论治”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的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胸痛是急诊常见的病症。临床研究显示,将近60%因胸痛就诊的疑似阻塞性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并无阻塞性表现(定义为≥50%狭窄病变),这类患者的胸痛可能缘因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CMVD)。CMVD在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冠状前小动脉和小动脉的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导致劳力性心绞(本文来源于《临床急诊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欧洋,沈伟,施海明[9](2019)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相关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恢复冠状动脉有效血运的主要手段,使患者获益明显。2018年4月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CCIF)公布了2009-2017年中国大陆PCI患者数,从公布的数据上看PCI术数量逐年上升。在成功血运重建患者中,排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力衰竭、瓣膜病等后,仍有高达30%患者存在持续心绞痛和(或)劳力诱发心肌缺血的证据~([1])。还有一部分患(本文来源于《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段天兵,向定成[10](2019)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发生机制和诊治方法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接受急诊冠状动脉(冠脉)介入诊疗术后容易发生冠脉微循环障碍,这一现象的持续存在影响患者术后症状的缓解、增加心力衰竭、再梗死和死亡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严重削弱冠脉介入治疗对患者的获益。本文从STEMI后冠脉微循环障碍的发生机制、评价方法和治疗策略叁个方面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循环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冠状微循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微循环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该院收治的冠心病行PCI术患者13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氯吡格雷,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替格瑞洛。对比分析两组术后微循环功能及凝血功能,研究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循环抵抗指数(IMR)、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原(FBG)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PAgT)指标及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行PCI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使用替格瑞洛治疗,可以促进微循环及凝血功能优化,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效改善预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冠状微循环论文参考文献

[1].王贤良,苏立硕,毛静远,王帅,赵国元.理气化痰活血方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模型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9

[2].孙羽,向瑜.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微循环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学工程.2019

[3].任洁,李跳跳,郭微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后应用丹芪通脉胶囊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改善效果[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9

[4].杨磊,王春玲,赵帅,张富宝,戚馨月.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PCI术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血流变学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新中医.2019

[5].张楠,王萍.松弛素对冠状动脉微循环的影响[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9

[6].李牧蔚,Christian,WENDE.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9

[7].吴彩凤,徐日新,张强,程铖,谢勇.微循环阻力指数评估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价值及相关影响因素[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

[8].钱洁,马彩毓,蒋锦琪.“辨像论治”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的进展[J].临床急诊杂志.2019

[9].欧洋,沈伟,施海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相关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9

[10].段天兵,向定成.急性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发生机制和诊治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循环杂志.2019

标签:;  ;  ;  ;  

冠状微循环论文-王贤良,苏立硕,毛静远,王帅,赵国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