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网络语言论文-冯薇,王立非

英文网络语言论文-冯薇,王立非

导读:本文包含了英文网络语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网络语言,Facebook,新媒体,英语教学

英文网络语言论文文献综述

冯薇,王立非[1](2017)在《新媒体英文网络语言特征及其教学价值新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国际知名社交媒体平台Facebook中的真实英文言语互动为研究语料,从词汇、句式、语篇和交际功能等视角探讨新媒体环境下的英文网络语言特征。研究揭示了英文网络语言对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叁重价值:(1)为课堂教学提供真实、日常环境下的跨文化交际素材;(2)培养语域敏感性,在多重语境下正确使用英文变体,减少跨文化交际失误;(3)提高学生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的英文识读书写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来源于《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范德博[2](2015)在《长期顺应、网络密度、方言活力与语言规划策略——上海言语社区的重构(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公民的言语行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调整,这一过程被称为向国家标准或规范的长期顺应。政府的规划策略是在公立教育中使用其制定的标准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通过毕业生把标准语带到就业市场。在理想情况下,这一“推力”会与各种服务业和其他行业所形成的“拉力”相匹配。本研究通过在上海使用问卷调查法和直接观察法,监测了“推入-拉动”的过程,并采用言语社区理论和语言活力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其核心概念是“网络密度”,这一概念可以预测更广泛的社会范围内的顺应过程。此理论模式可以为语言规划者提供一种制定语言政策的思路。本研究建议对方言进行更广泛的媒体支持,并在公立院校实施方言教育。(本文来源于《中国语言战略》期刊2015年02期)

马原,贾勤[3](2015)在《英汉网络语言语音变异探析(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自1969年计算机网络的诞生,网络的发展和应用已经走过近半个世纪并且逐渐影响至世界各地,甚至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于是,网络语言也应运而生,其标志性特征就是语言的变异性。语音、词汇、语法是语言的叁个基本要素,网络语言变异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叁个层面的变异。本文以英汉网络语言的谐音变异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英汉网络语言变异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探讨出它们的相似和不同之处,也为跨文化网络语言交流做出一定的贡献。(本文来源于《教师》期刊2015年17期)

杨丽[4](2015)在《从英文诗经典网络翻译分析《诗经》语言》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上对莎翁一首诗I’m afraid的各种版本翻译,风靡一时。各种版本的翻译在追求"信达雅"原则的基础上,无论是外在形式方面还是内涵表达、意境表达方面,都彰显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从语言学角度对《诗经》版翻译进行探析,分析语言的特点和发展。(本文来源于《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邓艳梅,徐冬梅[5](2014)在《网络语言的英文翻译方法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世界没有现实世界的复杂规则,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甚至国籍的人可以自由交流,这一开阔的交际平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英语在互联网上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地位凸显,网络语言的英文翻译日益呈现出新的特征,启发了网络语言的英文翻译方法及意义。(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4年09期)

樊雪[6](2013)在《中国学生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分析(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主要研究语言在网络的应用。计算机的迅速更新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大量新型的网络词汇产生。该研究研究对象为23位中国大学生,调查他们对网络语言的态度和使用。结果发现大部分的调查者对网络语言持喜欢态度并在日常生活中除正式场合外经常使用。(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3年19期)

李肖,周敏,陈清[7](2013)在《英文网络语言对汉语网络语言隐喻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语言诞生并不断繁衍。从认知语言学出发,以定量和定性分析研究相结合,通过搜集对1239位网民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英文网络语言对汉语隐喻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种机制中:意义相似、结构相似、发音相似和形状相似机制。其中,意义生成机制对汉语隐喻能力影响最大。(本文来源于《韶关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7期)

霍美宁[8](2013)在《谈利用英文网络资源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时代,网络资源在人们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技术完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学习方式。网络为英语语言学习提供了全新的环境,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作为英语专业的教师,更应该与时俱进,引导学生,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英文网络资源,以促进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这已经成为当前英语专业教师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利用英文网络资源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这一话题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成功(教育)》期刊2013年11期)

杨媛[9](2013)在《框架理论下的网络语言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网络新词过程中,译者必须在目的语框架内找到合适于源语言框架的映射,这也就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力求两种框架内成分的和谐对应。该篇通过试探性的构建新的基于文化的英汉翻译框架及在此基础上的实例分析,得出结论:框架理论可以运用在网络新词翻译中去并起到指导作用,而且更便于西方读者接受和理解。(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3年10期)

周敏,陈清,李肖[10](2013)在《英文网络语言对汉语隐喻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语言诞生并不断繁衍。从认知语言学出发,以定量和定性分析研究相结合,通过搜集对1239位网民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英文网络语言对汉语隐喻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种机制中,即意义相似机制、结构相似机制、发音相似机制和形状相似机制。其中,意义相似机制对汉语隐喻能力影响最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英文网络语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公民的言语行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调整,这一过程被称为向国家标准或规范的长期顺应。政府的规划策略是在公立教育中使用其制定的标准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通过毕业生把标准语带到就业市场。在理想情况下,这一“推力”会与各种服务业和其他行业所形成的“拉力”相匹配。本研究通过在上海使用问卷调查法和直接观察法,监测了“推入-拉动”的过程,并采用言语社区理论和语言活力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其核心概念是“网络密度”,这一概念可以预测更广泛的社会范围内的顺应过程。此理论模式可以为语言规划者提供一种制定语言政策的思路。本研究建议对方言进行更广泛的媒体支持,并在公立院校实施方言教育。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英文网络语言论文参考文献

[1].冯薇,王立非.新媒体英文网络语言特征及其教学价值新探[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

[2].范德博.长期顺应、网络密度、方言活力与语言规划策略——上海言语社区的重构(英文)[J].中国语言战略.2015

[3].马原,贾勤.英汉网络语言语音变异探析(英文)[J].教师.2015

[4].杨丽.从英文诗经典网络翻译分析《诗经》语言[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5].邓艳梅,徐冬梅.网络语言的英文翻译方法及意义[J].海外英语.2014

[6].樊雪.中国学生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分析(英文)[J].海外英语.2013

[7].李肖,周敏,陈清.英文网络语言对汉语网络语言隐喻能力的影响[J].韶关学院学报.2013

[8].霍美宁.谈利用英文网络资源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J].成功(教育).2013

[9].杨媛.框架理论下的网络语言研究(英文)[J].海外英语.2013

[10].周敏,陈清,李肖.英文网络语言对汉语隐喻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

标签:;  ;  ;  ;  

英文网络语言论文-冯薇,王立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