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造物艺术思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天人合一,中国古代造物艺术,工艺美学
造物艺术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林美玲[1](2018)在《“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古代造物艺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天人合一"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造物艺术的精髓,它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情结,而且构成了中国古人精神世界的核心内容,形成了中国古代造物的一种基本审美,从根本上影响了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生成方式。中国古代工匠在设计和制作各种器物时,注重顺应材料的自然物性,将自然物性与人的巧思、匠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以达到"天工"与"人工"浑然一体的境界。本文试图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分析"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古代造物艺术中的运用及其审美价值,旨在为当代设计思维的创新提供一些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管社科)》期刊2018-06-01)
赵芳,喻仲文[2](2017)在《论《考工记》的造物艺术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考工记》的造物艺术思想是基于对"天道"的理性认知,从选材、制器到验收,表现出齐人对天(自然)-物-人叁者关系的认识是建立在循天因时的基础上。匠人作为造物主体,在"天"、"物"之间采取顺道而行的人事活动做到以合求良,从而获得翔实的技术参数及精湛的技艺,达到"物与天合"、"物与人合"、"物与物合"的工艺标准;"循道定法"亦是基于"顺道"的基础上对人性进行引导和施教,人以道相利,通过自化、自治调节人的生理欲望和情感,让匠人怀着敬天畏人之心投入到造物过程中,做到守一、专一精神对待器物,心和形互养,从而达到天时、地气、材美、工巧与人"合一"的审美境界。(本文来源于《设计艺术研究》期刊2017年06期)
安俊芳,胡瑞波,周鼎[3](2015)在《论《山海经》中“图腾”“身体”“狞厉”之造物艺术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山海经》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中国先秦奇书。《山海经》中充满了鸟兽神怪等物象,从思想根源、神话思维和直观感受等叁个方面对其造物艺术思想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造物思想极为丰富,至少涉及图腾、身体、狞厉等叁方面。对《山海经》文本中造物艺术思想进行研究,有助于破译其物象造型的外在结构组织方法和规律,从而进一步探索中华民族文明背后的民俗造物艺术思想渊源。(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上)》期刊2015年06期)
李轶南[4](2015)在《《周易》对中国古代造物艺术思想影响管窥》一文中研究指出《周易》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古老的文化典籍之一,它在哲学史上的地位众所公认,然而在中国古代造物艺术思想史上的地位,似乎尚未引起应有的重视,故对蕴含其中的思想进行全面认识与把握,特别是梳理《周易》纲领性、本原性的深刻思想,探讨其怎样对中国古代两千余年的造物艺术思想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从而成为中国古代造物艺术思想的源头和依据,因而对其进行研究显得十分必要。论文运用比较研究法、例证分析法和归纳研究法,提出《周易》确立了中国古代造物艺术取象比类的关联式思维方法,进而影响到造物的选材、形制和色彩;它运用数学的方法为整体的系统综合设计服务,借助数字比例来确定各部件之间的最佳关系,从而形成组合多样、变化多端、错落有致、杂而不乱的"形式构造方法"。《周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本原性着作,其中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对后世的造物艺术思想影响是深远的,需要我们在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中走向新的综合。(本文来源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期刊2015年02期)
朱广宇[5](2012)在《古希腊与先秦造物艺术思想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古代希腊造物观和我国先秦时期造物艺术思想的比较,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中西造物艺术观念上的异同。西方基于数学比例关系的设计道路,始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强调和谐的数字比例与美的互通性;中国基于道家天人合一的观念发展出不同的设计道路,强调物质世界的和谐共生与美关系。二者对造物艺术的实用性和审美观念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和解析方法。本文希望通过中西造物艺术观念的比较,为当代设计艺术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艺术百家》期刊2012年S2期)
余毅[6](2012)在《对宁波“十里红妆”婚俗器具造物艺术思想的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明清时期宁波地区婚俗器具为考察对象,结合中国传统造物艺术思想以及宁波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将"十里红妆"婚俗器具的主要造物艺术思想概括为"器以藏礼"、"经世致用"、"借物传情"。分别从造物的道德伦理要求、实用功能要求、个人情感要求叁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解读。(本文来源于《包装世界》期刊2012年06期)
许文骏[7](2011)在《略论明代后期的造物艺术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引言由于受经学、理学和玄学的长期影响,就造物艺术思想来看,明代之前的中国传统士人多注重形而上的"艺"和"意",而不注重形而下的"技"和"器",因此罕有详细论述器物制造技术及其制作工具的。对于他们来说,"技"不过是"雕虫小技",沉迷于"器"甚至会"玩物丧志",让他们去注重手工业、农业生产这样的"俗事"也有悖于风雅之道。而到了明代尤其是中后期,在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下,少数士人开始关注日常生活,其中研究、认识最深的是宋应星。他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于1636年撰写完成《天工开物》一书。这是继《考工记》之后唯一对手工业、农业进行综合研究的着作,全书十八章中有十叁章与造物相关,涉及农具、服饰、金属铸锻、陶瓷砖瓦、造纸、交通工具等。与此同时,一些西方传教士也来到了中国,他们用西方的器物叩开了中国大门,也带来了西方的造物思想。意大利传教(本文来源于《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1-11-11)
余毅[8](2011)在《经世致用思想对宁波红妆家具造物艺术影响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浙东学派"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下,明清时期在宁波地区逐渐形成了以"致用"作为基本出发点和价值衡量标准的造物观。文章以宁波红妆家具为实例,从生活之用、教化之用、审美怡情之用叁个方面证实了宁波红妆家具造物艺术中所蕴含的"经世致用"造物思想。(本文来源于《浙江万里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朱洁[9](2009)在《张衡造物艺术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历史人物张衡,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家。他一生做出了许多设计与发明,如水运浑天仪、候风地动仪、指南车、记里鼓车等,并在国际上拥有广泛地影响力。张衡在造物上做出如此非凡的成就,和他的造物思想是分不开的。论文以张衡造物艺术思想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张衡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和其所造器物的复原研究,梳理出张衡的造物艺术思想。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绪论。张衡造物艺术思想研究的价值与现实意义,和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提出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特色;第二,张衡与张衡造物。张衡生活的时代背景研究,张衡的生平事迹及其所制作的器物研究;第叁,张衡造物艺术思想之源。张衡造物艺术思想源于《周易》的“制器尚象”观,是对中国传统造物思想的继承;第四,造物之道。张衡的总体造物艺术思想是:在造物方法上善于模仿,象物、象理,在设计思维上形成自己独具创造性精神和科学性的造物观;第五,造物之形。以张衡最具代表性的器物浑天仪和地动仪为例,以具体器物的形制结合张衡的造物艺术思想具体分析;第六,造物之美。张衡的造物不仅功能性强,还具有很高的审美性,本章对张衡的美学思想、造物形式美学观进行研究;第七,造物之德。张衡造物艺术思想的伦理观念,张衡将“致用”为核心的设计理念贯穿于其整个造物活动之始末:第八,张衡造物艺术思想的影响和启示。张衡丰富的造物艺术思想和伟大的人格魅力影响深远,对当今的设计学和设计师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从设计学的角度研究张衡造物艺术思想,在世界范围内未见。张衡作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造物艺术思想家,为我国古代造物思想研究提供了较完备的客观基础。张衡的造物形式美学观更是与其造物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这一部分的研究目前在学术界也属空缺。张衡造物艺术思想的研究成果作为中国设计史论研究的一部分,必定对整个设计学、设计方法学、设计思维学、设计美学、设计伦理学等各个领域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09-06-01)
唐家路[10](2008)在《民间造物艺术的自然伦理思想对生态设计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民间造物艺术中的自然伦理思想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道德伦理关系的体现,它表现在民间造物艺术中造物思想、材料选择、加工技艺、用物传物等诸多方面,追求的是人、造物、自然之间的协调与亲和关系。这种自然生态伦理观念,不仅是设计的民族性与地域性的体现,同时也启示我们,建立一种以"和谐之道"为主的设计观,平衡或协调多种复杂的关系,遵循自然、社会、人类协调发展的规律更为重要。(本文来源于《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4期)
造物艺术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考工记》的造物艺术思想是基于对"天道"的理性认知,从选材、制器到验收,表现出齐人对天(自然)-物-人叁者关系的认识是建立在循天因时的基础上。匠人作为造物主体,在"天"、"物"之间采取顺道而行的人事活动做到以合求良,从而获得翔实的技术参数及精湛的技艺,达到"物与天合"、"物与人合"、"物与物合"的工艺标准;"循道定法"亦是基于"顺道"的基础上对人性进行引导和施教,人以道相利,通过自化、自治调节人的生理欲望和情感,让匠人怀着敬天畏人之心投入到造物过程中,做到守一、专一精神对待器物,心和形互养,从而达到天时、地气、材美、工巧与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造物艺术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1].林美玲.“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古代造物艺术的影响[C].第十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管社科).2018
[2].赵芳,喻仲文.论《考工记》的造物艺术思想[J].设计艺术研究.2017
[3].安俊芳,胡瑞波,周鼎.论《山海经》中“图腾”“身体”“狞厉”之造物艺术思想[J].美与时代(上).2015
[4].李轶南.《周易》对中国古代造物艺术思想影响管窥[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5
[5].朱广宇.古希腊与先秦造物艺术思想之比较[J].艺术百家.2012
[6].余毅.对宁波“十里红妆”婚俗器具造物艺术思想的解读[J].包装世界.2012
[7].许文骏.略论明代后期的造物艺术思想[C].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
[8].余毅.经世致用思想对宁波红妆家具造物艺术影响的实证研究[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1
[9].朱洁.张衡造物艺术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
[10].唐家路.民间造物艺术的自然伦理思想对生态设计的启示[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