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双栈路由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网络处理器,IXP2400,IPv6,4over6,Tunnel
双栈路由器论文文献综述
李剑虹[1](2007)在《基于网络处理器的双栈路由器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Internet的迅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也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其中IPv4地址即将用尽是许多问题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为此,IETF提出了新的协议,即IPv6协议来代替目前的IPv4协议。目前,IPv6骨干网正逐步建成并走向实用,CERNET2的纯IPv6网络已经顺利部署,而已有的大量互联网服务和应用仍存在于IPv4网络中,因此出现了大规模复杂IPv4网络通过IPv6骨干网互联的需求。并且当IPv4网络和IPv6网络同时存在时,IPv4网络和IPv6网络之间的互通又也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现在综合的IPv4/IPv6互通的解决方案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随着Internet链路速率的指数性增长,出现了大量的新协议和新服务,而传统的基于通用处理器的纯软件网络设备解决方案或者基于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ion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的设备解决方案很难兼顾速度与灵活性。因此,一种基于ASIP(Application specific instruction processor,专用指令处理器)技术的网络处理器得到了迅速发展。它兼具ASIC的高性能和RISC通用CPU的可编程灵活性,并有低成本和低风险的优势。当前国内外有多家研究机构和应用厂商在进行IPv4/IPv6协议互联互通的研究,但是早期的研究都集中在通用处理器或者ASIC上,并且因为国外IPv6发展的比较早,所以主要研究也都集中在IPv4隧道封装IPv6技术和IPv4/IPv6的协议转换上。对于我国目前IPv6作为骨干网,而IPv4作为边缘网络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而清华大学针对IPv4边缘网络如何通过IPv6骨干网互通,适时地提出了IPv4 over IPv6 tunnel的解决方案,并得到了IETF的认可,目前IETF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对此方案进行研究和标准化操作,并已经出台了相关的Draft和RFC。本论文在实验室现有NAT-PT协议与地址转换系统的基础上,根据清华大学提出的4over6架构,实现了基于网络处理器的4over6 tunnel(IPv4 over IPv6 tunnel)模块,完善了IPv4/IPv6高性能互通的机制。文章重点介绍4over6隧道的原理及在Intel IXP2400网络处理器上的详细实现过程。经过测试,该系统能够实现在线速下的IPv4网络和IPv6网络的透明互通和正确转换,可以作为IPv4/IPv6网络的高性能互通解决方案应用于骨干网上。(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07-11-26)
李英壮,李剑虹,赵健[2](2007)在《基于IXP2400的双栈路由器的设计和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IPv4 over IPv6(简称4over6)机制是由清华大学提出来的一种用于解决IPv4网络通过IPv6主干网而互通的机制.通过详细分析其在Solaris系统的实现,结合网络处理器的高速可编程特性,在IXP2400中实现了4over6机制,并且为了用户可以直接访问IPv6网络,添加了NAT-PT机制,实现了一整套的基于网络处理器的IPv4向IPv6的过渡机制.(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7年S2期)
朱雪婷,张兴明,贾凤根,于婧[3](2006)在《双栈路由器中DCCP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数据报拥塞控制协议(DCCP)是IETF提出的一种新的传输层协议。文章介绍了DCCP的背景和特点,研究了DCCP的拥塞控制机制,在此基础上重点设计了DCCP在IPv4/IPv6双栈路由器中的实现方案,为该协议的进一步研究和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来源于《电信科学》期刊2006年09期)
陈伟,孟传良[4](2006)在《Linux模拟IPV6双栈路由器实现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IPV6的网络路由器的原理和在Linux上的具体实现方法。讨论了在Linux下如何搭建IPV6网络试验平台,重点讨论如何将Linux工作站模拟成双栈路由器。然后介绍了静态路由和动态RIPng路由协议在Linux下的实现方法。(本文来源于《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6年02期)
侯成杰,王江林,张宏科[5](2005)在《基于网络处理器的IPV4/V6双栈路由器慢通道数据处理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主要是在深入研究IPV6协议规范和网络处理器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IXP2400网络处理器的支持IPV4/V6双协议栈路由器慢通道数据处理的设计和实现方案。(本文来源于《电信快报》期刊2005年12期)
窦睿彧,兰巨龙,陈越[6](2005)在《高性能IPv4/v6双栈路由器邻居表管理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T比特路由器是IPv4/v6双协议栈路由器,因此邻居表的管理分别包括对Linux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的IPv4/v6两种邻居表的管理。本文给出了一种利用Linux操作系统内核中提供的Netlink通信机制实现邻居表管理的方案,方案分析和功能测试的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对T比特路由器中的IPv4/v6双协议栈邻居表进行有效管理。(本文来源于《微计算机信息》期刊2005年20期)
张校辉[7](2004)在《双栈路由器155M POS接口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双栈路由器是为了适应IPv4向IPv6的过渡而研制的,155M POS接口是它的一种重要接口。本文结合8x155M POS接口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研究了高密度POS接口板设计中的关键技术,给出了双栈路由器8x155M POS接口的设计方案,并对硬件子系统和软件子系统的实现技术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 研究了POS技术的起源及其特点,对当前实现POS技术的两种协议栈即IP/PPP/HDLC/SDH和IP/PPP/SDL/SDH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根据应用背景选择了IP/PPP/HDLC/SDH模式; 研究了宽带路由器高密度POS接口卡设计中的关键技术;深入分析了由于POS模式下缓存深度受限给合路带来的问题,讨论了字节操作和整包操作的最佳转换位置,给出了计算整包缓存深度时所用的公式;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欠帐轮询调度算法来完成合路工作,并对算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表明该算法可以使得各路数据公平的分享带宽; 较全面的分析了支持优先级条件下的多接口报文输出可采用的排队结构,通过分析比较,选用基于优先级的排队结构作为我们的设计方案,并针对优先级排队提出了允许拖尾的优先级队列调度(TPPQ)算法,对该算法的分析表明它可以有效的解决整包输出时的带宽浪费问题,使得输出带宽可以得到更充分利用; 结合POS技术的特点、双栈处理的需求以及高密度线卡的特点,对8x155M POS接口的功能和性能需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给出了该系统的设计方案以及系统内的模块划分; 针对硬件子系统的功能需求,给出了以单片8路SDH处理芯片和FPGA为基础的整体设计方案,并采用面向数据流的划分方法对输入报文处理和输出报文处理流程进行了详细的子模块划分和设计;针对软件的功能需求,对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的软件设计方案做了讨论,给出了模块划分; 给出了硬件子系统的实现方案,在多个子模块的实现上采用了独到的方法;给出了软件子系统的实现方案,提出并实现了多任务下的任务管理策略和任务缓冲区管理策略,提高了软件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04-04-01)
[8](2003)在《中兴通讯在国内首家推出IPv4/v6双栈路由器》一文中研究指出2003年4月2~4日,在“2003全球IPv6高峰论坛”上,中兴通讯作为唯一的国内厂商参加论坛,并展示了最新开发出的IPv4/v6双栈路由器以及IPv6网络解决方案。 中兴通讯于2000年开始Ipv6研发,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IPv6的国家标准方面,中兴通讯是积极的倡导者和参与者,参加了所有IPv6国家标准的起草和制定工作。另外,中兴通讯还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高性能IPv6路由器及实验系统”(本文来源于《无线电工程》期刊2003年05期)
[9](2003)在《【中兴通讯】首推IPv4/v6双栈路由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深圳电(陈赋斌)在日前举办的“2003全球IPv6高峰论坛”上,中兴通讯(000063)最新开发的IPv4/v6双栈路由器及IPv6网络解决方案引起了与会人士的高度关注。 据了解,中兴通讯是唯一参加该论坛的国内厂商,也是国内最早推出IPv4(本文来源于《中国证券报》期刊2003/04/15)
双栈路由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IPv4 over IPv6(简称4over6)机制是由清华大学提出来的一种用于解决IPv4网络通过IPv6主干网而互通的机制.通过详细分析其在Solaris系统的实现,结合网络处理器的高速可编程特性,在IXP2400中实现了4over6机制,并且为了用户可以直接访问IPv6网络,添加了NAT-PT机制,实现了一整套的基于网络处理器的IPv4向IPv6的过渡机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栈路由器论文参考文献
[1].李剑虹.基于网络处理器的双栈路由器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07
[2].李英壮,李剑虹,赵健.基于IXP2400的双栈路由器的设计和实现[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3].朱雪婷,张兴明,贾凤根,于婧.双栈路由器中DCCP的研究与实现[J].电信科学.2006
[4].陈伟,孟传良.Linux模拟IPV6双栈路由器实现方案[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5].侯成杰,王江林,张宏科.基于网络处理器的IPV4/V6双栈路由器慢通道数据处理的设计与实现[J].电信快报.2005
[6].窦睿彧,兰巨龙,陈越.高性能IPv4/v6双栈路由器邻居表管理设计与实现[J].微计算机信息.2005
[7].张校辉.双栈路由器155MPOS接口研究与实现[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4
[8]..中兴通讯在国内首家推出IPv4/v6双栈路由器[J].无线电工程.2003
[9]..【中兴通讯】首推IPv4/v6双栈路由器[N].中国证券报.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