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市民公共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混合社区,公共性式微,治理,公共性重构
市民公共性论文文献综述
谷玉良[1](2018)在《城市混合社区的“公共性”式微及其重构——基于农民工与市民混合居住社区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民工与市民混合居住的城市社区在人口重组与社区转型过程中容易出现社区解组织化、新老居民利益关系紧张难协调、居民交往多重离散、人口质量下降导致居民参与社区治理能力和积极性不足等问题,从而导致混合社区公共性式微,使混合社区处于公共政策制定与落实难、社区治理参与不足、多元合作治理流于形式等治理困境。重构混合社区公共性,必须建立新老居民共同参与的内生型社区组织、通过引入新居民创新自助型社区服务与治理模式、建立修身学堂和多元文化融合平台以激发混合社区"地方性共识"的再生产。(本文来源于《学习与实践》期刊2018年07期)
简婷,徐卫华[2](2016)在《舆论监督模式创新与传媒公共性——基于温州市民监督团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温州市民监督团作为研究对象,对温州市级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的模式创新方面所做的尝试进行了剖析,提出市民监督团将舆论监督作为政府治理机制,促进了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协作与信任;将舆论监督作为市民参与机制,为公民参与社会管理提供了管道;将舆论监督作为传媒公共性机制,展现了公民主体地位的回归,为我国舆论监督的实践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本文来源于《浙江传媒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刘祥乐[3](2016)在《马克思的公共性思想:超越市民社会与国家》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的公共性思想广义上包括公共存在和公共意识两方面,其出场的历史语境是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的二元对立,而马克思通过对市民社会的解剖所探寻到的"自由人联合体"这一内蕴着公共性思想的"公共存在"则历史地超越了两者之间的内在分裂,实现了个体与类、个人与社会的真正统一;同时马克思立足于扬弃市民社会与国家的二元对立基础上的"公共意识"则逻辑地扬弃了作为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意识形态表征的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的彼此对立,消解了这一此消彼长的"意识形态幻象"。可以说,马克思的公共性思想在双重意义上超越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的对立。(本文来源于《理论界》期刊2016年04期)
黄皖毅[4](2015)在《哈贝马斯视域中的公共性、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性、公共领域、市民社会是哈贝马斯公共性思想的重要概念。公共性是公共领域、公权领域的属性或原则,更是其价值旨归,市民社会是公共领域得以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公共领域是介于私人领域和公权领域之间的一个界域,有自身的要素和外在形式,是具有自身独立性的一个领域。(本文来源于《学园》期刊2015年20期)
展灿灿[5](2014)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公共性”缺失》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民工市民化是城市化推进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如今农民工的主力军新生代农民工更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推进力量,但是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付出辛勤劳动,却无法享受与市民的同等待遇,在他们的生活中面临"公共性"的缺失问题。而且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相比老一代农民工的特殊性,使得这种"公共性"缺失问题更加明显。这体现在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这种"公共性"的缺失有农民工自身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制度规定方面的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我们做出各方面的努力。(本文来源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马寅秋[6](2011)在《北京市政协“开门纳谏”评提案》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北京讯 ( 马寅秋)8月10日,北京市政协十一届叁次会议和四次会议优秀提案评选工作正式启动。北京市民可登录相关网站,对270件初选提案进行点评。 据介绍,北京市政协十一届叁次、四次会议共有立案提案2721件,目前,已推荐出的委员优秀提案(本文来源于《团结报》期刊2011-08-16)
曹闻民[7](2010)在《论公共性的特质——兼论市民社会与公民社会》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性是公共领域的基本属性。公共领域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公共性在不同层次的公共领域呈现出不同的意蕴和意象。公共性的特质是公共精神,它凝聚了现代政治哲学的神髓。它发端于自由开放的公共论坛,聚焦于会合私利的公共利益,彰显于大众喉舌的公共传媒,期许于责任自觉的公共权威。作为一种政治价值理性,公共性在市民社会、公民社会及公共知识分子等不同人格层面上呈现出不同的价值追求和公共品格。(本文来源于《广东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杨仁忠[8](2010)在《市民社会理论的学术局限性与政治哲学范式的公共性走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市民社会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在国家与社会之间划界,确定国家与社会的合理边界,并提出解决二者关系问题的理想方案。这种理论范式所表现出来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应该肯定的。但是,像其他任何一种社会政治学说一样,市民社会理论范式也有其特定的问题阈和历史阈。随着西方社会变迁,它也遇到了来自理论与实践的多重挑战,其学术局限性愈加凸显。所以,超越传统市民社会理论范式,建构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理论模式已成为社会政治理论发展的一种现实要求。而在市民社会理论羽翼下生长起来的公共领域理论所具有的学术特征表明,它可以承担起这一理论重任,为政治哲学理论范式的未来发展提供一种可能的选择。(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2期)
詹瑾妮[9](2009)在《民国广州中央公园与市民生活的公共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民国广州中央公园的出现,给市民提供了一种开放的公共活动空间。公园是市民社会生活展示的舞台,也是政府进行教化教育的阵地。它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政府和民众日常生活所需,丰富了市民对公共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增强了市民的公众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暴露出在城市近代化过程中市民素质的相对滞后性。(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史志》期刊2009年17期)
曹闻民[10](2008)在《公共性的特质——兼论市民社会与公民社会》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性是公共领域的基本属性。正如公共领域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一样,公共性在不同层次的公共领域也呈现出不同的意蕴和意象。公共性的特质——公共精神,凝聚了全部现代政治哲学的神髓。它发端于自由开放的公共论坛,聚焦于会合私利的公共利益,彰显于大众喉舌的公共传媒,期许于责任自觉的公共权威。作为一种政治价值理性,公共性在市民社会、公民社会及公共知识分子等不同人格层面上呈现出不同的价值追求和公共品格。(本文来源于《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期刊2008-10-01)
市民公共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以温州市民监督团作为研究对象,对温州市级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的模式创新方面所做的尝试进行了剖析,提出市民监督团将舆论监督作为政府治理机制,促进了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协作与信任;将舆论监督作为市民参与机制,为公民参与社会管理提供了管道;将舆论监督作为传媒公共性机制,展现了公民主体地位的回归,为我国舆论监督的实践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市民公共性论文参考文献
[1].谷玉良.城市混合社区的“公共性”式微及其重构——基于农民工与市民混合居住社区的分析[J].学习与实践.2018
[2].简婷,徐卫华.舆论监督模式创新与传媒公共性——基于温州市民监督团的探讨[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6
[3].刘祥乐.马克思的公共性思想:超越市民社会与国家[J].理论界.2016
[4].黄皖毅.哈贝马斯视域中的公共性、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J].学园.2015
[5].展灿灿.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公共性”缺失[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6].马寅秋.北京市政协“开门纳谏”评提案[N].团结报.2011
[7].曹闻民.论公共性的特质——兼论市民社会与公民社会[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0
[8].杨仁忠.市民社会理论的学术局限性与政治哲学范式的公共性走向[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9].詹瑾妮.民国广州中央公园与市民生活的公共性[J].黑龙江史志.2009
[10].曹闻民.公共性的特质——兼论市民社会与公民社会[C].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2008